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企業訂單迅速增加,較去年同期增長79.2%,為了抓緊時間趕工,我們還新招錄463名技術人員和車間工人。」近日,重慶大江美利信壓鑄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吳婷,在與上門走訪的稅務部門、人力社保部門工作人員交流中談道。
財務數據顯示,這家經營通信器材產品和汽車零部件的生產企業,上半年受益於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部分減半繳納的優惠政策,共節省資金306萬元,為自身穩崗增產注入了「強心劑」。
7月18日,記者從重慶市稅務局了解到,截至6月底,重慶市落實國家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共減免企業三項社會保險費96.57億元,涉及16.86萬戶繳費單位,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1.2萬人,完成全年目標64.2%。
穩就業、保就業,關鍵在穩企業、保市場主體。重慶工商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尚可文表示:「這一成績的取得,與減稅費、降成本、緩期限等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落地見效不無關係。相關部門通過落實政策,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潛在活力,推動了全市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從政策實施效果來看,中小微企業是此次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最大的主體,一方面,享受單位社保費免徵政策,政策受益徹底,另一方面,受惠主體數量多,在16.86萬戶繳費單位中的比例超過90%。
位於南岸區的重慶科瑞製藥(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受益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今年2月以來,該公司免繳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部分,共計降低成本560萬元,對於企業穩崗穩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不僅沒有裁員,還積極響應國家穩就業的號召,新招聘了12名大學生,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的同時,響應國家穩就業號召、貢獻社會力量。
該公司董事長李標表示,上半年疫情帶來不利影響,但稅費優惠政策的落地,讓企業在克服不利因素、全心投入恢復產能的過程中獲得不少支持。「現在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政策延期,預計我們全年將免繳社保費980萬元。」
李標提到的減免社保費延期政策,是近日重慶市人社局、財政局、稅務局聯合發布《關於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等問題的通知》。為持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穩定就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增強風險應對能力,提升恢復發展硬實力,該文件通過進一步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政策實施期限,減輕企業生產經營負擔。
其重點明確將全市各類中小微企業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免徵的政策,延長執行到2020年12月底;各類大型企業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徵收的政策,延長執行到2020年6月底;對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確實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參保單位(含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可繼續申請緩繳2020年2月以來的當期應繳納的三項社會保險費,最遲2020年12月底前繳納,不得跨年。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好政策,更要抓好落實。記者了解到,目前稅務部門已優化與社保部門的信息交互和系統連結,通過電子稅務局直接向繳費人展示減免緩後的徵收數據,同時提檔升級「非接觸式」繳費服務、「全城通繳」服務、「新辦企業社保登記零跑路」服務,實現繳費人繳費更方便、享受政策更精準。
重慶市稅務局社會保險費處副處長彭丹介紹,下一步,稅務部門將聯合人力社保等部門繼續開展好政策落實、徵繳服務、宣傳輔導、效應分析等工作,確保繳費人有更多獲得感。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瀚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