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 vs 騰訊音樂:一部關於版權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2020-12-19 愛範兒

幾千年來,中國歷史上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場群雄爭霸、朝野更迭,成王敗寇的故事早已成為悠長歷史長河中的一條主線。

如果把歷史的眼光放到當下,有些東西又何其相似。

當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以「BAT」的名號稱霸武林之後,巨頭之間的角逐就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界一個潛在的遊戲規則。一片叢林中雖然不只有寥寥幾個生存者,但身強體壯、力量大的那些,必然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然而誰都想成為森林之王。稱霸意味著更多的食物、資源以及權力,而這一切,需要通過強者生存的法則和鍥而不捨的鬥爭來實現。

在中國的在線音樂市場,就一直在進行著這麼一場鬥爭。

從最早的百家爭鳴,到如今的巨頭之戰,音樂版權資源一直是群雄爭奪的核心。在激烈的競爭之中,力量弱小者或主動離隊,或無奈退場,能夠留下再戰的,勢必都有幾把刷子。

這其中最相愛相殺的,當屬網易和騰訊了。

網易和騰訊的音樂版權之爭,你方唱罷我登場

8 月以來,網易雲音樂上有部分港臺歌手的音樂突然「變灰」下架。根據論壇和用戶的反饋,被下架歌曲的歌手包括衛蘭、泳兒、容祖兒、張敬軒、五月天、林宥嘉等,受影響的曲目佔網易雲音樂總曲庫的 1% 左右。

8 月 10 日晚間,網易雲音樂在官方公眾號發表了一篇名為《關於版權,我有一些話想跟大家說》的聲明:

很多用戶應該已經注意到了,網易雲音樂最近被迫下架了一部分歌曲。……當用戶留言問,為什麼自己歌單裡有歌曲灰掉的時候,我們一樣甚至更加心急欲焚。……很愧疚,我們還沒有促成版權轉授的達成,所以我們必須先下架這部分歌曲。但我們一直在用十二分的積極努力,來加速這部分歌曲恢復的洽談。

很明顯,版權是造成此次下架的最主要原因。網易雲音樂直言,因為和騰訊音樂沒有就版權轉授問題達成一致,歌曲只能暫時被迫下架。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網易和騰訊在音樂版權問題上的首次交鋒了。

早在 2014 年底,雙方就曾因為互相指責音樂內容侵權而對簿公堂:QQ 音樂先告網易雲音樂對包括《時間都去哪兒了》等在內的 623 首網絡音樂侵權,網易雲音樂隨後反訴 QQ 音樂侵權使用自己旗下的 192 首網絡音樂。

不過雙方的侵權行為也確實屬實,最後,這次爭端以法院各打五十大板而結束。

然而好景不長,2015 年 2 月 3 日晚,微信突然關閉了網易雲音樂的分享接口。第二天,網易雲音樂火速發表一篇回應文章

我們沒什麼緣由好抱怨的,畢竟那是他們的地盤。他們有自己的音樂應用,他們也不想失去市場份額,他們還要繼續賣綠鑽,他們還要靠微信來彌補遺失的社交基因,他們還需要讓微信幫助自己更具想像力,他們還要頂著開放網際網路精神的壓力,他們有自己的無奈,他們有自己的理由。

這篇文章通篇語氣頗為委婉,但該說的也都說了,直指微信此舉是為了幫助同門兄弟 QQ 音樂獲得「壟斷」地位。

另一邊,被「非直接點名」的 QQ 音樂也立馬回了一篇:

如果我們只如初見,我們真的可以好好聊聊音樂;如果我們只如初見,你態度鋒芒,我熱誠滿滿,在音樂面前,我們本應快樂並行,笑語歡歌。可是,我在捍衛正版的道路上不懈登攀,初心未改、虔誠不變;你卻在盜版的迷途上越走越遠,執迷不悟、積重難返,故人心,奈何變?

在 QQ 音樂的回應中,他們把微信「封禁」網易雲音樂的原因歸咎於對方的盜版問題。暫且先不去討論這個理由站不站得住腳,但在這次公關大戰中,雙方積怨已久的矛盾關係被徹底地攤開在了公眾面前。

俗話說,商場上沒有永恆的朋友和敵人,2015 年 10 月,在時隔大半年之後,網易雲音樂在微信上的分享入口終於又重新開放了,雙方宣布正式達成版權戰略合作,騰訊 QQ 音樂將向網易雲音樂轉授 150 萬首音樂版權。

而據騰訊方面透露,雙方握手言和的契機正是國家版權局出臺的「最嚴版權令」,「網易雲音樂是第一家與我們合作洽談的音樂平臺。」

2015 年 7 月 8 日,國家版權局下發了《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要求各大網絡音樂服務商在 7 月 31 日前將所有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這對很多過往依賴於網上大量免費卻未經授權的音樂過活的平臺來說,無異於一次致命性的打擊。但對於手握眾多正版音樂資源的騰訊來說,這次穿鞋的終於不怕光腳的了。

騰訊已成音樂版權界的霸主

大約十幾年前,那還是一個 PC 當道的時代, QQ 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千千靜音等耳熟能詳的音樂播放軟體,幫很多人打開了用電腦聽歌的新世界大門。

網際網路上的東西就該是免費的,這個想法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因此,用百度免費下載、用軟體聽免費的歌,早就成了早期用戶的習慣。在大家看來,盜版不可恥,收費才可怕。

然而網絡盜版音樂的存在,卻是阻礙唱片公司乃至整個音樂市場發展的毒瘤。某唱片公司代表曾表示,盜版讓唱片公司直接受害,也讓藝人的合法收益缺乏保障,這樣的大環境會影響從業人員的創作熱情。

長此以往,就沒有人願意做音樂了。

儘管不少唱片公司也曾試圖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但由於追責困難等問題,最後大多都不了了之。

還好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和市場教育,國內用戶的版權意識不斷增強,有不少人已經開始願意接受付費模式、為正版音樂買單了。

這種版權意識的覺醒,除了用戶的自我教育之外,也離不開市場的教育。曾經利用盜版資源「跑馬圈地」的各大音樂平臺們,也逐漸有了買正版音樂資源的意識。

財大氣粗如騰訊,很早就開始了自己的版權購買之路。

在先後拿下索尼、華納的獨家音樂版權之後,騰訊在今年 5 月再下一城,購得了環球音樂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數字版權分銷權。

在與阿里、百度、網易這樣的競爭對手的共同競價中,突圍絕對不是一件易事。畢竟競購對象環球音樂作為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一共掌握著大約 25.6% 的國際音樂市場份額。

而最後順利拿下環球則意味著,世界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都已被騰訊攬入懷中。

這還不算完。2016 年 7 月 15 日,騰訊宣布與中國音樂集團達成合作,後者旗下的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 QQ 音樂正式合併為新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

成立於 2012 年的中國音樂集團(前稱海洋音樂集團),由前新浪副總裁、新浪音樂負責人謝國民創辦,一直走的是購買唱片獨家代理版權的路子。目前,中國音樂集團已經與近百家唱片公司達成了版權合作,其中獨家版權超過 20家,擁有正版音樂 2000 萬首。

這個數字有多厲害呢?要知道,就算是近些年不斷砸錢買版權的 QQ 音樂,其正版音樂曲庫也才 1500 萬首。

正因為如此,「左擁右抱」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如今已經掌握了市場上差不多 90% 的正版音樂版權。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QuestMobile 的最新數據,2017 年 6 月,中國的移動音樂行業總體月活躍用戶(MAU)為 6.29 億,其中用戶規模排名前五的分別是酷狗音樂、QQ 音樂、酷我音樂、全民 K 歌和網易雲音樂。

拿下市場前三位的騰訊,無論在所擁有的用戶數量還是版權數量上面,都已成為中國在線音樂市場中無可爭辯的巨無霸。

除了常用的那幾個 app,還有哪些小眾又好用的音樂播放器?關注微信公眾號愛範兒(微信號:ifanr),回復關鍵詞「音樂」,找到你的最愛。

巨頭之爭還未結束

雖然騰訊的「圈地運動」異常激烈,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沒有真的實現大一統。

比如說網易雲音樂,這個承載了丁磊所有音樂情懷的作品,從最開始的小眾音樂,到差異化的歌單,再到個性化的 UGC 內容,很快成為深受年輕用戶喜愛的音樂社區平臺。

都說如今年輕人的心才是海底針,你很難在他們時而喪時而燃的狀態中摸到那個最深層的痛點。但是就算你不喜歡紅黑相間的極簡配色和黑膠唱片帶來的文藝範兒,評論區裡那些淚點與笑點齊飛、溫馨共滑稽一色的段子,也足夠讓你在這流連忘返一會兒了。

音樂與故事總是有那麼多的連接點。這些創意滿分的樂評,從手機中鋪進了杭州地鐵,又爬上了農夫山泉礦泉水的包裝。坐著地鐵哼著歌,冷不丁就被腳下的某條評論吸引了。嗯,這一波營銷水土不服就服你。

(圖片來自:第一財經周刊)

這些通過優質的 UGC 內容留下的用戶,不只幫助網易雲音樂在激烈競爭中實現了逆襲,還擁有極高的忠誠度,慢慢地都變成了網易雲音樂的「自來水」。

口碑傳播的力量是可怕的,儘管比 QQ 音樂、酷狗、酷我等平臺晚了多年才上線,網易雲音樂卻用火箭般的成長速度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潛力。

2013 年 4 月 23 日,網易雲音樂正式上線;

2015 年 7 月,網易雲音樂用戶數突破 1 億;

2016 年 7 月,網易雲音樂用戶數突破 2 億;

2017 年 4 月,網易雲音樂用戶數突破 3 億。

從最開始到 1 億用戶,網易雲音樂花了 2 年零 3 個月;1 億到 2 億花了 1 年;2 億到 3 億隻用了 9 個月。相比之下,如今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的酷狗,花了整整 6 年,才讓自己的用戶數突破 7500 萬。

但是勢頭很猛的網易雲音樂,卻一直在版權方面處於劣勢。入場太晚的它,在面對幾近瓜分完畢的音樂版權市場時,也只能感嘆一句有心無力。

不過,著重挖掘小眾市場的網易雲音樂,近期也開始在版權領域頻頻發力。除了跟騰訊等版權巨頭搞好關係、購買轉授的版權之外,今年 2 月 27 日,網易雲音樂與日本最大的娛樂集團愛貝克思(avex)達成了獨家音樂版權戰略合作,收穫了後者旗下包括濱崎步、幸田來未、大冢愛、小事樂團等在內的一大批重要音樂版權。

今年 4 月,網易雲音樂還公布了 A 輪共 7.5 億元的融資,為後續購買音樂版權助力。

不得不說,這給騰訊系的音樂產品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親兒子 QQ 音樂,雖然背靠龐大的版權帝國,但目前的成績顯然還不能令人滿意。

這邊是後發制人的網易雲音樂,那邊還有同樣豪氣的另一個巨頭——阿里巴巴在虎視眈眈。

在被阿里納入麾下之前,蝦米音樂一直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存在。2015 年 3 月,蝦米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市場份額一度飆升。

後來,接連引入高曉松、宋柯、何炅等大腕的阿里音樂,與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體育、UC、阿里文學等部門一起,正式成立為「阿里巴巴大文娛板塊」。

這個被視為阿里巴巴新增長極的板塊,從不缺少資金和資源的支持。蝦米也因此購得了包括滾石唱片、貝塔斯音樂集團(BMG)、韓國 SM 公司等在內的諸多音樂版權,成為了國內在線音樂服務的一匹黑馬。

儘管從目前的市場份額來看,蝦米距離行業領頭羊們還存在很大的距離,但是背靠阿里這一顯赫的背景,可能會為它提供更大的想像空間。

至於市場中還存在的咪咕音樂、小米音樂等小眾玩家,似乎還很難與巨頭們相抗衡。

用戶的利益就沒人管了?

聽個歌而已,還得裝五六個 app,這好像不太 OK。

對各大音樂平臺來說,版權之爭是一場不可避免的割據之戰,它關乎平臺的生存和發展。但對廣大用戶來說,平臺們分割資源造成的版權分散,卻是一件大麻煩事。

剛在網易雲音樂上買了會員,結果沒過幾天資源就下架了,難不成我還得每個平臺都買個會員?

一位用戶有點委屈。他指出,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付費意識,都被現在弄得七零八落的正版資源給打散了,「就不能商量商量把資源集中一下嗎?」

從平臺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有點難以實現。哪怕巨頭們已經開始了併購、合作之路,但就像這次突如其來的下架和曾經的鬥爭一樣,只要有利益鬥爭的存在,資源就很難被完美整合在一個平臺之中。

用犧牲用戶利益的方式來進行的商業鬥爭,向來是一件捨本逐末的事。否則空贏了一場版權之戰又有什麼意義呢?最後會為這些正版音樂買單的,不還是用戶嗎?

相關焦點

  • 後音樂版權時代:騰訊音樂資本綁定唱片公司網易雲開啟商業化探索
    在這個節點上,雙方都出現了人事變動:3月份,騰訊音樂負責版權管理的副總裁吳偉林、以及網易雲音樂負責產品管理的副總裁王詩沐離職。日前,網易雲音樂方面回應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此前王詩沐負責的網易雲音樂產品中心管理工作暫由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兼管。
  • 網易雲音樂回應部分歌曲下架:與騰訊音樂尚未達成版權轉授
    DoNews 8月11日消息(記者 向密) 針對「部分華語歌曲下架」一事,網易雲音樂在公眾號發表文章做出回應,稱正在與騰訊音樂進行版權轉授的洽談,但由於目前網易雲音樂還沒有促成版權轉授的達成,因此必須先下架這部分歌曲。
  • 網易雲音樂做好了一切,除了版權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騰訊音樂付出3.5億美元外加1億美元股權的代價才籤下環球音樂版權。網易雲音樂雖未披露版權費用,但在2017年4月的A輪融資中,雲音樂獲7.5億融資。這個金額,投入到版權大戰中,稍顯渺小。
  • 大買版權的網易雲音樂,會成為下個騰訊音樂嗎
    5月12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華納版權(WCM)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約定將在曲庫內容、在線K歌、音樂IP開發等音樂產業上下遊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而更為重要的是,此後網易雲音樂將獲得華納版權旗下音樂作品的詞曲版權。因此也讓網易雲音樂既有了陳楚生、陶喆、李宗盛、羅大佑等國內知名歌手的歌曲版權,還包括Eric Clapton、Katy Perry、Madonna等國際巨星的相關版權。
  • 網易雲音樂之困:左有騰訊 右有版權
    如果因為不久前的阿里與騰訊達成版權互授的事情,便就此得出網易雲音樂的頹勢來臨,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結論,但那場版權事件不僅令網易雲音樂備顯尷尬,背後也切實反映出中國音樂版權管理的困局。網易雲音樂從誕生之初面臨的挑戰便是流媒體音樂的未知走向,即使中國的音樂版權管理機構走到臺前,扼住網易雲音樂咽喉的仍然是那幫唱片公司們。
  • 網易雲音樂與少城時代達成合作,「版權圈地」殺入騰訊音樂地盤
    5月15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少城時代達成版權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藝人推廣、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方面展開合作。據了解,少城時代娛樂集團成立於2009年,是集音樂、 經紀、影視、發行、製作、版權管理、大型現場演出活動於一體的綜合娛樂集團,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原創音樂發行平臺,旗下藝人包括王錚亮、梁博、張碧晨、陶晶瑩、陳雪凝、UNINE夏瀚宇、鄧超元、劉美麟、王以太、派克特、謝帝等知名華語歌手。
  • 網易雲音樂起訴騰訊音樂旗下酷我音樂侵權
    近幾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三大音樂平臺——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頻繁被多家版權方、數位音樂平臺方起訴,屢陷侵權糾紛。近期,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酷我音樂又連續兩次被網易雲音樂起訴,騰訊音樂侵權風波再起。
  • 在線音樂走向兩極化,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不再硬槓
    提到在線音樂,就難免會提到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前者是中國第一家美股上市的在線音樂公司,目前市值230.88億美元,囊括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品牌;後者是在線音樂市場的新星,僅用五年時間就將用戶量發展到6億,最新數據是8億。此前,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之間的競爭一直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 網易雲音樂撬動關鍵版權 萬年老四靠社區突圍?
    BMG旗下擁有著艾薇兒、滾石樂隊等歌手在內的錄音版權和大量優秀音樂創作者的詞曲版權。如果從開年算起,網易雲音樂開始逐漸進入騰訊音樂(TME.NYSE)曾經的版權腹地,已經先後和環球音樂、吉卜力、少城時代、滾石唱片、Indie Works、BPMT(BPM Tokyo)、CUBE娛樂等版權方達成合作。
  • 網易雲音樂牽手華納版權,國內音樂版權格局或就此改變
    另一邊,網易雲音樂宣布與華納版權(WCM)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曲庫內容、在線K歌、音樂IP開發等音樂產業上下遊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同時,網易雲音樂將獲得華納版權130萬首音樂詞曲版權。如果沒記錯,國內音樂平臺與三大唱片有關的版權合作消息,還得追溯到2017年5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拿下環球音樂版權的獨家代理,集齊了華納音樂、索尼音樂、環球音樂的獨家版權。
  • 連籤華納、少城時代,網易雲音樂會在版權市場逆襲騰訊嗎?
    自去年9月,網易雲音樂B2輪獲得阿里巴巴領投7億美金,為其在音樂版權市場上的攻城略地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彈藥。除此之外,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還將滾石、S.M.、BMG三家優質音樂版權轉授給網易雲音樂。對於網易雲音樂而言如何打好阿里這張股東牌,來共同抗衡日益龐大的騰訊音娛已刻不容緩。
  • 網易雲音樂回應部分歌曲因版權下架:不差錢 在和騰訊洽談
    網易雲音樂回應部分歌曲因版權下架:不差錢 在和騰訊洽談  莫春刀 • 2017-08-11 10:47:58
  • 關於《羅曼蒂克消亡史》,聽聽主演們怎麼說
    關於《羅曼蒂克消亡史》,聽聽主演們怎麼說2016年12月19日 10:01:26來源:新華娛樂  程耳編劇、導演,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鍾欣潼、倪大紅、趙寶剛、袁泉、閆妮、韓庚、霍思燕、杜江、王傳君、呂行、鍾漢良、馬曉偉等主演的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繼「花·浪·潮」公映海報之後,於今日發布主演特輯
  • 網易雲音樂與貝塔斯曼合作:回歸版權競爭核心
    網易雲音樂與國際知名音樂集團BMG達成戰略合作近日,網易雲音樂與國際知名音樂集團BMG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音樂IP深度開發、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遊領域開展深層次、多樣化合作。BMG隸屬於德國媒體巨頭貝塔斯曼集團,早些年曾與索尼音樂合併。目前,BMG擁有全球300萬首歌曲的錄音及詞曲版權,包括知名歌手艾薇兒、小紅莓等。今年上半年,錄音及詞曲版權業務的營收達2.82億歐元,數位音樂收入在總收入中佔比近6成。
  • 網易雲音樂搶下華研獨家版權 蝦米音樂失去一大批歌曲
    儘管華研在公告中沒透露新的合作對象,但網易雲音樂已經等不及了:3月1日凌晨,以「網易雲音樂與華研國際達成戰略合作!」為題的H5頁面開始流傳。據網易雲音樂的人說,今夜無眠。有樂評人打趣:大概阿里音樂也是今夜無眠了。阿里音樂為何沒能續約?阿里音樂與華研不再續約,在業內早已非秘密,這與雙方的利益訴求分歧、阿里音樂的人事、業務變動有直接關係。
  • 騰訊音樂指責網易雲音樂多次侵權:暫停合作 必須整改
    ­  現在的網際網路越來越重視版權,視頻、音樂、文學作品都是大佬們爭相搶奪的重點內容,而前段時間網易雲音樂遭受版權打擊,就是跟這個有關。­  事情是這樣的,2018年3月31日24後,網易雲音樂跟周杰倫所屬唱片公司杰威爾的正版授權將到期,不過遺憾的是,雙方未能在到期前完成續約,在到期日接到版權方要求,需要下架所有歌曲。
  • 版權能否絆住網易雲音樂?
    網易雲音樂又拿下一座優質版權城池。9月14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德國貝塔斯曼音樂集團(以下簡稱BMG)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音樂IP深度開發、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遊領域開展深層次、多樣化的合作。網易雲音樂正在丟掉以往「佛系」的戰袍,露出隱藏已久的野心。
  • 多米音樂終止音樂運營 音樂三強版權已基本實現互通
    」多米音樂日前終止音樂運營 騰訊阿里網易三強達成版權互授  生死兩重天 內地數位音樂平臺「成也版權敗也版權」  剛剛進入3月,數位音樂平臺產業便頻頻傳來重磅消息:先是3月1日,自去年9月因騰訊音樂和阿里音樂率先實現版權互換合作而在三大音樂平臺中處於被動位置的網易雲音樂突然發力,宣布已和擁有S.H.E組合、林宥嘉等一線歌手的臺灣著名唱片公司華研國際達成戰略合作
  • 全民K歌是騰訊音樂營收核心,網易雲音樂是其「社交娛樂」勁敵
    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 「社交娛樂」無法忽視的勁敵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的主流音樂平臺中,除了騰訊音樂之外,也就只有網易雲音樂了。2013年網易發布的雲音樂,相比酷狗、QQ音樂、酷我音樂起步要晚很多,但網易雲音樂憑藉社區發展模式,異軍突起,成為騰訊音樂的「勁敵」。
  • 競品分析: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
    (2)QQ音樂1)海量正版曲庫相對網易雲音樂,QQ音樂在曲庫版權方面佔有極大的優勢,其不斷增加版權的購買與合作,收錄千萬級的正版高品質音樂,擴大了曲庫的數量與豐富度。視頻方面QQ音樂良心經營,內容都是關於音樂方面的剪輯或者一些音樂熱點資訊,但是網易雲就繁雜的多,在視頻這個大板塊裡還摻雜了舞蹈、遊戲、廣告、搞笑視頻等等內容,顯得格外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