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4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8月3日至7日,東航西北分公司客艙服務部組織40餘名黨員分兩批赴延安開展為期兩天的「深入學習『四史』 堅定初心使命」主題黨日活動。通過革命聖地之旅,加強黨員的「四史」學習教育,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
延安南泥灣革命舊址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裡處,方圓百裡。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八路軍一二〇師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在短短的三年內,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在南泥灣,黨員同志們參觀了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從中感受到三五九旅戰天鬥地、開山拓荒的英勇故事,在當年八路軍戰鬥過的田間,黨員們拿起鋤頭體驗農耕,充分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在困境中奮起、在艱苦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寶塔山是延安的地標性建築。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後,這座古塔成為革命聖地的標誌和象徵。在寶塔山上,黨員同志們聆聽了寶塔山在革命年代經歷的血雨腥風,從山上俯瞰整個延安城,大家想像著當年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懷著崇高革命理想的進步人士對聖地延安的嚮往,內心的崇敬、莊嚴之情油然而生。
《延安保育院》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抗戰時期為保育兒童而成立的延安保育院之真實歷史為主題的大型原創紅色歷史歌舞劇。全劇取材真實,結合舞蹈、民歌、秧歌、道情等極具地方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讓黨員們仿佛置身於革命年代的真實氛圍,劇中展現出的無邪的稚子之心,無私的教師之心,無畏的戰士之心及軍民共築的人間大愛,使黨員們潸然淚下,更深刻地感受到延安精神的氣貫長虹。
延安革命紀念館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為生動的教材,是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黨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參觀和學習,從1922年西北黨組織成立,到1947年中央離開延安,跨越25年的革命歷程,大量的實物、圖片、文字介紹,讓黨員們仿佛上了一堂生動、詳實的中國革命歷史課,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和教育。
兩日的延安之行在黨員們的深思中結束,大家一致表示此次紅色之旅讓自己從思想上再次受到了洗禮,在走心中入心,在學思中內化,在實踐中升華。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此次延安之行通過學思踐悟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奮鬥史、理論創新史和自身建設史,大家能基於歷史、理論和實踐邏輯等多個層面,去深刻感知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從而在知史中愛黨、在知史中愛國,不斷厚植愛黨愛國之情懷,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