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本幫經典口味,每一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2020-12-15 美食點點

傳承滬菜精髓的「圓味」本幫菜

每一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申圓苑紅燒三寶

招牌紅燒肉,主角除了五花肉,還多了Q彈的豬蹄與豬尾。整道菜棗紅油亮,一上桌就牢牢鎖住了我們的目光。開吃之前,我們還深入到後廚,一探這道招牌菜的美味秘訣!

一道優秀的紅燒肉,原料相當講究,三分瘦兩分肥的五花肋條肉,豬尾只選肥瘦相宜的中段,保證口感。由於三種食材的特殊性,所以需分別烹製後再混合成一道,極為考驗主廚的功底。

燒好的三寶,按照順序依次擺盤澆汁,迎面而來的香氣,真是讓人食慾大開。不算處理食材,這道菜光是從炒制、燉煮再到裝盤,花費的時間遠在一小時之上。如此用心的烹飪,怪不得能燒出俘獲上海人的紅燒味道。

「頭牌」紅燒肉出品依舊穩定,肥肉酥軟,入口即化,瘦肉入味有嚼勁,雖甜但絲毫不膩。新加入的豬蹄與豬尾燉出了膠質,入口黏嘴,彈滑的外皮在舌尖調皮地「穿梭」,無需細嚼就脫了骨。香、鹹、鮮、甜層層遞進迸發,絕對比單吃紅燒肉要來得過癮有趣。

蒜棗江鰻

接下來上桌的蒜棗江鰻,也是火了多年的招牌菜,做法同樣講究。鮮活的江鰻,整齊改刀處理好後還需冷凍靜置10分鐘排酸。之後,搭配大蒜、紅棗等食材,採用本幫紅燒製法,燉煮至湯汁濃稠才上桌。

雖說燉煮時間較久,但江鰻依然保持著完整,好品質可見一斑。鰻魚肉厚且嫩,輕輕用筷子一夾就會散開,油潤鮮亮的醬汁包裹,也擋不住鮮甜的肉感。醬汁中,蜜棗的加入是點睛之筆,使得整道菜的甜味多了層次,更加香濃醇厚。

黑松露脆皮鴨

熱門菜脆皮鴨這次升級和黑松露做搭檔,選用2斤左右的鴨子,醃製2小時讓鴨肉入味,再經過數小時風乾、烤制,讓油脂化入肉中。本就油潤酥香的脆皮鴨,加入馥鬱的黑松露,口感和風味都升華了一個層次。

夾起一塊沾著黑松露的鴨肉,表皮紅潤透亮,黑松露的香氣被鴨肉脂香層層激發,外脆裡嫩,濃鬱多汁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

流沙糯米紅棗

「心太軟」,當年的名氣完全不輸招牌紅燒肉。這次,特別在紅棗糯米糰中塞入黑洋酥,更考驗師傅功力,味道也更加出色了。趁熱咬開,甜蜜蜜的流沙呼之欲出,口感甜而不膩。稍微放涼,糯米變得韌性Q彈,也別有一番風味。

創意菜方面,也是花頭不斷

中西融合,款款驚喜

除了地道傳統的本幫味道,不拘泥於一家,借鑑多種菜系,帶來了不少精彩的創意菜,我們當然要嘗嘗鮮!

天婦羅黃油甲魚三吃

靈感來源於日式做法的天婦羅黃油甲魚三吃,精緻的擺盤像極了會席料理中的八寸。一味甲魚,三種吃法,日式天婦羅、湯品、泡飯,每一種都值得稱道。

規整的託盤用楓葉點綴,依次放上炸至金黃的天婦羅,泡飯及甲魚湯分別盛放在透明小盅及小碗中。品嘗完一席濃油赤醬的本幫菜,看著眼前清淡的甲魚三吃,分外清爽。

天婦羅黃油甲魚,外皮炸的金黃酥鬆,甲魚肉的鮮甜被牢牢鎖住,吃起來外脆裡嫩,滿口生香。甲魚湯用的是軟嫩好入口的裙邊,再加入花膠、松茸、火腿,每舀一勺都能看見滿滿的料。一碗湯下肚,暖心又落胃,很適合當下溼冷的季節。

鱘魚籽醬配拿破崙酥

鱘魚籽醬配拿破崙酥,一上桌就吸引了眼球。珍貴的鱘魚籽醬顆顆飽滿,巧妙地用自製的拿破崙酥及冰甜的哈密瓜搭配。

三者同時送入口中,魚子醬在口腔中爆開,拿破崙酥和哈密瓜中和了腥氣,也更激發了魚子醬的鹹鮮,配合得很妙!

八寶鴿

八寶鴿化用了本幫八寶鴨的做法,選用1斤2兩的乳鴿,整鴿去骨,填入火腿、糯米餡等食材,用秘制醃料醃2小時,上鍋蒸熟再烤制。乳鴿個頭嬌小,填餡料十分不易,無疑又是一道耗時耗力的功夫菜。

八寶鴿上桌,表皮呈現一層好看的焦糖色,很是誘人。請服務生幫忙拆分好,咯吱脆的外皮,細滑鮮嫩的鴿肉,裹滿火腿的糯米餡,連皮和肉、餡一口吃下,從胃到心都滿足了!

舒芙蕾羅宋湯

舒芙蕾羅宋湯,聽起來就覺得夢幻,把上海人愛喝的羅宋湯和甜品翹楚舒芙蕾結合,創意十足。先將奶油放在做好的羅宋湯上,再送入烤箱烤制。出爐後,烤好的舒芙蕾如雲朵一般嵌在碗中,可愛得不忍心戳破。

撥開厚厚的舒芙蕾,羅宋湯還冒著熱氣,舒芙蕾帶來的奶香,中和了牛肉和土豆帶來的厚重感,湯汁酸中帶甜,鮮滑爽口,每一口都很溫暖。

懷舊豆沙鍋餅

懷舊豆沙鍋餅名副其實,讓我們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糯米表皮炸的金黃焦脆,內裡裹著細膩的紅豆沙,外脆裡嫩,軟糯香甜,獲得了全場好評。還特別炒制花生脆與白芝麻與其搭配,甜糯焦香之餘,又添了一層堅果和芝麻香氣。

相關焦點

  • 上海本幫菜泰鬥 「三林本幫菜館」,老上海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
    它是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是老上海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 李家五代為廚,專注做本幫菜,李林根之子、三林本幫菜傳人,從清末傳承至今寫就草根傳奇的李伯榮14歲拜上海德興館大廚楊和生為師,悉心專研本幫菜的烹飪技法,學成後先後在德興館和上海老飯店等本幫飯店掌勺,堅持本幫菜的特色和開發新品種,掌勺近70年。
  • 小時候的味道——菜坨子的經典做法,每一口都是濃濃的回憶
    最近,陪著小侄子看了一部動畫片,突然想起小時候常吃菜坨子,如今,已經很久沒吃了,那種味道也幾乎遺忘。只是那種快樂的感覺卻越來越深刻,令人難以忘懷,就如同釀酒,只會越釀越陳。最後,忍不住學著小時候偷看媽媽做它時的樣子,做起了菜坨子。首先,準備大西葫蘆(大西葫蘆就是那種有籽的老西葫蘆,記住千萬不要嫩的,嫩的出湯多不成形,做出來根本吃不到西葫蘆絲)、大蒜、麵粉、鹽。把大蒜剝好搗成蒜泥放入適量清水,待坨子攤好後好蘸著吃。同時把大西葫蘆用擦絲板擦成粗絲,放到一個大的盆裡撒上鹽等二十分鐘到半小時。
  • 10家經典本幫老味道!最長100+年歷史!懂經老饕都吃過!
    經典的上海本幫菜菜單上都有。必點的清炒鱔絲,吹彈可破的蛤蜊蒸蛋,酸甜鮮嫩的白灼大蝦.每一道菜都承載著記憶,讓人魂牽夢繞!目魚烤肉是店內的招牌推薦,每一片目魚肉都厚實大塊,濃油赤醬燜燒1h,送進嘴裡每一口都是滿足。
  • 小時候的味道,傳承的記憶:紅燒肉
    小時候條件沒現在那麼好,那時候吃一頓紅燒肉感覺特別幸福,讓人垂涎欲滴,一頓可以吃幾碗米飯。現在因為生活節奏的加快,外面燒的紅燒肉已經沒有了從前的味道。說起紅燒肉,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今天我們講講上海特色,上海本幫紅燒肉。小時候從記事起,吃得最美味的還是紅燒肉。即使桌上其他葷菜,但遠沒有紅燒肉來的過癮。吃上幾大塊,然後肉汁拌飯吃幾大碗都沒問題,這種習慣也保留到了今天。上海本幫紅燒肉主要以醬油,糖,經過長時間熬煮,就可以體會到上海菜最著名的「濃油赤醬」。
  • 田子坊這家小資本幫麵館,是上海寧小時候的味道!
    >主打本幫澆頭細面實在深得我心!濃油赤醬中帶著絲絲甜味非常符合上海人的口味強烈推薦給大家!田子坊外圍的一家小資麵館,左邊是黑羊咖啡館,右邊是FRUICY,店面很小,很容易就被人忽略了。畢竟大多數人可能先被吸引的,是旁邊兩家店吧,卻沒想到還暗藏了這麼一家本幫澆頭麵館。
  • 老上海經典麵館的傳奇聖地,一起細數老盧灣那些經典的本幫麵館!
    說到上海的經典麵館,就不得不提到老盧灣,這個老上海麵館的集中地,多少老上海食客們津津樂道的老店,對上海人來說老盧灣幾乎就是是本幫面的代名詞都不為過。出於對老盧灣經典味道的懷念,毛哥今天就把現在仍在傳承著老盧灣味道的麵館來一個匯總,帶大家一起再去體驗一下這傳承至今的經典美味。
  • 傳承百年本幫味道 這家寶藏本幫菜館榮歸浦東!
    作為老飯店回歸浦東的首店,其傳承了老飯店的百年本幫「基因」,與浦西豫園商城總店交相輝映,成為浦東地區品嘗本幫菜的美食新地標,續寫滬上餐飲老字號發展的又一全新篇章。初心不改 榮歸浦東 今天(12月20日),上海老飯店在創始人張氏夫婦的故鄉浦東全新出發,以煥然一新的品牌新形象承載百年本幫匠心,打造浦東地區品賞地道本幫風味的好去處。
  • [飯香漁市]3店通用|地道的上海經典本幫菜!888元搶門市價3070元8-10人套餐!傳統的手藝,帶來小時候媽媽做飯的那口飯香!
    繁忙都市,吃遍魔都讓人留戀的還是家中媽媽做菜手藝但吸引我們的還是小時候媽媽喊我們回家吃飯的那口飯香這就是 |飯香漁市| 正在堅持的做經典、地道的上海本幫菜和寧波海鮮新鮮海釣大黃魚採用經典的本幫糖醋方式烹飪整條大黃魚炸至表皮金黃酥脆淋上色澤濃鬱的糖醋汁,入口酸甜黃魚肉質鮮嫩、湯汁濃鬱顏值、口味都堪稱①絕
  • 小時候最喜歡牛軋糖,每一口都香甜美味,讓人愛不釋口的滿足感!
    每一口都香甜美味,讓人愛不釋口!花生牛軋糖的滋味,那實在是無法形容,小時候經常吃呢,如今也是最愛吃的零食之一。今天小面姨就為大家介紹幾款花生牛軋糖,一口咬下,濃鬱的牛奶香,伴隨花生酥香的口感,幸福的感覺在那一刻悄悄地降臨,每嚼一口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滿足,讓你隨時隨地酥服到心!
  • 經典本幫菜品鑑一扣三絲
    本幫菜是上海菜的別稱,是江南吳越特色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流派。所謂本幫,即本地。
  • 每一口都是純正上海老味道
    不少性急的市民早就在惦記這口老味道,常常去店裡打聽:「開爐月餅撒辰光有的買啊?」 造就功德林獨一無二口感的,是傳承多年的經典製作工藝。
  • 每一口都是小時候阿嫲做的家常菜
    每一口都是小時候阿嫲做的家常菜。紅磚 / 花磚 / 石欄 / 花瓷 / 藤椅,凱德驚現一家勾起回憶殺的閩南餐廳,這家店現場上演舌尖上的閩南,所有你想重溫卻吃不到的,小時候阿嫲做的家常菜,老闆都穿越時空給你帶來了!
  • 老字號上新「春季限定」,每一口都有春天的味道!
    老字號上新「春季限定」,每一口都有春天的味道!上海老飯店浦東分店6道本幫特色新菜,有讓你心動的嗎?太湖銀魚蒸白水魚本幫菜講究因材施藝,白水魚肉質鮮美,尤其適宜清蒸,搭配優質鹹肉、太湖銀魚,無須過多調料,已唇齒生香。
  • 上海本幫菜泰鬥 "三林本幫菜館"
    它是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是老上海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李家五代為廚,專注做本幫菜,李林根之子、三林本幫菜傳人,從清末傳承至今寫就草根傳奇的李伯榮14歲拜上海德興館大廚楊和生為師,悉心專研本幫菜的烹飪技法,學成後先後在德興館和上海老飯店等本幫飯店掌勺,堅持本幫菜的特色和開發新品種,掌勺近70年。李大師後被上海餐飲界公認為「上海菜的泰鬥」和「本幫菜一代宗師」,「國寶級烹飪大師」,「舌尖上的本幫菜泰鬥」,「鏟刀幫廚神」等多項神級榮譽。
  • 『經典本幫味道Top5』
    【今日榜單】2014-10-26『經典本幫味道Top5』外地人看來,上海人做菜,幾乎都是一個套路,「左手醬油瓶,右手糖罐子」。本幫菜家家戶戶會燒,但你要說到一本正經的上海菜,跟家裡燒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甚至於有些號稱「本幫」味道的小館都不一定燒得來!那今天,淘最上海就帶你看看那些原料考究、做法複雜,如今在上海已經很少見到的本幫味道!
  • 在餅乾裡叫做「勞斯萊斯」,有四種口味,每一口都會「上癮」
    很多人喜歡吃巧克力,估計沒有人對美味的巧克力產生抵抗力,這是澳洲國寶巧克力,是餅乾裡的勞斯萊斯,他有四種口味,每咬一口都會上癮,我們來看看這種餅乾,他是巧克力三明治餅乾。外面裹著厚厚的巧克力,裡面就像餅乾,有四種口味,一種是大家都喜歡的經典原味,另一種是雙層巧克力,焦糖味巧克力,白巧克力。尤其是那些喜歡甜食和巧克力的人對他沒有抵抗力。
  • 無錫味道 本幫菜的傳承講究的就是地道
    錫都·憶江南就像男子愛慕女子一般,傳承與發揚無錫本幫菜中地道的無錫味道。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這裡說的錫都·憶江南就是曾經是錫城家喻戶曉的錫都飯店。當你尋找一家地道無錫本幫菜時,不妨到錫都憶江南:松鼠桂魚太湖脆鱔九轉筒腸太湖白魚什錦麵筋清炒手剝蝦仁
  • 被刷屏的網紅冰淇淋,每一口都是如此細膩順滑
    把純正中式風味巧妙加入冰淇淋中,多達 110 種口味!豆漿油條、鐵觀音、臺中檸檬餅、起司肉紙、海鹽花生、地瓜葉鳳梨……你想不到的搭配,吸引一大波人潮嘗鮮!好吃自有硬道理,都離不開對於冰淇淋用料的講究和口味的選擇。除了100%純天然,奶源也都來自歐洲lactel牛奶,每口吃起來都細膩順滑。
  • 中山路上的懷舊點心店,有小時候的味道.
    食材當天精選每一款純手工製作用心做的美食滿滿都是驚喜「油酥餅起源於惠山,惠山則是從明末清初開始製作。這一口鹹中帶甜,鹹甜交融在板油裡的奇妙滋味,那是相當銷魂。埋在糖和油裡的蔥香從舌尖划過喉嚨,是的,就是小辰光街口的油酥餅味道。
  • 近乎絕跡的煤爐煲湯,每一口都是媽媽的味道
    小時候,每到冬天,媽媽總是在特別寒冷的日子裡,在煤爐上支一口瓷煲,煲上一鍋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