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杭州3月20日訊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宣布將於4月1日起推行使用網絡發票,並試行電子發票。不少媒體報導認為,從4月1日起所有網店須向消費者提供發票,此舉是要對電子商務徵稅,或者至少是為向電商徵稅鋪路。甚至有人推測,網店「免稅」時代或將終結,網購可能會漲價。
針對「網店要被徵稅」這一反覆被熱炒的傳言,今天省國稅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本次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網絡發票管理辦法》的意義在於明確了網絡發票的法律地位,為網絡發票在全國的推廣奠定基礎,「網絡發票與網店開發票完全是兩碼事」。
此發票非彼發票
據稅務專家介紹,網絡發票並不是為網店或電子商務特製的「專用發票」,推廣網絡發票的用意也不是針對電商徵稅。
長期以來,紙制發票一直是發票的主要形式,在市場上使用的最多。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購物,都有過「開發票」經歷。但是紙制發票在使用管理中存在一些漏洞,比如一些違法分子製售假發票,一些經營者開具發票的貨品名稱、金額等與真實交易不符等,稅務部門很難完全監控,造成國家稅款流失。
與之相比,網絡發票通過網際網路利用省級稅務機關提供的網絡發票系統開具,不僅減少了納稅人的辦稅環節,更能方便大家驗明發票真偽,規避涉票風險,遏止發票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
從2009年起,我省就已經開始在全省範圍逐步推行網絡發票。據省國稅局統計,我省國稅網絡發票管理信息系統目前已有40餘萬在線用戶,實現了所有通用機打發票在線開具。
網店徵稅尚無定論
仿佛一根隨時會被觸動的敏感神經,電商徵稅說在這段時間屢屢被提及。
電商交易確實達到了較為可觀的規模。據第三方研究機構艾瑞諮詢統計,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8.1萬億,網絡購物交易規模達到1.3萬億元,同比增長66.2%,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6.2%。
就在前不久,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公開呼籲,加強網店徵稅管理。對此,國內最大的B2C平臺淘寶網則回應,「我們不反對電商徵稅,但我們反對在今天這個時期徵稅。」根據此前淘寶方面的數據,目前94%的淘寶賣家營業額在24萬元人民幣以下,大多數不在能徵稅的範圍內,而一些發展較好的商家,在線下已經在繳稅了。對個人網店強行徵稅獲得的收益並不大,但徵稅成本卻很高,還會打擊微型經濟的積極性。
不僅賣家擔心,買家也擔心對網店徵稅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網上的商品免不了要提價。對此,目前國稅總局並未回應電商是否要徵稅。有業內人士則分析認為,本次明確網絡發票管理,從技術上確實能夠為對電商徵稅「鋪路」,不過還需要時間,「理想的狀態是,每一筆網絡交易支付成功的時候,系統自動生成網絡發票。」
「實際上,無論是網店還是實體店,它們的經營性質是相同的,企業有經營銷售活動就應依法納稅。現在也並不是所有的網店都不繳稅,像京東商城等一些B2B的電子商務企業,一直都是繳稅的;而淘寶網上的一些小網店,按照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的納稅標準,月營業額不足2萬元,即使將來對電商徵稅,他們也不需要繳納。」稅務專家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