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運費暴漲惹眾怒:平衡盈利和用戶權益很難?

2020-12-23 快科技

2018年春節,京東繼續推行過節不打烊政策,受到消費者歡迎,美中不足的是基礎運費再次無預警上漲,不僅引發京東Plus會員強烈不滿,指出其不遵守契約。

蘇寧物流常務副總裁姚凱認為,京東以壟斷心態為了自身利益隨意更改服務規則,嘴上說著共生,幹的卻是傷害共生的事。

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則一針見血地指出,京東運費一漲再漲根源在於成本,並暗批京東中心化物流體系落伍,模式迭代跟不上時代步伐可能被世界無情地拋棄。

鑑於蘇寧與京東是老對手的關係,你或許認為姚凱的觀點不客觀,但蘇寧物流基礎運費保持5元不漲價、準時達服務免運費1個月比京東小額訂單收取15元運費,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十足。作為京東物流前負責人,侯毅具有一定發言權,其表態頗具份量。

那麼,明知用戶反感,京東為何質疑屢次上漲運費?

京東運費不斷上漲的思考邏輯

近年來京東不斷上調運費,包郵門檻越來越高,從早期的一律包郵到39元、59元再到79元、99元,甚至出現3個月漲3次價,最近一次調整是在2月14日,購物不滿49元將收取15元運費;相較之前的政策漲幅達2.5倍,漲價讓京東Plus會員怨聲載道,不滿49元需要使用3張免郵券才能免郵,與消費者開通和京東推出會員的初衷相悖。

2017年12月,京東Plus會員服務大幅度漲價,高額的會員費並沒有換來高水平的服務,反而要付出額外成本才能享受免運費權益。同時,普通用戶也不買帳,京東大部分貨源都是在省內倉庫就近發貨,15元運費相比順豐13元包郵還要貴。

實際上,從京東物流發展現狀來看,其上漲運費是必然趨勢,但每次上漲幅度和消費者接受程度,事前很有可能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覆推敲,最終決定執意將漲價推行到底,沒有因消費者反彈而退縮,其思考邏輯主要有三點:

一、京東底氣十足。

京東董事長劉強東曾表示,京東連漲了3年免運費門檻,並且每次運費上漲,用戶並未流失,或者是「整體影響不大」。

長期研究京東的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曾指出,受影響的訂單大概在3%左右。京東用戶規模、GMV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也從側面證實運費上漲影響有限,其底氣來自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配送服務,物流是京東的品牌核心競爭力,其擴張與物流服務能力的提升相輔相成。

二、為了可持續發展。

提升免運費門檻的不止京東一家,蘇寧、亞馬遜均作出相應調整,電商物流整體費用上調已成為行業共識,以因應物流成本上升的現狀。

這種現狀也預示著電商平臺補貼時代一去不復返,無論是電商發展初期培養用戶網購習慣還是電商平臺之間競爭慘烈,各大玩家紛紛設置較低門檻甚至完全免運費,與O2O補貼搶市場的打法無異。

不過,這並非長久之計,無法誕生健康的商業模式。換個角度看,順豐高於行業平均價格卻領跑物流行業,帶來的一個啟示是用戶願意為優質服務買單,京東上調運費也就不難理解,意在向順豐看齊。

三、壓縮配送成本。

儘管2017年12月京東物流宣布已實現盈利,但無法成為常態,因為其收入的增長無法覆蓋巨額投入。

投入方面,京東計劃在西安投資100億元,建設面積200多萬平米的現代化智能物流基礎設施,100億元京東無人車智能產業基地項目則落戶長沙,加上京東計劃在印尼、泰國自建物流,成本更是不可估量,融資25億美元只是杯水車薪。

京東想要實現常態化盈利,必須在開源、節流上下功夫。未來5年向千億營收邁進,高速增長的外單(非京東訂單)是一大突破口。

鑑於京東重資產模式很難降低成本,推行節流並不容易,儘管其持續發力智慧物流,但京東物流從業人員數量不降反升,短期內人力成本下降無望,所以只能朝降低物流配送的固有成本努力,即提升運費門檻。

京東運費暴漲VS蘇寧運費不漲價

不難看出,京東接二連三上漲運費,更多是迎合長遠發展的無奈之舉,結果用戶淪為犧牲品。但從消費者反應來看,消費者對京東「以自我為中心」式思考邏輯並不買帳,只認同「價值決定價格」理念。

但是,姚凱則明確指出京東的弊病。「一、用戶第一,不能為了盈利去損害用戶利益。二、作為平臺,不能以壟斷心態為了自身利益隨意更改服務規則。三、電商共生環境的營造,首先是要與用戶共生互信。不能嘴上說著共生,幹的卻是傷害共生的事。」

京東物流龐大投入主要服務於自身戰略,對內建設與業務發展相匹配的物流處理能力和配送能力,對外抗衡蘇寧物流、菜鳥扶持的「三通一達」,但不應成為高運費轉嫁給消費者的正當理由,因為消費者不會為京東戰略買單,只會為價值買單,而京東物流服務品質並未像運費上漲那樣實現質的飛躍。

實際上,當商業利益和用戶利益相衝突時,企業的定力要經受非常考驗,定力不足者向商業利益靠攏,拋棄曾經誠懇的承諾;定力高的企業將用戶利益放在第一位,克服困難,想方設法在開源、節流上尋求新的突破。習慣上調運費的京東屬於前者,堅持不漲價的蘇寧則屬於後者。

不可否認,物流成本上升這一嚴峻事實下,沒有一家企業可以成為僥倖者,但基礎運費漲不漲價,不僅是表達對消費者的態度,更是自身實力的體現。京東、蘇寧同為自建物流,二者實力對比如下: 

在整個市場行業來看,鑑於部分最新數據未披露,例如將1年前蘇寧物流收購天天快遞時的公開資料作參考。數據顯示,蘇寧僅在末端網點方面少於京東,在物流中心和區縣覆蓋率方面略勝一籌,「蘇寧+天天」則完勝京東,具備打造國內零售最大自營物流企業的基礎。

在營收方面,物流是重要的商業基礎設施,向全社會開放大勢所趨,可以從成本中心轉變為利潤中心。蘇寧物流比京東物流早2年走上開放之路,前者2016年、2017年社會化收入同比增長321%、136%,後者收入(社會化收入+京東商城收入)規模接近300億元。因此,只能定性分析二者社會化收入走勢。

眾所周知,國內快遞業務近8成來自電商,淘寶+天貓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京東物流無法獲得阿里系訂單,加上阿里系之外體量大的電商平臺大多自建物流,京東物流也難以接入,只能拉攏沒有自建物流的網易。在非電商領域,京東物流優勢也不明顯,低端市場有三通一達,高端市場則盤踞順豐,其很難有優勢。

反觀蘇寧物流,不僅在蘇寧內部地位空前提升,而且可以從阿里系訂單中分一杯羹,加上收購天天快遞如虎添翼,其比京東快遞更具號召力、社會化業務佔比將大大提升,營收增長也就水到渠成。正如姚凱所言,蘇寧物流社會化收入將高速增長3—5年。

可以預見的是,當To B業務實現規模化後營收後,物流企業將迎來扭虧為盈的拐點。因此,京東挖空心思從To C業務的基礎運費上謀利,蘇寧堅持不漲價,二者的擔當和實力高下立判,京東應學習蘇寧對消費者多一分敬畏。

結語

與京東運費一再上漲的根源相比,未來新零售的物流一定是去中心化的」的表態更值得物流從業者深思。不論是新零售,還是智慧零售,物流行業模式迭代迫在眉睫,尤其是改造末端配送體系,其即是難點也是主戰場,除了傳統的建配送站、快遞櫃,蘇寧、京東都有所創新。

前者力推「前店後倉」,今年將新建5000家門店,相當於拓展5000個小型社區物流中心;後者發力眾包模式,達達在服務京東到家之餘還積極承接京東訂單。

相關焦點

  • 京東運費調整非議四起,會員權益難以保證
    京東運費調整非議四起,會員權益難以保證2018年2月27日消息,眼看著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京東運費調整投訴事件在這個時候發生,是不是專門為了給央視提供反面教材。以用戶體驗標榜自身的京東竟然鬧出這種「烏龍」,真讓人大跌眼鏡。京東PLUS更改規則以後,一直被消費者詬病,此次私自更改運費,加之客服機制僵化,導致會員權益受損,大量消費者投訴接踵而至。
  • 蘇寧懟京東漲運費是無視用戶 承諾蘇寧不漲價
    蘇寧與京東再次因物流問題「懟」起來了。2月14日,京東公布了新的運費體系,本次運費體系的修改與購買商品當中是否有圖書類商品、是否在特定城市有關,總體來看如果購買的自營商品不符合條件,運費則由原來的6元上升到了15元,應用於所有用戶。
  • 蘇寧高管轟競爭對手漲運費 疑似直指京東
    針對競爭對手運費漲價,天天快遞總裁再度開炮。3月1日下午,蘇寧物流集團常務副總裁、天天快遞總裁姚凱表示,他進入物流行業3年多,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定要尊重用戶,並稱友商2月14日調整運費,將基礎運費再次調高到15元,「無視規則、無視用戶,讓我深感行業進步任重道遠。」
  • 京東運費又雙叒叕漲價了!免郵券貶值的PLUS會員還值得買嗎?
    今年春節期間,京東再次對運費規則做出調整,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簡單來說,現在在京東商城購買商品,不滿49元則要支付15元運費(圖書為29元),而過去用戶只需要支付6元。京東的這個行為除了對低價訂單影響比較大外,也激起了PLUS會員用戶的強烈不滿。
  • 京東Plus會員們,感受到京東生鮮運費的惡意了嗎?
    之前的2月24日,京東單方面更改運費標準,一份不滿99元的訂單,要收取15元的運費。這就意味著3張運費券才能免除一份訂單的運費,這與之前承諾的京東Plus免運費相去甚遠。這引發了京東Plus會員的投訴。
  • 京東商城終結免運費或引發行業內「不和諧」
    免運費時代終結近日,京東商城發布配送政策調整公告稱,為確保配送服務質量,讓消費者得到更高品質的配送服務,京東商城將參照行業做法,從11月25日起對金額不足39元的訂單收取5元運費。鑽石級和雙鑽級用戶可以繼續享受全場免運費的特別優惠。這則公告意味著,京東商城自2010年5月27日,推行的「全場免運費」促銷策略宣告結束。
  • 京東為何把免運費提高至99元?
    而對於那些購買3C、家電等金額較大商品的用戶來說沒有影響。其次,對於京東來說會導致交易量下調麼?自2015年4月2日提升20元免單金額門檻後,京東2015年Q2、Q3、Q4接連三個季度的GMV都大幅增長,因此運費的調整對京東的增長未造成影響。
  • 消費-京東多少錢免運費不同情況下京東免運費條件各不同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在京東看中某件商品,去下單的時候,發現應付的金額多了,這時候就要看看是不是運費的問題了。很多比較不細心的人在不知道京東多少錢免運費的前提下,就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了。所以,在下單之前,如果不想付多運費,還是要先了解一下京東多少錢免運費。
  • 京東作出了一項調整,遭到了眾多用戶的吐槽,甚至有人發起了投訴
    近日京東對於運費方面做出了調整,凡是京東購物不滿49元將收取15元快遞費,大於49元小於99元將收取6元快遞費用。這一政策一出來就遭到了眾多用戶的吐槽,甚至有用戶發起了投訴,具體投訴內容如下:本人在京東開通pus會員到現在、京東方在plus會員生效期間未通知本人的情況下,多次修改會員權益條款,修改內容包括:1、消費返利比例改變:從購買時plus會員時承若的數碼1%,變成
  • 亞馬遜和京東等調整免運費標準 包郵門檻升高
    因此,作為B2C企業的「標配」服務,長期以來,免運費已經不僅是提升用戶體驗的必要支出,也成為一種營銷手段。然而,自本月3日開始,繼亞馬遜中國和京東之後,易迅網的免運費門檻也隨之提升,至此,除蘇寧易購依然堅持全場免運費外,主流電商免運費門檻底線升至49元,這對於習慣購買小額商品的消費者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 京東運費為什麼漲價?網友回答:根本原因還是為了賺錢!
    眾所周知,京東商城是國內與淘寶天貓齊名的電商平臺,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京東這些年一直未迎來,其實不是這樣的,京東商城本來是賺錢的,只是京東把賺的錢,都投入了京東物流上面,這數字可不小哦,到目前為止,京東修建物流都花了幾百億呢。
  • 京東再次調整運費標準:非鑽石會員滿99元免運費
    3月31日消息,京東今日晚間發布運費標準調整公告,公告稱自4月1日起,選擇京東配送的自營商品訂單運費調整為6元/單,鑽石會員購買自營商品單筆訂單總金額滿79元免運費,非鑽石會員滿99元免運費。與之前標準相比,免運費門檻提高20元。除運費調整,一直免費的自提服務也將開始收費,不滿99元的訂單需要收取3元運費,自提免運費時代終結。新標準將於2016年4月1日零點生效,今天之內下單的用戶仍按照現有79/59元標準實施。
  • 京東大幅上調運費:太黑了吧?!
    京東商城昨日晚間發布公告,宣布自2014年2月27日起對自營商品配送的運費進行調整,小額訂單不再免運費,即使高級的鑽石會員也不行。根據新的配送服務收費標準,京東配送時,註冊會員、銅牌會員、銀牌會員、金牌會員的訂單金額(按減去直降和返現促銷的金額)必須不低於59元才能免運費,企業會員、鑽石會員的則不能低於39元,否則加收5元運費。部分商品配送至西藏、新疆等偏遠地區時(以京東公示區域為準),還會額外收取運費10元/件。
  • 首季度盈利,豐盛入股,昨夜股價暴漲21.5%,途牛如何扭轉乾坤?
    昨夜中概股明星非途牛莫屬,其CEO於敦德宣布公司首次單季度盈利後,股價當即暴漲21.54%,創出半年來新高。季報出色表現背後,公司在營銷費用同比降低超過一半的情況下,營收實現超過50%的增長,實屬不易。另據SEC披露:途牛新引入一位新股東——香港上市的豐盛集團入股7%,其對旅遊很有想法,近期還投資了驢媽媽,想必能和途牛擦出新火花。
  • 湊單黨請注意 京東升級免運費包郵門檻:99元
    昨天下午曝光的京東運費上調的消息是真的,並不是愚人節玩笑,因為京東官網目前已經更新了運費說明。京東將於2016年4月1日(也就是明天)上調免郵運費標準,鑽石會員的包郵門檻將提升到79元,鑽石以下則提升到99元。另外,運費也將從目前的5元提升到6元,大件物品也會加收5元/件的配送費,就連自提都不是免費的了。
  • 京東、阿里、網易考拉會員套路解析,教你如何打造忠實用戶
    據了解,京東PLUS會員在生活特權方面已經累計提供了2000多個權益。多樣化的優惠權益能夠更吸引用戶對會員的使用依賴性,特別是已經養成習慣的用戶,會更加的關注會員這方便的權益,給的權益誘惑越大,會員用戶自發傳播的力度就會越大的,口口相傳的傳播力度能夠幫助吸引更多的新用戶。
  • 京東會員升級改版,「京享值」重新評估會員權益 一夜回到「解放前」
    【PConline 聚超值】 這幾日有上京東購物的朋友相信已經發現了,好不容易攢起的「鑽石會員」不見了,變成了「京享值」,一夜之前回到解放前!京東近日對會員系統進行了改版升級,原本的「銅銀金鑽」會員升級為全新的「京享值」分值會員體系。
  • 京東大幅上調免運費門檻
    京東商城發布運費調整公告(點擊看大圖)  據京東商城運費調整公告,2月27日起,對於自營商品配送,註冊會員、銅牌會員、銀牌會員和金牌會員的訂單金額(按減去直降和返現促銷的金額)必須不低於59元才能免運費,企業會員、
  • 對比:京東PLUS和亞馬遜Prime兩家會員誰更值得買?
    據小編了解,電商網站一般都是在商品價格、運費、客服服務等方面給予會員用戶一定的優惠和專項服務。我們就以亞馬遜Prime會員和京東PLUS會員為例,看看電商網站的會員值不值得。就在前不久,小編聽到一個重磅消息,京東PLUS會員又升級了會員權益:用戶購買京東或者愛奇藝任何一個平臺的會員,也同樣能獲得另一平臺的會員權益。花一份錢買兩份會員?這樣的事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 京東新免運費標準上調20元:4月2日實施
    京東新免運費標準上調20元(圖片來自京東官網)    據京東表示,符合以下任一情形,收取運費: 註冊會員、銅牌會員、銀牌會員、金牌會員用戶購買京東自營商品單筆訂單總金額(按減去直降和返現促銷的金額    鑽石級別會員用戶購買京東自營商品小於59元,則需每單承擔5元運費;滿59元則免運費。    所有級別會員如需配送至西藏、新疆(新疆地區的烏魯木齊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吐魯番地區除外,其它地區以京東公示區域為準)等偏遠地區時,需按購買商品件數額外收取運費10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