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前段時間,在今日頭條回答了「肇慶最美的景點在哪?」的問題,推薦了肇慶老龍潭景區,受到了不少的朋友關注,有一位朋友還希望我能寫篇遊記攻略來分享一下。
近期適逢端午節假期,決定闖進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再探訪一次久違的老鼎景區,順便也拍些素材,也好了卻這一心願。由於這兩年保護區加強了管控,再加上疫情原因。正規的通道已經關閉,於是決定兩人組隊,私闖鼎湖山自然保護區一次。
二、 簡介。
鼎湖山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總面積達到1133公頃。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唯一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自然保護區。被生物學家稱為「物種寶庫」和「基因儲存庫」。是一個有近400年記錄歷史的地帶性原始森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北回歸沙漠帶上綠洲中的「綠寶石」
鼎湖山,是AAAAA級國家旅遊風景區,它包括了已經開放旅遊的天溪、天湖景區,以及鼎湖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內的雲溪景區。其中,以雲溪景區的面積最大、風景最美,但卻不對外開放旅遊。我們常說的老鼎就是這裡,本地人又稱之為「老龍潭」。
三、探秘。
1. 老鼎,不對外開放,每年只能在4~9月的非封山期,才能以科普考察名義到中科院申請進入。但要求5人以上方可組隊,每人收費50元,每天限審批300人。今年我曾兩次去申請,未能獲批。為達成心願,決定冒險私闖。
保護區景點示意圖
2. 既是私闖,原有望鶴亭-白鵝潭-水簾洞天-三昧潭-老龍潭-觀音廟-白雲寺的常規路線沒辦法走了,原來5小時的行程也將會成倍的增加。
所以,我們按計劃7點半就開始登山了。翻越兩座原始山林後,在葫蘆潭與白鵝潭之間的溪谷進入到景區。這樣雖然少欣賞瞭望鶴亭及葫蘆潭一路上的風景,卻又可以好好地體驗了一把穿越原始森林的快感。
翻越原始森林
3. 雲溪景點眾多,僅北坡龍溪泉坑就有老龍潭、躍龍潭、水簾洞等八處瀑布,漂亮的風景在後頭。但我們真的是等不了,天氣又熱又悶,爬了幾個小時的荒野叢林,我們全身的衣服早已溼透了汗水。進入景區溪谷後,就在前往白鵝潭的路上,又熱、又累、又餓的我們,迫不及待地找了一個水潭,盡情在碧潭中暢遊一番,並吃個粽子、喝點水,來他一個先嗨足了再說。
小潭水也能玩到嗨
路上的風景
山溪小憩
路上的小橋流水
漂亮的留影
4. 午後時分,我們終於來到了第一個知名的瀑布景點---白鵝潭。只見高聳的溪谷巖壁上,一條瀑布飛瀉直下,瀑布底下,是一汪深綠的碧潭,潭水清澈見底,潭水、瀑布、樹藤相映成趣。
有傳說,古時這個水潭經常有白鵝在此遊水,故而名為白鵝潭。到了景點,必須好好休整一下,遊玩夠了再出發。
白鵝潭
遊水的胖鵝
我也瘋一下
5. 繼續趕路,經過白鵝潭瀑布的頂部,我們竟然找不到出路,淌水探索,在白鵝潭瀑布上遊10餘米處,呵呵,意外發現了另一個10餘米高瀑布,瀑布散落在池中一塊大石頭時,水花飛濺,在陽光照耀下瑰麗燦爛。大石形如臥佛,周邊還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石塊,酷似小佛相隨同浴,栩栩如生。
後來才知道, 這就是有名的佛浴池,鼎湖山慶雲寺一年一度的佛浴節,不知是否源自於此。
也算是錯有錯著吧,如果早早找到了道路,這個漂亮的佛浴池,可能就要錯過了。
找不到出路的人
撞見了佛浴池
走在路上
曾經的景點道路
6. 午後二點多了,時間不再允許我們慢慢地遊走了。找到了出路之後,我們無心再欣賞路邊的飛瀑碧潭了,急急腳的趕往老鼎景區最高、最壯觀的景點---水簾洞天瀑布。
不是這瀑布
也不是你
就是他了
在高山峽谷之中,有一張飛瀑從三十多米的山巖上平鋪墜下,形如一掛十幾米寬的大珠簾,瀑布下部的巖璧深凹進去,瀑布水無法打到,遊人可以自由穿行其中,而衣衫不溼。這就是名符其實的水簾洞天瀑布。
水簾洞天瀑布
瀑布底下,是一汪寬敞的圓形水潭,形如敞亮的天井,水潭中央水深碧綠,外圍則是一片清澈見底的淺石灘。石潭中更有三塊巨大的石頭,方正平整,別具特色,坐在其上休息、野餐,美不勝收。
水簾洞內的可不是什麼孫大聖
胖子也不在那了
飛瀑跟前小憩、吃個粽子
7. 很好玩,但路還是要繼續趕-趕-趕的。還是直奔下一個著名的自然景點吧。
老龍潭,此潭上方窄小,四壁峭立,幽深莫測,傳說當年有一青龍潛入此潭,老龍蠢動,使得潭水翻滾,隆隆作響,其聲如雷。如投硬幣於其中,它會浮於水面,久久不沉,還於水中晃轉,越轉越大,實屬奇觀。只可惜,現場看著非常震撼,但要照相,效果就太差了。這也算是給大家留個懸念吧,等大家以後自己慢慢欣賞了。
很深、很窄、很響的老龍潭
手機說他已經盡力了
好在另有瀑布彌補
躍龍潭
這是含珠澗還是三味潭?
不知名瀑布
路上的石橋
老龍潭棧道
老龍潭棧道
8.離開老龍潭,十幾分鐘的路程,就可以來到觀音廟,觀音廟又稱躍龍庵。是一座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廟,也是老鼎最有名的古廟之一,廟內最有特色的,是兩棵長了一千多年的雞蛋花古樹,樹根完全嵌入到石縫之中,讓人驚嘆。
疫情期間,廟宇不對外開放。但聽到有人聲了,住持在這個人跡罕至的老林中,可能真的也是悶瘋了,特地走了出來,為我們做了一次免費的講解員。
終於來到有人的地方
觀音廟
成了精的千年雞蛋花樹
9. 從觀音廟上行,不到半小時,就可以來到最著名的千年古寺---白雲寺。疫情嚴管,算了,不幹擾師父的清修了,看一下就走吧。
白雲寺門口
三人方可合抱的鎮寺白欖古樹
白雲寺,又稱「龍興寺」、「鼎湖古寺」,始建於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是六祖惠能的高徒智常法師創建的。古寺建好後,曾擁有僧侶千餘人,可謂盛極一時。後因建於深山中,交通多有不便,自明朝創建慶雲寺之後,才日漸衰落。現有的廟宇,也是經過文革期間的嚴重破壞之後,才重新修復的。
白雲寺
10. 離開白雲寺,已是日落時分,不敢逗留。前面還要翻過幾座山峰,才能走出這個森林,我們必須趕在天黑之前,到達寶鼎園那裡才能找到車輛回家。否則,我們將會面臨著要在原始山林中過夜的危險了。
這才是前往慶雲寺方向的路
痕跡
半山亭 還在
天不作美,走到半路,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手機都被打溼了,而且沒有一丁點信號,也無法拍照了。
更可怕的是,在翻越第三個山頭時,風雨更大,橫風橫雨,我們在十幾座古墓的墓群中轉來轉去,硬是找不到出路,某人都快嚇哭了。
手機沒有信號,導航也只能讓人干著急了,好在我的地理知識不算太差,還能分辨出那裡是慶雲寺的方向。當機立斷,放棄從寶鼎園下山的計劃,走回第二個山頭,改往慶雲寺方向下山。
雨變大了
下午六點半,總算來到慶雲寺路口,此時,工作人員早就已下班,出口鐵門緊鎖著。沒辦法,找到一個平滑一點的懸崖,拉了一根老樹藤,兩人半滑半吊地爬進了慶雲寺。
慶雲寺內空無一人,四周只有佛像相伴。 此時的出山大門,同樣也是鎖得嚴嚴實實的,真沒辦法,順著燈光,硬著頭皮找到一位廟裡的值班老師傅,也特別感謝這位熱心腸的老師傅,為我們打開了廟門。謝過老師傅,急急忙忙趕下了山。
晚上的7:17,忘不了這個時間,我們不約而同的重重地吐了一口氣,終於下到山腳了。
回去的路
四、後記。
好在是夏天,我們不至於要摸黑下山。趕緊的叫了輛快車,前往登山點取車回家。說來也是緣分,快車司機竟然是鼎湖山管理區的工作人員。聽到我們是剛從老鼎走出來的,大吃一驚。「你們兩個也太大膽了,兩個人也敢闖山,不要命」。
從交談中得知,這兩年,老鼎就已經實行了管控,基本不批准人員了,加上周邊環境變好了,現在保護區內的大型野生動物非常多。去年有五個人在森林中被幾頭野豬趕到了樹上,要護林員來救援方能脫險。還有今年二月份,也有兩個人私自闖了進去,結果他們沒有我們那麼幸運,迷路了,他們在深山老林中嚇足了一個晚上,到第二天才被公安人員搜救出來。真的要感謝這位工作人員司機的提醒,我們聽了也是後背發涼。
老鼎的確很漂亮,一千多年前的白雲寺,能選擇建在雲溪景區,就證明了這裡才是鼎湖山最美的地方。今天,我們也用雙腳證實了這一點。但是,安全至上,希望大家一定、一定要以正規方式,多人組團方可進入鼎湖山自然保護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