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滬菜精髓的「圓味」本幫菜
每一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申圓苑紅燒三寶
招牌紅燒肉,主角除了五花肉,還多了Q彈的豬蹄與豬尾。整道菜棗紅油亮,一上桌就牢牢鎖住了我們的目光。開吃之前,我們還深入到後廚,一探這道招牌菜的美味秘訣!
一道優秀的紅燒肉,原料相當講究,三分瘦兩分肥的五花肋條肉,豬尾只選肥瘦相宜的中段,保證口感。由於三種食材的特殊性,所以需分別烹製後再混合成一道,極為考驗主廚的功底。
燒好的三寶,按照順序依次擺盤澆汁,迎面而來的香氣,真是讓人食慾大開。不算處理食材,這道菜光是從炒制、燉煮再到裝盤,花費的時間遠在一小時之上。如此用心的烹飪,怪不得能燒出俘獲上海人的紅燒味道。
「頭牌」紅燒肉出品依舊穩定,肥肉酥軟,入口即化,瘦肉入味有嚼勁,雖甜但絲毫不膩。新加入的豬蹄與豬尾燉出了膠質,入口黏嘴,彈滑的外皮在舌尖調皮地「穿梭」,無需細嚼就脫了骨。香、鹹、鮮、甜層層遞進迸發,絕對比單吃紅燒肉要來得過癮有趣。
蒜棗江鰻
接下來上桌的蒜棗江鰻,也是火了多年的招牌菜,做法同樣講究。鮮活的江鰻,整齊改刀處理好後還需冷凍靜置10分鐘排酸。之後,搭配大蒜、紅棗等食材,採用本幫紅燒製法,燉煮至湯汁濃稠才上桌。
雖說燉煮時間較久,但江鰻依然保持著完整,好品質可見一斑。鰻魚肉厚且嫩,輕輕用筷子一夾就會散開,油潤鮮亮的醬汁包裹,也擋不住鮮甜的肉感。醬汁中,蜜棗的加入是點睛之筆,使得整道菜的甜味多了層次,更加香濃醇厚。
黑松露脆皮鴨
熱門菜脆皮鴨這次升級和黑松露做搭檔,選用2斤左右的鴨子,醃製2小時讓鴨肉入味,再經過數小時風乾、烤制,讓油脂化入肉中。本就油潤酥香的脆皮鴨,加入馥鬱的黑松露,口感和風味都升華了一個層次。
夾起一塊沾著黑松露的鴨肉,表皮紅潤透亮,黑松露的香氣被鴨肉脂香層層激發,外脆裡嫩,濃鬱多汁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
流沙糯米紅棗
「心太軟」,當年的名氣完全不輸招牌紅燒肉。這次,特別在紅棗糯米糰中塞入黑洋酥,更考驗師傅功力,味道也更加出色了。趁熱咬開,甜蜜蜜的流沙呼之欲出,口感甜而不膩。稍微放涼,糯米變得韌性Q彈,也別有一番風味。
創意菜方面,也是花頭不斷
中西融合,款款驚喜
除了地道傳統的本幫味道,不拘泥於一家,借鑑多種菜系,帶來了不少精彩的創意菜,我們當然要嘗嘗鮮!
天婦羅黃油甲魚三吃
靈感來源於日式做法的天婦羅黃油甲魚三吃,精緻的擺盤像極了會席料理中的八寸。一味甲魚,三種吃法,日式天婦羅、湯品、泡飯,每一種都值得稱道。
規整的託盤用楓葉點綴,依次放上炸至金黃的天婦羅,泡飯及甲魚湯分別盛放在透明小盅及小碗中。品嘗完一席濃油赤醬的本幫菜,看著眼前清淡的甲魚三吃,分外清爽。
天婦羅黃油甲魚,外皮炸的金黃酥鬆,甲魚肉的鮮甜被牢牢鎖住,吃起來外脆裡嫩,滿口生香。甲魚湯用的是軟嫩好入口的裙邊,再加入花膠、松茸、火腿,每舀一勺都能看見滿滿的料。一碗湯下肚,暖心又落胃,很適合當下溼冷的季節。
鱘魚籽醬配拿破崙酥
鱘魚籽醬配拿破崙酥,一上桌就吸引了眼球。珍貴的鱘魚籽醬顆顆飽滿,巧妙地用自製的拿破崙酥及冰甜的哈密瓜搭配。
三者同時送入口中,魚子醬在口腔中爆開,拿破崙酥和哈密瓜中和了腥氣,也更激發了魚子醬的鹹鮮,配合得很妙!
八寶鴿
八寶鴿化用了本幫八寶鴨的做法,選用1斤2兩的乳鴿,整鴿去骨,填入火腿、糯米餡等食材,用秘制醃料醃2小時,上鍋蒸熟再烤制。乳鴿個頭嬌小,填餡料十分不易,無疑又是一道耗時耗力的功夫菜。
八寶鴿上桌,表皮呈現一層好看的焦糖色,很是誘人。請服務生幫忙拆分好,咯吱脆的外皮,細滑鮮嫩的鴿肉,裹滿火腿的糯米餡,連皮和肉、餡一口吃下,從胃到心都滿足了!
舒芙蕾羅宋湯
舒芙蕾羅宋湯,聽起來就覺得夢幻,把上海人愛喝的羅宋湯和甜品翹楚舒芙蕾結合,創意十足。先將奶油放在做好的羅宋湯上,再送入烤箱烤制。出爐後,烤好的舒芙蕾如雲朵一般嵌在碗中,可愛得不忍心戳破。
撥開厚厚的舒芙蕾,羅宋湯還冒著熱氣,舒芙蕾帶來的奶香,中和了牛肉和土豆帶來的厚重感,湯汁酸中帶甜,鮮滑爽口,每一口都很溫暖。
懷舊豆沙鍋餅
懷舊豆沙鍋餅名副其實,讓我們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糯米表皮炸的金黃焦脆,內裡裹著細膩的紅豆沙,外脆裡嫩,軟糯香甜,獲得了全場好評。還特別炒制花生脆與白芝麻與其搭配,甜糯焦香之餘,又添了一層堅果和芝麻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