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訴蝦米音樂侵權在線音樂版權戰繼續

2020-12-16 中國新聞出版網

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版權之戰在沉寂一段時間後再次硝煙頻起。繼阿里音樂旗下公司向杭州餘杭區人民法院遞交訴前禁令申請,禁止酷狗音樂播放其獨家版權歌曲後,酷狗公司也向法院遞交訴前禁令申請,要求阿里音樂停止提供《趁早》《太委屈》等知名歌曲的播放。

近日,酷狗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向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遞交訴前禁令申請,斥阿里巴巴(杭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在其旗下產品「蝦米音樂」上向公眾提供酷狗公司享有獨家著作權利的音樂作品。日前法院已依據《著作權法》《民事訴訟法》相應條例規定,裁定阿里音樂立即停止通過「蝦米音樂」平臺向公眾提供涉案錄音製品。

經法院審查,此次阿里侵犯酷狗獨家版權音樂作品數量為456首,其中包括張惠妹、陶晶瑩、蘇芮、黃磊等眾多知名歌手耳熟能詳的代表作,包括《趁早》《我可以抱你嗎》《太委屈》《聽海》《橘子紅了》等知名作品。據酷狗公司版權負責人介紹,酷狗早於2014年8月就已多次發函維權,要求阿里音樂下架侵權歌曲,但阿里音樂至今仍在傳播侵權歌曲。侵權數量大、時間久,帶有明顯的侵權惡意,給包括酷狗在內的積極推動音樂正版化進程的企業帶來很大影響。

酷狗音樂表示,此次起訴阿里盜版侵權,是希望維護網絡音樂版權,對以盜版音樂搶佔市場份額的不法行為予以打擊,同時也希望引起國內整個數位音樂行業對版權問題的重視。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加之酷狗、騰訊等中國正版音樂先行者的積極推動,相信對中國網絡音樂版權產業發展、維護版權和音樂人的合法權益均有深遠的影響。(芳菲)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大限已至 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追溯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的發展史,第一個浮現在人們回憶中的名字大概當屬「酷狗音樂」。2003年,面對來自百度的競品「百度mp3」的威脅,音樂搜尋引擎「搜刮音樂網」創始人謝振宇做了一個決定,要向音樂搜索的下遊市場:音樂下載和音樂客戶端市場進行轉型。隨後,謝振宇便創辦了酷狗公司,推出音樂軟體酷狗音樂,並在半年不到的時間裡達成了10萬人同時在線的成績,一炮而紅。
  • 蝦米被傳關閉,優質音樂社區為何成「在線音樂」的「局外人」?
    如小涵一般的受眾不在少數,但隨著蝦米音樂版權層面的日益沉寂,平臺流失了大批受眾。根據Mob研究院在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期間的調研數據:移動音樂月活TOP10表現兩極化,第一名的酷狗音樂月活用戶數值超過17858億,而最後一位則不到200萬。其中,蝦米音樂的月活689.5萬。
  • 蝦米音樂被傳關停,在線音樂「老問題」待解
    十四年過去,數位音樂市場大變天,「抗鼎」的騰訊音樂市值超過280億美元,網易雲音樂緊追不捨,酷狗、酷我、千千靜聽……二線的音樂平臺都在創造短暫輝煌後,又迅速停留在歷史長河中,被人遺忘。如今,蝦米音樂也會被人徹底遺忘嗎?
  • 蝦米或將關閉,在線音樂步入寡頭時代
    在QQ音樂、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三分在線音樂市場的今天,蝦米早就淡出了大多數人的視線,但對於蝦米的用戶來說,這一消息讓人悲傷,蝦米音樂官方微博下,眾多用戶都在大呼「不要關閉」、「不想告別」。2015年3月,蝦米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也在這一年,音樂平臺的版權之戰一觸即發。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了嚴格的音樂版權令,要求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並責令各個網絡音樂服務商將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數據顯示,在規定時間內,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共下線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220餘萬首。
  • 蝦米將死:阿里退場,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千千靜聽頁面酷狗音樂和千千靜聽的成功引來了躍躍欲試的創業者們。在那個版權意識薄弱的年代,幾乎所有的音樂作品都可以通過搜尋引擎免費下載,酷狗音樂和千千靜聽的成功看起來似乎並不難複製。伴隨著一批又一批的侵權盜版案件被查處。市面上流通的音樂軟體數量銳減,而剩下的音樂軟體大多無力承擔高額的版權費用,只能暫停提供版權音樂的下載功能,在摸索中向其他方向轉型。而對於仍想要在音樂軟體的賽道上發展的公司而言,朝著「洗白」重點前進成為了他們唯一的方向。音樂App鄙視鏈是如何煉成的?
  • 蝦米音樂明年將關閉?在線音樂江湖中已掉隊
    曾幾何時,蝦米音樂每月人均使用時長達300分鐘以上,位居行業第一,超過網易雲音樂、QQ音樂、全民K歌和唱吧,如今,蝦米音樂卻淪為「落魄貴族」,令人唏噓。此外,隨著蝦米或將被解散傳聞登上熱搜,其所處的在線音樂行業亦重回大眾視線,行業格局將如何演變?誰還在這一行業中廝殺?蝦米要解散?
  • 蝦米音樂被傳解散?在線音樂江湖還有幾人廝殺
    有了阿里資本的加持,2014 年,蝦米音樂斥資 3000 萬元買下了《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的音樂版權。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成阿里音樂。2016年,高曉松、宋柯、何炅等名人的加盟,更是給阿里系在線音樂平臺帶來了大批粉絲。 彼時,蝦米音樂憑藉高音質、高品位歌單吸引了不少年輕人。
  • 蝦米音樂即將關閉!下一個倒下的在線音樂,會是誰?
    那說到音樂,目前主流的APP有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音樂以及酷我音樂這5個,其中機哥用QQ音樂、網易雲音樂是最多的,其次是蝦米音樂。但就在近日,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表示,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 蝦米音樂關停傳言背後:洗牌的在線音樂和大而散的阿里文娛
    音樂平臺的競爭籌碼主要是版權和原創內容,後者曾經是蝦米的優勢,但它沒有很好地應對前期的版權競爭。」對於蝦米音樂的告退傳聞,中娛智庫分析師高東旭接受時代財經採訪表示,從行業生態來看,突發疫情的影響下,在線音樂市場得到極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面臨著新一輪的行業洗牌。圈內人做高管是錯誤決策?
  • 版權時代「蝦米」瀕死 在線音樂如何打勝仗?
    版權時代「蝦米」瀕死 在線音樂如何打勝仗?版權戰爭的一片狼藉後,在線音樂怎麼走?燒錢大戰帶來的必然是一片狼藉,優愛騰彼此傾軋,不斷燒錢,最後留下的是天價版權費用。音樂流媒體開展版權大戰,面臨的局面同樣如此。
  • 天天蝦米合體阿里音樂 為版權優勢
    繼阿里影業之後,前日天天動聽與蝦米音樂正式合體組建阿里音樂,阿里數娛布局再下一城,而此前各自為戰的天天動聽與蝦米音樂也終於走到了一起。這背後除了阿里對於業務整合方面的考慮,也是在線音樂市場本身已進入更為激烈的版權競爭時代。從免費盜版到版權大戰,最後是抱團取暖引入巨頭,在線音樂正經歷著網絡視頻當年的成長路徑。而在網絡視頻領域相對處於劣勢的騰訊此次則選擇了率先出擊,在去年就重金砸向在線音樂市場欲重新洗牌。如今看來過去一年旗下音樂業務忍辱負重嘗試在線音樂變現創新的阿里也終於決定今年重金採購版權,全面撐起在線音樂業務了。
  • 音樂市場熱度不減,蝦米音樂前狼後虎如何突圍?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音樂APP的出現,蝦米音樂之前賴以發展的優勢便沒有那麼明顯了。QQ音樂的版權大戰、酷狗的高質量音質、網易雲音樂的個性音樂社區等等都讓蝦米音樂感受到了危機。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去年的酷狗、QQ音樂、酷我音樂在音樂版權的覆蓋率上已經佔到約90%,而阿里音樂的覆蓋率卻僅有20%。音樂作品的版權問題是音樂平臺發展的關鍵,版權對於內容創作平臺,尤其是音樂平臺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富足的產品版權是平臺吸引更多新用戶的根本。而要給用戶帶來好的消費體驗,提供充足的優質作品資源與作品版權必不可少。
  • SamtradeFX:在線音樂未「塵埃落定」
    自2005年起,國內版權局聯合有關部門開啟了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劍網行動」,嚴厲打擊網絡文學、音樂、視頻、遊戲、動漫、軟體等重點領域的各類網絡侵權盜版行為。伴隨著一批又一批的侵權盜版案件被查處。市面上流通的音樂軟體數量銳減,而剩下的音樂軟體大多無力承擔高額的版權費用,只能暫停提供版權音樂的下載功能,在摸索中向其他方向轉型。
  • 蝦米、資本和音樂流媒體
    在QQ音樂被正版授權束縛住的當口,酷狗靠著P2P技術掃用戶本地文件夾,變成中國最大的音樂曲庫產品,且在移動初期時候做了大量線下推廣預裝的工作,到2013年,酷狗的安裝量就超過了QQ音樂。再到後來酷狗推出繁星直播,跑通音樂APP「聽看唱」這個邏輯,就在用戶體量和商業模式層面徹底甩開其他音樂APP。2014年,繼續拿到錢的謝國民又去找了酷狗的謝振宇,酷狗酷我合併。
  • 蝦米音樂日薄西山,輸了版權卻贏了「情懷」?
    作為「小而美」音樂平臺的傑出代表,蝦米曾經站在鄙視鏈頂端,如今漸入黃昏,甚至要「關門大吉」,不免讓人傷感。不過雖然蝦米音樂輸了和TME的版權之戰,但它似乎比網易更知道什麼是「情懷」。但殊不知,這個決定對於蝦米來說,是走上了另一條下坡路。「賣身」阿里,輸掉版權之戰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收入囊中,成為阿里音樂版圖中的一部分,但蝦米音樂不是阿里的「獨寵」,同樣被收購的還有天天動聽。
  • 被後爹耽誤的蝦米音樂真就成了在線音樂中的「蝦米」
    蝦米網創始團隊採用了一種,在當時看來非常烏託邦的玩法——UGC生產模式,用戶可以修改蝦米的音樂分類,也可以上傳各種各樣的曲目。彼時,國內網際網路音樂版權監管還比較鬆散,這個動作讓蝦米成為「最全的音樂分類」「最多元的音樂庫」和「最具氣質的編輯」的平臺。
  • 天天動聽、蝦米音樂相繼倒下 阿里不懂音樂?
    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2016年,酷狗、QQ音樂、酷我音樂在音樂版權的覆蓋率共為90%,而阿里音樂只有20%。除此之外,無法與微信打通成為了蝦米音樂又一不利因素。2017年底,很多蝦米用戶對媒體表示,無法將蝦米音樂的內容分享到微信,並提示「當前分享的內容存在安全隱患,無法分享到微信」。
  • 蝦米音樂,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蝦米音樂的浮沉2013年,阿里巴巴滿懷期望,收購了創世人團隊大半為阿里人的蝦米音樂。甚至一度被視為阿里大文娛棋局中重要的一顆棋子。但是,隨著近幾年版權爭奪的日趨白熱化,版權經營成本的居高不下,成為了在線音樂平臺的硬傷,連騰訊TME、網易雲音樂也因此頭痛不已。
  • 蝦米音樂下個月關停!背靠巨頭 誰推倒了蝦米 是版權嗎?
    在蝦米關閉後,這些音樂資料會否流失,成為很多人的關切。對此,蝦米音樂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稱可把歌單轉移到其它音樂平臺繼續播放,已經付費購買的數字專輯可下載到本地設備中繼續使用。此外,用戶可通過靜態網頁、Excel等形式導出歌單裡的具體曲目,「確保這些沉澱在蝦米上的共同記憶不會消失」。
  • 網易雲音樂 vs 騰訊音樂:一部關於版權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在中國的在線音樂市場,就一直在進行著這麼一場鬥爭。從最早的百家爭鳴,到如今的巨頭之戰,音樂版權資源一直是群雄爭奪的核心。在激烈的競爭之中,力量弱小者或主動離隊,或無奈退場,能夠留下再戰的,勢必都有幾把刷子。這其中最相愛相殺的,當屬網易和騰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