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寺位於西安市東南郊,興建於隋代,興盛於唐代。當年,有不少著名的留學僧在那裡學習。那一帶古稱「樂遊原」。李商隱有首著名的詩:
《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以前位置有點偏僻,一直也沒有去過。如今通了地鐵,交通方便,春節前,選了個暖陽微風的日子,專程去拜訪青龍寺。
門口有塊碑,記述了青龍寺庭院建園記。
碑文記載,為緬懷友好先驅,發展中日友誼,於1982年,由日本香川、愛媛、德島、高知四縣於青龍寺遺址共建「空海紀念碑」。
1984年9月,西安市與日本真言宗各派總大本山會又在此建立了惠果空海紀念堂。
1992年5月,中日協商在此建設仿唐庭院。
青龍寺仿唐建築群由著名設計師程錦秋主持設計。
進入庭院,面前是池塘小景,周圍有曲徑通幽的小竹林,還有視野開闊的小樹林。
詩碑長廊上是歷代文人詠頌樂遊原的詩作。
空海是隨日本遣唐使來到中國的,日本前後派出了十九次遣唐使,空海是第十七次的遣唐使。
空海紀念碑由日方設計碑型,製作碑頭,中方精心施工,共同完成。
紀念碑周圍有不少櫻花樹,到了櫻花盛開的時節,繁花掩映著白色的空海紀念碑,不遠處是蒼蒼松柏,那一定是一幅很美的畫面。
梅花開了,雲峰閣在梅梢,中式園林的圖畫美景體現在細節中。
園內有一群cosplay愛好者,在拍他們的大片。
個美麗的小姑娘,在徵得她的同意後,我拍了幾張她的酷辣造型。
我問了她,她的造型是哪個形象?她熱心的告訴了我,那是個很難記的名字,一個去年新出的遊戲形象。
出了庭院,前方是建立在青龍寺東塔院遺址上的寺廟建築群。
進門後兩邊是「普賢殿」和「文殊殿」,樹下是「如來」。
走近空海灌頂雕塑細看,那裡是青龍寺灌頂臺遺址,雕塑的基石上刻有「空海真言密教八祖誕生」幾個字。
說起惠果、空海與佛教密宗,有著長長的故事,可以泡杯茶,倒杯酒,三五知己共敘一番。
唐玄宗開元年間,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位印度密宗大師(開元三大士)來到中國,經一行和惠果的傳揚,形成唐密。
惠果師從不空大師,是不空的傳法弟子。
不空歷任三朝國師,後居小寨的大興善寺。
惠果也是歷三朝國師,備受尊敬。
惠果在青龍寺,史稱青龍和尚,是繼不空後的東塔院灌頂國師。
灌頂是佛教密宗入門或繼承阿闍梨位時的儀式。
惠果有不少的留學僧弟子,空海是受了灌頂儀式的阿闍梨。
阿闍梨的意思近似於導師,是對取得一定成就僧人的尊稱。
空海返回日本後,創立了真言宗,成為一代大師。
院內的「惠果和尚碑」詳細介紹了惠果的生平及成就,惠果去世後,他的墓誌是由空海撰寫的。
電影《妖貓傳》,講的就是不空、惠果、空海的故事,只是敘事方法太過玄妙,看得不大明白。
1990年代,由滕文驥導演,張豐毅主演的電影《曼荼羅》,詳細講述了空海一生的故事。
紀念堂內陳設華美肅穆,綢緞的帷幔裡,兩位大師端坐在幕後深處,面前供奉著蓮花燈。
當初我和朋友穿過半個城去看一部紀錄片電影《尺八•一聲一世》,片中有段樂手佐藤康夫在「惠果空海紀念堂」裡演奏的場景,悠揚的音樂有著聽者落淚的震撼,杜比影院的音效更顯出音樂的空靈,那時我就決定,一定要去青龍寺去看看。
尺八是一種起源於漢,興盛於隋唐的宮廷音樂,音質介於笛與壎之間,由遣唐使帶入日本,後又失傳。
南宋時期,有日本僧人在杭州護國寺學習後再次傳入日本,遂在日本發揚光大。
最初,是在卞之琳的一首詩裡接觸尺八,讀到了作者當時複雜的心情。
象候鳥銜來了異方的種子,
三桅船載來了一枝尺八。
從夕陽裡,從海西頭,
長安丸載來的海西客。
夜半聽樓下醉漢的尺八,
想一個孤館寄居的番客
聽了雁聲,動了鄉愁,
得了慰藉於鄰家的尺八。
次朝在長安市的繁華裡
獨訪取一枝悽涼的竹管……
(為什麼年紅燈的萬花間,
還飄著一縷悽涼的古香?)
歸去也,歸去也,歸去也——
在大明宮詞裡,賀蘭氏那段妖嬈魅惑的獨舞,配樂就是尺八。
後來,專門去看了佐藤康夫演奏音樂會。
青龍寺之旅,起源於音樂的召喚。
去探尋一段歷史,一段關於大師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