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由牙克石市政府與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鐵路總公司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森工集團深度合作開通的「興安嶺」號森林康養文旅專列迎來了首批147名小客人。此次研學旅行分為探索大興安嶺、走進康養之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感悟自然、敬畏生命三個主題,將分別深入鳳凰山景區、博克圖、塔爾氣、綽河源等地,未來三天學生們將一路美景相伴、研學相隨,開啟一段康養文化之旅。
「興安嶺」號森林康養文旅專列是牙克石市首次以鐵路專列的方式,通過文旅融合、研旅融合、康旅融合,以森林康養文旅專列為載體,以免渡河國家溼地公園、綽源溼地公園、綽爾森林公園綠水青山良好生態資源為依託,通過列車功能提升和主題布置,打通列車旅客與地接「最後一公裡」,提升鳳凰山、塔爾氣等康養基地服務品質,實現全域大旅遊高質量發展。
牙克石市教育和科技局副局長吳靜波說:「我們牙克石有豐富的、獨特的森林、鐵道、要塞資源,有著森林康養基地、中國冰雪之鄉、避暑旅遊樣本城市等金字招牌。在這個基礎上開通了興安嶺號森林康養文旅專列活動,教育科技局充分利用這個機會,開展研學三日遊活動。我們這次研學的主題是聽隧道吟唱、憶百年滄桑、尋綽河源頭、望錫鉑往事、森呼吸、慢體驗。這次研學的目的是通過戶外活動,乘坐森林、角色體驗、動手製作、問題討論等方式認知大興安嶺,並理解生態保護的重大意義。通過愛國主義教育讓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在參觀體驗中認識大興安嶺代表性的動植物,在研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加深自然與人文文化的親近感,增加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此次活動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申請專列並命名為「興安嶺」號森林康養文旅專列,對列車車廂進行改造升級,按「康養+森林+鐵道」主題文化定位,打造集健康養生服務、森林生態文化宣傳、鐵路歷史文化展示為一體的移動博物館,增加娛樂、特色旅遊紀念品、購物、健康養生服務車廂和旅遊景點沿線語音系統講解紅色文化、鐵路文化、森林文化、要塞文化,實現提升博林鐵路運營效益、中東鐵路牙克石境內歷史文化保護性開發、興安嶺森林資源充分利用等目標,開創鐵路專列遊、森林康養遊、運動體驗遊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內蒙古大興安嶺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鐵鋼說:「這次興安嶺號文旅專列的開通,是我們內蒙古大興安嶺旅遊公司探索地企合作一個重要舉措,通過這次興安嶺號旅遊的啟動,我們想進一步拉動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以及牙克石市的旅遊資源的整體開發。研學旅行作為旅遊和教育新業態的一個模式 ,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和摸索研學旅行的一些形式。這次用綠皮火車載著我們學生走進森林、走進自然,我想不僅是對旅遊產業的深度的探索、摸索,更是為今後產業發展提供一個新的模式。第一次的開通,我們可能會有很多的不足,但隨著我們活動的逐步推進和深入,我們也會在推進的過程中逐漸豐富我們的產品,完整我們的產品,讓我們興安嶺號旅遊專列做到,無論是從產業發展上還是寓教於樂方面起到一個雙贏的一個狀態。」
「興安嶺」號森林康養文旅專列 旅遊諮詢電話 劉女士150 4801 3961
(記者:鄭曉曄 編輯:戴文宸 監審:趙宗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