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一組照片,是清朝犯人打板子的圖片,感興趣的可以看看當時的刑罰!
古代電視劇裡,普通人要起訴別人,自然要去縣長衙門敲鼓訴苦。而在法庭之上,如果你運氣不好遇到一個吃錢的縣令,一般最後都會被打。打幾十個大板子的樣子想必是通過電視劇的深入婦孺才知道的,但今天邊肖會給大家展示一組清末宮廷的真實照片。
上圖為清末官員審理兩個老百姓的案件。與電視劇裡的恢弘衙門不同,現實中的衙門並不是很宏大。在古代封建社會,中了秀才的人可以出庭。圖中的兩個人物應該是那個時代的秀才。
上圖是一個大案,冤案,朝廷或者地方政府的高官下來審案(類似今天的檢查組)。可以看出,有四個衙役手裡拿著木板。敬事堂的牌匾懸掛在官員們的頭頂。敬事的意思是做事要尊重謹慎,來源於《逸周書·諡法》。
上圖是在租界犯罪的中國人。可見此案是當時英國人和清政府官員共同審理的。「租界」一詞是指兩國之間談判達成的租地或租界章程後。近代歷史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獲得的租借土地的簡稱,大多位於上海、、天津等港口城市。
上圖是你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打犯人屁股,但跟你認識的方式不太一樣。極其痛苦。
上圖的打板子就跟印象中的差不多了,不過還是有人在後面抓住其兩腳的。在古代打板子是公堂之上最為常見的刑罰,除此之外還有用針插手指甲縫等,常用於女囚。
就像你在電視上看到的,犯人的刑具是個木枷。戴木枷的人很痛苦。兩塊厚厚的木板,牢牢的夾在脖子上,最少十五斤,最多五、六十斤,經常肩膀被壓得麻木!
最後在來看看我們當年大清朝的附屬國朝鮮王國,他們打板子時比我們人性化一點,雖然是犯人但還是給了椅子趴著。不得不說,在民主這條道路上,caoxian的李氏王朝還是走在了大清國前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