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縣五鋒鋪鎮合興村百年「祖訓」傳承鄉風文明

2020-12-24 邵陽新聞網

80餘歲老人在看古書

(通訊員 康煌 莫興國 蔣哲奇)7月1日,筆者在邵陽縣五鋒鋪鎮合興村嶺塘井院落走訪時,看到該村村民在門外種種菜、養養蜜蜂,在家裡看看書、帶帶孫子;無村民在家打字牌、摸麻將;村幹部介紹:「在這個院落找不到一副字牌、一桌麻將。這應得益該院落清朝光緒時期遺留的一則祖訓」。

清朝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五月十五日,嶺塘井蔣家院落創始人陳氏婆婆七十壽辰,她將自己寫的「家風訓誡」金匾掛在正堂屋之中,帶著蔣氏後裔大聲朗讀,並要求兒孫們熟記在心落實於行動。於是,蔣家祖訓就這樣潛移默化地在長輩心中傳承下來。每年正月初一,本院落蔣氏子孫後代都要到這堂屋神龕前跪拜祖宗,重複著年復一年的祖訓:「……不務正業,好逸惡勞,打牌賭博,皆為敗類,或溺或墾,改斜歸正,護林愛鳥……」。子孫在堂屋跪拜、接受祖訓後,然後再到長輩家一一拜年。

於今,蔣家院落傳承百餘年「祖訓」,文明鄉風也正濃常在:過年過節,院落有人帶牌來玩來,一旦發現,也要批評教育,要打牌就去開荒。院落歷代老一輩阻牌開荒、督促有力,成為無牌、無麻將、無撲克的無賭博院落;蔣新兵八歲兒子,不慎摔成重傷,蔣當生立即掏錢3000元,蔣更奇護送到醫院,蔣超娥等發微信捐款,一天時間,鄉親近鄰捐款一萬多元,挽救了年幼可憐生命,延伸了祖訓精誠團結、相互幫助的內涵;春節時,回家過年的在外年輕人都要分別到長者家裡拜年,尤其一定要給一位喪偶、喪子九十歲的老大媽拜年,送禮品,送紅包給她,平時,在家年輕人給予幫助、照顧她;清明佳節,在外經商一代回家掃墳祭祖時,也要為80餘歲老前輩送電毯,送兩用水壺等等生活用品,也是對孝子當先「祖訓」的發揚。

相關焦點

  • 【文明行動】積善之鄉,以善化人 | 陶莊鎮以好家風促鄉風文明
    陶莊作為了凡故裡,先賢的偉人效應使得在曬家風亮家訓活動中有先天的優勢,而家風家訓的大力弘揚,又是促進鄉風文明、鄰裡和睦的助推劑。將好家風好家訓宣傳滲透到文化禮堂、文化庭院和文明家庭中,讓好家風好家訓宣傳深入鄉村每個角落。
  • 【基層黨建】科爾沁區頂合興村從「軟弱渙散」到「先進示範」
    【基層黨建】科爾沁區頂合興村從「軟弱渙散」到「先進示範」 2020-11-24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培育鄉風文明,傳承優秀文化!橫溪鎮為村民送上文化大餐
    培育鄉風文明,傳承優秀文化!·澎湃號·政務 近日,蘭谿市橫溪鎮「培育鄉風文明
  • 【平陽縣】以鄉風文明滋養鄉村振興之路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和標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強調,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可見「鄉風文明」之重要。近年來,溫州重視鄉風文明建設已蔚成風氣,溫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已有雛形。
  • 吉林水南村:植根傳統 打造朝鮮族村落鄉風文明
    新華社長春8月24日電(記者關子儒)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首批21個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吉林省圖們市石峴鎮水南村入選。有文化的村有未來。十餘年來,水南村在建設「硬核」鄉風文明的過程中,秉承民族傳統和紅色傳統,在保留傳統的同時加入新的時代內涵,形成鄉風文明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新態勢。
  • 厚街:十大舉措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如何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厚街鎮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出臺,提出在鞏固厚街文明創建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十項舉措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力爭到2022年鄉風文明建設達到一個全新水平,為打造「灣區現代新城、創新活力厚街」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千戶鎮老山村:培養文明鄉風 傳承鄉村記憶
    村口的文化牆上,以「黨的光輝歷程」「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要內容的四幅壁畫,向人們講述了千戶鎮老山村村民艱苦奮鬥、勤勞致富的工作歷程,對教育下一代不忘初心、傳承家風家訓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深遠意義。與此同時,承載著千戶鎮老山村鄉村記憶的文化長廊已經初現雛形,老電視、收音機、座鐘、風箱等一件件富有鄉村特色和泥土氣息的老物件、老古董被嵌入到青磚石牆中。
  • 讓文明鄉風蕩漾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有助於全面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良好的文化條件。以「文」育人,構建農村精神家園。
  • 鄉風文明「滋養」了網紅村
    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新城區保合少鎮惱包村先行先試,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努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網紅樣板」。今年,惱包村黨總支部和村委會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集智聚力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美麗鄉村,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產業興村之路。該村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用文明之風滋養美麗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泰州市鄉風文明建設現場會在白馬鎮召開
    中國江蘇網8月30日泰州訊(徐華 陳瑾)8月28日下午,全市鄉風文明建設現場會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集中授牌儀式在高港區白馬鎮陳家村召開,泰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常勝梅,高港區委書記顧萍,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高宇彤等參加活動。
  • 廟下村:鄉風文明「妙不可言」
    2018年,廟下村被評為湖南省文明村鎮,廟下人不忘傳家訓、樹新風、聚鄉賢、惠家鄉,鄉風文明浸潤這方土地,成就廟下村的「妙不可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劇團跟外地戲班搭臺進行研討、去縣內湘劇團學習,傳統戲曲不斷融入當下元素,鄉風文明也被搬上舞臺。創作既有《珍珠塔》《轅門斬子》等膾炙人口的劇目,又有宣傳黨的政策理論等方面的戲曲。「古村建設已開工,理解萬歲要尊重,該拆的雜房必須拆,雷打不動!」廟下人自發創作的三句半《廟下巨變》更是成為童謠被孩子們廣為傳唱。
  • ​廈門集美:文明實踐引領鄉風文明 扮靚美麗鄉村
    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升村民精神風貌和鄉村社會文明程度,2020年以來,廈門市集美區57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圍繞「鄉風文明」主題,開展豐富系列課程活動,實現宣傳、關心、教育、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傳遞時代正能量,弘揚文明新風尚。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紅網時刻通訊員 周偉華 李琴章 婁底報導文明之風徐徐來,溫暖祥和奏華章。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
  • 三明永安多舉措開展文明鄉風建設 深化文明村鎮創建
    2020年以來,永安市委文明辦堅持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狠抓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農村思想道德教育;開展村居環境大整治,進一步改善鄉村生活條件;倡導優秀家風家訓,努力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注重結合農村實際繁榮興盛鄉村文化
  • 弘揚優秀農耕文化 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全會精神要求,從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傳承弘揚優秀農耕文化和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等方面做好鄉村文化建設工作,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司長李偉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倡導誠信道德規範,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
  • 舒城縣春塘村:文明鄉風浸潤美麗鄉村
    自2019年被列為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項目村以來,春塘村以鄉風文明建設為突破口,不斷豐富美麗鄉村內涵,力爭將中心村建成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美麗鄉村示範村。村史館銜接歷史與未來春塘村是原朝陽鄉鄉址的坐落地,現有13個中心村民組,共計458戶1623人。
  • 漳州市薌城區以黨建引領,全面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孩子們在浦南鎮松洲書院前看書鄉風文明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軟體基礎。近年來,漳州市薌城區持續加強黨建引領,堅持以鄉風文明建設為主線,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快推進移風易俗,加大公共文化供給,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進文化振興,真正讓鄉村「活」起來。A黨建引領 修訂村規民約推進全區新民風建設「尊老愛幼,心裡暖。」
  • 奏響鄉風文明的嘉峪關樂章——嘉峪關市新城鎮野麻灣村調研報告
    建機制,為鄉風文明建設明方向鄉風文明建設向何處去?鄉風文明如何培育?鄉風文明的活力從何處激發?這一切,都離不開超前的工作謀劃、嚴格落實的工作機制。近年來,野麻灣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的要求,成立了鄉風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完善細化鄉風文明建設全面設計和總體規劃,多次召開村兩委及村幹部安排部署會,從制度層面為鄉風文明建設提供了遵循、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