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尋味,一起品味。大家好,這裡是美食吧。
都說春餅是春天吃的,那夏天,冬天和秋天就不能吃了嗎?其實這是來源於古代,春天的時候吃春餅象徵著開開心心的迎接春天,希望有個好收成。所以還有皇帝每年立春的時候,就給文武百官賞賜春餅,就是為了討個好兆頭。所以春餅啥時候都能吃,想吃就能吃,這不立夏了,想吃春餅,這次就自己做。
其實春餅最初叫做春盤,因為是立春的時候把麵餅放在盤子裡加上菜捲起來吃的,所以也叫春盤,後來不知道啥時候就變成春餅了。春餅可以烙,可以蒸,我沒做過春餅,今天第一次做,做了蒸的春餅,也做了烙的春餅,我個人來說,覺得烙的春餅特別簡單而且容易上手,出鍋手一晃就散開了。
春餅為什麼那麼受大家的歡迎呢?春餅吃起來很軟,口感又很勁道,因為麵皮特別薄,所以裡面加的菜咬一口特別多,麵皮的勁道和香軟加上配菜的味道和口感,吃起來真的讓人停不下來。春餅還有一個比較讓人喜歡的原因是裡面的配菜,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換成自己愛吃的菜或者口味,愛吃辣的可以放辣椒,吃不了辣的放點其他醬料都特別好吃。
沒做過春餅之前我覺得特別難,今天我在做春餅的時候發現其實特別簡單,就是做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有很多細節掌握不好,做出來的春餅就差強人意,比如擀麵皮的時候要擀多大,擀多厚,和面的時候要用熱水還是冷水,烙春餅的時候要不要放油,我都做了不同的嘗試,在接下來的步驟中我也會詳細的說說。
春餅可以蒸可以烙,到底哪種方法比較方便快捷?兩種方法比較之後你就學會了,這樣做很省事方便,出鍋手一晃就散開了。我就來說說具體的步驟吧。
【蒸春餅】
食材:麵粉。
輔料:鹽,食用油。
做法:
1,準備適量的麵粉加少量的鹽攪拌均勻,用筷子在中間劃開,一半用開水和面,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另一半用涼水攪拌成絮狀,然後加少量的食用油,用手揉成麵團,放在盆中醒面半個小時。
2,醒好的面,一分為二。一半揉成小長條,然後切成小面劑,用手先揉圓再按扁,用擀麵杖擀成餃子皮大小,大小要均勻,然後把一張餃子皮上都抹上食用油,再把另一張餃子皮放在上面,再次刷油,這樣依次放上10張餃子皮就可以了。
3,餃子皮用手在中間和邊緣的中間往外推,把餃子皮捏大,然後用擀麵杖壓幾下,再用擀麵杖把麵皮擀薄。
4,鍋裡加水水開後,蒸屜上放入一個溼毛巾,把麵皮放上去,隔水蒸七八分鐘就可以出鍋了,出鍋的時候可以明顯的看到有氣泡。
5,為了讓麵皮看上去更美觀,用碗扣在剛出鍋的麵皮上,沿著碗邊把麵皮切好,趁熱撕開麵皮。
蒸春餅的細節分析:
1,做春餅的時候一定要一半用熱水和面,另一半用兩水和面,這樣揉成的麵團口感很軟,又很勁道,最主要的是春餅是要包菜的,這樣做出來的春餅薄但是不容易破,包住菜之後不會破很關鍵。和好的麵團要醒面,其實是讓麵團慢慢增加筋性的過程,所以這個過程一定也不能省,這也是我後來才發現的,不要為了省時間不醒面,醒面時間至少半個小時。
2,和面的時候還要加些鹽,讓面的筋性更強,最後還加了食用油,這是為了讓麵團醒好之後不沾手,也不容易沾案板,擀麵的時候最好不要撒面避免粘案板,如果有點粘,可以放點油防粘。
3,麵團做成小劑子的時候,搓圓後,如果大小不一,可以把大的去掉一些,小的再大一些,儘量做到均勻大小,這樣擀的時候厚薄均勻,出鍋的時候不容易沾,如果有的大有的小,就會出現我之前出現過的情況,厚的容易沾薄的,薄的容易破,所以小劑子的大小均勻也很重要。剛開始我做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第一次出鍋的時候就出現了這些問題,後來我才發現是這個原因。
【烙春餅】
輔料:食用油。
1,碗裡加少量的麵粉,鍋裡加點油燒熱之後分次倒在碗裡的麵粉中,倒入一部分之後要先攪拌,如果還不能成型,就再加一些,直到能夠攪拌成稠麵糊的狀態就可以了。
2,蒸春餅的時候剩下的另一半麵團,搓成長條,然後做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然後再次擀成餃子皮。按照上面蒸春餅的做法,一張餃子皮,抹上油酥,再放一張,一次放入十張左右。
3,擀成薄餅的形狀,大小要根據自己做的小劑子的大小,如果小劑子比較大,麵皮就要大一些,看上去比較薄,但是又沒有完全擀成一張麵皮就行。
4,鍋裡無水無油,燒熱之後放入麵皮,蓋上鍋蓋。
5,等大概30秒打開,麵皮已經鼓起大泡,這時候肯定是熟了就可以出鍋了。用手拿出來之後往案板上一放整個就散開了,都不用揭。
烙春餅的細節:
1,用麵粉做油酥的時候熱油要分次加入,不能一次加太多,加的多了油酥比較稀,太稀了麵皮可能就鼓不起大泡,就不容易散開了。我剛開始的時候試過麵皮之間刷食用油,但還是很容易沾,我就覺得可能是太稀了,而且因為是在鍋裡烙的,加了油之後就會流在鍋裡,麵皮熟了之後就變成餅了,而不是春餅了。
2,烙春餅的時候一定不能加油,我也試過加油,因為害怕春餅會糊,就加了食用油,結果做出來的春餅,貼著鍋的那一張,變成了烙餅,焦黃酥脆,根本就不是春餅了,所以一定要無水無油的烙春餅,這也是為什麼烙春餅的時候每張餃子皮之間要加油酥,而不能加食用油的原因。
3,烙春餅的時候要蓋上蓋子,這樣熟的比較快,最下面的一張也不會糊。我在烙春餅的時候,蓋上蓋子之後,隔沒多久就會聽到電餅鐺突然加熱的聲音,這時候我就打開了,春餅已經鼓起了大泡,說明完全熟了。可以用透明的蓋子蓋上,這樣看到春餅皮鼓泡了,就可以出鍋了。
下面再做些配菜,做了涼拌土豆絲,之前寫過具體做法,今天就說一說京醬肉絲的做法。
【京醬肉絲】
食材:瘦肉。
輔料:料酒,澱粉,食用油,雞蛋,甜麵醬,生抽,白糖,黃豆醬,香油。
1,瘦肉切大小均勻的肉絲,切好之後加一勺料酒,一少澱粉,一勺食用油,一個雞蛋攪拌均勻,醃製半個小時。
2,碗裡加兩勺甜麵醬,一勺黃豆醬,一勺生抽,兩勺白糖,五勺清水攪拌均勻備用。鍋裡加少量的油,燒熱之後放入醃製好的肉絲,炒到變色之後放入調好的料汁。
3,大火慢慢收汁,收汁完成之後,可以再加少量的香油。
4,卷上春餅就可以吃了。
京醬肉絲的細節:
1,瘦肉在醃製的時候,要根據肉的多少放雞蛋,如果肉不多可以只放蛋清,因為如果肉比較少,放入了整個雞蛋,本身加的其他調料已經有水分,再加一個雞蛋,就需要放更多得澱粉,但是澱粉不能放太多,放多了在鍋裡炒的時候就變成煎肉了,沒有了肉絲本身的形狀。所以醃製肉絲的時候,澱粉一定不要放太多,放澱粉主要是為了讓肉絲更嫩,也更容易入味的。
2,如果不想放黃豆醬可以不放,這裡我沒有加鹽,炒出來的味道是偏甜一點的。
土豆絲裡面加了辣椒油,京醬肉絲有點微甜,一起放在春餅中一卷,咬一口鹹甜微辣,特別過癮。蒸春餅和烙春餅的做法中,我覺得烙春餅更簡單一些,對手法的技術要求更低,蒸的時候因為還要趁熱揭開麵皮,所以對小劑子的大小是否均勻,擀的時候是否薄厚均勻等要求高一些,所以不好做。烙春餅只要按照步驟做了,基本都不會失敗。
但是蒸出來的春餅和烙出來春餅口感是有稍微的差別的。兩種方法春餅做出來都很勁道,蒸春餅口感更軟一些,蒸的時候吸收了一些水分,烙春餅的時候蓋上蓋子也能保留水分,所以總得來說,烙春餅更方便快捷,一次只要30秒就可以了,蒸的時候還要大概十分鐘,而且烙春餅也很軟,只是相對蒸春餅稍微有一些沒那麼軟,烙完之後春餅不用揭就開了,這點比較適合新手。
兩種春餅的做法你更喜歡哪一種呢?你喜歡吃那一種呢?歡迎一起留言討論春餅的做法。
(美食吧內容原創,原創不易,如有抄襲,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