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有可能建造「水下城市」,將海洋利用起來,供人類生活嗎?

2020-12-12 星際科普

地球上71%的面積都是海水,浩瀚無際的大海自古以來對於人類就充滿著神秘,也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對於人類來說,目前所了解到的海洋情況,也只佔到了海洋總面積的10%左右,而在那些未知的大海深處,是否有一個全新的未知新世界在等待著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古以來,海洋中總是充滿了很多神話,我們在看很多科幻作品的時候,也總能看到海底下建造著宮殿,生活著各類海底精靈。

比方說,在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海底有龍宮,龍宮裡住著龍王。而在科幻電影《海王》中,海底則有著一個各類體制健全的海底王國。那麼,在如今世界人口越來越多的今天,人類有可能在未來建造「水下城市」,從陸地上移居到海洋中生活嗎?對於現代人類的科技發展來說,「水下城市」的構想在未來或許並不單單只存在於幻想之中,很有可能會變成現實,如果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辦法進行星際移民的話。

從字面上來理解,所謂的「水下城市」,就是指建立在水中,可以供人們生活的場所。近年來通過考古,考古學家們不斷在海底發現了大量的建築群,不過這些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被看作是真正的「水下城市」,因為它們原本都是建立在陸地上,因為地質變遷等原因,導致下沉到了海底,而且也都失去了生機。而對於現代人類來說,如果未來技術足夠強大,海洋資源可以被完好地建立起來,那麼真正意義的「水下城市」是完全有可能的。

目前,已經有一些關於「水下城市」的構想,比方說澳大利亞在水母的身上取得靈感,而準備推出的「SYPH」海洋城,在這個構想之中,「水下城市」變成了海洋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僅可以提供居住場所,而且還可以提供食物。此外,阿姆斯特丹準備建造的未來「水下城市」,阿姆斯特丹將它取名為「未來城」,希望可以在未來通過建造「水下城市」,來緩解本國的人口壓力和資源短缺等問題。

不過,目前伴隨著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也讓未來能否成功建造「水下城市」變成了一個存在很多變數的問題。目前,一些設計師認為,如果想要在海底建造「水下城市」,倒不如建造「漂浮城市」,簡單來說,倒是可以建造一座漂浮在海上的「未來城市」,這樣不僅更安全,而且也可以利用到海洋資源。

在筆者看來,建造「水下城市」不僅可以緩解土地資源短缺等問題,同樣如果未來全球變暖真的得不到控制,很多沿海地區被淹沒,那麼對於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來說,「水下城市」或許就會成為他們的新家園。不過,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方說最主要的安全性問題,此外還有建造「水下城市」的資金問題,同時如何和陸地連接等一系列問題,未來等這些問題全都解決,或許我們真的可以住進新的「城市」。

相關焦點

  • 如果未來人類建造水下城市,需要克服哪些困難?專家給出猜想
    如果未來人類建造水下城市,需要克服哪些困難?專家給出猜想引言: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人類的誕生讓地球充滿了光明,畢竟在太陽系中,有生命的生命目前只發現地球這一個,而且地球上不僅僅有很多種類的生物,還出現了智慧生命人類,這對於地球來說非常神奇,人類的科技發達是非常快的,而且人類已經能夠探索地球之外的奧秘,這對於人類文明來說,是非常不錯的,不過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百分之71的面積就是海洋,陸地的面積很小,未來人類如果建造水下城市
  • 未來100年人類生活:火星度假 水下城市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15日報導,由空間科學家麻吉博士、未來派主義建築師亞瑟馬修和託比布格斯以及城市規劃家琳達艾特金和、埃爾斯萊克奇共同撰寫地《未來智能生活報告》預測:未來一個世紀,人類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娛樂方式都將發生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
  • 穿上這件衣服就能自由出入水下,或許未來人類生活範圍擴大至水下
    雖太空移民的確是地球人類一個不錯的未來出路,然而目前高昂的移民費用讓人類望而止步,因為每一次的貨運飛船發射費用動不動就是數億美元,例如移民火星,火星是一顆荒蕪的星球,第一批移民到火星的地球人所有生活物資,包括氧氣和水,全靠地球貨運飛船的補給,如果計算成本,火星上一瓶水都可能價值好幾萬美元。一頓飯可能價值幾十萬美元。
  • 假如讓你在水下生活一輩子會怎樣?水下城市真的可行嗎?
    但同時這也讓我覺得很好奇,人類真的能在水下生活嗎?仔細想想水下生活其實可以帶來很多好處,例如颶風和海嘯將再也不會構成威脅,因為在深水房屋中你根本就不會感覺到波濤洶湧,人們也不再需要水族館了,因為魚就在你的四處遊動。
  • 火星度假水下城市 未來100年人類生活大設想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15日報導,由空間科學家麻吉博士、未來派主義建築師亞瑟馬修和託比布格斯以及城市規劃家琳達艾特金和、埃爾斯萊克奇共同撰寫地《未來智能生活報告》預測:未來一個世紀,人類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娛樂方式都將發生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
  • 設計師的腦洞有多大?未來的博物館都在水下!
    04海洋螺旋環保型水下城市日本公司Shimizu Corporation提出一個環保型水下城市的設計,並聲稱該提案可能在2030年成為現實。這個概念性的大都市將由兩個主要元素組成:一個直徑500米的球形城市,裡面有一座塔樓,還有可容納多達5000人的住宅和工作空間;還有一個螺旋結構,作用是將球體與海底2.5英裡處的基站連接起來,旨在為城市提供能源、淡水和食物等基本資源。
  • 專家在寧暢想海洋工程 未來人類有望居住"海上城市"
    新華報業網訊 「人類到深海裡居住生活不再是夢想,將來可能出現百萬人口的『海上城市』。」10月26日,在省科協主辦的江蘇省自然科學學術活動月啟動儀式上,中國熔盛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裁陳強做了《全球海洋工程行業發展與展望》報告,為人們描繪了海洋工程行業未來發展的美妙願景。   「人類向太空發展的成本遠高於向海洋發展,而海洋佔地球70%的面積,潛力巨大,因此眼下各國都把目光對準深海,海洋工程的發展越來越迅猛。」
  • 未來世界將可能是水下城市,造型猶如現代版的「亞特蘭蒂斯」
    未來世界將可能是水下城市,造型猶如現代版的「亞特蘭蒂斯」這是一個直徑為500米的圓形建築,可以容納各種商業綜合體它的全方位都是防水材料製作的,在遇到特殊天氣時可以選擇沉入水面下而在它的底部,會有一個裝置能夠以二氧化碳為原料,利用微生物生產甲烷,實現可持續發展
  • 科學家設計海上漂浮睡蓮城市供未來人類生存
    未來人們可生活在漂浮在海面上的水上社區,這種概念設計具有1000米高的「城市天空之塔」,周圍有綠化環境將單獨漂浮的水上社區連接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更大的生活城鎮,或者城市「城市天空之塔」的設計著眼於低碳生活,溶入了許多再回收利用裝置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未來人類可以生活在漂浮太平洋上的
  • 未來用於探索外星海洋!科學家利用水下機器人捕獲了第一個樣本!
    近日科學家利用水下機器人捕獲了它的第一個樣本,這個樣本位於海平面以下500米!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HOI)表示,他們的水下機器人剛剛完成了首次自動水下採樣操作。該機器人名「NUI」,它在希臘地區收集了樣本。NUI比智能汽車略小,重約1800公斤(3960磅),它正在地球上做一些重要的科學考察工作。
  • 文物館、博物館、空間站…這都能被按入水下?未來世界還是建築師...
    這個概念性的大都市將由兩個主要元素組成:一個直徑500米的球形城市,裡面有一座塔樓,還有可容納多達5000人的住宅和工作空間;還有一個螺旋結構,作用是將球體與海底2.5英裡處的基站連接起來,旨在為城市提供能源、淡水和食物等基本資源。
  • 科學家發現「水下金字塔」,高度達60米,是史前文明建造的嗎?
    當我們提到古埃及時,很多人想到的是金字塔,作為世界建築奇蹟,金字塔至今仍然是科學界爭議的話題,數千年前的人們是怎樣建造出如此宏偉的建築的呢?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答案。實際上金字塔並非古埃及人的專屬,在2013年科學家就曾經發現了一座巨大的水下金字塔,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人類還能在海底生存嗎?
  • 亞特蘭蒂斯 日本設計未來水下螺旋城市
    近日,日本清水建設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水下城市的設計圖,未來感十足。這是一個直徑為500米的浮動圓球建築,可以容納酒店、居住區和商業綜合體。這個巨大的浮動圓球建築可以做到絕對防水,在惡劣天氣時能退入水面以下。在浮動圓球下方,長約15公裡的螺旋建築將一直延伸到海底,海底深度為3到4公裡。
  • 未來生活報告:百年內水下城市太空度假成真
    新浪科技訊 三星旗下著名物聯網公司SmartThings發布一份題為《SmartThings未來生活報告》的報告。報告預言,整座城市建設於水下的一個巨型透明氣泡中,水下建造摩天大樓,到月球或火星度假等目前看來不可思議的想法,在未來一個世紀內或將變成現實。
  • 未來人類與魚同眠,出門所到之處皆是泳池,12年後或可體驗
    但是我們要想到這樣一種情況,據了解,全球變暖造成的冰川融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而未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海平面可能就會上升達幾十米,絕大部分沿海地區將被海水湮沒,而沿海地區又是人類主要的聚居地,陸地面積進一步緊張,大量的人口將沒有適宜的居住地,人類早點開發陸地以外的居住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麼人類要去哪裡居住呢?
  • 科學家猜測未來生活:人類將住在「海底氣泡城市」
    水底氣泡城市構想圖  據香港《東方日報》2月15日報導,現在有很多科學家在探究星際移居的可能,最近一份由英國多位專家撰寫的報告猜測認為,人類在100年後可製造出「水底氣泡城市」,不僅如此,到時候城市中多項建築將會以3D列印技術建造,甚至連食物也是列印而成。
  • 海上漂浮城市:未來人類居所或7年後問世(圖)
    「睡蓮之家」***日本的「睡蓮之家」未來,人類生活漂浮於太平洋上的「巨大睡蓮」狀水上迷你城市。它是日本清水科技公司提出的一種未來水上城市的設計概念,著眼於利用綠色科學理念,建造中性碳城市。巨大睡蓮水上城市概念中包含著大量的水上社區,每個社區有1公裡寬,可居住容納1萬至5萬人。每個單獨的社區可以在赤道的太平洋海域漂浮,但也可將多個社區連接在一起,形成較大的生活城鎮,甚至城市。一群水上社區聚集在一起,以自己特定的方式存在,即可形成一個國家。
  • 孩子經常問的一萬個問題——我可以住在水裡嗎?
    朱爾斯「水下小屋」一些科學家預測人類總有一天需要生活在水下,因為地球人口數量和海平面都在不斷上升。但是在水底生活之前,我們需要解決水下的呼吸、食物、電力等問題。那麼小朋友們有沒有想過建造整個水下城市呢?
  • 世上真有「海底人」?百慕達水下金字塔被認為是它們的活動地
    假如我們能把海洋神秘閃光的持續時間和間隔時間記錄下來,也許現代化的電子計算機能把「海底人」以閃光信號的方式向我們大陸人類發出的信息破譯出來。第二種觀點認為,「海底人」不是人類的另一分支,很可能是棲身於水下的特異外星人,理由是這些生物的智慧和科技水平遠遠超過了人類。但是這種假設太離奇,沒有得到多數科學家的認可。
  • 未來人類可以在水中生活?來看看供人類使用的人造「魚鰓」
    在沒有大量設備的幫助下,在水下呼吸,就像在第一次不間斷飛越大西洋之前,在海外飛行一樣不現實。設計師龜井俊彥(Jun Kamei)對大自然中發現的設計感興趣,因此他設計了一種3D列印的附屬品取名叫「兩棲生物」(Amphi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