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航駝峰烈士詹姆斯·布朗之表弟鮑勃·威利先生、之表侄湯姆·威利先生,中航駝峰飛行員陳維齡之女陳安琪女士,以及兩航(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成員王松根、顧明才、丁厚生、林偉堯、傅昌銓之後輩,來到建川博物館聚落援華義士廣場,為援華義士詹姆·斯布朗舉行了隆重的緬懷儀式。
從左至右:雕塑師李俊先生、鮑勃·威利先生、湯姆.威利先生、陳安琪女士
1941年底,滇緬公路因日軍佔領而封閉後,空運成為美援物資的主要運輸模式。為了避開日佔區,航線不得不北移至喜馬拉雅山上空,如此便有了後來著名的「駝峰航線」,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危險的航線。
據統計,在「駝峰航線」上,中美雙方共墜毀609架飛機,共犧牲和失蹤飛行員1500多人。中航在抗戰中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共損失飛機48架(其中46架在「駝峰」空運中損失),犧牲機組人員107名,其中74位華人。中航利用有限的、僅佔前後投入飛機總數量4.5%的100架飛機,運送了佔「駝峰」總運輸量的10%強,而犧牲的人員僅佔6%,為「駝峰」空運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2年11月17日,因天氣惡劣失聯,中航60號機墜毀於中國昆明至印度汀江的「駝峰航線」上,成為中航在「駝峰航線」上損失的第一架飛機。作為機組成員的美籍機長約翰·迪寧、美籍副駕駛詹姆斯·布朗、中國籍報務員楊光鎏罹難犧牲,其時,中航試圖搜索三名義士殘骸,無果。詹姆斯·布朗先生時年僅21歲。
面對義士雕像,全場默哀致敬,以鮮花和鞠躬寄託緬懷與敬意。儀式上,湯姆·威利先生還將其著作《一家在戰爭中的航空公司》一書,以及他所保護的瀕危海龜瓷質模型捐贈給了建川博物館。
陳安琪女士也特別歷數了中航駝峰空運與建川博物館之間的不解之緣。
1.2012年9月(美國)中航協會代表團在兩位駝峰老機長陳文寬、古蒂爾帶領下到成都參訪,期間陳安琪請建川博物館為兩位老機長拓下了掌印,已展示在中國老兵手印廣場的92組位置;
2.2016年陳安琪受鮑勃之託,向建川博物館提供了布朗烈士的相片和背景簡介;
3.2017年建川博物館落成有40位抗日援華義士塑像的廣場,中航駝峰烈士布朗是其中之一;
4.2018年春,多位來自北京、天津、成都的兩航子弟包括沈愛英、何方渝、王滿萍等到建川博物館贈送《兩航起義紀念文集》時注意到了布朗塑像,在子弟群中流傳此事;
5.陳安琪由此得知此事,於2018年7月30日到建川博物館再次確認;鮑勃在得到確認後即決定專程來華,並於10月13日到館參訪。
儀式結束之後,鮑勃一行流連在義士廣場。許久的靜默追思之後,才依依不捨地去往飛虎奇兵館。館中,他們拜祭了迪寧機長的遺像,並參觀了建川博物館挖掘的美軍駝峰空運墜機殘骸。對於建川博物館在樊建川先生的領導下長期以來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他們表示了高度的讚賞和衷心的感激。
硝煙散去,和平來臨;援華義士,青史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