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雨花行#譚談:總在心頭忘不了(有聲)

2020-12-16 澎湃新聞

#作者雨花行#譚談:總在心頭忘不了(有聲)

2020-08-14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穿梭在快節奏的城市中,你可能會忽略美好的感受,錯過春日的花、夏日的雨、秋日的風或冬日的雪,人文之美融入字裡行間,你會發現一個更美的世界。亞坤夜讀推出中國著名作家雨花行系列,帶你一起品味「雨與花的厚道」。 

  與幾位老友到長沙南城遊走,回來好多天了。有兩處地方,總在自己眼前浮現,抹不去,忘不了。這是兩處與書有關的地方。一處是孩子們念書的泰禹小學。一處是市民們購書與讀書的德思勤24小時書店。

  那天,一走進這個小學,我的眼睛就不由得睜大起來,面前的校園,太美了!仿佛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學校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的特殊時期開學的。一進校園,就見到一個童畫味極濃的一排供孩子們洗手的洗手池。一條用彩色馬賽克裝點的飛龍架在水池上面。一個個水龍頭就安在這條龍身上。校園開闊、潔淨、美麗。有草坪、樹林、雕塑。幾棟建築,分工明確。整個校園,設計者匠心獨具地把它裝扮為一隻騰飛的鳥。雖是小學,竟有體育館、美術館。更使你無法想到的,還有泥塑工坊。我們來到時,見到很長的一個工作檯上,許多孩子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玩著泥巴,塑著自己喜歡的各種動物和人物。只見一坨坨泥巴,在一雙雙小手裡,不一會就變成了形態生動的狗、豬、貓……穿過這個工作檯,我們走進了他們的泥塑作品陳列室。一條長長的龍舟上,排列著數十個形態逼真地泥人雕塑,正在奮力划槳吶喊。陪同的老師問我:「你猜猜,這龍舟有多長?」我看了看,答道:「六米左右。」「對,六點一米。寓意孩子們的節日:六一。」「這都是孩子們自己製作的?」我問。指導老師很是自豪地告訴我:「全是孩子們的作品。我的作品,放在那邊呢。」我們跟著她,來到了陳列她的作品的木架前。其中一組一男一女一孩子的雕塑,神態生動得令人至今難忘。這位女老師坦露心跡地告訴我:「這一男一孩子,是我最親的人。其中的那個女的,像我嗎?」啊,我似乎一下明白了什麼。她的創作是從她最親的人、自然也是最熟悉的人開始啊!這陳列室裡,還有一個燒制泥塑的爐子呢!真可謂全副武裝。

  泰禹小學的校園美麗,泰禹師生的胸懷更為開闊!他們的老師還帶著孩子們、帶著孩子們的作品走出國門,先後到日本、荷蘭訪問、交流……聽著,看著,這些,那些,在我心頭掀起波瀾。許多往事,止不住地往心頭湧!六十多年前,我和面前洋溢著幸福笑容的孩子一般大的時候。在家鄉的一座小學念書。春荒時,每日清晨,吃一點蔬菜拌一點糠粉煮的糊糊去上學,中午挨餓,到下午放學走回家時,雙腿餓得發軟。六年級,全班其他同學,都戴上了紅領巾,成了少先隊員。唯有我……這時,學校裡要把我們班,建成紅領巾班。班主任老師,也是少先隊員輔導員,找我去,不解地問我:「你怎麼這麼不上進,連入隊的申請都不寫呀?」我「哇」的一聲,在老師面前哭了:「我家裡窮,交不起三角六分錢的紅領巾費呀!」老師沉默了。後來,他為我代交了三角六分錢紅領巾費,使我成了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面前泰禹小學這美麗幸福的景象與六十多年的我上學時的景象,交替在我面前湧現……我們中華大地,這片古老的國土,這一個甲子間的變化,是多麼的翻天覆地呀!

  我正在校美術館欣賞孩子們的作品時,突然有人領著一位女士走到我的面前。「我當年演過你的作品呀!」「這……」我一下愣住了。她告訴我,她幾歲的時候,在花鼓戲《碧螺情》裡演過女主角金竹的女兒歡歡。一段往事,於是又浮現到了我的面前。那年,《山道彎彎》在文壇著實火過一把。一時間,電影、電視劇、京劇、歌劇、廣播劇、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戲一齊把這部小說改編上演、上播、上映。河北梆子還晉京演出。湘鄉縣、望城縣花鼓劇團分別將其改編為花鼓戲《碧螺情》與《新螺女》上演。湘鄉縣改編的《碧螺情》,連演百場不衰,獲得省裡的大獎。「你是湘鄉的?」我問。「不,我是雙峰的。當年,我們縣的劇團也演這個戲。」歲月如流水啊!當年這位只有三、四歲的小演員,如今已是四十大幾的大嫂了。這次意想不到的相遇,送給我意外的驚喜,也讓我無比的感嘆!

  就在這座學校不遠的地方,有一家書店,名叫德思勤24小時書店。顧名思義,是一家全天候不關門的書店。創辦者有一個極具思想高度的口號:為城市點一盞不熄的燈!

  走進這家書店,見到面前的場合,我驚訝了!曾經,我到過北京、上海、廣州的一些書店,場面這麼大,環境這麼雅的,還真不多見。店裡,除陳列著不知多少萬冊書籍之外,還有若干個供來店讀書、品書者使用的環境優雅的場所。書店創辦者是一位取有男性名字的女士,叫高毅。她告訴我,書店所在地,是一個高端的創意小區,匯集了從天南海北懷惴著美好夢想來的年輕人。夜幕落下,他們中的許多人,就走進了這裡,整夜整夜的,在這裡思考,在這裡完善他們的創意。這裡是他們創意落地的前沿陣地。這裡是他們圓夢的福地。

  人老了。常常會觸景生情,回想往事。我十七歲進軍營。在部隊迷上文學。可連隊裡只有一個一、兩千冊圖書的閱覽室。那點書,很快就被我啃完了。駐地在海邊,不遠處有一個勞改農場。農場有一個圖書室,書比我們連隊圖書室多。為此我常常往那裡跑。為了方便看書,我送給了管理員一雙部隊發的軍鞋,被人告發後,說我送鞋給勞改釋放犯,立場不穩,遭到警告處分。當兵的,每月六元錢津貼費,三個月還要家裡寄上十元錢。實在無錢購書。只好一有假期,就往離駐地不遠的汕頭市跑,鑽進那裡的古舊書店看書,常常是席地而坐。一看就是大半天。回來時,買上一些舊雜誌。記得當時的《人民文學》,新的是三角八分一本,別人看過後送到這裡,這時賣出去是每本八分。別人說:「舊的呀!」我說:「我沒有看過的,都是新的!"

  面對面前碩大優雅的書店,回味自己當年讀書的往事。那個書店創辦者的口號,又浮現在自己面前:為城市點一盞不熄的燈。真是感想連連:這是一盞助年輕的創意者圓夢的燈,這是一盞使廣大市民增長知識與智慧的燈!

  作者簡介

  譚談,中國著名作家、詩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生於湖南漣源,1959年進廠當徒工,1961年參軍。1968年復員回煤礦,先後做過電焊工、礦區宣傳幹事、記者;1978年調《工人日報》當記者,同年調入《湖南日報》文藝部;1984年調湖南省作協任專業作家;1985年當選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後任常務副主席、黨組書記。1995年,當選湖南省文聯主席。並先後擔任中國文聯全委、中國作協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風雨山中路》《山野情》《山道彎彎》及《譚談文集》等;2002年,被評為湖南省首批優秀專家。

來源 | 雨花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特稿:答《北京日報》記者問|譚談
    冬樹丫導 讀前些日子,《北京日報》記者微信採訪了譚談。 冬樹丫經譚主席授權, 推送此篇《答〈北京日報〉記者問》。答《北京日報》記者問文 | 譚談點最上方專輯#譚談的文字,查看更多歷史文章。1【相關連結】譚談 |根與家:在曹家村老農活動中心啟用儀式上的講話幾天前,突然接到北京一位女士的電話,她說她是《北京日報》的記者路豔霞。想電話採訪我一下。我答覆她,我是一個湖南土著民族,講的是一口湖南土話,別人很難聽懂。電話採訪不合適。要不,你用微信把提問發過來,我用微信答覆你。下面,就是她的提問和我的回答。
  • B站鬼畜區的「二仙橋」,讓已經停播的《譚談交通》再次走紅
    最近一段時間,B站的鬼畜區興起了一股以「二仙橋大爺」為主題的鬼畜創作熱潮,甚至帶動了已經停播的電視節目《譚談交通》的播放,截止目前,由B站網友香大菜於18年上傳的《譚談交通》合集,以及取得了超過兩百萬的播放量。那麼問題來了,這個「二仙橋大爺」,為什麼會在時隔多年以後再次在B站走紅?
  • 【有聲夜讀】別讓你的生活,毀在了「不耐煩」上
    許是被他打動,身旁兩姑娘也歡喜起來,吟起了小曲,引得三家村裡的人都來看——就這樣,他和著她們拉,村裡的青年跟著齊唱,一時把這苦雨荒山襯出暖色。初讀此事,心頭是有餘味的。現代人什麼都攥得太緊,怕費事,怕耽誤。一分一秒一釐,不再因細微瑣事而駐足,不再因陰晴雨雪而心動。
  • 去二仙橋的大爺,腰馬合一的少年,《譚談交通》停播原因讓人惋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譚談交通》這檔子節目,那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看,每一次都把我笑得前仰後伏,尤其是去「二仙橋」這一段,一位大爺用電三輪拉著很長的鋼材,結果被譚警官攔下來了,譚警官本來想告訴老爺子,三輪車不能拉這麼長的鋼材,更不能上機動車道,結果發生了下面搞笑的一幕:二仙橋大爺
  • 讓記憶復甦,100種忘不了的老味道
    這是一碗再普通不過的鮮肉餛飩,湯頭裡加了超市就能買到的紫菜湯包,再撒上一層蔥花和香菜,喝上一勺熱湯,心頭湧出一股溫暖。「100種忘不了的老味道」短視頻有獎徵集對餛飩的執念也許來自15年前,希望再吃到熟悉的味道。
  • 木龍 | 有聲故事
    通向山頂的路,有東西南北四條,四條路上已經沒有落腳的地方,有時即使立著不動,也會被流動的人群帶上山去,這個隊伍裡混進了很多懶漢,他們想去廟會上看光景,卻總也不願動腿,只好乘坐擁擠的人流上山去,我曾見到一個懶漢在人群中睡著了,還打起了呼嚕,他的頭歪向一側,隨著人流的湧動而前後搖擺著,呼嚕聲也忽遠忽近,他的嘴角流出了口水,閃亮的一串,掛在衣領上。
  • 譚談:讓老者的笑聲,把人生的夕陽染紅
    譚談 不覺間,朋友中的你我,嘗盡了人生的酸苦甜辣,閱盡了世間的春光秋色,走進了人生的晚秋。這時候,長大了的兒女們,一個個離你而去,去打拼他們的人生,經營他們的家庭。每天,空蕩蕩的家中,只有你和老伴的身影在晃動。
  • 離開牌桌進書屋 江蘇揚州首家村級"有聲圖書館"受歡迎
    日前,在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沙口村的有聲圖書館,村民趙師傅高興地說。原來,沙口村村民現在讀書有了新方式——去村委會的有聲圖書館掃碼「聽書」。只要打開手機掃掃二維碼,不僅可以在線聽書還可以及時獲取各類惠民政策和便民指南。
  • 百年新詩誦讀|我笑你一秒鐘走五十萬裡的無線電,總比不上我的心頭一念
    我笑你繞太陽的地球,一日也只打得一個迴旋;我笑你繞地球的月亮兒,總不會永遠團圓;我笑你千千萬萬大大小小的星球,總跳不出自己的軌道線;我笑你一秒鐘走五十萬裡的無線電,總比不上我的心頭一念。我這心頭一念:才從竹竿巷,落到竹竿尖,忽在赫貞江上,忽到凱約湖邊我若真箇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鐘繞遍地球三千萬年轉!
  • 「小海星有聲課堂」 | 第五季第11期《為什麼老是不叫我?》
    「小海星有聲課堂」 | 第五季第11期《為什麼老是不叫我?》今後,「小海星成長記」家庭教育故事除了持續在樂清電臺播出外,還將在市婦聯官方微信平臺「有聲課堂」與大家見面。
  • 有聲郵局:錄一張有聲明信片 對老師說出你的心裡話
    2018年09月05日 16:23:28 | 作者:蔣海濤 黃建生 通訊員 許天穎 | 來源:荔枝網 | 點擊:正在獲取...  今天(9月5日)南京農業大學校園裡出現了一個有聲郵局,學生只需要在現場領取一張明信片,並掃描上面的二維碼即可把自己想對老師說的話收錄進去。
  • 蔡瀾對此魚最為讚賞,並說「味道好得忘不了,價格貴得忘不了」
    面對這些世界頂尖河魚,唯有筷不停文圖原創 / 盡色鎮江「銀杏8號民宿」的偰(xiè)總,在電話那頭說:「趕快來!進到一批世界頂尖的野生河魚,有澳洲寶石鱸、蘇丹魚、筍殼魚還有忘不了魚……」他每報一個名字,讓人心頭就像被敲擊了一下重錘。
  • 《挪威的森林》出有聲書,出版方不擔心擠壓紙書市場
    《挪威的森林》出有聲書,出版方不擔心擠壓紙書市場 澎湃新聞記者 徐蕭 2019-08-15 17:27 來源:澎湃新聞
  • 《親子時光-有聲閱讀》第一百四十期
    《親子時光-有聲閱讀》第一百四十期 2020-12-11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名家新作丨譚談:景能醉人何須酒
    文丨譚談其實,進入初冬,才是婺源秋色最濃烈的時節。此時,山頭上的一樹樹楓葉,被猛烈的山風,染成了一片金色,在暖風裡搖搖擺擺,如火如炷,煞是惹眼。黃的、紅的、紫的菊花,在和風下笑得是那樣放肆、燦爛,散放出淡淡的芬芳,給遊客帶去無比的愉悅。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資料大全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已於9月全面啟動。為幫助廣大黨員深入開展學習,小編精心整理了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有關重要講話、重要文件及主要媒體評論等學習資料,供大家學習收藏。1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章、論述、綱要點擊下方文字即可閱讀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
  • 譚談:人生最美的風景在校園
    文/譚談近日,一群當年在漣邵煤田奮鬥的工友,喊我回去聚聚。我和老伴都是從那裡的煤礦山裡「爬」出來的,於是欣然前往。回想當年,我們二十郎當歲,意氣風發,而這次相見,則已年過古稀,步入暮年。不禁唏噓不已,真恨人生苦短!
  • 「普通話有聲訓練寶典」雙12優惠通知!
    (預售,月底發貨)【雙12預售優惠 】新版一套5本《普通話有聲訓練寶典》系列教材+配套音頻+贈冊+ 贈送小程序百日訓練打卡課程 (說明:教材正在編排印刷中~預計12月底左右發貨)《普通話有聲訓練寶典》一書是凝結了青年好聲音平臺所有老師智慧的結晶
  • 葉紅專會見「三湘巨變看龍山」文學採風團譚談一行
    當日,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省文聯原主席譚談,省作協原副主席、湖南師大博士生導師凌宇,中國作協名譽全委、省作協原副主席水運憲,中國作協全委、省作協原副主席蔡測海,省作協原副主席、湖南散文學會會長梁瑞郴,安徽省作協副主席胡竹峰,《花城》雜誌原主編田瑛,省作協副主席馬笑泉等組成的文學採風團一行,先後來到龍山縣惹巴拉景區、裡耶鎮比耳村、裡耶古城秦簡博物館
  • 《魔戒》有聲書上線,聽中洲世界的奇幻史詩
    > 近日,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奇幻史詩——世紀文景出品的《魔戒》三部曲有聲書正式登陸喜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