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啟義:太平山遊記

2020-12-09 封面湘西

作者:譚啟義

五一節期間,太平山森林公園果利河谷綠道旅遊新線路開通,我與堂弟相邀來到了果利河畔「山水龍城公園」秀美的風雨一橋西頭,電瓶旅遊觀光車的第一起點驛站登車。從果利河谷沿河而上。新修的土紅色河谷綠道兩旁,綠樹成蔭,繁花似錦,那從峽谷深山逶迤而來的果利河,飄逸如綢緞,清澈似水晶,滔滔奔騰而過,穿秀美虹橋、過滾水石壩,如優雅的樂曲相伴,一路譁譁輕唱……

那一夥夥火鄉妹子在河邊的樹蔭下洗衣捶被;那一個個頭戴鬥笠老翁蹲坐在河旁悠閒的垂釣。幾頭老水牛在河邊綠地上吃草;一群群水鴨子在河中紅掌拔波典項天歌!

繁華市區林立的高樓遙遙可望,寧靜郊區優雅的別墅將新農村的美景展現。

沿河兩岸、奇峰突出險峻壯美;峽谷深山,灌木叢生翠竹滿波一遍鬱鬱蔥蔥。

高鐵動車、高速公路的兩座天橋飛越峽谷,橫跨碧水,天塹變通途。

車行河谷綠道如駛進清新寧靜的氧吧,真乃:十裡綠水青山十裡秀美畫廊——車行綠道上,人在畫中遊。

觀光車行程約半小時就到了太平山腳的韓家坪遊客接待中心的生態停車場。該旅遊接待中心位於龍山縣城東北部,座落於新改造提供的旅遊公路與果利河谷綠道觀光車旅遊新線路的交匯處。距龍山縣城約5.5公裡。

該遊客中心,包括遊客服務區、餐飲區、商業區、賓館區和生態停車區等一條龍服務項目。

龍山縣為更好地開發提質太平山旅遊景區,總投資1.5億元。新建了太平山韓家坪遊客接待中心,太平山森林公園果利河谷綠道,太平山牌坊至韓家坪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太平山景區斜形觀光電梯通道建設工程,太平山殿閣修復改建和山道拓寬改造工程及相關配套設施等項目。使太平山景區面貌煥然一新。

太平山是一座紅砂巖石山。形似魚背,南北長約200餘米,東西寬約30餘米,最高峰約150多米,四周懸崖峭壁、險峻雄奇!

上山有三條遊道,一是乘斜形電梯上山,二是經景觀亭、絕壁棧道上山,三是經東邊電梯下站旁三修樓上山。

斜形電梯高達110米,可直達山頂,現已竣工,即將開業營運。三修樓尚在施工,目前只能經烏龍門絕壁棧道上下山。

新開闢的旅遊山道有1米多寬,兩旁有護欄防護,當天登山的遊客較多,有青壯年男女和少年兒童,有由父母與長輩牽手攀登的幼兒,有年過花甲、手柱拐杖的白髮老人,人們一路笑語,一路相攜相扶緩緩地向上攀登。登上山脊上的新修建的文昌閣景觀臺小憩,再沿著亭中央的螺旋梯登上三樓閣頂觀景臺,極目環視,無限風光盡收眼前,那山巒起伏,青山吐翠,林海茫茫,碧水繞山谷蜿蜒曲折,於山腳流淌,那斜形電梯懸掛於懸崖絕壁旁險峻優美。那巍巍矗立山巔紅柱黃瓦、飛簷翹角的觀音閣直衝雲天、雲纏霧繞,美不甚收!

從觀景臺沿著新修的山彎棧橋與山脊遊道過烏龍門到山腰兩座涼亭處休息片刻之後,就開始攀登險峻的太平山西側的絕壁棧道。棧道之險不敢分神旁觀。順山道而上迎面見一秀美的涼亭屹立山邊。亭裡邊是一長方形的放生池,池水清澈,有幾條小魚遊蕩,池內一對栩栩如生的白鶴塑像展翅欲飛。亭上面的山脊上一座灰黑色的小石塔掩映在綠樹中。塔名松月塔,由青石砌成,高約三米三層六面,塔身刻有字畫,因天長日久風化模糊不清,塔旁的幾塊松月塔碑文記述著松月塔悠久的歷史,字字醒目。

從塔旁山脊上手扶鐵鏈拾級而上,就來到山頭普照寺的山門殿,走進殿門,眼前殿堂密布,普照寺左右兩則分別為小鼓樓與鐘樓,殿前的山頂兩旁,左邊是地藏殿,右邊為藥師殿,正前方是大雄寶殿。

六年前我曾從東側的石梯路登山到此一遊。此處還是山頂上的一塊平坦空坪,這些古殿建築物都是近幾年開發旅遊業新修與擴建的殿堂廟宇——紅柱黃瓦,古色古香、富麗堂皇。給雄奇俊秀的太平山美景更添異彩。

從大雄寶殿後右側前往息影洞,臺階旁的神龍井內的池水清澈透明,一細小的清泉自匠人雕琢的龍頭口中流出,用瓢接飲,清涼可口,真是天然礦泉、甘露玉津,故寺廟僧人常年飲用,無病康健,益壽延年。

息影洞是人工在紅砂巖石壁上開鑿出來的一個長方形石室(長5米,寬4米,高4米,頂部拱型),在石室裡壁上排放著多尊菩薩塑像。

繼續前行到山東側即可見那由東側上山的必經之路,那石壁上最為險陡的幾十級石梯臺階,石臺階是人工在陡峭石壁上直接開鑿的石梯,兩側有鐵鏈護欄,遊客需手拉鐵鏈小心拾級而上,鐵蓮外是萬丈山崖,令人心驚膽顫!

高大氣派的觀音閣雄距於險峻毓秀的孤峰之巔,富麗堂皇的山頂殿堂群之上,如鶴立雞群,雄奇壯觀!沿閣樓步梯上上下下的遊人與香客絡繹不絕。登上三樓閣頂扶欄環視: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下」,那旖旎的無限風光令人心醉!

那山巒起伏林海茫茫、群山吐翠一遍鬱鬱蔥蔥。那果利清流蜿蜒曲折,流淌深谷似一條碧蘭的綢緞飄逸遠方……

那四面懸崖峭壁孤峰獨秀,四周綠樹灌木傲然挺立青翠蔥籠,雄奇美觀,那紅柱黃瓦,古色古香的殿堂亭閣與綠樹翠竹交相輝映美景如畫。那蔚藍天空,彩雲飄飛,豔陽高照,清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

住寺僧人相告:早晚登樓觀景更是一絕!

清晨,峻岭群山茫茫林海,雲霧繚繞時隱時現,太平高山,險峰秀閣,雲纏霧繞,升騰於霧海之中,凌雲似登仙……

傍晚,夕陽晚照,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晚霞映照絕壁險峰、殿堂亭閣,習習生輝,風光無限……

據說章太炎先生到此一遊對太平山美景讚賞尤佳、留下佳句:

「太平山巒疊翠,林木蔥蘢、山峰險秀,殿閣凌雲,風景優美,不亞於廬山雁蕩」。

太平山位於武陵山腹地,湘西北邊陲。酉水之濱,傍依龍山縣城,風光旖旎,鍾靈毓秀,因其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積澱厚重而盛名世,成為一方佛教聖地。

始建於東晉隆安帝二年,清光緒帝曾賜封太平山宏松大師為曹洞派第四十七世正宗傳人,傳說該寺第五代主持宏松禪師雲遊京城時,曾為光緒皇帝治癒奇險之疾「背花」,受到封賜獎賞,回太平山後修建了藏經樓、觀音閣等與其雄奇險峻而聞名天下!

個人簡歷:譚啟義,漢族,中共黨員,湘西龍山縣糧食局退休職工。自1998年起發表散文作品十餘篇,被團結報等報刊、雜誌和騰訊、百度等網站刊發。其作品「隆頭古鎮記憶」「美麗的洗車河」等受到「封面湘西」的好評推薦。

·END·

監製/角角

主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石群方

審核/黃沙沙 尚欣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一位香港居民的新春遊記:攀登太平山
    都是上班族,平日甚少出動,幸好是攀登太平山,交通方便,上下山容易。太平山為香港維多利亞海港地標,登頂也別具意義,值得自豪驕傲。  我們早晨在國際金融中心集合,沿著中環上山。來到藝穂會附近,斜坡漸多,特別是在金鐘纜車站附近,斜坡更是又長又高。
  • 太平山瀑布
    位於五指山市東北6公裡處的太平山。太平山海拔800多米,山上長滿老樹古藤,巖石疊峰奇秀,山花爛漫,林木蔭翳,曲徑通幽,太平山瀑布奇偉壯觀,上細中粗。     景點位置:
  • 香港島的最高峰——太平山
    香港島的最高峰——太平山圖、文/段海森 太平山,原名「硬頭山」,古稱為香爐峰太平山歷史悠久,太平山風光秀麗,是高級住宅區。 站在太平山上放眼四望,在萬千燈火的映照下,港島和九龍宛如鑲嵌在維多利亞港灣的兩顆明珠,交相輝映。中環地區,更是高樓林立,壯觀無比。
  • 香港太平山
    那年的一次旅遊,我跟隨父母家人去了一趟香港,遊玩了太平山。太平山是香港少有的高山,最高峰554米,這裡風光秀麗,站在山頂的觀景臺,可以俯瞰整個維多利亞港灣,是外地遊客到香港觀光必去之地。太平山山頂曾是高檔住宅和外國使館人員居住的地方,現在半山腰已經改成繁華的商圈,山頂仍然住著不少明星和富豪。
  • 太平山(香港)-體驗百年歷史的太平山纜車
    太平山歷史悠久,擁有多個名稱,而不同的名稱所指的範圍亦有所不同。據記載,在地理上和歷史上,太平山覆蓋龍虎山以東、薄扶林以北、馬己仙峽以西的一大片山丘地帶。後來,太平山的山腳部分被劃分為中環和上環,被發展成為中心商業區。
  • 太平山上的思索
    ——有人計劃開發太平山,文化探源當然是前期工作的一部分。出發前,因我們對太平山位置有著書本性的猜測,略有分歧:一說走浠英路。因為我知道浠水有太平山是讀了龔鼎孶所著《浠川政譜》之後的事。為了防禦張獻忠起義部隊的進攻,時任浠水縣令的龔鼎孶向按院(省行政機構)和分巡(地級行政機構)做了一個名為《善備》的防禦報告。報告中提到了浠水有兩個太平山:「太平山,離城二十裡,峻岭崇峰,旁有古剎。
  • 香港島最高峰——太平山
    香港港島有一座山,名曰太平山(Victoria Peak),又名扯旗山、爐峰和域多利山(亦作域多釐山,為港英政府對當時在位的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女王「Victoria」的中文翻譯),坊間稱山頂(The Peak
  • 大美湘西|太平山
    距離湘西龍山縣城八公裡的太平山,古往今來,一直是佛教傳承的潔淨聖地。也是一座懸崖峭壁、拔地而起的「孤山堡」,獨自屹立在烏龍山大山脈懷抱。源於大自然鬼斧神工,孤峰獨秀,四季雲霧繚繞峰巒,雄偉壯觀。遊客遊覽太平山,討論山門上的題字。  遠遠地眺望,太平山宛如一尊超凡脫俗的「金佛」。
  • 太平山上的炮戰
    作者:李國瑛每當我想起青島太平山,心中就有一股濃濃的思念之情,想到太平山,就想起母親第一次去青島的經歷,想起父親從陸軍到海軍的經歷,也就想起了青島太平山上的高炮連……那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父親從遙遠的雲南西雙版納勐壠,駐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13軍39師117團2營5連連長位置上
  • 登高•太平山-中新網
    登高•太平山 2012年09月06日 17:03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在香港,如果說登高,首先很容易想到的是登太平山。登太平山的確是首選。在太平山頂繞走一圈,山下的景色一覽無遺。登過太平山,統覽了山下景色,可以說是到過香港了。  太平山這個名字,也確是好名字。天下太平,太平是人們歷來嚮往的盛世。  太平山是我曾經常去「登高」的地方,不一定在九月九日才去。有時就是一個人登大平山去,在山頂蹺行一周,也是很有樂趣的活動。
  • 太平山景區全新開放
    近日,龍山縣太平山景區正式開放龍山縣太平山景區由皇倉坪休閒娛樂區、新城探險覽勝區、太平山宗教文化旅遊區、興堡森林生態旅遊區等四大區域組成,其核心景區為太平山宗教文化旅遊區。太平山孤峰獨秀,山上有始建於東晉隆安年間的普照寺。太平山集奇、險、俊、秀於一體,有國家一級、二級、三級自然景觀共37處。近年來,龍山縣實施了太平山森林公園果利河谷綠道及旅遊開發項目,對景區基礎設施進行了提質升級。
  • 龍山:太平山景區正式開放
    紅網時刻湘西7月24日訊(記者 歐陽琴芳 實習記者 龍壽兵)7月23日,龍山縣太平山景區正式開放,並被授予國家「AAA」級景區牌匾。太平山由皇倉坪休閒娛樂區、新城探險覽勝區、太平山宗教文化旅遊區、興堡森林生態旅遊區等四大區域組成。
  • 龍山:太平山景區正式開放
    紅網時刻湘西7月24日訊(記者 歐陽琴芳 實習記者 龍壽兵)7月23日,龍山縣太平山景區正式開放,並被授予國家「AAA」級景區牌匾。太平山由皇倉坪休閒娛樂區、新城探險覽勝區、太平山宗教文化旅遊區、興堡森林生態旅遊區等四大區域組成。
  • 太平山一日遊
    武寧太平山櫻花爛漫美到無法言喻
  • 蜿蜒起伏的太平山
    李巖/文太平山與湛山、青島山毗連。青島中部多屬丘陵地帶,太平山在這一帶丘陵中算是異軍突起的一座,最高海拔150米(電視塔山頭海拔110米),它單獨好像構不成一個獨立的景點,但太平山景區卻是青島市區最大的一處以自然山體和林木、花卉等動植物景觀為主體的風景區。太平山山石嶙峋,起伏蜿蜒,各種松樹常青,滿山刺槐密布,向西延伸為青島山、貯水山、八大關及小魚山,向東伸展為湛山。
  • 青島太平山的故事
    青島太平山的前身是什麼山,說法不一,但較普遍的說法是「會山」。依據是,前海周邊太平山海拔最高,以前,面對黃海之濱,人們在大海的遠處,能隱約可見此山,因而得名「會山」;也有說叫匯泉山,早先,山腳下(現中山公園東)有一條水溝,裡面有一個泉眼,常年流水不斷,過路的行人口渴了可以來取水喝,時間長了,人們便把這座山稱為「匯泉山」;而以前湛山村的老人卻說,太平山的前身就是「斬山」(湛山)。
  • 龍山太平山景區正式開放
    湘西網7月24日訊(記者 周名猛 通訊員 田 振)7月23日,龍山縣太平山景區正式開放,並被授予國家3A級景區。龍山縣太平山景區由皇倉坪休閒娛樂區、新城探險覽勝區、太平山宗教文化旅遊區、興堡森林生態旅遊區等四大區域組成,其核心景區為太平山宗教文化旅遊區。太平山孤峰獨秀,山上有始建於東晉隆安年間的普照寺。
  • 龍山太平山景區正式開放
    湘西網7月24日訊(記者 周名猛 通訊員 田 振)7月23日,龍山縣太平山景區正式開放,並被授予國家3A級景區。龍山縣太平山景區由皇倉坪休閒娛樂區、新城探險覽勝區、太平山宗教文化旅遊區、興堡森林生態旅遊區等四大區域組成,其核心景區為太平山宗教文化旅遊區。
  • 太平山,臺灣三大林區之一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介紹的旅遊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雲海日出高山湖,太平山。太平山山勢偉岸,高聳人云。在高不見頂的山峰上,遍布著各種各樣的樹木和花朵。太平山不僅如此,這裡還是動物的天堂。為了保護這些奇特的野生動物,太平山附近專門開闢了野生動物保護區。
  • 太平山:半是蔥蘢半是煙
    我平生登山無數,只能說,太平山登山路徑之多,絕無僅有。港島四個行政區,圍繞太平山的灣仔區、中西區和南區,每個區的上山路徑都數以十計。就是離得較遠的北角區,也有多條行山徑,經由別的山頭抵達太平山。這也許可以看作香港多元社會的象徵。歷史的偶然,造就了這座獨特的城市,中西交匯,南北共融,紛紜而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