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顆恆星散落天際角落,在遠方,發著光。」
和宇宙有關的一切總是帶有一種未知的浪漫主義。Brian Cox教授在BBC紀錄片《宇宙的奇蹟》裡講到,「宇宙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如今,宇宙的故事真正成為了人類能夠聽懂的旋律。
2020跨年夜,酷狗音樂跨界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發布了融合100顆脈衝星信號元素的黑科技神曲《脈衝星》,主打「來自宇宙的2020祝福」。歌曲上線不到10分鐘,評論數迅速超999+,且很快霸榜酷狗音樂、QQ音樂、微博等多項榜單。這首歌可能是人類音樂史上首次與宇宙合奏,看似天馬行空的創意,一舉打破天文與音樂的次元壁。
觸發跨年夜情感共鳴
浩渺神秘的宇宙可以給用戶帶來豐富的情感暗示,類似於星座學、塔羅牌、佔星術流行的底層心理因素。再加上跨年夜,在新年情緒的渲染下,收到一份來自宇宙的神秘祝福,真是吊足了大眾的好奇心。
於是,《脈衝星》選擇在跨年夜首發,歌曲以浩瀚宇宙為底色,脈衝信號雖然遙遠但堅定,於茫茫星際中穿越數萬光年的距離,抵達心中的目的地。歌詞中對「夢想」的引導,如「為我的每個夢想指引方向,尋找家找到它」,可以幫聽眾樹立起展望未來、堅定夢想的勇氣,從而產生情感共鳴。有聽眾就在歌曲評論區表示,2020年要做一顆頻率獨特的脈衝星,為夢想蓄力。
不僅如此,國家天文臺也藉助酷狗音樂全網第一的用戶規模,完成了關於「中國天眼」這一大國重器的科普,酷狗音樂品牌的社會責任感也得到塑造,實現了傳播目標的雙贏,不少聽眾在歌曲評論區向「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致敬
打造宇宙營銷硬實力
如果說貫穿此次Campaign的Slogan「來自宇宙的2020祝福」,是這波創意的情感落腳點和價值觀承載,那麼將脈衝星的電磁波「翻譯」成聲波,則在技術層麵塑造出品牌的「硬實力」。
「宇宙營銷」向來是各大品牌秀技術肌肉的利器,但大多數宇宙營銷停留在表層,譬如簡單地把產品送往太空: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手腕上的歐米茄和太空符號綁定;1985年,美國太空飛船「挑戰者號」帶著特製的「太空飲料機」和「可口可樂太空罐」飛向了太空;2018年,馬斯克通過重型獵鷹把特斯拉跑車送入太空;近兩年國內也有一些品牌試圖將用戶的信息送入太空。
打通跨界品牌之間的內在邏輯、讓跨界看上去「合理」格外關鍵,尤其是在跨度極大的宇宙營銷領域。在這次聯合國家天文臺FAST的宇宙營銷中,酷狗音樂找到了巧妙的內在連結點:脈衝星接發送的電磁波和歌曲聲波之間的技術轉化。
脈衝星是宇宙深處快速自轉的中子星,能夠發射嚴格周期性的脈衝信號,和聲波一樣,都是有規律、有節奏感的信號;製作團隊把脈衝波的振動頻率轉化為歌曲的節奏元素,將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新發現的100顆脈衝星信號,依電磁波信號強度,與聲波強度進行對應,按照振幅轉換為強度的參數方式導出聲音,賦予音色,融入到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尾奏中,最終演繹出人聲、電子樂、管弦樂與「百星」齊鳴的旋律。
這波硬核操作,使得酷狗音樂聯合「中國天眼」的宇宙營銷,不再是鬆散無章法的「拉郎配」。憑藉著無聲電磁波轉化為聲波的「強關聯」,酷狗音樂的敢於創新被凸顯出來。
據了解,《脈衝星》是酷狗音樂為星曜計劃打造的主題曲,該計劃是酷狗音樂為全方位打造潛力音樂人推出的音樂扶持計劃,即通過歌曲數據、粉絲數據等多維度標準,挖掘具有潛力的獨立音樂人,併集合全平臺資源,為音樂人及歌曲進行全方位推廣、定製培養計劃,為音樂行業營造優質的創作生態。從這個角度上看,此番攜手「中國天眼」FAST,酷狗也是在發現音樂人群體中的「脈衝星」,在打造原創音樂領域的「中國天眼」,由此,品牌契合度再度凸顯。
(責任編輯:董雲龍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