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起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蘇起,1949年10月1日生於臺灣臺中市,浙江杭州人,1971年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1975年獲美國約翰霍甫金斯大學碩士學位,198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及蘇聯研究碩士學位。

  曾任政治大學學生代聯會主席,在美期間曾在哈佛大學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所擔任一年研究工作,並任紐約《世界日報》主編。返回臺灣後1984至1991年任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亞洲與世界文摘》副總編輯、秘書室主任。1992至1993年任「行政院研考會」委員。1990至1993年任臺灣政治大學「外交所」教授兼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1992年任國民黨陸工會副主任。1993至1996年「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1996至1997年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1997年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1997年8月被聘為國民黨第15屆中央評議委員。1997至1999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兼召集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1999至2000年5月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2000年任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2000年任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2004年「大選」期間是連宋兩岸政策白皮書主稿撰寫者。2004年12月當選為第6屆國民黨不分區「立法委員」。2008年5月20日至2010年2月11日,擔任臺「國安會秘書長」。

  政治主張:在任「陸委會」主委時曾為李登輝的「兩國論」辯護。2000年4月提出了「九二共識」的說法,認為「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兩岸關係要想解凍、重歸正常化,最佳途徑還是回歸「九二共識」。認為兩岸關係的目前的本質是有「臺獨」之實,無「臺獨」之名,在民進黨主政下,各項動作均朝「臺獨」推進,兩岸難和平共處。2003年9月7日提出「兩岸空中安全走廊」。

  主要著作:《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九二共識》、《中蘇共關係正常化之研究》、《七十年代的蘇聯對中共政策》等書,翻譯出版《美國的新生》。發表多篇中英文論文。

 

相關焦點

  • 美國選舉「奧步」多,蘇起:和臺灣越來越像
    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今天在「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風險與潛在法律爭議」座談會上表示,這次美國總統選舉不是普通的選舉,兩邊都不服輸,且可能有暴力化的可能,「與臺灣越來越像」。
  • 蘇起:對臺灣最兇險
    美國大選尚未徹底開完票,「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分析,可能有三種結果,但對臺灣而言「最兇險」的情況,應是美國可能從11月3日起至明年1月20日,最長連續79天「中樞無主」;第二危險的是川普連任;相對最好的則是拜登當選。
  • 一個中國無法取代 華山會議蘇起舌戰群「獨」
    受邀前來的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成了最受矚目的人。蘇起當年親身參與了「九二共識」的誕生過程,據說「九二共識」一詞亦為蘇起發明,因此,他向來是民進黨唇槍舌劍的論戰對象。蘇起會後受訪時表示,會議氣氛良好,沒有被「圍剿」;但從各人發言的內容看,蘇起舌戰群「獨」的狀況還是一如預期地發生了。  蘇起給民進黨的建議實際上非常中肯透徹。
  • 蘇起:蔡英文患上「躁鬱症」
    民進黨患上了「鬱躁症」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稱,9月12日,臺灣安全會議前秘書長蘇起蘇起認為,臺灣不應該去趁亂攪局,甚至是配合美國去惡化兩岸關係。美國或許還有資本「躁動」,但臺灣的力量並不強大,因此呼籲民進黨當局切莫東施效顰。
  • 蘇起:蔡英文患上「躁鬱症」
    民進黨患上了「鬱躁症」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稱,9月12日,臺灣安全會議前秘書長蘇起在出席活動時指出,自從美國因選舉而大打「臺灣牌」開始,臺灣地區就開始發出陣陣「躁動」。而民進黨當局更像是因為「別人家裡的事情」,患上了「躁鬱症」,變得異常躁動不安。
  • 快訊:臺當局「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宣布辭職
    快訊:臺當局「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宣布辭職 2010年02月11日 15:0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蘇起警告蔡英文停止「兩國論」:大陸不會忍太久
    臺當局前安全會議秘書長、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7日在論壇上指出,當今「兩岸險狀」的「七特色」全數上演。 蘇起呼籲臺灣切忌走回「躁」的路線頻對大陸出招,蔡英文應停止推動「兩國論」,才能夠營造一塊「灰色地帶」,否則兩岸回歸「鬥」的劇本,大陸不會忍太久。
  • 蘇起感嘆 美陸臺學者同臺交流絕後了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北論壇基金會今明兩天在臺中舉辦「COVID-19 衝擊下臺灣產經的關鍵解析」研討會,基金會董事長、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致詞表示  蘇起也提到過去臺北論壇基金會曾舉辦過一場研討會,有臺灣藍綠兩大黨人士,中國大陸與美國的學者齊聚一堂,創造良善的交流效果,這是空前絕後了。
  • 臺灣前高官蘇起展望兩岸關係:關鍵在「不獨」
    原標題:臺灣前高官蘇起展望兩岸關係:關鍵在「不獨」   中新網8月7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前「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6日在臺北表示,展望未來兩岸關係,應重點觀察「不獨」這個政治面向會不會出現變化,觀察「臺灣認同」會不會向「臺獨」轉移。
  • 蘇起:要「全身而退」
    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16日出席一場研討會後,他表示,若美國打算藉此創造10月驚奇,美方應該不會這麼低調,他評估,「若美國真的直踩大陸紅線,恐會直接爆發軍事衝突」。 蘇起16日出席「臺北論壇」舉辦的研討會,會後受訪表示,解放軍巡臺,臺海情勢緊張,但目前美國在總統大選,美國對臺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美國沒有能力幫助臺灣,意願再強也沒有用
  • 美國選舉「奧步」多,蘇起:和臺灣越來越像
    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今天在「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風險與潛在法律爭議」座談會上表示,這次美國總統選舉不是普通的選舉,兩邊都不服輸,且可能有暴力化的可能,「與臺灣越來越像」。
  • 百松萬古春,蘇起龍山水畫順德開展
    昨日下午,畫展開始不久,順德藝術展覽館裡便有不少特意趕來觀展的市民,其中不少市民是蘇起龍大師的粉絲。順德城市網記者注意到,市民孫伯認真地用相機拍下了每一幅畫,他告訴記者:「早有聽說蘇畫家,家中也一直珍藏著一副他老師黎雄才的畫,今天滿展廳蘇畫家的作品,真是大飽眼福。」
  • 蘇起:對臺灣最兇險
    美國大選尚未徹底開完票,「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分析,可能有三種結果,但對臺灣而言「最兇險」的情況,應是美國可能從11月3日起至明年1月20日,最長連續79天「中樞無主」;第二危險的是川普連任蘇起指出,如果美國中樞無主,將難以決策,且多地可能動亂,政客無暇他顧,將導致大陸「鷹派」怦有所動作,因為此時美國政軍反應都將被動、遲緩。
  • 蘇起:對臺灣最兇險
    美國大選尚未徹底開完票,「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分析,可能有三種結果,但對臺灣而言「最兇險」的情況,應是美國可能從11月3日起至明年1月20日,最長連續79天「中樞無主」;第二危險的是川普連任;相對最好的則是拜登當選。
  • 蘇起:蔡英文應停推「兩國論」否則大陸不會忍耐太久
    臺當局前安全會議秘書長、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7日在論壇上指出,若美國民主黨的拜登入主白宮,臺灣可能較川普連任再多「拖」一段時日,建議蔡英文當局趁機「重新啟動」兩岸關係,停止推進「兩國論長風基金會與臺北論壇基金會7日舉辦論壇,探討美國選後的東亞新局勢,特別邀請臺當局前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分析美國大選後的兩岸關係。
  • 蘇起斷言下場
    前臺灣「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日前出席一場研討會後,他表示,若美國打算藉此創造10月驚奇,美方應該不會這麼低調,他評估,「若美國真的直踩大陸紅線,恐會直接爆發軍事衝突」。    蘇起表示,臺海情勢緊張,但目前美國在總統大選,美國對臺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美國沒有能力幫助臺灣,意願再強也沒有用,美對臺口惠而實不至,實際上「老大哥已經救不了小弟」。
  • 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臺灣安全繫於大陸一念之間
    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臺灣安全繫於大陸一念之間
  • 蘇起:蔡英文扯太遠,「九二共識」被島內政客刻意扭曲
    【環球網綜合報導】作為「九二共識」一詞的提出者,臺陸委會前主委蘇起針對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的言論表示,她的說法「扯得太遠」。他說,「九二共識」「現在已經變形得我都認不出來了」。針對蔡英文的種種做法,臺灣《聯合報》1月10日報導稱,蘇起在2000年時提出「九二共識」一詞,就是讓兩岸在民進黨執政時,讓雙方在沒有對話的情況下,能避免戰爭。蘇起認為,「九二共識」本身不是所謂「賣臺」而是「保臺」,可惜許多島內政治人物十幾年來刻意扭曲。
  • 蘇起:美艦若泊臺,兩岸必有血光之災
    蘇起認為,若美國依據《國防授權法》讓美艦停靠臺灣港口,「兩岸必有血光之災」。蘇起15日在參加《中國時報》、《旺報》、旺臺基金會15日主辦的「2020大選 風險控管座談會」上指出,他上個月提到的「5個如果」,除了第四個美國幹預選舉因素在減少,其他的可能性都在持續增加。他認為就連臺當局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在接受外媒訪問時都擔心兩岸擦槍走火。
  • 蘇起:蔡英文應停推「兩國論」 否則大陸不會忍耐太久
    長風基金會與臺北論壇基金會7日舉辦論壇,探討美國選後的東亞新局勢,特別邀請蘇起分析美國大選後的兩岸關係。 蘇起過去曾任陸委會主委,他回憶,蔡英文2000年與他交接陸委會主委時曾對他說,「今後『兩國論』只會做,不會說」,讓他印象深刻,日後也持續觀察蔡英文的政策與作為。他認為,民進黨和蔡英文「反中親美」,卻「既不知中也不知美」,今年是20年來兩岸關係「險狀」最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