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安特衛普快樂之旅

2020-12-25 董桂鳳說影視

離開布魯日,驅車趕往安特衛普。

雖然離斯海爾德和還遠,但一路上河上吹過來的風還是很大,大得坐在車裡感覺到車在晃動。

在到了安特衛普找尋酒店的時候,導航很不給力,居然導到希爾頓酒店前的格羅恩普拉茨廣場的對面沒有路了。

前面已經看到酒店了,就是找不到過去的路。

這時我看到有一輛警車停在廣場邊,突然想起中國有一句話:有困難,找警察。

在克羅埃西亞我已試過一次,在這裡再試試。

叫女婿下車去找警察,果然去了一會,回來說廣場車不能進,可以走邊上的一條小路繞。

剛要發動車,看到警車上下來一個警察走過來說,他們領我們過去。

就這樣,警車在前面領路,我們跟在後面,沒一會就到。

隨後警察又過來說,這裡有兩個地下停車場,你們先去問一下那個是酒店的。

等到我們問清楚了以後警察才走,真的很感動,我不得不要為安特衛普的警察大大的點一個贊。

安特衛普是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位於斯海爾德河沿岸,是一個依靠國際貿易發展起來的城市,也是歐洲的第二大港,世界第四大港,更是世界最大的鑽石加工和貿易中心。

從15世紀末開始,由於布魯日港通向北海的通道日漸淤塞,外國的貿易商家開始將貿易從布魯日向安特衛普轉移,因而促進了安特衛普的發展。

據當時的統計,1540年前後,尼德蘭四分之三的國際貿易經由安特衛普完成,安特衛普的貿易額佔到世界貿易總額的40%。

貿易的發展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繁榮,歐洲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於1531年在安特衛普誕生。

西班牙大公埃斯特雷拉在1549年曾把安特衛普讚譽為「世界的首都」。

安特衛普的名稱來源有多種傳說,傳說更廣的是:古代有一個住在斯海爾德河畔的叫安提貢的邪惡巨人,每天都向過河的人徵收過路費,誰若不交,誰就會被砍掉一隻手扔到河裡。

後來有一位叫布拉博的小夥子與安提貢決鬥,安提貢被打敗,布拉博也砍掉安提貢的一隻手扔到河裡,從此斯海爾德河兩岸暢行無阻,人們稱布拉博為「為民除害的英雄」。

於是,荷蘭語的hand和werpen兩詞合成為Antwerpen,是「扔手」的意思,就成了今天的安特衛普城市的名字。

當然,這樣的解釋不盡合理,更多的是講故事的成分多些,但人們卻願意相信,這正是人心崇尚正義的一種體現。

現在市政廳大廈廣場上的青銅雕像就是展現了布拉博將惡人安提貢的斷掌扔進河裡的雄姿。

安特衛普大廣場是安特衛普的活動中心,廣場略呈不規則的三角形,廣場周邊是呈環狀分布的低地國家特有的山形造型的商會建築,西側是華麗的市政廳、中間是著名的布拉博噴泉,噴泉從布拉博的雕像中噴薄湧出,周圍沒有水池包圍。

安特衛普市政廳是當地的標誌性建築,是低地國家中最悠久的文藝復興式建築之一,由比利時建築家科內利斯·弗洛裡斯為主設計,於1564年建成。

市政廳最初的設想是建成一座哥德式的市政廳,但由於戰爭挪用了經費的原因,耽擱了20年之久。

等到經費問題解決了,整個時尚風氣已改變,文藝復興成了主流風格,所以在佛拉芒和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雙重影響下才建成了現在的樣式。

建築的底層是帶拱頂的石塊建造,共有45個拱門,均租給商鋪,租金用來貼補建築的日常維護;二層和三層是用陶立克式和愛奧尼克式立柱分開的大窗欞的窗戶,特別是中間部分採用兩根立柱並行的方式,有明顯的巴洛克式風格跡象;第四層是開放式的畫廊,建築的中間部分塑有聖母的雕像及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布拉邦公爵和安特衛普Markgrave的族徽。

站在市政廳這座建築面前,欣賞著它的精美的華表,感嘆著這座除了中央閣樓外,全部採用水平線條造型,而屋頂卻有著中國建築的外形的建築,點、線、面的元素由古希臘羅馬藝術的靈感和中國元素結合得如此完美,在周邊以垂直線條建築為主的建築群中,就顯得格外的獨立雞群。

布拉博噴泉雕塑坐落在廣場的中心,市政廳的前面,噴泉出自比利時19世紀最傑出的雕塑家吉夫·蘭博之手,這是斯海爾德河恢復自由通暢的標誌。

雕塑的背景前面已經說過,令人稱奇的是噴泉噴出的水經風一吹,都散落到行人身上及廣場的石磚地面上,地面微微傾斜的斜坡再讓水流回到水池中。

遠遠望去,布拉博那揮起的手臂孔武有力、前傾的身軀極具動感。

英雄並不一定是五大三粗,也可以飄逸瀟灑。

格羅恩普拉茨廣場是安特衛普民眾最喜愛的廣場,在佛拉芒語中是」綠色廣場「的意思。

人們喜歡在午後的陽光下品品咖啡、喝喝啤酒,聊聊天。

廣場的主體建築聖母大教堂;廣場的中央有雕塑家吉福斯在1843年作的魯本斯的雕像;廣場一側的主要建築是在19世紀建成的希爾頓飯店,電視劇《戀愛先生》攝製組就下榻在這裡。

這家酒店正面臨著廣場,玻璃大窗內一排咖啡座,但入口卻不在廣場一邊,而在背面的緊鄰邁爾購物步行街的一條小路上。

這個廣場周圍的建築很漂亮,有文藝復興風格的Karbonkelbuis寶石屋、建於1930年的90米高的歐洲第一座摩天大樓「農夫大廈「等。

聖母大教堂是羅馬天主教安特衛普教區的主教座堂,矗立在廣場的深處,哥德式的高聳的塔尖直插雲霄,是比利時最大的教堂,也是安特衛普最偉大的建築物之一,是安特衛普的又一標誌。

教堂的前身是912世紀時的一個小型聖母禮拜堂,1352年,開始修建新的聖母教堂,歷時170年,直到1521年才竣工(而北塔樓的建成,卻是要到1616年,他那雄偉的,帶有別致、「奔放的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塔樓的身影,終於呈現在城市上空)。

教堂雖耗時較長,歷經多個建造師的建造,不斷融入新時代的特徵,但整個風格卻相當和諧一致。

教堂最引人注目的是南北兩個塔樓,北塔尖高達123米,是低地國家最高的教堂。

塔樓直插雲霄,十分雄偉,頂部是一個八角建築,上面有一個重量很輕的十字架。

在塔樓的中部,金色錶盤閃閃發光,塔樓的裝飾精細到讓人嘆為觀止,教堂內的47座鐘組成的排鍾歷經3個工匠之手,歷時一個世紀,其中最大的一口鐘需用16個敲鐘人。

教堂的正門是一個高大的拱門,拱門飾有做工複雜的三層的《最後審判》浮雕。

走進教堂,裡面光線充足,中堂高40米,整個教堂長達117米,其偌大的空間令人驚訝。

可以看到教堂是由七個中堂組成的長方形大廳,大廳由耳堂相連接。

獨具匠心的圓頂,矗立在中央十字結構上方。

大教堂體現了成熟、奔放的哥德式風格。

教堂內部的裝飾嚴整大觀,圓頂壁畫由畫匠克爾內利烏斯·斯休特於1647年繪製;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的大主教講壇由雕塑家凡·德爾·沃爾特在1713年雕制,講壇飾有樹木、飛禽、人物和圖案等豐富多彩的雕刻。

最大的亮點是藏有比利時著名畫家魯本斯的三幅名畫,分別為:《耶穌被送上十字架》、《耶穌被救下十字架》、《聖母升天》。

安特衛普大教堂是安特衛普的象徵,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均可遠眺它的身影。

大教堂早已成為城市風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安特衛普中央火車站是一座既宏偉、壯觀,又十分實用的建築,是安特衛普的地標性公共建築和名片,建於1805~1905年,被美國《新聞周刊》評為世界世界十大優秀火車站的第四名。

安特衛普中央火車站的設計總體上從實用出發,不拘泥於某一特定風格,而是集各種風格之長,但仔細欣賞,還是有點偏新巴洛克風格的。

車站的外立面用石材包裝,顯得大氣,正門兩邊的牆面呈不規則設計,透露出一絲靈動;屋頂上既對稱又不對稱分布的塔樓混合了拜佔庭式、哥德式、巴洛克式風格為一體;走進大門,眼前為之一亮,前廳寬敞高聳的穹頂,兩旁鑲嵌著彩色玻璃,使其擁有「鐵路大教堂」的美稱;正中寬大的樓梯向左右兩旁延伸著連接站臺,能快速分流旅客。

自從米開郎基羅將樓梯從功能性提升為功能和裝飾並重,樓梯也從牆角旮沓處走向了建築的顯眼位置,現在,大凡成功的建築設計都把樓梯作為一個重要的設計部分。

候車大廳的頂蓋用鋼架和玻璃建成巨大的透明圓頂,採光極佳,而到夜晚,月朗星稀之時,從廳內仰望太空,星星點點,如夢似幻。

這種鋼結構和玻璃組成的屋頂最早起源於1851年英國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它拉開了現代建築的序幕。

這種結構的最大設計意義在於建築構件可以工廠化標準生產,可大大降低造價和縮短工期,在功能上可以獲得更大的使用空間。

該火車站已成為一個必打卡之地。

安特衛普有一個世上僅存的人類印刷歷史見證的博物館,那就是普蘭廷--莫雷圖斯印刷博物館。

印刷技術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英國著名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在他的《世界簡史》著作中曾揭示,人類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了解印刷技術了,大約公元前6000年左右生活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使用的印章就已證實了這一點。

但由於紙張的問題,一直制約著印刷技術的發展。

雖然古埃及人發明了「莎草紙」,也是由於易於打卷,不便翻閱和查找,導致印刷技術始終得不到發展。

公元11世紀,我國北宋湖北人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這是世界印刷史上劃時代的、奠基式的、裡程碑式的發明,列入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畢昇發明的膠泥活字印刷早於德國人約翰內斯·谷登堡的鉛字活字印刷400年。

但現在世界各國比較公認的是,現代印刷術的創始人是谷登堡。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不可思議的認知呢?暫且不去探究其政治社會等方面的因素,就從印刷這一技術問題而言,德國人谷登堡確實是有他的獨到之處。

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由蒙古人西徵歐洲的過程中傳到了歐洲,並在歐洲得到了革命性的完善和發展。

畢昇的活字採用的材料是膠泥,在使用上存在諸多技術上的難題,所以發明後甚少使用。

從北宋直到明清,較多的仍是採用雕版印刷。

而谷登堡採用的是金屬活字,以金屬鉛為主要材料,輔以合金做成活字,這在使用上解決了便利性、重複性、耐用性和清晰性的問題,再以脂肪性油墨的使用和印刷機的製造等諸多方面的劃時代的發展,據此奠定了現代印刷技術的基礎。

谷登堡的鉛合金的印刷技術,至今仍被世界各國廣泛運用。

所以,世界各國將約翰內斯·谷登堡譽為現代印刷技術的創始人也就不足為奇。

但這裡面混淆了一個問題,就是谷登堡的鉛合金活字是對膠泥活字材料上的一種進步,是不能和活字印刷的這一「活」的思想和原理混為一談的;畢昇的活字印刷的發明思想和原理,切實解決了雕版印刷的排版字符不可重複性的關鍵問題,這在世界印刷技術史上無疑是一個劃時代的、奠基式的、裡程碑的發明,這一點也是無可置疑的。

普蘭廷~莫雷圖斯博物館始建於16世紀,原來是一座印刷廠,廠主是克里斯多福·普蘭廷。

普蘭廷有一句座右銘激勵著他的一生,那就是:「只要努力工作,持之以恆和耐心(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就能克服任何困難」。

普蘭廷就是秉承著這樣的信念,忍辱負重,努力工作,創造了事業的輝煌;普蘭廷還是安特衛普vridagmarkt第九代印表機的創始人。

普蘭廷死後,由其女婿簡·莫雷託斯接管,在1876年,安特衛普市政當局向簡·莫雷託斯的後人愛德華·莫雷託斯整體收購了工廠及收藏。

一年後,當局將工廠改建成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該博物館為世界文化遺產,2005年列入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名錄。

普蘭廷·莫雷託斯博物館之所以被譽為世上僅存的人類印刷歷史的見證,取決於博物館所收藏和保留至今的印刷設備的完整性和悠久性在當今世上是絕無僅有的。

博物館藏有現存最古老的印刷機、整套印模和紙型、活字凸版設施,並有一藏書豐富且裝修古樸的圖書館,館內藏有世界聞名的諸多珍品。

2000年9月,我國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出訪比利時,比利時友人向其贈送一幅400年前由普蘭廷·莫雷圖斯印刷廠印製的世界地圖,朱總理致函表示感謝:「承蒙惠贈地圖,謹表衷心感謝。

此圖為四百年前出版,彌足珍貴,地理沿革,歷史變遷,撫今追昔,四百年滄桑盡在其中。

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永恆的,世界總是不斷進步的。

我想信,通過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人類的生活環境會越來越好。

博物館內碩大的圖書館,藏有聞名於世的珍品,其中最彌足珍貴的是1568~1573年出版的8卷五種文字合編的《聖經》,當時菲利普二世為此提供了資助,並派人監督了印刷過程。

此版《聖經》共印製了1100冊。

安特衛普MAS博物館也是一個看點,博物館位於斯海爾特河畔的「區中心的老舊碼頭群裡。

由於靠近河邊的緣故,大多數遊記裡認為它就是海洋博物館或河邊博物館,其實它是將國立海洋博物館、民族學博物館等安特衛普市內的博物館整合起來的一個多樣性博物館,在2010年9月份已對外開放(網上比較多的說是2011年開放的)。

博物館內的海洋博物館原來是在1952年合併入「石頭古堡」的,2011年整體遷入MAS博物館。

MAS博物館的建築很有特點:建築高60米,似十個巨大的自然石材盒子疊在一起,形如一個倒垂盒子式的結構,外牆立面用大塊的、手工切割的紅色印度砂石板和落地波浪形的玻璃幕牆所覆蓋,使得建築看上去像一個由石塊和玻璃組成的雕塑。

每一層圍繞中心進行,產生了中心位置的巨型螺旋樓梯中央空間,通過扶梯把參觀者從地面廣場帶到了頂端,逐層展示了從歷史中走來的安特衛普城市、碼頭和居民生活,並能俯瞰到牆外今天的活色生香的城市生活和斯海爾特河的不同景致。

建築的頂層設有餐館、宴會廳、全景露臺。

建築的採光由螺旋展覽空間沿巨大的波浪幕牆而上,光與影錯位變化、波浪形玻璃表面的透明和半透明的交替為這個石頭雕塑帶來了自上而下的自然光束。

為了軟化塔樓的堅硬體量,在立面的設計上運用了一些金屬裝飾圖案,看似穿了一層外衣。

裝飾物採用了手的形狀,這也是安特衛普的標識圖案。

在建築內部,這些圖案得以延續,就像是眾多的金屬的獎章。

安特衛普城市不大,但由於它曾經的輝煌,現代港口的發展帶來的國際地位的增強和城市的變化,世界大港的美名是實至名歸的。

在比利時雖然停留了只有短短的四晚,很多很多地方還沒時間去,但給我留下的印象卻是很深很深的,中世紀的建築在各個城市都保留得如此的完好,在歐洲也是不多見的。

可見比利時的人民對歷史的敬畏之心,對歷史的感恩之心,這種敬畏和感恩值得全世界借鑑。

離開布魯日,驅車趕往安特衛普。

雖然離斯海爾德和還遠,但一路上河上吹過來的風還是很大,大得坐在車裡感覺到車在晃動。

在到了安特衛普找尋酒店的時候,導航很不給力,居然導到希爾頓酒店前的格羅恩普拉茨廣場的對面沒有路了。

前面已經看到酒店了,就是找不到過去的路。

這時我看到有一輛警車停在廣場邊,突然想起中國有一句話:有困難,找警察。

在克羅埃西亞我已試過一次,在這裡再試試。

叫女婿下車去找警察,果然去了一會,回來說廣場車不能進,可以走邊上的一條小路繞。

剛要發動車,看到警車上下來一個警察走過來說,他們領我們過去。

就這樣,警車在前面領路,我們跟在後面,沒一會就到。

隨後警察又過來說,這裡有兩個地下停車場,你們先去問一下那個是酒店的。

等到我們問清楚了以後警察才走,真的很感動,我不得不要為安特衛普的警察大大的點一個贊。

安特衛普是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位於斯海爾德河沿岸,是一個依靠國際貿易發展起來的城市,也是歐洲的第二大港,世界第四大港,更是世界最大的鑽石加工和貿易中心。

從15世紀末開始,由於布魯日港通向北海的通道日漸淤塞,外國的貿易商家開始將貿易從布魯日向安特衛普轉移,因而促進了安特衛普的發展。

據當時的統計,1540年前後,尼德蘭四分之三的國際貿易經由安特衛普完成,安特衛普的貿易額佔到世界貿易總額的40%。

貿易的發展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繁榮,歐洲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於1531年在安特衛普誕生。

西班牙大公埃斯特雷拉在1549年曾把安特衛普讚譽為「世界的首都」。

安特衛普的名稱來源有多種傳說,傳說更廣的是:古代有一個住在斯海爾德河畔的叫安提貢的邪惡巨人,每天都向過河的人徵收過路費,誰若不交,誰就會被砍掉一隻手扔到河裡。

後來有一位叫布拉博的小夥子與安提貢決鬥,安提貢被打敗,布拉博也砍掉安提貢的一隻手扔到河裡,從此斯海爾德河兩岸暢行無阻,人們稱布拉博為「為民除害的英雄」。

於是,荷蘭語的hand和werpen兩詞合成為Antwerpen,是「扔手」的意思,就成了今天的安特衛普城市的名字。

當然,這樣的解釋不盡合理,更多的是講故事的成分多些,但人們卻願意相信,這正是人心崇尚正義的一種體現。

現在市政廳大廈廣場上的青銅雕像就是展現了布拉博將惡人安提貢的斷掌扔進河裡的雄姿。

安特衛普大廣場是安特衛普的活動中心,廣場略呈不規則的三角形,廣場周邊是呈環狀分布的低地國家特有的山形造型的商會建築,西側是華麗的市政廳、中間是著名的布拉博噴泉,噴泉從布拉博的雕像中噴薄湧出,周圍沒有水池包圍。

安特衛普市政廳是當地的標誌性建築,是低地國家中最悠久的文藝復興式建築之一,由比利時建築家科內利斯·弗洛裡斯為主設計,於1564年建成。

市政廳最初的設想是建成一座哥德式的市政廳,但由於戰爭挪用了經費的原因,耽擱了20年之久。

等到經費問題解決了,整個時尚風氣已改變,文藝復興成了主流風格,所以在佛拉芒和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雙重影響下才建成了現在的樣式。

建築的底層是帶拱頂的石塊建造,共有45個拱門,均租給商鋪,租金用來貼補建築的日常維護;二層和三層是用陶立克式和愛奧尼克式立柱分開的大窗欞的窗戶,特別是中間部分採用兩根立柱並行的方式,有明顯的巴洛克式風格跡象;第四層是開放式的畫廊,建築的中間部分塑有聖母的雕像及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布拉邦公爵和安特衛普Markgrave的族徽。

站在市政廳這座建築面前,欣賞著它的精美的華表,感嘆著這座除了中央閣樓外,全部採用水平線條造型,而屋頂卻有著中國建築的外形的建築,點、線、面的元素由古希臘羅馬藝術的靈感和中國元素結合得如此完美,在周邊以垂直線條建築為主的建築群中,就顯得格外的獨立雞群。

布拉博噴泉雕塑坐落在廣場的中心,市政廳的前面,噴泉出自比利時19世紀最傑出的雕塑家吉夫·蘭博之手,這是斯海爾德河恢復自由通暢的標誌。

雕塑的背景前面已經說過,令人稱奇的是噴泉噴出的水經風一吹,都散落到行人身上及廣場的石磚地面上,地面微微傾斜的斜坡再讓水流回到水池中。

遠遠望去,布拉博那揮起的手臂孔武有力、前傾的身軀極具動感。

英雄並不一定是五大三粗,也可以飄逸瀟灑。

格羅恩普拉茨廣場是安特衛普民眾最喜愛的廣場,在佛拉芒語中是」綠色廣場「的意思。

人們喜歡在午後的陽光下品品咖啡、喝喝啤酒,聊聊天。

廣場的主體建築聖母大教堂;廣場的中央有雕塑家吉福斯在1843年作的魯本斯的雕像;廣場一側的主要建築是在19世紀建成的希爾頓飯店,電視劇《戀愛先生》攝製組就下榻在這裡。

這家酒店正面臨著廣場,玻璃大窗內一排咖啡座,但入口卻不在廣場一邊,而在背面的緊鄰邁爾購物步行街的一條小路上。

這個廣場周圍的建築很漂亮,有文藝復興風格的Karbonkelbuis寶石屋、建於1930年的90米高的歐洲第一座摩天大樓「農夫大廈「等。

聖母大教堂是羅馬天主教安特衛普教區的主教座堂,矗立在廣場的深處,哥德式的高聳的塔尖直插雲霄,是比利時最大的教堂,也是安特衛普最偉大的建築物之一,是安特衛普的又一標誌。

教堂的前身是912世紀時的一個小型聖母禮拜堂,1352年,開始修建新的聖母教堂,歷時170年,直到1521年才竣工(而北塔樓的建成,卻是要到1616年,他那雄偉的,帶有別致、「奔放的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塔樓的身影,終於呈現在城市上空)。

教堂雖耗時較長,歷經多個建造師的建造,不斷融入新時代的特徵,但整個風格卻相當和諧一致。

教堂最引人注目的是南北兩個塔樓,北塔尖高達123米,是低地國家最高的教堂。

塔樓直插雲霄,十分雄偉,頂部是一個八角建築,上面有一個重量很輕的十字架。

在塔樓的中部,金色錶盤閃閃發光,塔樓的裝飾精細到讓人嘆為觀止,教堂內的47座鐘組成的排鍾歷經3個工匠之手,歷時一個世紀,其中最大的一口鐘需用16個敲鐘人。

教堂的正門是一個高大的拱門,拱門飾有做工複雜的三層的《最後審判》浮雕。

走進教堂,裡面光線充足,中堂高40米,整個教堂長達117米,其偌大的空間令人驚訝。

可以看到教堂是由七個中堂組成的長方形大廳,大廳由耳堂相連接。

獨具匠心的圓頂,矗立在中央十字結構上方。

大教堂體現了成熟、奔放的哥德式風格。

教堂內部的裝飾嚴整大觀,圓頂壁畫由畫匠克爾內利烏斯·斯休特於1647年繪製;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的大主教講壇由雕塑家凡·德爾·沃爾特在1713年雕制,講壇飾有樹木、飛禽、人物和圖案等豐富多彩的雕刻。

最大的亮點是藏有比利時著名畫家魯本斯的三幅名畫,分別為:《耶穌被送上十字架》、《耶穌被救下十字架》、《聖母升天》。

安特衛普大教堂是安特衛普的象徵,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均可遠眺它的身影。

大教堂早已成為城市風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安特衛普中央火車站是一座既宏偉、壯觀,又十分實用的建築,是安特衛普的地標性公共建築和名片,建於1805~1905年,被美國《新聞周刊》評為世界世界十大優秀火車站的第四名。

安特衛普中央火車站的設計總體上從實用出發,不拘泥於某一特定風格,而是集各種風格之長,但仔細欣賞,還是有點偏新巴洛克風格的。

車站的外立面用石材包裝,顯得大氣,正門兩邊的牆面呈不規則設計,透露出一絲靈動;屋頂上既對稱又不對稱分布的塔樓混合了拜佔庭式、哥德式、巴洛克式風格為一體;走進大門,眼前為之一亮,前廳寬敞高聳的穹頂,兩旁鑲嵌著彩色玻璃,使其擁有「鐵路大教堂」的美稱;正中寬大的樓梯向左右兩旁延伸著連接站臺,能快速分流旅客。

自從米開郎基羅將樓梯從功能性提升為功能和裝飾並重,樓梯也從牆角旮沓處走向了建築的顯眼位置,現在,大凡成功的建築設計都把樓梯作為一個重要的設計部分。

候車大廳的頂蓋用鋼架和玻璃建成巨大的透明圓頂,採光極佳,而到夜晚,月朗星稀之時,從廳內仰望太空,星星點點,如夢似幻。

這種鋼結構和玻璃組成的屋頂最早起源於1851年英國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它拉開了現代建築的序幕。

這種結構的最大設計意義在於建築構件可以工廠化標準生產,可大大降低造價和縮短工期,在功能上可以獲得更大的使用空間。

該火車站已成為一個必打卡之地。

安特衛普有一個世上僅存的人類印刷歷史見證的博物館,那就是普蘭廷--莫雷圖斯印刷博物館。

印刷技術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英國著名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在他的《世界簡史》著作中曾揭示,人類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了解印刷技術了,大約公元前6000年左右生活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使用的印章就已證實了這一點。

但由於紙張的問題,一直制約著印刷技術的發展。

雖然古埃及人發明了「莎草紙」,也是由於易於打卷,不便翻閱和查找,導致印刷技術始終得不到發展。

公元11世紀,我國北宋湖北人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這是世界印刷史上劃時代的、奠基式的、裡程碑式的發明,列入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畢昇發明的膠泥活字印刷早於德國人約翰內斯·谷登堡的鉛字活字印刷400年。

但現在世界各國比較公認的是,現代印刷術的創始人是谷登堡。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不可思議的認知呢?暫且不去探究其政治社會等方面的因素,就從印刷這一技術問題而言,德國人谷登堡確實是有他的獨到之處。

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由蒙古人西徵歐洲的過程中傳到了歐洲,並在歐洲得到了革命性的完善和發展。

畢昇的活字採用的材料是膠泥,在使用上存在諸多技術上的難題,所以發明後甚少使用。

從北宋直到明清,較多的仍是採用雕版印刷。

而谷登堡採用的是金屬活字,以金屬鉛為主要材料,輔以合金做成活字,這在使用上解決了便利性、重複性、耐用性和清晰性的問題,再以脂肪性油墨的使用和印刷機的製造等諸多方面的劃時代的發展,據此奠定了現代印刷技術的基礎。

谷登堡的鉛合金的印刷技術,至今仍被世界各國廣泛運用。

所以,世界各國將約翰內斯·谷登堡譽為現代印刷技術的創始人也就不足為奇。

但這裡面混淆了一個問題,就是谷登堡的鉛合金活字是對膠泥活字材料上的一種進步,是不能和活字印刷的這一「活」的思想和原理混為一談的;畢昇的活字印刷的發明思想和原理,切實解決了雕版印刷的排版字符不可重複性的關鍵問題,這在世界印刷技術史上無疑是一個劃時代的、奠基式的、裡程碑的發明,這一點也是無可置疑的。

普蘭廷~莫雷圖斯博物館始建於16世紀,原來是一座印刷廠,廠主是克里斯多福·普蘭廷。

普蘭廷有一句座右銘激勵著他的一生,那就是:「只要努力工作,持之以恆和耐心(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就能克服任何困難」。

普蘭廷就是秉承著這樣的信念,忍辱負重,努力工作,創造了事業的輝煌;普蘭廷還是安特衛普vridagmarkt第九代印表機的創始人。

普蘭廷死後,由其女婿簡·莫雷託斯接管,在1876年,安特衛普市政當局向簡·莫雷託斯的後人愛德華·莫雷託斯整體收購了工廠及收藏。

一年後,當局將工廠改建成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該博物館為世界文化遺產,2005年列入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名錄。

普蘭廷·莫雷託斯博物館之所以被譽為世上僅存的人類印刷歷史的見證,取決於博物館所收藏和保留至今的印刷設備的完整性和悠久性在當今世上是絕無僅有的。

博物館藏有現存最古老的印刷機、整套印模和紙型、活字凸版設施,並有一藏書豐富且裝修古樸的圖書館,館內藏有世界聞名的諸多珍品。

2000年9月,我國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出訪比利時,比利時友人向其贈送一幅400年前由普蘭廷·莫雷圖斯印刷廠印製的世界地圖,朱總理致函表示感謝:「承蒙惠贈地圖,謹表衷心感謝。

此圖為四百年前出版,彌足珍貴,地理沿革,歷史變遷,撫今追昔,四百年滄桑盡在其中。

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永恆的,世界總是不斷進步的。

我想信,通過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人類的生活環境會越來越好。

博物館內碩大的圖書館,藏有聞名於世的珍品,其中最彌足珍貴的是1568~1573年出版的8卷五種文字合編的《聖經》,當時菲利普二世為此提供了資助,並派人監督了印刷過程。

此版《聖經》共印製了1100冊。

安特衛普MAS博物館也是一個看點,博物館位於斯海爾特河畔的「區中心的老舊碼頭群裡。

由於靠近河邊的緣故,大多數遊記裡認為它就是海洋博物館或河邊博物館,其實它是將國立海洋博物館、民族學博物館等安特衛普市內的博物館整合起來的一個多樣性博物館,在2010年9月份已對外開放(網上比較多的說是2011年開放的)。

博物館內的海洋博物館原來是在1952年合併入「石頭古堡」的,2011年整體遷入MAS博物館。

MAS博物館的建築很有特點:建築高60米,似十個巨大的自然石材盒子疊在一起,形如一個倒垂盒子式的結構,外牆立面用大塊的、手工切割的紅色印度砂石板和落地波浪形的玻璃幕牆所覆蓋,使得建築看上去像一個由石塊和玻璃組成的雕塑。

每一層圍繞中心進行,產生了中心位置的巨型螺旋樓梯中央空間,通過扶梯把參觀者從地面廣場帶到了頂端,逐層展示了從歷史中走來的安特衛普城市、碼頭和居民生活,並能俯瞰到牆外今天的活色生香的城市生活和斯海爾特河的不同景致。

建築的頂層設有餐館、宴會廳、全景露臺。

建築的採光由螺旋展覽空間沿巨大的波浪幕牆而上,光與影錯位變化、波浪形玻璃表面的透明和半透明的交替為這個石頭雕塑帶來了自上而下的自然光束。

為了軟化塔樓的堅硬體量,在立面的設計上運用了一些金屬裝飾圖案,看似穿了一層外衣。

裝飾物採用了手的形狀,這也是安特衛普的標識圖案。

在建築內部,這些圖案得以延續,就像是眾多的金屬的獎章。

安特衛普城市不大,但由於它曾經的輝煌,現代港口的發展帶來的國際地位的增強和城市的變化,世界大港的美名是實至名歸的。

在比利時雖然停留了只有短短的四晚,很多很多地方還沒時間去,但給我留下的印象卻是很深很深的,中世紀的建築在各個城市都保留得如此的完好,在歐洲也是不多見的。

可見比利時的人民對歷史的敬畏之心,對歷史的感恩之心,這種敬畏和感恩值得全世界借鑑。

相關焦點

  • 遊記:布魯日快樂之旅
    從布魯塞爾到安特衛普,我特意繞道去了一下布魯日停留幾個小時。布魯日是位於比利時西北部瀕臨北海的一座保留的較好的中世紀古城,她給我的印象就是:中世紀的建築,貴族氣質的市民,呡一口天高雲淡、舉一樽暖陽細雨、吹一縷清風明月,勿與世爭,淡然堅守。
  • 2020昆明石博會與HRD共赴安特衛普鑽石文化與藝術之旅
    鑽石文化與藝術之旅!疫情之下,2020中國昆明國際石博覽會能夠順利開展,並為大家帶來一段珠寶文化藝術跨時光之旅長久以來,HRD Antwerp 已經成為比利時和國際認可的官方 組織,擔當著安特衛普鑽石行業組織者、發言人以及媒體的角色。與此同時,HRD 還提 供各種服務,例如出具鑽石證書,組織鑽石鑑定培訓課程,進行科學和技術研究,生產 鑽石加工、鑑定設備,以及通過鑽石署進行的鑽石進口和出口。
  • 旅行:安特衛普從布魯塞爾出發的半日遊,了解當地豐富的歷史
    安特衛普3小時私人亮點與非經典故事之旅通過獨特的廣場,迷人的街區和歐洲「鑽石之都」狹窄的小巷,探索安特衛普隱藏的亮點,進行3小時的私人步行遊覽。安特衛普3小時私人步行遊 發現安特衛普的一面沒有在任何旅遊指南中列出 探索這座城市古老的猶太社區和著名的鑽石區 沿著斯凱爾特(Scheldt)觀看河流生活場景,欣賞歷史悠久的Het Steen城堡 享受私人導遊的個性化關注 私人旅遊可根據興趣定製 包括當地咖啡館的飲料3小時安特衛普自行車之旅到比利時的豐富的歷史和現代外觀相遇
  • 【奧運徵途】安特衛普:五環旗第一次升起
    會旗失竊,奧運失憶安特衛普旅遊局提供的各種宣傳材料上隻字未提這個城市舉辦過1920年夏季奧運會。安特衛普是否忘記了自己曾經舉辦奧運會的歷史?
  • 光景美圖分享114:安特衛普(比利時),歐洲著名的文化中心
    比利時(Belgium),是歐洲一個在地理位置與文化上都佔據中心位置的國度~今日份的雲遊目的地便是來自己比利時最重要的商業文化中心城市——安特衛普(Antwerp)安特衛普是比利時第二大城市,歐洲著名的文化中心;這座城市最熱鬧與最中心的地區是安特衛普大廣場,廣場上到處是文藝復興風格的美麗建築
  • 比利時安特衛普,女人的天堂,男人的海洋
    2018年上映過一部由靳東和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戀愛先生》,裡面除了演員的顏值滿分和臺詞演技在線之外,還有一點讓人印象非常深刻,那便是劇中的取景地之一——比利時安特衛普,這個城市的美,讓人不禁想親自去看看。
  • 走向詩和遠方- 比利時(十二、安特衛普)
    安特衛普 中央車站,是該小鎮的地標。車站設計理念是一種和諧的藝術風格。進出車站仿佛穿梭於城堡裡面,被譽為「 歐洲 最美車站」!安特衛普 位於 比利時 西北 部斯海爾德河畔,是 比利時 最大港口和重要工業城市,面積140平方公裡,人口45.7萬人(2005年1月),居民大多使用 荷蘭 地方方言。
  • 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
    1663年創建的世界一流的藝術設計學院,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包括工藝美術、建築學和設計三大專業。1946年,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建築專業」獨立,成立了「國家高等建築學院」。1963年,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開設時裝設計專業,在20世紀80年代,因「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 Six)」的走紅,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逐漸在時裝設計專業方面成為國際最重要的高等學府。
  • 光景美圖分享114:安特衛普(比利時),歐洲著名的文化中心
    比利時(Belgium),是歐洲一個在地理位置與文化上都佔據中心位置的國度~今日份的雲遊目的地便是來自己比利時最重要的商業文化中心城市——安特衛普(Antwerp)安特衛普是比利時第二大城市,歐洲著名的文化中心;這座城市最熱鬧與最中心的地區是安特衛普大廣場,廣場上到處是文藝復興風格的美麗建築
  • 安特衛普vs布魯日 安特衛普已經不是弱旅
    【比賽信息】 2017-2018比甲第22輪 比賽時間:2018-1-21星期日21:30 安特衛普是升班馬 【基本信息】 1.安特衛普上一場比賽在客場以3比0的比分大勝聖圖爾登。他們的3名攻擊手都拿到了進球。而且還有一個點球。 2.在冬歇期的轉會期,安特衛普買入了幾名球員,還有一些自由加盟的球員。這顯示了他們的決心。 3.安特衛普本來是一個升班馬,開局也不算太好。
  • 安特衛普vs布魯日 安特衛普狀態出色挑戰豪門
    安特衛普vs布魯日   比甲   比賽時間:2018-8-19 星期日 20:30   捷報比分網訊 北京時間8月19日20點30分,安特衛普交鋒不怵對手   賽事背景:   安特衛普:   1,安特衛普是比甲中下遊球隊,球隊上賽季升入比甲,上賽季聯賽表現不錯,排名第8,歐羅巴附加賽排名第4未能拿到歐聯杯參賽資格。   2,安特衛普近期表現出色,近10場各項賽事拿到8勝1平1負的戰績,季前賽表現十分穩健。
  • 布魯日vs安特衛普 安特衛普靠著防守打天下
    競彩編號113 布魯日vs安特衛普   比甲   比賽時間:2018-12-23 星期日 21:30   賽事分析:   捷報比分網訊 北京時間12月23日21點30分,布魯日狀態一般交鋒優勢,安特衛普實力稍欠防守穩健!
  • 安特衛普,角落裡也有春天
    而看花、買花最好的地方,當然是安特衛普。 花與咖啡      安特衛普位於比利時西北的斯海爾德河畔,海陸都四通八達,周六下午,在網上訂張20歐元的票,我便趁著餘暉踏上了前往安特衛普的旅途。沿路景色逐漸從法國東北工廠群變成了比利時田園風光,夕陽下大片麥田以及路邊含苞的鬱金香,都讓我更加期待安特衛普的花市之旅。
  • 遊記:比利時德國之旅
    25年前的1994年9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公出去歐洲,公務之餘遊覽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布魯塞爾,德國的科隆,亞琛等地。第一次出國,從深圳羅湖口岸到香港,在香港啟德機場乘坐漢莎航空的飛機離港,當時看什麼都新奇,所以才有此張照片。
  • 安徽網小記者特訓營走進岱山湖 快樂中學寫遊記
    20名小記者在領隊的陪同下一起拓展,學寫遊記,小記者們一邊快樂遊玩,一邊仔細觀察,在快樂中完成了寫遊記任務。活動當天,天空中時不時會下起小雨,但絲毫沒有影響小記者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原定八點半在安徽日報報業大廈門口集合,但部分小記者很早就到了報業大廈。八點四十分,集合完畢,領隊帶領小記者們坐上大巴出發啦。或許小記者們的熱情也感動了天氣,很快天就放晴了。
  • 周四016:熱刺繼續輪換 安特衛普往績佔優
    周四016 歐羅巴 託特納姆熱刺VS安特衛普 2020-12-11 04:00   場次:2020/2021歐羅巴小組賽第6輪   球場:白鹿巷體育場   託特納姆熱刺隊近況在歐聯賽場上熱刺5戰3勝1平1負積10分排在小組第2的位置,落後小組第1的安特衛普2分,想要拿到小組第1本場比賽必須擊敗對手全取3分,熱刺尚有戰意。本場比賽球隊主力中場恩東貝萊、輪換前鋒拉梅拉因傷缺陣,替補中衛羅登沒有上場資格,主帥穆裡尼奧還是採用常規徵戰歐聯的陣容出戰,維尼修斯、阿里、小盧卡斯、貝爾都將首發出場,而球隊兩大攻擊手孫興慜和凱恩繼續在替補席上輪休。
  • 比利時安特衛普港簡介
    安特衛普港是歐洲第二大港,2013年港口吞吐量為1.9億噸,其中往來於中國的貨物達841.9萬噸。安特衛普港位於安特衛普市西北郊,位於斯海爾德河兩岸,距北海大約70公裡。港區面積130.55平方公裡,可靠泊碼頭岸線總長度達160公裡,其中一半以上能接卸巴拿馬級以上船舶。該港擁有300多條班輪航線,與世界800多個港口相連。
  • 安特衛普聖母大教堂安特衛普最優美的地標
    安特衛普((Antwerpen))聖母大教堂是比利時迄今最大的哥德式大教堂,從1352年開始歷經200年而建成的大教堂,雖然耗時如此之久、經歷無數建築師的共同設計建造,整個建築風格卻相當和諧。大教堂佔地1公頃,教堂高達123米的塔尖是安特衛普最優美的地標。
  • 比利時安特衛普河邊「盒子」博物館
    比利時安特衛普比利時安特衛普「河邊博物館"(Museum Aan de Stroom 縮寫為MAS)位於比利時第二大城市安特衛普(Antwerp)"Het Eilandje"區中心的老舊碼頭群內比利時安特衛普河邊博物館奇妙夜這是一座被譽為世界前二十最美博物館之一,有60米伊人注目的它遠看就像是用紅色的「方盒子」一層一層疊堆起來的,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築。
  • 比利時鑽石之城-安特衛普
    或許您從未聽說過這個城市,或許您正計劃前往旅行,或許您曾經在那裡短暫停留……讓我們一同探索,發現安特衛普的方方面面!比利時鑽石之城 安特衛普Diamondland  城市的歷史  在安特衛普,最值得遊客前往參觀的,是這個城市的歷史老區,那裡保存完好、充滿中世紀情調的舊市區古老建築鱗次櫛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