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墨寶匯集鴻山 弘一大師血書真跡難得一見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書畫展開幕式(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書畫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弘一大師血書《四分律行事鈔》(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書畫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明代五百羅漢圖長卷(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研討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鳳凰佛教通訊員惠德訊:2016年11月2日,一場名為「鴻山墨緣——法雨潤澤」佛教書畫精品展在廈門鴻山寺的三樓鴻山講堂揭開帷幕。由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收藏家珍藏的116幅佛教書畫作品悉數展出。在眾多墨寶中,最為珍貴的要數弘一大師的血書真跡——《四分律行事鈔》。

上午9點,「鴻山墨緣——法雨潤澤」佛教書畫精品展在鴻山講堂舉行開幕儀式。本次活動由廈門市佛教協會指導,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廈門鴻山寺主辦,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佛文化專業委員會承辦,廈門市鴻山書院為支持單位。

廈門市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鴻山寺住持、鴻山書院院長法雲法師,廈門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太平巖寺方丈世澄法師,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會長郭明堯、副會長林波、主任陳秋波,中國古陶瓷協會名譽會長、華僑協物院研究員趙宏偉,廈門市文聯委員、廈門市楹聯學會會長陳力傑,兩岸農產品流通協會會長楊志鴻,廈門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沈鎮川居士等出席了開幕式。

法雲法師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代表市佛協祝賀本次佛教書畫精品展成功舉辦。法師回顧鴻山寺重建回遷兩年來,曾舉辦過十幾次書畫展,其中有廈門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及來自海峽兩岸的書畫展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還舉行過慈善書畫義賣等活動。這次展出的作品以佛教題材為主,表現了文化與佛法的相融。其中有部分書畫是近現代諸山長老、法師的作品,這些作品是出家人以書畫與眾生結緣,是出家人修學佛法成就的心聲。正如弘一法師,他寫出的是他心中的字,流露出的是他的慈悲心。

開幕式結束後,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佛文化專業委員會在鴻山講堂會客廳舉辦佛文化書畫研討會。來自廈門書畫界的藝術家和佛教界的法師們參與研討會,交流書畫藝術與佛教文化。下午,主承辦方邀請多名書畫藝術家在鴻山講堂筆會。

本次書畫展為期14天,將於11月15日結束。歡迎廣大書畫愛好者、藝術家、善信前來觀賞!每日開展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期間展出的作品有臺灣星雲大師、本煥長老、傳印長老、夢參長老、佛源長老、茗山長老、昌明法師、明哲法師、清定法師、普雨法師、素喜法師, 以及香港佛教協會會長覺光法師、菲律賓佛教協會會長瑞今法師等海內外高僧大德的墨寶,還有國學大師湯一介、國眼楊仁愷、文學家葉聖陶及弘一大師俗家弟子劉質平、親傳書法弟子黃福海的書法作品和國畫大家李碩卿的佛像畫作,更有明代吳彬的五佰羅漢圖彩、色復原長卷、清代著名畫僧蓮溪團扇、阿邊水墨丹青等多幅古畫珍品。而弘一大師《四分律行事鈔》血書,主辦方出於安全考慮將僅展出三天。

弘一大師《四分律行事鈔》血書現為廈門市藏家「慎獨軒」負責人陳秋波先生珍藏。據陳先生介紹,弘一法師血書真跡《四分律行事鈔》2014年出現在央視欄目《尋寶》的福建錄製現場,鑑定專家興奮不已,感嘆珍品「罕見稀有」。這件弘一大師血書上面豎排書寫著「推直於他,引曲向已。常省已過,不訟彼短。」十六字,落款注有「沙門戒瓔刺血,善夢書」。據資料記載,「瓔」和「善夢」都是弘一大師生前所用名號。陳先生介紹說,經查證許多資料,這幅血書是弘一大師1940 年在泉州永春普濟寺閉關572天期間,清淨齋戒,絕鹽刺血,恭敬書寫而成。

相關焦點

  • 弘一大師遺墨紀念展在廈門舉辦 臺灣僧眾前往瞻仰
    五月十八日,在廈門開展,前來廈門參加首屆海峽論壇的臺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良大師特意趕在十八日上午搭船返臺之前,一大早率近二十僧眾前往瞻仰,激動之餘留下「高山仰止」的墨寶。由廈門市弘一法師研究會與廈門華僑博物院等單位聯袂主辦的此次紀念展,共展出弘一大師親筆手書的真跡四十五件,有書信、筆記、經文、經偈、佛號等,都是稀世罕見的藝術珍品,而且幾乎都是首次展出。其中,血書《四佛號》「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南無大願地藏菩薩,南無當來下生彌勒菩薩」,為弘一大師存世書法作品展品中僅見的血書文字。
  • 泉州銅佛寺住持妙蓮姑圓寂 曾做僧鞋給弘一大師
    弘一大師題字「銅佛古寺」佛教在線福建訊 百源川池倒映著泉州工人文化宮斑斕的燈火,一邊的銅佛寺卻在黑暗中陷入靜謐的沉睡。哀傷籠罩了這個星期。寺裡的青燈古佛依舊,而住持妙蓮姑標準的唱念聲,再也不會響起。2014年6月3日,老人在自己的廂房中安然圓寂,享年96歲。
  • 晉江東石一老宅鐫刻弘一法師墨寶 傳屋主與弘一法師交情甚深
    弘一法師墨寶在東石洋宅村有楹聯6對詩牌1對 傳老宅主人與法師交情甚深大門兩側刻有弘一法師墨寶細觀整座老宅,除了別致的建築風格、精美的雕飾外,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宅子一層大門塌壽上和西式柱兩側的對聯及詩牌,均為弘一法師所書。
  • 佛教:弘一大師嚴以律己,功夫不負有心人,終將律宗弘揚光大
    弘一大師研究律學,也弘揚律學。他並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言行合,身體力行。在生活上他自奉極儉,「粗衣淡飯,甘之若素,破衲敝席,用諸數十年」。弘一大師每日修行也十分努力,「一日之內,禮佛、念佛、拜經、閱經、誦經、誦咒等,餘下的空閒時間不出一小時」。他對自己要求是如此嚴格,但他認為自己還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比丘,因為中國佛教戒律廢馳,經典散佚他當初受戒的儀式,無論是沙彌戒還是比丘戒,都是不正確的。
  • 弘一法師手書大開本筒頁線裝《佛說阿彌陀經》以字廣結佛緣,度世化人
    一九一八年,李叔同出家,成為弘一法師,二十四年間,以字廣結佛緣,度世化人。其書風一改舊日面目,跳出以往各派碑帖遺風視野,變為平淡、恬靜、衝逸,刊落鋒穎,脫塵無火,自成弘體書派一脈。除手書佛語箴言以結善緣,弘一大師還抄寫了大量佛經,皆以工整為形,清涼為本,道氣莊嚴。可惜諸多抄經手稿原本,存世者已鳳毛麟角。
  • 浪漫僧人弘一大師與南普陀寺的「前世今生」
    ☉太虛大師(左)與弘一大師(右)並成為民國五大高僧,兩位大德惺惺相惜,致力於佛教振興,皆認為佛教的振興離不開佛教教育的振興,培育僧才是振興佛教的第一要務(圖片來源:南普陀寺)1927年,太虛大師出任閩南佛學院校長。「太虛大師固然是一個傳奇性天才,因學佛得悟而才情縱橫,於佛學、哲學、藝術等幾無不通,但未受過正規的現代學校教育,設計現代教育之課程體系非其所長」。
  • 華枝春滿 天心月明——紀念弘一大師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邀請展在...
    佛教在線南安訊 2020年11月12日上午9時,由南安市佛教協會、泰州文旅集團、蘇州弘化社慈善基金會、蘇州弘化社主辦;天津李叔同故居紀念館、浙江平湖李叔同紀念館、泰州南山律寺聯辦;泉州市弘一大師學術研究會、南安雪峰寺承辦的以"華枝春滿,天心月明"為主題的「紀念弘一法師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邀請展」在南安雪峰禪寺隆重開幕。
  • 弘一大師溫州的蹤跡追蹤​(二)
    弘一大師在溫州期間從慶福寺發出的信件近百封,所寫佛號無數。卓錫慶福寺期間日本佛教會曾多次函請大師東渡弘法,但都被弘一大師辭謝。1931年弘一大師在慶福寺收到日本寬永寺託內山完造居士回贈的《妙法蓮華經普門品》。自1928年起,溫州陸續拆除即將傾圮的舊城牆,慶福寺失去屏障而日益喧囂。寺主寂山和尚決定將慶福寺易位重建,弘一大師聞訊後手書《題永嘉慶福寺緣冊》為其募捐。
  • 法華寺舉行紀念弘一大師誕辰140周年座談會
    140周年座談會,區民族宗教事務管理局、區文聯、區佛教協會、區鄉賢研究會、區弘一法師研究會、區攝影家協會、區收藏家協會、區圖書館、驛亭鎮政府、春暉中學等佛教界、文化界、藝術界的40多位代表齊聚一堂,以隆重的儀式追思、紀念這位中國近現代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傑出藝術家和愛國高僧。
  • 清源山古道發現「叔同」字碑 或與弘一大師有關
    「周末爬清源山發現石階上有一塊石碑,上面竟然雕刻著『霜號叔同』幾個字,不知是否和李叔同有關」,「這方石碑的地點,與弘一法師舍利塔不遠,直線距離應該在兩百米以內」,「弘一法師,這是多麼令人神往的名號,卻靜靜地躺在山裡做人階」……
  • 佛教紀念日:農曆九月二十 弘一大師誕辰紀念日
    弘一法師(圖片來源:資料圖) 2012年11月3日,農曆九月二十,為弘一大師誕辰紀念日。弘一大師,生於1880,圓寂於1942年,為民國中興南山律學之名僧。未久即於杭州靈隱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號弘一。嘗慨嘆僧界之所以往往為世所詬病者,以不守戒律之故,乃發願畢生精研戒法。初學有部之律,後則專弘南山律宗。操行至苦,恆跣足芒鞋,孑然一擔,雲遊各處,講經弘法,以在閩南時為最久。民國十六年,去函杭州主政諸君,止息「滅佛」之議。民國二十五年,閉關於鼓浪嶼日光巖,並向海外請藏經萬餘卷。其後,復閉關於永春普濟寺、泉州福林寺。
  • 近代高僧弘一法師,17幅書法真跡欣賞,專家:此字堪為國之至寶
    弘一法師畫像弘一法師的字是真的好,簡,淡,散,空靈,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過目不忘,不是大氣磅礴,也不是故作柔美,不是劍拔弩張,更不是刻意雕琢,不在乎形,不在乎法,不在乎意,不在乎韻有人說:「弘一法師,出家前的書法絕對好,出家後的書法不能妄加評論,有的說是返璞歸真,不確切!只能用大師自己寫的「放下」二字吧!」小編認為:書法是線條凝聚力的藝術,描出的外形再美,線條不聚也是低手。觀弘一法師的用筆,懸腕用柔軟的毛筆寫出粗細均勻,邊無抖動,凝聚力極強的線條,這就是悟靜功夫!請不懂得拿起毛筆寫上十年後看能否開悟!
  • 論弘一大師的弘律志行及其僧範律行——陳永革
    針對於此,弘一設法請購了當時各地刊刻的佛教毗尼藏經,不僅細加校閱,而且還一絲不苟地悉心指明不當之處。弘一為人敏感,處事嚴謹。治律者,尤容不得半點閃失與錯謬。佛門不整、戒律不嚴、僧格掃地,是當時佛教界普遍關注的現實情形。僧人持戒如法修行,一直是佛教界有識之士的普遍共識。為了方便僧人學律,各地佛教刊刻機構印行了許多影響廣泛的重要律著。
  • 海都深讀:重走弘一法師閩南三地足記 再現14年之夢影
    泉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吳松柏介紹,閩南寺廟為大師真正親筆題字的不是很多。上世紀30年代,大師在承天寺月臺別院居住,很多人專程來求字。  月臺別院早年被拆毀,2010年泉州承天寺建寺1050周年慶典活動時,承天寺按原有樣子復建開放,面積百來平方米。吳松柏說,月臺別院開放時,特別定製大師的蠟像,蠟像所穿的僧袍,也是找了好久,最後從一位簡樸修行的僧人那裡找到的。
  • 誠品創辦人吳清友辭世 曾捐資百萬修繕泉州弘一法師紀念館
    他對弘一法師十分景仰,曾捐資上百萬支持泉州弘一法師紀念館修繕。 □本報記者 陳智勇 李冠鵬/文 陳小陽/圖中年危機下 創辦誠品吳清友於1989年創建誠品書店。在泉參觀弘一法師的墨寶石刻來泉領略泉州文化之美
  • 今日清無法師現場解密「悲欣交集—弘一法師遺物專場」
    」現場清無法師現為福建政和「獎山慧聖禪寺」住持,福建南平市佛教協會理事。因很早收藏和研究弘一大師墨寶,對弘一大師的高風大德以及在藝術上的極高境界,極其敬仰,深受其教及影響,毅然辭官退役,出家為僧。事佛之餘,精於書法,喜考古,尤好古代書畫,善鑑賞,富收藏。然唯於收藏養性,與古人會心神交,不以此雅事博圖名利,乃為入道參禪,接眾弘法之藝術能事也。
  • 永春蓬壺普濟寺:弘一法師靜心修持長達572天
    弘一法師在永春曾度過577天,其中572天在普濟寺靜心修持,掩關治律,為法師入閩14年,駐錫閩南諸寺院中,居住時間最長久的地方。現普濟寺內,存有弘一法師題寫的寺匾一方,以及石楹聯幾副。而大師閉關之所,依舊寂然如水。
  • 弘一法師與他所在的泉南佛國
    本文發表於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欄目原標題:行腳泉州,尋訪弘一法師舊跡撰文,攝影 翁欣10月23日,是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李叔同)的誕辰紀念日。對於法師,很多人都不陌生,他的一生,以出家為界,形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出家前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先驅,出家後的他是持戒謹嚴的佛教律宗高僧。
  • 「兩岸四地」百幅大師稀珍亮相普陀山佛教書畫展
    「兩岸四地」百幅大師稀珍亮相普陀山佛教書畫展 2014-11-20 17:43:47  「兩岸四地」佛教書畫展有臺灣星雲大師、香港紹根長老、澳門健釗長老及「兩岸四地」近百位現代、當代高僧大德、著名法師的書畫真跡同臺亮相,總件數達到121幅,殊為難得。  「禪林稀珍能緊密凝聚兩岸四地之文脈,共同為美麗中國夢而不懈努力。」普陀山普濟禪寺方丈道慈大和尚在第十二屆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開幕式暨「兩岸四地」佛教書畫展開展儀式上說。
  • 印光大師的一件小事,為何令弘一法師敬服,說他是天下緇素之楷模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覺得徒弟明空浪費糧食,是對佛祖的不敬,出言訓斥了一番。弘一法師看到明空眼裡的淚水直打轉,趕忙過去以客人的身份勸解。定眼一看,明空的碗裡果然還殘留著幾顆飯粒,只得委婉勸說:「師侄,你跟隨我師兄的日子不短了,須知道我師兄最是惜福的,容不得糟蹋半粒糧食,還是聽我師兄的話吧!」這件小事,在弘一法師心靈裡引起了強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