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資訊|清末陝西老照片:氣派的藩臺衙門,滄桑的西安古城牆

2020-12-19 百聞知當地

陝西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清末陝西老照片:氣派的藩臺衙門,滄桑的西安古城牆

1907年4月-1908年2月,法國文化學者沙畹來到我國華北地區考察文物古蹟,並拍攝了大量照片,記錄了清末的社會面貌。本文選取了他在陝西拍攝的10張影像作品。這些老照片包括西安和鹹陽兩地的影像,展現了這兩處古老都市的城市景觀。在沙畹之前,很少有外國人進入陝西考察,留下來的歷史影像就更為罕見。西安之名源自明朝洪武年間,取義「安定西北」。這類滄桑的遺蹟見證了西安古老的歷史,老照片也保存了西安古老的風貌。西安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明清時期,一度成為「西安第一寺」。不巧的是,寺院在同治年間毀於戰亂。這個藩臺衙門就是陝西布政使司署,看上去很氣派。藩臺的品級為從二品,是總督、巡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及民政,與專司刑名的按察司並稱「兩司」。這座城門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清朝一直沿用。現今仍存甕城、箭樓、正樓及二重門洞。渡口處建有一座木橋,為古長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處於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我們從照片看到,清末時期這裡依然人馬雲集,熱鬧非凡。

2、西安市灞橋區白鹿原的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封場:與垃圾分類密切相關

2019年9月,隨著垃圾分類制度的實施,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白鹿原的江村溝垃圾填埋場也即將關閉,這是一個規模巨大的地方,也承擔著西安市大部分的市內垃圾的處理。西安市灞橋區江村溝垃圾填埋場的關閉,本身與垃圾分類密切相關,在實施垃圾分類之後,垃圾的處理方式有變,而不是這種傳統的填滿方式。下面就是西安市灞橋區江村溝垃圾填埋場的照片。江村溝垃圾填埋場位於西安市灞橋區的白鹿原地區,這個位置雖然距離西安傳統市區有一段距離,但也不算太遠。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的衛星圖如下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是一片非常大的區域,這個地方本身也幾乎就是中國前幾位規模的垃圾填埋場,承擔了西安市大部分的垃圾處理工作。隨著垃圾分類的實施,西安市整體垃圾處理的過程也會發生改變,江村溝垃圾填埋場的使命也已經到了尾聲。西安的垃圾分類的四個項目是: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也是全國普遍使用送的一個分類方式。隨著垃圾處理方式的改變,處理量是全國前幾位的江村溝垃圾填埋場也即將關閉。

3、西安除了回民街以外,哪裡小吃最好?

小南門早市,在城牆南邊,朱雀門和含光門之間還有一個小門洞叫勿幕門,當地人稱小南門,就在那邊住了一個月,每天早上有被樓下的早市叫醒。不華麗卻讓人很有食慾,和回民街相比這裡更有生活的氣息。本人是在西安上學的所以對西安還是比較了解的,回民街是有很多小吃,但是價格都偏貴,而且可能也就是名氣大一點,味道說實話可能也沒有你所期待的那麼好,那麼我們就開始找有哪些別的小吃了出了有空的回民街。因為周內去的人算是很少的,拍照片也拍不到幾個人,還是感覺人多熱鬧,會很好玩,人少吃東西都不香嘞。買完辣醬剛好路過水餃店,一伙人一致都想吃,就一起吃了,小碗放上我們剛買好的八寶辣醬,再放點醋和店裡的辣椒油,簡直完美暴擊!在西安上學這幾年來,小吃街確實去過不少,回民街是外地遊客去的最多的,在西安本地很少有人去回民街,小寨的賽格國際購物中心是小吃最多的地方。

4、距西安30公裡,1688米的南五臺上俯瞰長安區,森林與民居盡收眼底

西安南邊橫亙著一道巍峨的山脈,那就是南北分界線秦嶺,秦嶺有一段叫做終南山,東邊是寶雞眉山,西邊是西安藍田縣。終南山是世界地質公園,圖中是南五臺景區,終南山組成部分。站在南五臺,俯瞰長安縣,崇山峻岭。南五臺主峰觀音臺,站在觀音臺,可以遠眺金碧輝煌的文殊臺,還有下面的靈應臺。南五臺距離西安30公裡,海拔1688米,站在觀音臺,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圖中是遠眺文殊臺。終南山是國家4A景區,但卻是世界地質公園,最高峰是太白山的太乙峰,海拔2604米。站在南五臺俯瞰長安區,鬱鬱蔥蔥,心曠神怡。圖中是驢友站在山腰俯瞰長安縣,風景盡收眼底。站在山腰,可以看到下面的關中民俗博物館,長安慈恩園,五臺初級中學,大願寺,姚保珍豆腐坊,白雲精舍,彌陀古寺等等。南五臺與關中民俗博物館毗鄰,腳下有彌陀寺,還有聖壽寺,有南五臺鎮,星火村,還有石砭峪水庫,南九溝,送燈臺,五臺古鎮等。南五臺這裡,一個是包茂高速,一個是關中環線,還有省道107的輔道,南五臺隧道等。現在西安的長安區,是西安綠化最好的區了。圖中是南五臺腳下包茂高速。

5、垃圾發電這麼牛!揭開西安垃圾分類末端處理神秘面紗

近日,西安市城管局組織開展了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媒體調研活動。一整天時間,調研團隊先後參觀了解滻灞生態區可回收物分揀中心、江村溝生活垃圾填埋場、藍田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及維爾利餐廚垃圾處理廠等生活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情況。生活垃圾分類,把廚餘垃圾與其他垃圾徹底分開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調研中,記者也走訪了目前我市唯一一家投運的餐廚垃圾處理廠——西安維爾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我們主要通過生物處置方式,使垃圾進入中溫厭氧發酵系統,經過這個處理,餐廚垃圾最終分離成為了『油、水、渣』。分離出來的『油』將做生物柴油、肥皂或者化學拆分劑。『水』進入厭氧系統進行發酵,發酵後產生沼氣,而沼氣則用來燃燒發電。『渣』則進行焚燒處理。」據市城管局生活垃圾管理處孫建軍介紹,目前除滻灞生態區外,高新、航天等6個開發區都已建成了一批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和大件垃圾拆分中心。預計今年年底全市21個區縣、開發區以及西鹹新區都將建立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和大件垃圾拆分中心,「因為這是實現垃圾分類回收的一個最基礎設施」。

相關焦點

  • 天心閣古城牆老照片背後的故事丨城南說舊事·古閣話天心⑥
    這是一張保留在《天心公園照片檔案》裡的老照片。據《天心公園園志》記載,其拍攝時間為1987年,畫面內容是當年3月12日,原國務院副總理習仲勳在相關領導陪同下,登臨天心閣古城牆視察時的情景(圖1)。第一次是再次制止了對西安古城牆的拆除。1958年9月24日,中共西安市委向中共陝西省委報送了拆除西安城牆的請示報告。拆除西安古城牆,引起了很多人特別是一些文物工作者和部分專家學者的關注和不滿。1959年春夏之交,已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習仲勳看到來自西安的電報,認為文物工作者的意見是正確的,讓辦公室致電陝西省和西安市,要求立即停止拆除城牆。此舉對保留西安古城牆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 習仲勳三保西安古城牆(圖)
    西安是聞名世界的歷史古都和國際旅遊城市,世界各國的政要和大批遊客來到西安,一看到保存完整、規模宏大的古城牆,無不為之驚嘆。陝西人也引以為豪。但習仲勳尊重專家意見,傾聽群眾呼聲,在這座古城垣免遭拆除並得以保護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卻鮮為人知。 1950年,西安在恢復城市建設時,為了加快工業建設,修理水路,就曾經提出拆除古城牆的計劃。
  • 《陝西西安古城牆建築風景》方便門-聯合拍攝
    陝西西安古城牆建築風景【高清圖第1幅】本作品是來自鹽城業餘攝影師臧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西安區域拍攝陝西西安古城牆建築風景【高清圖第2幅】本作品是來自河南業餘攝影師餘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上海區域拍攝陝西西安古城牆建築風景【高清圖第3幅】本作品是來自德陽業餘攝影師祖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東營區域拍攝
  • 清末廣州老照片:萬壽宮氣派十足,將軍府內小橋亭臺詩情畫意
    清末廣州城門 清末廣州城河道上的烏篷船 1893年-1894年晚清時期的廣州城老照片
  • 去西安旅遊你錯過西安古城牆了嗎?
    西安,古稱長安。是中國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名城,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面是渭河,南靠秦嶺,西安已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唐大明宮、興慶宮等……西安古城牆
  • 陝西鎮安現清代古寨 寨牆形制似西安城牆(圖)
    陝西鎮安現清代古寨 寨牆形制似西安城牆(圖) 2015-05-05 11:12:40  從寨牆遺存部分看,城門修建時應為多層建築  東西南北有4個城門,城牆全部用青石砌成,牆體有垛口,還有步道。這樣的描述是不是很像西安城牆?
  • 外國學者眼中的西安城牆,是東西方文化的橋梁!
    老照片,記錄著時光歲月的變遷。 古城牆,鐫刻著千年古都的榮光。 100多年前,外國學者來到中國,他們用影像記錄對這座城市的記憶,留下了那些珍貴的老西安、古城牆、古城風貌的舊照片。
  • 陝西面積最大的城市,不是西安還是五省交界,城牆建得比北京還高
    ,陝西除了西安,其他城市也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這些城市中,也或多或少保存了中國相當大一部分的古蹟和古建築,講述著中國歷史王朝的更迭。而在陝西省,見到最多的就是各種古城牆,比如西安的古城牆,就是其標誌之一。
  • 遊西安古城牆
    【遊西安古城牆】
  • 老照片:上世紀的陝西省西安市,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的陝西省西安市老照片,這一組的老照片有三張經過了修復,原圖已經不是那麼清晰了,原圖在圖片當中,大家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如今西安發展可以說是有目共睹,但是過去的西安你還有哪些印象呢?
  • 陝西西安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西安城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城垣
    到陝西西安去旅遊,推薦量最高的就是西安城牆。西安城牆是西安市經典標誌性建築,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保存完好,是去西安市旅遊必去打卡地。西安城牆位於陝西西安市中心,又稱西安明城牆,是大明朝在隋唐舊城牆的基礎上修建的。
  • 西安旅遊必去景點《西安古城牆》,環遊老長安的歷史風華
    提到古城,總是不經意間就想起西安。它的歷史、建築,古老的城牆,還有護城河,無不顯示了西安作為古都的魅力。護城河的水也依然青綠,鐘樓城牆依然挺拔。西安作為我國四大古都之一,西安的城牆是古都的第一道風景線。西安城牆是西安市城區的城牆,自明朝初年在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建造起來,經過多次修補,形成嚴密的防禦體系,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牆,也是規模最大的古城牆之一,周長13.74 公裡,城牆周圍有護城河環繞,不但可以上來散步欣賞古城風貌,還能租借腳踏車在城牆上環遊一整圈!
  • 西安、南京現存大量城牆,為什麼更年輕的北京很少看到古城牆?
    要去古都,首先想到的就是北京,西安,和南京,這三個城市都是作為多個朝代的都城,保留了很多古代的建築。但是三座古都中,雖然北京最為都城最年輕,但是它所保留的古城牆卻是最少的,這是何故呢?先和大家說一下古城牆在封建社會時的作用。古城牆的作用城牆是古代人類發展進步到一定程度之後才產生的。
  • 跟著《裝臺》的鏡頭:領略西安明代古城牆的魅力!
    近日,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播出,講述了西安城內舞臺搭建者的故事。同時,隨著劇情的展開,這裡眾多的名勝古蹟也亮相電視畫面,讓大家對古都西安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其中,明代古城牆多次出現,從不同角度展示了西安城牆的魅力——
  • 西安城牆內一處清幽的院子,明清時期最高學府,被稱「陝西文脈」秀...
    在西安古城牆內有一處清幽古樸的院子,明清時期陝西最高學府,秀美雅致。它就是關中書院,是明清時期陝西著名書院,建於明萬曆20年(公元1592年),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陝西巡撫升允改關中書院為陝西師範學堂。
  • 陝西西安的明代古蹟—城牆、鐘樓、鼓樓
    西安地處陝西中部的關中平原,北臨渭河南面終南山,古稱長安,建城已有3000多年,是中國六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北京)之一。明朝初年在此設西安府,西安由此而得名。明朝將長安城向北向東擴展,形成今日西安古城之規模。現存明代古蹟主要有城牆、鐘樓、鼓樓等。
  • 陝西省資訊|踏上「網紅之路」,文藝青年的西安之旅
    陝西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踏上「網紅之路」,文藝青年的西安之旅一路高鐵到達西安北站,訂的酒店是距離鐘樓不算很遠的西安艾斯汀酒店,提前給酒店打電話確認了位置西安城牆的城門,一共有四個:長樂門,永寧門,安定門,安遠門,從我住的艾斯汀酒店過去,都不算遠,但聽酒店的小姐姐說南門是主城門,那自然是奔著主城門去嘍。因為到西安比較晚,上到城牆的時候,已是華燈初上。換好票後,直接入館,就是這麼瀟灑。都說來西安旅遊,三分看,七分聽。裡面的藏品琳琅滿目,感覺貫穿了整個華夏的文明史,更對古人高超的技藝嘆為觀止。
  • 【這裡是陝西】西安市:西安城牆
    城牆一角新中國成立以來,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先後對西安古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建成了環城公園,修復了朝陽門、含光門、玉祥門等城牆缺口,實施了西安城牆火車站連接工程,治理了護城河,整治了順城巷周邊環境,重點對南門區域進行了綜合提升改造
  • 都市篇-陝西省西安系列
    西安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廣義的西安城牆包括西安唐城牆和西安明城牆,但一般特指狹義上的西安明城牆。西安明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 太平森林公園位於西安市西南戶縣太平峪內。距西安44公裡,鹹陽60公裡。公園所處地貌為秦嶺中山地。
  • 黃石自駕西藏19天:夜騎西安古城牆,品嘗關中老碗面
    第十九天,我們離開蘭州,前往西安。碼錶顯示全程634.2公裡,西安酒店位置的海拔是404.3米,我們終於又回到海拔百來米的城市。行程中翻過的最高山海拔是2227.8米,今天爬升了2948米。第十九天數據什麼是西安西安,簡稱「鎬」,古稱長安、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