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進口啤酒大幅增長 大型超市啤酒銷售佔比超50%

2020-12-25 環球網

韓聯社5月2日報導,大型超市易買得2日統計數據顯示,其啤酒銷售額在整體酒類銷售中的佔比去年3月為48.2%,今年同期為51.1%,首次超過50%,而4月份佔比則升至55.0%。易買得方面稱,最近進口啤酒快速增長,是整體酒類銷售增長的主要原因。據統計,去年易買得進口啤酒銷售在整體酒類銷售中的佔比為24.3%,而今年3月銷售額為88億韓元,比去年同期的62億韓元激增41.9%。韓國關稅廳統計顯示,韓國啤酒進口額2011年為5,844萬美元,2015年為1.4168億美元,連續多年呈快速增長態勢。進口量方面,2015年為17.0919萬噸,比上年增長43%;2016年上半年進口量為9.5858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34.5%。

報導分析,韓飲酒文化正在發生快速變化,暴飲和烈性酒喜好風潮消退,同時受單人和二人家庭增加的影響,獨自一人享受啤酒的所謂「獨飲」和「家飲」一族增加等是啤酒消費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韓國行政自治部統計,截至去年9月末,韓國單人家庭(34.8%)和二人家庭戶數(21.3%)佔整體家庭總戶數的比率合計達56.1%。

相關焦點

  • 青島啤酒在韓國銷售額居第一 力壓美國百威啤酒
    中國網12月9日訊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12月8日報導,中國酒備受韓國消費者推崇,並分別在啤酒市場和傳統酒市場中力壓美國酒和日本酒。其中,中國青島啤酒在韓國進口啤酒中的銷售額首次位居第一。據韓國樂天瑪特超市對今年下半年酒類銷售情況的分析結果,中國青島啤酒力壓美國百威啤酒,在進口啤酒中的銷售額首次位居第一。
  • 國產啤酒緣何難進高端超市
    夏日炎炎,進入了啤酒銷售的旺季,近日,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走訪多家線下高端超市發現,國產啤酒在此類超市中不佔優,甚至出現不售賣國產啤酒的現象,其中各品牌的中高端產品也很難在超市貨架上找到。近年來,國產啤酒紛紛試水中高端產品,青島、燕京、珠江等國內啤酒企業在高端啤酒市場早有布局,但是進口啤酒長期以來盤踞於高端市場,導致國產啤酒品牌無緣高端超市。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國產啤酒品牌的高端、超高端產品長期不佔據統治地位,因此越是高端場所,國產高端啤酒的發展越吃力。」
  • 進口啤酒選購靠「相面」?
    難道國外啤酒就是這麼便宜,如今薄利多銷啦?本報記者 劉 微 文/攝進口啤酒PK國產啤酒前幾年,進口啤酒的日常銷售還主要分布在酒吧和精品超市,但如今,它已成超市大賣場中重要品類,與國產啤酒佔據的貨架面積與促銷位置不分上下。這一點,記者近日在北京物美西三旗賣場和超市發寶盛裡賣場感受頗深。
  • 進口啤酒 搶灘福建市場
    N海都記者 林可 關銘榮 文/圖 海都訊 每逢世界盃,啤酒銷量就會呈井噴之勢。世界盃未至,進口啤酒早已在福建攻城略地了。據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供的數據稱,今年1至4月福建口岸共進口啤酒17批、628551升、61.36萬美元,同比增長7.5倍、10.9倍和11.3倍。相對於進口啤酒的風光,國產啤酒繼續疲軟。
  • 氣溫升高 啤酒銷售旺季來臨
    氣溫升高 啤酒銷售旺季來臨 一些啤酒商家推出降價促銷本報7月22日訊(記者李銀攝影報導)進入7月,啤酒進入夏季銷售旺季。記者走訪椰城一些大型超市及夜間排檔、餐館發現,品牌啤酒早已佔據了顯眼的展櫃,一些啤酒商家為了搶奪市場份額搞降價促銷,部分啤酒單價更是接近礦泉水的價格。啤酒成超市酒類銷售主力「現在天氣熱起來了,比較適宜喝啤酒。提前放進冰箱,下班回家拿出來喝點,可以一直涼到心裡。」
  • 上半年天津口岸啤酒進口增長顯著 德國啤酒約佔六成
    中新網天津8月3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3日從天津海關獲悉,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累計進口啤酒4332.4萬升,同比增長10.6%。尤其是6月份,進口啤酒1273萬升,同比激增58.2%。隨著消費升級,被譽為消費量世界第一的中國啤酒市場,近年來需求逐漸轉向中高檔價位及進口啤酒,呈現多樣化趨勢。據天津海關統計,天津口岸進口啤酒主要來自德國、比利時、英國、法國和墨西哥等國家,主要有白啤、黑啤、果味啤酒等品類,其中德國啤酒約佔上半年進口總量的60%。啤酒進口量受季節、節日等因素影響較大。
  • 韓國濟州啤酒一季度流通渠道銷售額增長194%
    【中國國際啤酒網】4月3日,韓國濟州啤酒公司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流通渠道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濟州啤酒便利店、大型超市、百貨商店等流通渠道2020年第一季度銷售同比增長194%。尤其是在1~3月不是啤酒旺季的情況下,與去年夏天6~8月的旺季相比,銷售額高出2倍,這是非常罕見的。  濟州啤酒認為,今年第一季度流通渠道銷售額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利用便利店的家庭購貨者的增加。因為,便利店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232%,變化明顯。
  • 銷售額增長40%,打造過億單品,費爾德堡靠什麼突圍進口啤酒寒流
    來源:雲酒頭條文 | 雲酒團隊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啤酒市場總消費量488億升,其中不乏大量小型區域性啤酒釀造商,佔全球啤酒總消費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啤酒消費市場。在充分競爭的國內啤酒市場,進口啤酒一度成為近年來商家關注的新增長極。
  • 夜間銷售佔總收入九成 啤酒超市見證青島時尚活力夜
    啤酒超市見證島城時尚活力夜開業4個多月成為網紅店,牢居各類點評網站前三;不光受到本地年輕人喜愛,外地遊客、老外們也紛至沓來;主要以晚上營業為主,一不小心就到了凌晨一兩點……6月16日晚上,坐在琳琅滿目的國外啤酒,各種顏色的青島啤酒中間,臺東「BEER PLUS啤酒家」啤酒超市的老闆荊先生說,沒想到青島的夜生活這麼火。
  • 韓「獨酒文化」大熱 進口啤酒銷售排名趕超速溶咖啡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韓連鎖超市品牌易買得26日發布了從今年1月至12月22日的主要商品銷售累計排名,位居榜首的是袋裝方便麵,同比持平。而第2位至第10位的排名變化幅度較為明顯,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進口啤酒,去年雖排第7位,但今年則一躍升至第2位。
  • 韓國偏愛進口啤酒 三分之一為日本產(圖)
    在意欲擴大市場的進口啤酒與保護市場地位的國產啤酒的激烈角逐中,正式躍入啤酒製造與進口市場的「流通巨人」樂天的行進腳步也備受關注。 7月17日,據韓國關稅廳統計,今年上半年啤酒進口額達3951萬美元,與去年同期(3259萬美元)相比,增加了21%。其中,從日本的進口額為1322萬美元,佔整體的33.5%。
  • 牛奶、啤酒、橄欖油——進口食品第一股能否成為消費白馬?
    主營業務是自有品牌食品的開發、進口、銷售及國外食品的合作代理銷售業務。公司主要產品為進口乳品、啤酒、橄欖油、穀物以及餅乾點心等食品。公司國外供應商均為國際知名食品加工企業。公司定位是自有品牌的進口食品供應商。牛奶產品的供應商是歐洲的Arla牛奶公司、愛氏晨曦牛奶公司。
  • 韓國海特真露瞄準啤酒市場第一
    銷售增速打破了歷史上最短時間內累計銷售5億瓶的紀錄,給海特真露公司帶來了重新奪回韓國啤酒業界第一名的希望。  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Terra啤酒已經超過了海特真露公司原有主力產品海特啤酒(Hite),正在追趕業界第一的凱獅鮮啤(CASS FRESH,韓國OB啤酒公司產品)。
  • 超市、餐飲店銷售 「進口啤酒」 被罰款9萬元!
    銷售進口啤酒沒有中文標籤,批發商、零售商和餐館等6名當事人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5月30日,餘姚市市場監管局做出沒收價值1.3萬餘元的95箱無中文標籤的進口啤酒,累計處以罰款9萬元的處罰決定。
  • 金沙灘啤酒城國際啤酒匯倉儲式平價超市銷售火爆
    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即將於8月16日(本周日)閉幕,17天的啤酒盛會給市民遊客帶來了多層次的狂歡體驗。眾多遊客在「啤酒+美食」的大快朵頤中,不忘給親朋好友帶回幾款特色啤酒品嘗。以品類豐富、價格親民而著稱的金沙灘啤酒城國際啤酒匯倉儲式平價超市,成為大家挑選啤酒的首選之地。
  • 越南:稅費徵收減少,進口啤酒需求猛增
    越南的啤酒需求量在東南亞各國中最高,但是以前在越南超市裡很少看到進口的啤酒飲料。不過最近情況發生了改變,隨著越南政府徵收稅費的下降,進口啤酒越來越便宜,銷量也不斷猛增。 雨果網從《越南新聞網》9月17日的報導中了解到:國外啤酒飲料大量湧入越南市場,超市現已隨處可見進口啤酒飲料。當地一位名為Hoang的消費者,因超市裡有許多進口啤酒而異常興奮。為在此之前,越南當地居民只能通過國外啤酒廠家在越南的代理商才能購買進口啤酒,現在普通超市都能買得到簡直是太好了。 越南啤酒進口商正在為分銷啤酒給批發商而忙得不亦樂乎。
  • 青島金沙灘啤酒城國際啤酒匯倉儲式平價超市銷售火爆
    中國山東網8月16日訊 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即將於8月16日(本周日)閉幕,17天的啤酒盛會給市民遊客帶來了多層次的狂歡體驗。眾多遊客在「啤酒+美食」的大快朵頤中,不忘給親朋好友帶回幾款特色啤酒品嘗。以品類豐富、價格親民而著稱的金沙灘啤酒城國際啤酒匯倉儲式平價超市,成為大家挑選啤酒的首選之地。
  • 5月天津口岸啤酒進口增長近47%
    內容提要:記者從天津海關獲悉,據統計,今年1至5月,天津口岸累計進口啤酒3059.4萬升,同比減少1.7%,貨值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3%;其中5月進口1088.9萬升,同比大幅增長46.9%。
  • 超市啤酒品牌多起來
    原標題:超市啤酒品牌多起來   吃宵夜、小吃,很多人都會喝上點啤酒。
  • 受收購喜力中國影響 華潤啤酒中高端啤酒銷量增長8.8%
    根據報告顯示,華潤啤酒2019年全年實現綜合營業額為331.90億元,同比增長4.2%;本公司股東應佔綜合溢利按年大幅增長 34.3%至 13.12億元;未計利息及稅項前盈利人民幣21.63億元,同比增長47.6%;淨利13.12億元,同比增長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