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少女有「透視眼」 能看清人體內臟器官(圖)

2020-12-25 搜狐網

  美19歲少女有雙「透視眼」

  能看清人體內臟器官,還能發現疾病

  據美國媒體19日報導,美國加州19歲少女海澤具有非同尋常的特異功能:她能看見每個人身體周圍有不同顏色的光環,並可以據此判斷對方是否有病,甚至可以「透視」人體的內臟器官,猶如一臺「人肉X光機」。

  據報導,現年19歲的海澤是加州庫卡莫恩加牧場市一名少女,她的母親麗扎開辦有一家寵物商店,應海澤母親的要求,媒體沒有透露其全名。

據悉,海澤天生就具有非同凡響的特異功能:她那雙貌似平常的眼睛竟然是一雙與眾不同的「透視眼」——她的一生都能看見其他人無法看到的光線和顏色。

  早在童年時代,每當海澤繪畫的時候,她總是會在所畫的人物、花草樹木的周圍畫上五顏六色的光圈,而其他孩子都不會這麼做。海澤稱,長大一些之後,她開始注意到這些光圈有著不同含義,比出現當她看到某人周圍出現綠色或金色的光圈表示對方身體一切正常,而褐色和棕色的光圈則表示對方出現了疾病。

  海澤表示,除了能看到人體周圍光圈之外,她甚至可以「透視」人體的內臟器官,猶如一臺「人肉X光機」把人體內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海澤稱:「我的視力能從一種能力切換到另一種能力,從而層層深入地觀察人體內的情況。有時候,這種能力讓我十分煩惱,我非常害怕自己所發現的一切。」

  醫學專家對海澤的特異功能充滿了好奇,卻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一種說法認為,海澤可能擁有某種「牽連感覺」(synesthesia),通常出現這類症狀的人能通過一種刺激激發起另一種感覺的狀態,如聞到某種氣味、或者聽到某種聲音便好像看到某種顏色。

  據悉,海澤並不是世界上惟一據稱擁有「透視眼」的人。此前俄羅斯媒體曾有報導稱,現年21歲的俄羅斯女孩娜塔莎·丹基娜的眼睛具有超凡的「雙重視覺」,能像X光或超聲波一樣「透視」人體的內臟器官,甚至能夠看清那些X光和超聲波都無法探測的「死角」,識別出人體內最細微的症狀。 旺社

相關焦點

  • X光透視眼!女子擁有「透視眼」 可以看穿人體的內臟器官
    俄羅斯《真理報》報導:今年17歲的娜塔莎・德米基娜來自俄羅斯城市薩蘭斯克,她擁有一種超常的能力――X光透視眼。  現年19歲的海澤是加州庫卡莫恩加牧場市一名女子,她的母親麗扎開辦有一家寵物商店,應海澤母親的要求,媒體沒有透露其全名。早在童年時代,每當海澤繪畫的時候,她總是會在她所畫的人物、花草樹木的周圍畫上五顏六色的彩虹。
  • 人體內臟器官結構分布圖詳解,人體各器官功能作用說明
    導讀:本文收集了多張彩圖演示了人體內臟器官的結構分布情況,並對人體各器官的功能作用附加詳細的說明。
  • 人體內臟器官清潔24個妙招
    幫助人體內臟器官清潔24個妙招 保持五臟和體內器官的清潔,才能保持身體的健美和肌膚的美麗。 1.膽固醇過高,沒有及時排出體外,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變窄,導致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疾病。能降低膽固醇的食物有:洋蔥,木耳,香菇 2.宿便是人體腸道毒素根源,會重新侵入身體,降低人體免疫力,甚至長期便秘的女性經常會長痘痘。有道是「一日不排便,勝抽三包煙」。含粗纖維的食品能促進腸蠕動,消除宿便,例如:全麥,燕麥,玉米,芹菜。
  • 人體內臟結構人體全息示意圖
    消化管是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和大腸(盲腸、結腸、直腸和肛管)。臨床上,通常把從口腔到十二指腸這段消化管稱為上消化道,空腸以下的消化管稱為下消化道。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包括口腔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內的小腺體,如胃腺和腸腺等,它們都開口於消化管。 ­ 05[醫學普及](學術模擬圖片). ­
  • 人體內臟解剖圖
    內臟是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大器官系統的總稱。其中絕大部分器官位於體壁腔內。各器官系統都有與外界相通的孔道,以進行新陳代謝和繁殖機能。為了幫助大家學好內科學相關知識點,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內科學解剖圖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胰腺的解剖圖解胰腺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外形狹長,長約12~16cm,寬約3~4cm,厚約1.5~2.5cm,重約80g,位於上腹區腹膜後,橫跨第1~2腰椎間,可分頭、頸、體和尾四部。
  • 鑽進「人體內臟」 感知器官構造 西北首臺虛擬實境仿真(VR)系統...
    鑽進「人體內臟」 感知器官構造西北首臺虛擬實境仿真(VR)系統亮相蘭大二院學生體驗VR系統。如今,藉助虛擬實境仿真(VR)系統,人人都能「鑽」進「人體內臟」,詳細了解人體器官構造。佩戴3D頭盔,手持兩個手柄,進入VR虛擬教室。在虛擬實境環境中,想了解人體的任何一處組織、神經、淋巴、血管,點擊都可一覽無餘。體驗者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就像置身其中一樣,這是虛擬實境仿真(VR)系統帶給體驗者的真實感受。
  • 3D列印器官15年後或可移植人體(圖)
    原標題:3D列印器官15年後或可移植人體(圖)記者昨日追訪,國內某媒體官方微博所稱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已經列印出首個活性人體腎臟,實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徐銘恩團隊的研究成果。專家認為,列印可移植的人體器官可能還要等上15年。  媒體官博信息張冠李戴  19日,國內某媒體官方微博說:「最近,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徐明根已經使用一臺3D印表機成功列印出首個活性人體腎臟。」
  • 人體器官衰老不同「零件」有先後(圖)
    核心提示 人體是個有機整體,但每個「零件」走向衰老的過程卻有先有後。近日,美國梅奧診所的專家為大家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臉部皮膚:女性19歲半就開始長出第一條皺紋;男性35歲臉部皮膚開始出現乾燥、粗糙、鬆弛、面部輪廓不再清晰。
  • 人體太赫茲安檢儀現身上海 "透視眼"一眼看穿小火柴
    昨天,記者在上海理工大學現代光學系統重點實驗室,看到了一個具備國際一流「透視眼」的「安監衛士」——主動式太赫茲人體安檢儀。它原本只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地區的國際機場「巡邏」,此番首次現身國內,而且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造」。   「一眼看穿」小火柴   「請把身上的火柴拿出來!」
  • 科學家以3D圖像呈現人體內臟消化反應(圖)
    科學家通過3D模型顯示人體內臟器官北京時間10月8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導,目前,美國科學家對人體的消化系統進行了深入分析,並以3D形式清晰地呈現人體腸道活動的情況。以上珊瑚的生活習性與人體消化系統交互反應所形成的營養交換混合十分相似,在人體消化管道,營養物質通過肌肉運動將濃縮在消化系統內「穿梭」,這導致食物沿著消化管道的一個方向壓縮,其作用就如同海洋水流。類似於珊瑚隨著海水晃動,人體腸道有條理的蠕動運動,腸道壁出現前後「晃蕩」。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生死「擺渡人」(組圖)
    他們是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爸爸媽媽和22歲的雙胞胎兒子,在太原上學的小兒子打籃球時突發腦出血,生命戛然而止。從四川趕來的父母悲痛過後,決定把孩子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圖為家屬籤署捐獻相關協議書。閆娟供圖 攝中新網太原9月13日電 題: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生死「擺渡人」作者 範麗芳「每天都會看到有人生、有人死,我的工作就是協助死者的家屬完成器官捐獻意願,同時讓等待移植的患者有活下去的希望。」「80後」閆娟是山西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工作三年間,有許多次因遭到一些家屬的打罵想放棄,但最終又因另一些家屬的善舉而堅持下來。
  • 航空公司快速完成人體捐獻器官轉運
    快速地人體器官轉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朱同輝 陶濤)8月31日下午,東航開闢綠色通道,通過MU5310航班從廣州快速轉運一例人體捐獻器官至上海。當天13時14分,東航廣東分公司地服部在收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同旅客取得聯繫,了解具體情況,查詢機票訂票情況,了解是否有託運行李,提前幫助旅客值機並列印行李牌。分公司還積極與機場各單位協調,為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2名旅客開闢綠色通道。14時50分,航班開始登機旅客還未到機場。
  • 人體的最大器官竟然是它,女生付出大代價保護它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什麼?這是一個醫學專業的理論問題,很多人可能會猜是肝、胃、腸子等器官,但是這些都不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是皮膚,這原本是醫學課本上寫一條冰冷的理論而已,但是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還是挺有趣,挺重要的!
  • 西班牙美女教師穿人體解剖圖「裸體」授課,學生驚呆了
    西班牙一名女教師穿著印有人體解剖圖的緊身衣授課,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她授課的照片被丈夫上傳網絡後,收穫數萬網友點讚。據英國媒體12月24日報導,維羅妮卡·杜克(Veronica Duque)現年43歲,住在巴利亞多利德(Valladolid),有15年教學工作經驗,平時教自然和社會科學、藝術、英文和西班牙語課程。維羅妮卡·杜克維羅妮卡教小學三年級學生。
  • 《周易》數理之——後天八卦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
    《周易》象數之 後天八卦後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一、河圖洛書與後天八卦和人體部位及五行屬性《易傳·繫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其中就有有關人體部位與器官的各種應用。彼為神奇實用。洛書配後天八卦訣:「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戴」指的是頭部,「履」表示鞋(即腳),指人體下部;人體最外側為手臂,左邊為左手臂,右邊為右手臂,即「左三右七」;左上方是左肩,右上方是右肩,即「二四為肩」,左下為左足,右下為右足,即「六八為足」。這便是洛書配八卦在人身的分布情況。
  • 護航「人體器官」 揭秘廈門機場保障人體器官運輸背後的...
    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兩三次的器官運輸保障任務。昨日,記者走進廈門機場,了解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爭分奪秒  安排離飛機出口最近的位置  「我們當然希望這樣的保障能少點,說明需換器官的人少,大家身體健康……」廈門機場地勤國內部經理周麗娟告訴記者,器官保障中,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等器官,也有眼球、角膜、骨髓,以及用於救助患者生命的造血幹細胞、血液等人體組織。
  • 透視人體內臟?坐擁3D可視化、MR技術,它與280餘家醫院建立合作
    有痛點就有機會。「腫瘤醫療服務市場在我國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王宜主介紹,截至2018年,我國現存腫瘤患者約750萬人,腫瘤治療滲透率約為60%,人均每年治療費用為7萬元左右,我國腫瘤醫療服務市場規模約為3200億元。預計2020年腫瘤患病總人數為1569.6萬人,年增量市場將超過1400億元。
  • 首次實現人體器官透明化!這詭異的圖譜,其實有一個偉大的使命
    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使完整的人體器官透明化。他們利用顯微成像技術,揭示了細胞水平上透明器官的複雜底層結構。由此生成的器官圖可用作3D生物列印技術的模板。將來,這項技術可能為許多有需要的病人按照他們的需求生產人工器官。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細胞》雜誌上。透明的人腦影像圖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眼見為實」。由於缺乏在細胞水平上對器官成像的技術,破譯人體器官的結構複雜性一直是一個重大挑戰。
  • 看震撼的動物、人體標本,了解肌肉、骨骼、內臟結構
    生命奧秘博物館是一家生物塑化標本展覽館,遊客在這裡不僅僅能看到動物、人體的標本,還能看到肌肉、骨骼、內臟結構,是學習生物知識的好地方。展館有三層,第一層為「海洋之魂」展廳,展出了翻車魚、海豚、鯨魚、海龜等海洋生物的標本,還有企鵝、海豚、鯊魚的切片。第二層為「脊椎王國」展廳,可以看到孔雀、鴕鳥的骨架,馬、鹿、鱷魚、熊等動物的標本。此外,二樓有個7D電影館,觀影時椅子會晃動,影片播放效果類似於4D電影。
  • 中國人體器官交易黑市猖獗 供體被當牲口豢養
    ——人體器官買賣調查2.5萬元,為了這筆在北京城僅能買到一兩平方米房子的錢款,楊念付出了自己60%的肝臟。15萬元,為了楊念那60%的肝臟,晚期癌症患者謝有生(化名)的家人四處舉債。全國每年150萬名需要器官移植患者的等待催生了一個本不該有的行業——人體器官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