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九號解讀世界各國的飲酒文化,感受各國不同的飲酒禮俗

2020-12-16 未來9號

酒俗是人類生活習俗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同國家和民族,有不同的酒俗,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甚至性格特色,均可從酒俗中得到反映。縱觀世界酒俗,則會使我們領略一幅色彩斑斕,生動活潑的美麗畫卷。今天未來九號為各位酒友解讀一下世界各國的飲酒文化,感受一下每個國家不同的飲酒禮俗。

日本飲酒禮俗

日本人聚會一般會等到人到齊了再點飲品, 而且日本人乾杯一般都用啤酒, 並且會說一聲「乾杯」, 然後大家在一起喝。在聚會上, 大家都放得很開, 就連平時在單位或公司沉默寡言的人, 也會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而且日本人在喝酒的時候大家都是開開心心的, 都希望照顧到每一位的情緒, 不希望冷落了某個人。在居酒屋裡, 如果他們看到有人在角落裡默默吃菜, 他們會認為是自己照顧得不周到, 就會主動給對方倒酒聊天。在酒席上, 日本人大都是注意到對方的杯子空了就立即會給對方倒上酒。如果你的杯子空了, 最好不要一直給自己倒酒, 那樣會讓他們覺得你受到了冷落, 喝酒不開心。

未來九號解讀世界各國的飲酒文化,感受

當別人給自己倒酒時, 最好用雙手拿杯子去迎接, 幾個人一起喝酒的時候, 要等大家叫一聲「乾杯」後才開始喝。兩人喝酒時, 先給對方倒酒, 再給自己倒。喝清酒的話, 如果別人給你倒酒, 你要先喝乾杯子裡的酒, 再拿杯子去接酒。同時也要回敬。

韓國飲酒禮俗

酒,必須有別人給自己倒。與韓國人一起喝酒,要自己給對方倒酒,對方給自己倒酒,據說,如果喝自己倒的酒會不吉利,還有一種說法是相互斟酒,有益於增進友誼。年輕人和長輩在一起喝酒,要首先敬長輩或前輩。長輩和前輩先喝,後輩則端起酒杯,側過臉去喝,以表示對長輩和前輩的尊敬。大家以後觀看韓劇時,可以留意一些酒桌小細節。

未來九號解讀世界各國的飲酒文化,感受

斟酒有講究。用左手斟酒意味著看不起對方,所以,斟酒時,一定要用右手拿瓶,左手要扶著右手,以示尊重。而接受者也要雙手捧杯,以示謝意。

敬酒有講究。韓國人向別人敬酒時,先將自己杯中的酒喝完,把空杯遞給對方,對方接過杯後,再為遞杯者斟滿酒。遞杯者一飲而盡後,又把酒杯遞迴去,再斟滿杯,回敬敬酒者。

義大利飲酒禮俗

在義大利,無論男女,幾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喝咖啡時也要摻上一些酒。如果你在義大利做客,東道主選酒所費的功夫往往要大於訂菜。

義大利人喜歡飲葡萄酒,葡萄酒釀造的歷史已經超過了3000年。由於維蘇威火山爆發而一夜之間化為死城的龐貝古城遺蹟裡,仍然保留著很多完整的葡萄酒壺。義大利的葡萄酒,基本以紅酒為主。大部分的義大利紅酒會有較高的果酸,單寧的強弱則依葡萄品種而各有不同。

未來九號解讀世界各國的飲酒文化,感受

義大利人用餐時,飲酒是非常講究的,上菜的順序,吃每一道菜的時間,什麼酒配什麼菜都有一套標準的程序。而講究配菜的目的在於用餐時,讓酒的口感味道更和諧,讓酒、菜互相陪襯,為彼此增色,互添美味。一般是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和海鮮。

法國飲酒禮俗

法國人講究細飲慢品,同時很享受開酒瓶、倒香檳的過程。他們劇烈地搖晃香檳瓶,輕拍瓶底,瓶塞飛出去的那一刻,全場沸騰起來。法國人把香檳倒入酒杯後氣泡上升的過程叫做「香檳的嘆息」,這些氣泡會在短短30秒內釋放開來,而在開瓶前它們在酒窖中等待了3年以上。法國人飲酒喜歡細品慢飲,他們一定要把酒從舌尖慢慢滑到喉頭,因為他們認為酒一落入食道,再好的味道也感覺不出來了。

未來九號解讀世界各國的飲酒文化,感受

今天未來9號小編給大家解讀法國、日本、韓國、義大利的飲酒禮俗,每個國家的酒文化都有差異,但愛喝酒的人,都有一種心態,無論走到那,都是熱情。在以後我們還要解讀更多國家的飲酒文化,歡迎大家留言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世界各國飲酒風俗,你了解多少?
    至於喝什麼酒,喝多少,在不同的地方規矩又不相同,一般北方比較豪放,南方比較溫婉。有時淺嘗,有時一定要幹。日本人日本人飲酒,喜細品慢飲。日本酒家酒盅之小,酒杯之微舉世無雙。日本人雖好酒,酒量卻似不大,又喜喝低度的「清酒」,燒酒則要兌開水喝,或加涼水飲。
  • 飲酒文化——中韓酒文化比較
    可以說,人們在平常的生活中的飲酒,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成為一種溝通交流的生活方式。雖然,中國和韓國在地理位置上同處於東亞,但由於歷史文化的差異,其酒文化也各具特色。當然,酒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是釀酒文化、飲酒文化、論酒文化的綜合體。
  • 漲知識|世界各國人在喝酒這件事上有何不同?
    而世界各地的人們,在喝酒這件事情上,又有著怎樣的不同呢?希臘人:微醉酒文化希臘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在許多方面和中國有相近之處,希臘人喜歡喝酒,這一點也挺像中國人。俄國人為了享受飲酒,什麼也不顧。澳大利亞:飲酒時間很重要在澳大地亞,只有在下午6點後,才準喝酒。如果在冬天,則要向後延遲一小時,至於新年及節日,飲酒的時間要到11時才能開始。在當地,人們喜歡在酒吧度過悠閒時光。
  • 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副駕駛飲酒被解僱
    飛行員飲酒,是一種極度危險,威脅自身和機上所有人安全的做法。2月22號,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承認,旗下一名飛行員被查出飲酒、不能執飛,導致一架日本國內航班延誤。26號,這名飛行員被解僱。2月19號,這架航班預計從日本神戶飛往東京。起飛前,飛機的副駕駛被檢測出飲酒。由於需要臨時找人頂替,航班推遲了1小時40分鐘。日本共同社報導稱,這名副駕駛現年30歲左右。執飛前6個小時,曾喝下一罐350毫升的啤酒和半罐含酒精飲料。26號,這名飛行員被解僱。根據全日空內部規定,飛行員執飛前24小時內不得飲酒。
  • 茶歷史 | 從絲綢之路走出的世界各國茶文化
    通過古代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茶是承載著友誼、文化的特殊商品。世界各國的茶種以及飲茶習俗,都直接或間接地出自中國。中國的飲茶習俗傳到國外以後,受各國地理、氣候、歷史、民族、文化、風俗等的影響,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 飛行員被查出飲酒 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副駕駛被解僱
    2月22號,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承認,旗下一名飛行員被查出飲酒、不能執飛,導致一架日本國內航班延誤。  26號,這名飛行員被解僱。  2月19號,這架航班預計從日本神戶飛往東京。起飛前,飛機的副駕駛被檢測出飲酒。由於需要臨時找人頂替,航班推遲了1小時40分鐘。日本共同社報導稱,這名副駕駛現年30歲左右。
  • 可汗的奇幻飲酒噴泉
    德文·菲爾德(Devon Field)探討了哈拉和林(曾經的蒙古帝國國都,現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附近,譯者注)的這棵銀樹如何彰顯出蒙古帝國的強盛國力,又如何昭示了其未來的衰落。樹枝上也有四條管道,不同口味的酒水從中流淌而出,瀉入下面待接的銀盆。葡萄酒、馬奶酒、米酒和蜂蜜酒一應俱全,以供可汗隨時享用。這個所謂的「飲酒噴泉」,實則是個最為複雜而奢侈的酒吧。
  • 這本書帶你感受世界各國青年人眼中的中國
    【本文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從世界到中國——發展與夢想》(視頻書)一書的序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隨著全球化4.0時代的到來,國與國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利益交融,休戚與共,中國也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程度與世界加速融合。
  • 不同國家的飲酒習俗,英國酒吧文化,韓國右尊左卑,那中國呢?
    在國際交往中,常常會接觸到不同國家的人,以及他們不同的風俗習慣,比如我們最常用的打招呼方式,初次見面都要比較有禮貌的問候,比如泰國,他們都是低頭問候,雙手合十於胸前,德國人打招呼就是擁抱一下,說一聲hallo zusammen,美國就是握手,碰拳頭,也有少數人擁抱,親吻,法國的見面招呼則會親吻
  • 從「飲酒誤國」到「饗祀養賢」,周朝的禮酒文化是如何發展的?
    自古以來,酒便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酒文化也貫穿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早在商周之前,人們就已經掌握了釀酒技術。在《周禮》中寫道:「辨四飲之物,一曰清,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這記述的便是四種不同的酒類。
  • 未來醬解密河南酒桌飲酒規矩,到河南飲酒,這些規矩你要知道!
    今天未來醬小編和大家一起聊聊河南的飲酒規矩。未來醬解密河南酒桌飲酒規矩,到河南飲規矩一:同飲前三杯無論是身在河南,還是做客河南,只要上過河南的酒桌這頭三杯酒,往往是主陪先喝,但大家並非接連喝下,而是分為不同的時段,比如在涼菜上得差不多,並且是雙數之時,大家動筷子之前,先喝一杯開席酒,然後吃菜的時間,再穿插性地喝兩杯酒。
  • 美媒稱美國國歌原曲頌揚飲酒縱慾 歌詞內容露骨
    【環球網綜合報導】國歌是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各國政府和人民認為能代表該國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樂曲,一般來說帶有愛國主義色彩,被用於國家間的訪問、政府的大型會議或一切組織的開幕式或閉幕式,旋律莊重且具有重要象徵意義。然而,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9月13日報導,該國的國歌旋律竟然來自於英國的一首最初用來歌頌飲酒和縱慾的歌曲。
  • 在韓國梨泰院泡酒吧,你需要知道的飲酒規則
    偶爾,她還會向我提及韓國的法律絲毫沒有人情味,也不同情男主,還一直阻礙男主的事業發展。我好奇是什麼樣劇情居然讓女兒對韓國法律都有了意見。她告訴我故事是這樣的。她說完還問我,這條飲酒法律是不是很無情。我笑了笑,想著女兒正好也是20幾歲的年齡,藉此機會正好向她好好普及一下各國的飲酒的相關知識。其實韓國編劇確實描寫了韓國社會的縮影,這條苛刻的法律背後也折射出了韓國的真實國情。和許多亞洲國家一樣,韓國也有著屬於自己的酒文化和歷史。
  • 【歷史文化】蔣德斌 ‖ 閒話飲酒(一)
    閒話飲酒(一)蔣德斌人類誕生以來,創造和發現了很多令人稱奇的東西,酒就是其中一種。從簡單處說,酒不過是一種飲料而已,但仔細想想,酒和其他飲料,確實又有很多不同之處。特別是在中國,酒已經不僅是一種飲品,而是和茶一樣,成為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象徵。一、酒的起源和功用1酒的起源在我國,酒的歷史幾乎和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歷史一樣久遠。
  • 論各國「酒鬼」是如何養成的
    Around the World 摘要: 儘管葡萄酒已經傳播到了全世界,但各國的飲酒習慣以及對待葡萄酒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 肆拾玖坊攜手央視提醒您「健康飲酒,同飲不同量」
    別忘了,肆拾玖坊在這個時候提醒您:健康飲酒,同飲不同量每晚 19:00,央視最黃金時段,標誌性節目《新聞聯播》前18:50,由網紅主持人朱廣權主持的央視收視率第一的王牌節目《共同關注》之後健康飲酒,同飲不同量
  • 陶淵明《飲酒(其五)》:一種生活方式的文化書寫
    詩歌文本,作為某種情感精神的反射,蘊含著智性治療、精神砥礪、情感淨化的文化力量。那麼,如何抵達詩歌的深層文化精神呢?作為文學家的汪曾祺指出:作品的語言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養;必須由語言入手,並始終浸在作者的語言裡。而作為哲學家的維根斯坦說:想像一種語言就叫做想像一種生活形式。文化,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具體的生活方式。
  • 遊珠海海泉灣海洋溫泉,一站式感受世界各國的溫泉文化,環境優雅
    溫泉主要由室內區、園林區和室外區三大部分構成,這裡最大的特色是匯聚了全球不同風格的溫泉池,溫泉池的種類高達120餘種,擁有南海第一泉的美譽。溫泉概況及其他信息:這裡的溫泉佔地面積超乎想像,高達四萬餘平方米,步入海洋溫泉,猶如環遊世界溫泉一般,世界各國的溫泉文化在這裡展現的淋漓盡致。
  • 世衛組織:美國人最近喜歡囤酒,飲酒會增加感染風險
    針對「飲酒能殺死新冠病毒」等荒謬的說法以及美國酒精飲料銷量大增的現狀,日前,世衛組織官方做出了科普:不僅不能,還會增加感染風險。近日,紐約民眾去菸酒店買酒 圖源:CNBC據CNBC新聞報導4月15日報導,14日,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公室在網站上發布聲明,稱飲酒會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呼籲世界各國限制民眾接觸酒精類飲料。聲明中提到,飲酒會導致各種具有傳染性或非傳染性的疾病,這些疾病會損害人體免疫系統,使患者更容易得新冠肺炎。如果飲酒者已經感染新冠肺炎,則會使病情更加嚴重。
  • 日本一客機飛行員執飛前飲酒被查,致航班誤點100餘分鐘
    日本一客機飛行員執飛前飲酒被查,致航班誤點100餘分鐘 央視新聞客戶端3月1日消息,飛行員飲酒,是一種極度危險,威脅自身和機上所有人安全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