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的估值可以從市盈率和市盈率兩個方面來分析。
市盈率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PE,是指公司每股市值與每股盈利的比例,或者市值比淨利潤,PE有一個比較合理的區間變化,上證50的PE一般在15倍左右;滬深300的PE一般在16.5倍左右;中證500的PE一般在32倍左右,中小板的PE一般在41倍左右,創業板PE一般在50倍左右。
什麼又是PE百分位呢?從歷史估值對比來看,PE的歷史百分位表示在歷史上有多少比例的PE是低於當前PE地,把歷史市盈率從小到大排序,然後看看當前的PE處於什麼樣的位置,這個數值越小,說明指數當前的估值越低。
市淨率是指每股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率即PB,其數值越低,表明其估值越低,在各大股票網站,或者在證券交易軟體上都提供指數估值的數據,也可以去參考一下,看下自己關注的指數的當前的估值,是處於高估階段還是合理水平還是被嚴重低估。
我們這裡以烏龜量化網站為例說,如下圖所示
在上圖我們不難看出,在2005年1月5日到2020-12-04日,15年期間,滬深300最高估值是在2008年次貸危機之前,也就是2007年十月份的PE估值是47.88,這是滬深300最高的估值,在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滬深300的中位估值是13.64倍,現在最新的估值是15.54倍,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出,滬深300在歷史中處於估值中位偏上,烏龜量化網站已經給出危險估值百分位70的市盈率是15.67倍,也即是滬深300的估值馬上進入高估階段。
除了估值我們還可以看出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基金總共109支,滬深300的ROE是9.9%,今年以來滬深漲幅達到23.66%也就是說你從今年年初投資一個完全複製滬深300的基金,如果你投資了10000元,到現在收益了2366元了。
總結:滬深300指數的估值我們會看了,上證50指數、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等等,同樣道理,大家是不是都會看自己定投基金組合中的指數基金的估值了呢?,是低估、是合理還是高估了,估值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大家可以根據估值來進行調倉,估值處於低位就多投點,高估了就少投或者停止定投,甚至可以賣出離場尋找被低估的指數,或者等待市場機會的到來,再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