我們常說的「字如其人」,大多指通過一個人的筆跡特徵,了解其性格特質。不過對一個毛筆字愛好者來說,「字如其人」應該這樣理解:好看的字和好看的美女一樣,面相得符合「三庭五眼」的標準。那什麼是「三庭五眼」呢?
三庭:指臉的長度比例,把臉的長度分為三個等分,從前額髮際線至眉骨,從眉骨至鼻底,從鼻底至下頦,各佔臉長的1/3。五眼:指臉的寬度比例,以眼形長度為單位,把臉的寬度分成五個等分,從左側髮際至右側髮際,為五隻眼形。兩隻眼睛之間有一隻眼睛的間距,兩眼外側至側髮際各為一隻眼睛的間距,各佔比例的1/5。
臉長成這樣女生,基本上都是美女,當然男生也大多是帥鍋。
符合「三庭五眼」的字,對應的書體不是大家熟悉的楷書,而是被稱作「婉而通」的篆書,尤其是小篆。為什麼呢?因為小篆的字形,長寬比例大致是4:3,和我們大多數人的臉型接近。小篆線條的「均間」特性,也比較便於通過【等分】來觀察判斷。
我們以清代大師鄧石如的代表作,小篆《千字文》中的兩個例字,用「三庭五眼」的方法來詳細分析一下。
圖1是「器欲難量」中的「量」字,這是個「上中下」結構的字;圖2是「似蘭斯馨」中的是「似」字,這是個「左中右」結構的字。通過輔助線不難看出,橫向和豎向的筆畫線條,以及線條之間的布白,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與「三庭五眼」的比例不謀而合。當然,寫字不是做圖紙,不可能每個筆畫都拿著尺子,量出精確的位置再下筆,正如同「美女臉」不是用尺子來衡量的一樣(整容不算)。看上去美,那是因為筆畫線條以及結構之間比例,和諧統一,從而帶來的視覺效果。
而鄧石如的另一部代表作,小篆《心經》,就更出彩了。不僅有「美女臉」,連身材都出類拔萃。怎麼說呢。就是都有「大長腿」。通常篆書字形的長寬比是4:3,是個「略胖」的,豎起來的長方形。而鄧石如在這部《心經》中,把結體的比例調整為接近2:1,將字的重心上移,呈現「上緊下松」的形態,更接近「黃金分割」的比例。字形整體宛如一個美女,腰肢柔婉,腿部修長,裙擺飄搖。
我們把《千字文》和《心經》中,都出現過的「實」字拿來對比一下,不難看出,身材上的「黃金分割」,帶給整個字以全新的視覺效果,美到讓人讚不絕口。
當然,0.618是通過數學公式計算出來的數值,把「黃金分割」和「美」畫上等號,也是通過比較得出來的結論。不過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樣,我們是拿著毛筆,而不是拿著尺子圓規來寫字的,要把篆書寫出「三庭五眼」或是「黃金分割」的美感,並不需要完全精確的計算,而是要把握小篆結體的規律。什麼規律呢?就是線條的【均間與對稱】。我們用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字形,來詳細說明一下。
第一種是全包圍結構的字,比如「禍因惡積」的「因」字。外包圍的部首,是「囗」(wéi)。書寫時要注意,在①②③④幾個點,要實現縱軸對稱,同時內部的「大」與外框各筆畫線條之間,布白也要體現出【均間】。
再比如帶「寶蓋頭」,也就是「宀」(mián)這個部首的字。如「宣威沙漠」的「宣」字,寶蓋頭的「雙肩」、「雙腳」這①②③④幾個點,也是要縱軸對稱。內部「亙」自身筆畫之間以及與外框筆畫線條之間,同樣要寫得布白均勻。
如果沒能做到這點,那寫出來的字,就是各種不對稱和不均勻了,這時候不用依靠「三庭五眼」和「黃金分割」來判斷,就能夠發現肉眼可見的不協調。當然,並非所有的字,都是縱軸對稱的,但通過對【均間】和【對稱】的把握,也可以把字的重心平衡找準,從而把結體安排得勻稱和諧。
要提升字的「顏值」,當然離不開我們的書寫能力。除了多用眼觀察比對每個字每個筆畫的特點和規律,我們一定要從最基礎的控筆能力開始,從基本的線條筆畫入手練習,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當然只要方法對路,勤加練習,馬上就讓你的篆書如整容般脫胎換骨雖然不現實,但寫著寫著如「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文末我們附上所分析的幾個例字的筆畫筆順參考圖。小篆的筆畫,雖然沒有楷書那麼複雜,主要就是直畫和弧畫,但在書寫時,也不是一點規律都沒有。類似「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主後副」的順序也差不多。只是要根據字形的需要,合理安排,同時還有一些需要接筆的地方。總體說來,筆畫的順序其實也是為了更好地在書寫中實現【均間與對稱】的結體特徵而設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