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談
不覺間,朋友中的你我,嘗盡了人生的酸苦甜辣,閱盡了世間的春光秋色,走進了人生的晚秋。這時候,長大了的兒女們,一個個離你而去,去打拼他們的人生,經營他們的家庭。每天,空蕩蕩的家中,只有你和老伴的身影在晃動。我曾不止一次對朋友們說:「我住的這個小院,是兩個老人和一條狗。」
某一天,與我們朝夕相伴了4年多的狗,突然走失了。為此,我惆悵了多日。忍不住寫了一篇小散文《狗伴》,傾吐對它的思念,發在微信朋友圈裡,引起大家的熱議。後被《湖南散文》雜誌的朋友相中,將它發表在2017年第4期上。近日,又有江蘇的刊物選中了它。
這些年來,物資生活越來越豐富。走入暮年的你我,最渴望的,是精神生活的多彩。前兩年暑期,朋友邀我到雲南小住,以便躲過湘地的炎炎暑日。同往的是老友羅壩東和他的老伴。那裡確是避暑的妙地。在湖南的高山上氣溫也低,天氣也涼,但空氣溼度大,高山上潮溼。而雲貴高地天涼氣爽,舒服極了。然而,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住的時日一久,每天是三看:看書,看電視,看微信;兩走:早、晚在深山老林裡行走。周圍的年輕人都要上班,無法陪我們搞其他活動。只有我們兩對老伴,4個老人。這時候,我就想,世上哪裡有一個老人村就好啊!老人們相伴在一起,說話有人傾聽,散步有人陪伴,生病了相互關照。讓老者的笑聲,把人生的夕陽染紅。
「你別做夢了。」老伴嘲笑我。
「這是夢嗎?」我在心裡不止一次地問自己。
某一天,邀請我們去他的領地小住的灣田集團董事長劉祖長來住地看我。無意間,我與他聊起了心中的這個夢。
「這不是夢。」祖長說,「這裡確實騰不出房子來了。但我在貴州黔西的百裡杜鵑風景區有一個煤礦,因種種原因停產好幾年了。那裡房子多,你可以喊好多朋友到那裡去住。」
接著,他就安排車子並派人陪同我們去那裡實地察看……
於是,就有了我對這個避暑村的構想。
我想,走過了人生春雨秋風的你我,品嘗了多少人生的酸甜苦辣。心中,藏有多少人生故事要對人傾訴啊!我們這個村裡,可不可以開闢一個人生故事小講臺,定期或不定期,請心中裝滿人生故事的你我,走上這個小講臺,一吐而快呢?你我這個群裡,有寫書的,有編書的,有印書的,到時候,讓你我心中那些有特色、有意義、能激勵人的人生故事,從小講臺走進大社會呢?我們編一套人生故事叢書。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本書。能獨立成書的就印單行本。不能獨立成書者,擇其精華的片段,則合編成冊。前人的路是後人的書,將自己人生的經驗與教訓,將自己對人生感悟與體驗記錄下來,作為財富,留給後輩,留給社會。豈不樂哉?
我想,到了我們這個年紀,邁過了花甲,步入了古稀,思維遲鈍了。最可怕的,是患上老年痴呆。我們村裡,可不可以定期或不間斷地舉辦智力體育比賽?組織打撲克、下象棋、搓麻將的活動,不斷地刺激大腦,活躍智力。
我還想,我們這個村,地處黔西百裡杜鵑風景區,又毗鄰百裡烏江畫廊,可不可以經常組織到周邊風景地旅遊旅遊?讓大自然的絢麗風光,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色彩,回來後寫下自己的感悟與心得。
我們這個村,說是抱團避暑,又何嘗不是抱團避孤、抱團尋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