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宜興稅務部門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著眼於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納稅人需求,不斷深化 「放管服」改革,積極回應市場主體需求,創新服務舉措,精準施策解難,助創業穩就業,以持續優化的稅收營商環境為助力「六穩」「六保」貢獻稅務力量。
創新舉措,「非接觸式」服務漸擴圍
「拿出手機就能辦稅,安全、簡單又高效,為我們復工復產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眼下,提起宜興的辦稅服務,江蘇健龍電器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姚惠琴豎起大拇指點了個贊。
「年初以來,我局積極推行『涉稅事、線上辦,非必須、不窗口』的『非接觸式』辦稅模式,全面推廣145個『全程網上辦』事項和12項『全程郵寄辦』業務。」宜興市稅務局納稅服務股負責人顧志中向記者介紹,目前,通過電子稅務局可以實現系統自動識別的「智能申報」;通過「宜興稅務」微信公眾號,設置「微辦稅」功能,可以辦理髮票領用、專普票代開和網籤銀稅協議等常規業務。
據了解,目前全宜興市範圍內9成以上的稅費業務都可通過線上方式辦理,發票也可線上自主申領、線下免費配送。截至今年9月,全市線上申報率達95.48%,非接觸式辦理率達95.71%,發票郵遞領用佔比達73.83%。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全程全業務『網上辦』、一表申報一次繳稅『簡易辦』、通過微信和支付寶『移動辦』等目標,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助力企業有序復產穩產增產。」宜興市稅務局副局長許永明表示。
無憂退稅,撬動企業資金「活」起來
「不到兩天時間,稅款就自動退到公司帳上了!」江蘇興達文具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蔣琴在收到561萬元出口退稅款後,第一時間在宜興稅務徵納溝通平臺裡點讚「稅務速度」。
作為宜興市老牌外貿企業,江蘇興達文具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文具膠水、辦公用品的生產出口。年初以來,受到疫情全球持續擴散以及複雜多變的外貿形勢影響,公司遭遇了出口訂單被延期、縮減甚至取消,境外物流受阻等諸多困境,一季度出口額同比下降27%,企業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壓力。
得知情況後,宜興稅務部門立即安排稅收營商專員聯繫對接,通過「釘釘」遠程輔導企業申報出口退稅,並通過網上辦、容缺辦、加速辦等方式,全面壓縮出口退稅業務的審核、審批等各個環節的辦理時限,為企業「重啟」蓄力賦能。
「得益於稅務部門的有力支持,我們公司1-9月份出口退稅到帳586萬元,資金『活水』迅速回流,企業不利影響逐漸消散,目前集團累計出口總金額達1.73億元,已逐步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該公司法人代表宋仕良在與稅務人員電話連線時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8月,宜興稅務部門累計辦理出口退稅11.88億元,為全市外貿企業緩解了持續生產和穩定用工的資金壓力,拓展了國內國際市場,穩住了外貿基本盤。
精準扶持,助搭創業就業「新舞臺」
8月的一天清晨,宜興市宜城街道新華社區的「紅網格+稅格」服務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大量帶著涉稅問題前來諮詢的老會計中,一個年輕的身影特別引人注目。
他就是潘鵬飛。自2015年大學畢業以後,潘鵬飛就回到家鄉,紮根基層,利用所學在新莊瀆邊搞起了百合規模化種植,自主創業開辦了宜興市全富果蔬苗木專業合作社。從最初一個人摸爬滾打,到現在近百人的規模,種植面積從原來的不足10畝增長為近千畝……潘鵬飛成為了當地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金字招牌。
「能夠逐漸發展壯大企業,帶動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一起脫貧致富,少不了稅收政策的扶持助力。」潘鵬飛感慨道,今年上半年累計享受各類稅費減免20多萬元,不僅解決了50多位剩餘勞動力就業,靠著這筆資金的有效運轉,預計還能增收100多萬元。
「有了國家稅收政策支持,我們更有信心輕裝上陣開拓農業衍生產品,延伸產業鏈條。」談及未來發展,潘鵬飛充滿期待。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聚焦創業就業,嚴格落實稅費優惠政策,不斷優化納稅服務,精準幫扶特色產業,為穩定小微企業發展預期、推動小微企業發展注入「強心劑」,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銀稅互動,解守信企業「融資之渴」
自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許多生產口罩、防護服、藥品等物資的企業持續擴大產能,紛紛增加生產線投入。作為一家為防疫企業改造擴能提供線纜等輔助原材料的本土企業,宜興市遠帆電纜材料有限公司獲得了大批量的線纜輔材訂單。
「受疫情影響,公司貨款回流不暢,資金周轉吃緊,產品交付能力不足,只能看著訂單『空歡喜』」。公司負責人房根大面對急劇增加的訂單喜憂參半。
一籌莫展之際,上門走訪的稅務幹部,向他推薦了「銀稅互動」產品,告訴他作為A級納稅人,能夠享受貸款綠色通道。「沒想到僅憑誠信納稅記錄,3天就申請到帳了貸款200萬元,納稅信用真是塊『金字招牌』!」公司財務負責人梁平拿著銀行出具的貸款放款通知書激動地說。
「這筆信用貸款不僅解決了我們原材料採購、職工工資發放等燃眉之急,也為穩住企業後續生產經營幫了大忙!」房根大嘗到了「納稅信用」的甜頭,連連感謝稅務部門為銀企雙方提供了這麼好的合作平臺。
據了解,宜興稅務部門積極幫助誠信企業緩解融資難題,截至今年9月,通過「銀稅互動」助力827戶企業運用「稅務信用」獲得貸款5.9億元,有力地幫助企業抗疫渡難關,幫助經濟恢復正增長。
數據發力,全力撐企打通「內循環」
江蘇開能華宇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玻璃鋼水處理罐生產的龍頭企業,產品獲得美國NSF、歐盟CE等多項安全及環保認證,年銷售額達5000多萬元,出口約佔7成,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土耳其、俄羅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之下,企業出口歐美訂單遭遇停滯危機,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較大的衝擊。
企業的困境,引起了稅務部門的關注,通過稅收大數據的分析、比對、篩選,稅務部門幫助該企業尋找近期銷售或採購過此類貨物的企業,推動實現供需雙方的快速對接,探尋「出口轉內銷」的新路徑。目前,該公司已成功實現「出口轉內銷」的調整,1-9月國內銷售達4109萬元,基本對衝海外訂單減少帶來的影響,前三季度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還增長了約20%。
「特殊時期稅務部門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全新、可靠的供需平臺,積極幫助我們增加訂單、開拓市場,這樣貼心的舉措讓我們倍感溫暖!」公司財務總監蔡勤彪說。
助力復工復產,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是落實「六穩」「六保」工作的重要內容。疫情發生以來,宜興稅務部門積極發揮稅收大數據作用,為企業開出「出口轉內銷」的「良方」,幫助外資外貿企業渡難關、保市場、保訂單。(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