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鎌倉時期為何自上至下都「吹捧」宋風?

2020-12-06 豈止史實

日本的鎌倉時期與中國的宋朝及元初重合。落魄貴族源賴朝通過身後北條氏以及關東武士的力量建立了武士為核心的鎌倉幕府時代。由於當時的中國可謂東方文明起源地,是以身為邊陲島國的日本歷來有出使中國學習先進文化的傳統。

鎌倉時期,幕府沿用前朝平氏方針,繼續開放促進日本與中國的貿易。在此過程中,日本不可避免地受宋朝文化薰陶。在共同信仰佛教的溝通交流下,日本更加積極地融合宋朝文化。如此,便造成鎌倉時期宋風盛行。

一、鎌倉時期日本與宋朝之間的貿易發達

1.宋朝貿易發達四處經商

與日本鎌倉幕府時期平行的宋朝時代,亦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繁榮的巔峰。宋朝當時處於被北方的遊牧民族王朝侵吞土地虎視眈眈的境地。可能是沒有辦法在版圖疆域上再施展拳腳擁有過剩的精力以及年年繳納的高額歲幣壓力,整個宋朝將全部精力轉入內在的經濟文化發展。

是以宋朝雖然偏居一隅,但卻開出了文化經貿兩朵璀璨之花。宋朝的商船更在海上開創了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宋朝與日本的貿易也變得頻繁緊密起來,使得宋朝的本土文化也隨著經貿商品流入日本的土地。

2.此時期的日本開放民間貿易

鎌倉時期,不僅是宋朝文化商品不斷輸入的狀態,也是日本打開國門積極對外交流的時候。在日本的平安末年,日本對兩國之間的交流把控還是非常嚴格的。除了入宋的巡禮僧外,其他人一律不得出海。為了緩和宋朝商船頻繁到訪日本,當時也出臺過「三年一航」的方針。

但在貿易大環境以及自身經濟不斷發展需要貿易加強的情況下,到了平清盛掌權的平家時代,日本終於自主打開國門開始積極貿易。

這樣的貿易方針並沒有隨著平氏倒臺,鎌倉幕府的建立而結束。鎌倉幕府沿用了平氏的方針,積極推動民間貿易,在鎌倉中期連幕府也被貿易的巨大利潤吸引派遣幕府自己的商船與南宋進行貿易。

在雙方的積極貿易推動下,兩國之間的物資文化在不知不覺間互相交融。宋朝的茶葉、香料、絲織品等在日本流行。日本精美的扇子、螺鈿、水晶等工藝品也頗受宋朝人民的喜愛。宋朝的茶藝、花藝以及書法等都被日本發揚光大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道文化。

二、佛教文化成為日本與宋朝溝通橋梁

1.日本的佛教文化源於唐朝

除了經貿繁榮對兩者文化的交流促進,共同的佛教信仰文化更成為了雙方溝通的絕妙紐帶。在大唐繁榮時期,日本的遣唐使便隨著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人們來到大唐長安。在這裡漂洋過海的日本人體會到了最繁榮璀璨的文化與盛世,奠定了日本向中國學習的決心。

不僅有虔誠的日本學習者,更有執著於傳播佛教文化的鑑真和尚為佛學推廣貢獻力量。鑑真和尚為了將佛教文化傳播到日本,他不辭辛苦六次東渡,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到達日本。

他將佛教的信仰深深種入日本民眾的心裡,使得佛教文化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等到了鎌倉幕府時期已經開出極其璀璨的花朵。

2.鎌倉時期佛教文化盛行與宋時常交流

鎌倉時期的入宋僧絡繹不絕,他們繼承了前輩的傳統,到各佛教聖地瞻仰朝拜,譬如天童山、育王山等。不僅如此,這些僧人也與時俱進開始學習宋朝佛教裡的律宗和禪宗。

這些僧人在宋朝一待就是幾年或是十多年,他們遍賞宋朝大好河山,品茶、作詩,耳濡目染下這些入宋僧早已被宋朝文化感染。

他們不僅為日本帶回了佛學經文更將宋朝繁榮的儒學、藝術一併帶回日本傳播。在佛學宗教信仰的加持下,那些被一併帶回的宋朝文化藝術與佛教信仰交融在一起,擁有了強大的感染力與信服力。最終使得鎌倉幕府時期上至貴族下到百姓都深深地被宋風吸引。

如果說宋朝與日本的貿易,使得宋風物件來到日本這片土地的民眾面前,以自身獨特的皮相贏得了人們的喜愛。那麼兩國之間的佛學交融更是為宋朝器物注入了獨特的文藝之風和哲思氣息,令日本民眾喜愛的同時更添加了敬畏與崇拜。如此氛圍薰陶感染下,日本鎌倉幕府時期宋風蔚然。

三、為何日本最終選擇承襲宋風

1.宋朝的古雅風格符合日本審美

日本地處邊陲島國,從來都是物資匱乏多災多難的地方。面對物資緊缺以及自身容易被自然災害折損的情況,日本民眾養成了克儉自製的傳統。而這樣的生活環境和傳統習慣勢必影響他們的審美。日本民眾更加欣賞古樸、文雅內斂的美感,而這一點與當時宋朝的流行風尚暗合。

當時的宋朝處於被其他強國欺凌壓迫的階段,整個藝術文學氛圍無不充滿自抑的傾向。曾經在大唐一生不得志的杜甫,在一批宋朝文人墨客的文學加工下成為了心繫天下鬱郁不得志的詩聖。杜甫的詩作更是被打上沉鬱頓挫的標籤。

在宋朝文人對杜甫推崇的行徑裡,世人能看到他們對杜甫的無盡緬懷更折射出的是他們當時自抑的情緒。這樣的文學藝術氣息反饋到社會審美上,漸漸形成了古樸、簡單、淡漠等風格。而此時的宋朝風格極其合日本人的傳統,是以宋風在日本漸起走向繁榮。

無論是頻繁的貿易和佛學交流都只是為雙方的文化交融搭建了橋梁,如果雙方風格是格格不入存在巨大分歧的狀態,那麼宋風也是無法在鎌倉幕府時期吹起的。

2.古代中國的文化輸出力量強大

中國對日本鎌倉幕府時期能造成如此強大的影響力,不僅來源於貿易文化的交流溝通,更來自於自身長期擁有的東方文化的創造輸出能力。

中國在古代擁有富饒的物資,遼闊的版圖以及龐大的人口數量,這樣的物質基礎在生產能力低的古代是擁有絕對優勢的存在。

所以,中國催生了底蘊深厚的文化、先進的科技與強大的軍事政治力量。這些雄厚的實力和底蘊使得中國擁有絕對的吸引力,使得周邊各個國度心生嚮往其中也自然包括日本,強大的軍事政治力量也令周邊各國折服。

在交通水平並不發達的時代,中國的文化經濟等力量對於周邊國度來說便是整個東方國度裡最強大的存在。中國自身的體量與絕佳的地位都使其擁有對外輸出文化的實力。在鎌倉幕府時期,當日本放眼周遭時即使他不是直接受到宋文化薰陶也會在其他地方看到宋朝文化的影子。

因為周邊最強大的文化輸出國便是當時的宋朝,即使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宋王朝文化的薰陶,何況是地處偏僻素來有學習中國傳統的日本。

3.向強者學習是日本富強的準則

由於日本地處偏僻物資匱乏,所以他們養成了向外學習用外來資源與優勢富強自身的習慣。日本不同於中國的地大物博,中國即使不藉助外力,憑藉自身的物資與文化能力都能塑造出璀璨的文明。

可是日本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當日本的遣唐使來到大唐長安時,在驚嘆之餘便生出將長安繁華帶回日本的野望。他們在長安學習建造、冶鐵、藝術等,如今來到日本都能看到大唐宮殿的模樣,這在中國本土都實屬罕見。

大唐的先進文化給日本帶來了空前的繁盛,是以堅定了他們向強者學習的決心。等時間流轉到了宋朝,即使當時宋朝被北方壓制,但其文化底蘊內涵依舊是世人追逐的對象。故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宋朝依舊是他們眼中的強者。

所以,將宋朝的一切照辦也成為了他們的學習習慣。不過當時針來到近代,日本感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強大後,便果斷拋棄了曾經的中國文化投入西方懷抱,開始積極推廣明治維新。由此可見,日本在學習強者路上的決心是何其堅定的。

這自然也是造成當時鎌倉幕府宋風蔚然的深層原因。可見不論是唐風、宋風還是西方之風,只要是強者之風,日本都會望風而動。

四、總結

日本鎌倉時期的宋風興起,其中自然是有貿易與文化交流的現狀局勢影響,也有日本本身的文化習俗的深層影響。在那樣交流頻繁的時代,宋朝之風走過千山萬水來到日本的土地,在民眾的心中不斷沉澱。

最終在日本文化的改造交融下創造了獨有的茶道、花道、香道等特有的文化習俗。在現如今的日本文化裡,世人依舊可以看到宋風的影子。日本文化憑藉自身特色成為東洋之花,可見文化力量的強大與生生不息。給世人留下的啟示便是,不要小覷文化的力量更要牢記傳承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日本武士史》

《日本古代史》

《源氏物語》

相關焦點

  • 鎌倉時期為何宋風盛行?
    然而眾所周知,對於日本而言卻是憑藉著「抄作業」一步一步走向富強的,尤其是唐朝之時日本不遺餘力的學習以及政策方面的「照搬」為人所熟知。然而在鎌倉時期日本所盛行的卻是宋風。例如唐朝時期,無數日本人相繼前往中國學習先進文化知識,包括政治上也是幾近照搬唐朝政府的律令制度,即日本飛鳥時代的大化革新。自此以後,日本始終延續著對於中國近乎不斷的學習過程,畢竟作為當時的強國,中國的強大不無原因,而日本素來就有向強者學習的習慣。
  • 日本遊客最喜歡的中國城市,與香港、深圳隔海相望,經濟十分發達
    說到日本人最喜歡的中國城市,那肯定就是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了,這裡的發展以及城市經濟水平在我國的內地城市中都排在首位,無論你是來自於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城市,如果你有能力、有想法,在上海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不過對於日本的遊客來說,上海並不是他們最想去的城市。
  • 泰國甲米島,與普吉島隔海相望,卻被中國遊客忽略
    泰國,是中國遊客最受歡迎的國家,每年有1000多萬人飛往泰國觀看美景、品嘗美食,以及看拳賽。泰國著名旅遊城市有:清邁、清萊、普吉、芭提雅、曼谷、蘇梅島等等。除此之外,與普吉島隔海相望的甲米島景色也不錯。說到甲米,許多去過泰國的遊客都不知道在哪。甲米島與普吉島隔海相望,由三十多個小島組成,甲米是安達曼海岸邊最美麗的地方。這裡有白色的沙灘、水晶般清澈的海水、美麗的島嶼、青翠的森林、山洞和瀑布,包括100多個離岸島嶼,景色非常優美。
  • 山東最宜居的城市,與朝鮮隔海相望,靠近日本和韓國,卻身處三線
    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升國,人們對於生活質量是在不斷的追求,也越來越注重居住的環境了,對於一個城市的宜居性是非常的看中的,在我國所有的省份當中,山東省的宜居條件算是比較的不錯的,山東半島境內有很多的城市都是沿海城市,而且山東境內也是有山的存在,有山有水,還能隨時的衝浪看海,
  • 歷史上的三個南北朝時期,中國有一個,越南有一個,日本也有一個
    相信很多讀者對南北朝都不陌生,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不過,在世界歷史上,並不是只有中國歷史有南北朝,與中國接壤的鄰國越南,其歷史發展軌跡跟中國非常像,而且也有一段南北朝時期。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歷史上也有一個南北朝時期。
  • 隔海相望,櫻花滿開!#無錫回贈日本豐川5萬隻口罩#刷屏了
    隔海相望,櫻花滿開! 3月24日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在官方帳號上點名表揚無錫市新吳區向日本豐川市捐贈5萬隻口罩的善舉
  • 我國大陸最南端的城市,與海南島隔海相望,卻被很多人忽視!
    我國大陸最南端的城市,與海南島隔海相望,卻被很多人忽視!天之涯海之角,許多人的願望就是能在此生,踏上我國這富饒土地上的天涯海角,可就在在中國大陸最南端,與海南島隔海相望有座小城,無數赴南海的人都會經過,幾乎被所有旅行者忽視的城市徐聞,徐聞縣隸屬於廣東省湛江市南臨瓊州海峽與海南島隔海相望,東瀕南海,西瀕北部灣,北與雷州市接壤。徐聞縣自古以來為兵家駐防和商旅之要地,故蘇東坡曰:四州之人以徐聞為咽喉。
  • 新春探訪與馬祖隔海相望的福建連江黃岐半島
    新春探訪與馬祖隔海相望的福建連江黃岐半島     節日裡,苔菉鎮街頭隨處可見身著時髦時裝回鄉過春節的年輕女性
  • 明朝時我國疆域唯一一次到達南半球,和澳大利亞隔海相望
    不僅是每個王朝和每個王朝不同,同一個王朝不同時期的地圖也都是不同的。當然,一般來說,我國領土最南端到達南海附近,都在北半球。不過在明朝的時候,我國的地圖到達了南半球,和澳大利亞隔海相望。我們看一下大致狀況。朱棣繼位後,為了弘揚明朝的權威,開始派鄭和下西洋。當然,也有人說是為了找失蹤的建文帝,不管怎麼說,鄭和在1403年開始了下西洋。
  • 我國最特殊城市,與俄羅斯、朝鮮山水相連,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
    在我國眾多的邊境城市中,要說最受歡迎的一個,那一定是琿春市了,這個地方相信很多人都有去過,尤其是想出國,但又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出國的人,那麼來這裡就是最好的選擇,作為我國的邊境城市,也是我國唯一的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未來的發展潛力可是非常大的。
  • 鎌倉給你不一樣的旅遊視覺體驗,電影裡難道都是「真實的」?
    鎌倉給你不一樣的旅遊視覺體驗,電影裡難道都是真實的?如果說京都留存的是中國盛唐的樣貌,鎌倉則是大宋的風韻投刻,日本的鎌倉時代對應著中國的宋朝。盛名在外的鶴岡八幡宮和長谷寺讓人昏昏欲睡,而古都的魅力在於鎌倉五山。
  • 日本小眾景點之旅,鎌倉的夏天,究竟有多美?
    日本小眾景點之旅,鎌倉的夏天,究竟有多美?很多人問,為什麼會喜歡旅行?其實,與其說是喜歡旅行,更多的人們,是喜歡在旅行的途中,遇見未知的美食美景,以及未知的自己。每一場旅行的開啟,都是對眼前生活的放鬆,能夠讓你暫時從枯燥中脫離出來,在探索未知的旅途之中,收穫,滿滿元氣。打開今天的旅行攻略,被一組日本小眾景點之旅吸引了目光。這些年來,隨著赴日旅行的興起,不少的遊客都來到這裡,尋覓美食與美景。
  • 這個城市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這幾大景點都很不錯,不容錯過
    說是有很多夥伴都相信它,我想,之所以有這麼直的名字,是因為日出的第一道光芒照射的地方,說真的,那也是一個非常有特色,有潛力的美麗城市,眾所周知,它的東邊是著名的黃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這裡除了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外,還有很深的文化內涵,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一起來看吧。
  • 你拍過的最美的海是哪裡?鎌倉的海,四季溫柔
    這裡是浪毛線的旅途見聞,有趣的靈魂期待路上見 鎌倉,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東京都市圈的重要城市。12世紀幕府時期,成為日本政治中心。14世紀,隨著幕府滅亡鎌倉就此衰落。江戶時期又以旅遊瀏覽地得以復興。它是日本僅次於京都、奈良的一座古都。
  • 印尼隨筆:探訪與新加坡隔海相望的印尼巴淡島
    中新社巴淡11月9日電 題:探訪與新加坡隔海相望的印尼巴淡島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走進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與新加坡隔海相望的巴淡島,驅車穿行於綠樹成蔭下的大街小巷,醒目的是街邊逐漸增多的中文字店鋪:「快樂餐廳」、「海南雞飯」、「海海錢幣兌換中心」、「康源中醫」、「維大藥行」……  隨行的華裔王家財先生告訴記者,巴淡島屬於印尼蘇門答臘島廖內省
  • 與青島相鄰,與連雲港隔海相望!山東這座沿海小城美不自知!
    與青島毗鄰,隔海相望,山東這個沿海的小城米不自覺!燈塔這個區域分為三個廣場,細長的堤壩好像在被海浪衝著玩,這一帶不大,一眼就能看到的東西,不必停留太久,30分鐘就足夠了。與青島毗鄰,隔海相望,山東這個沿海的小城米不自覺!
  • 【日本文化】美麗與哀愁——跳入鎌倉之海的還有誰?
    鎌倉除了曾作為日本「鎌倉幕府」的根據地外,其依山傍水的位置,自古亦為一處修養地。許多文人、旅人相偕而來,一同賦予鎌倉這座近山靠海的城鎮,一股既美麗又惆悵的獨特氣氛。  一、跟著《東京進行曲》,乘坐小田急逃離東京吧!
  • 格林豪泰酒店,與臺灣隔海相望的酒店
    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南接省會福州,北接浙江,寧德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環境成為中國東南沿海著名的休閒度假和生態旅遊的勝地。近日格林豪泰寧德市周寧縣橋南街商務酒店於此盛大開業,與您共同見證閩東風情,暢享便捷體驗。
  • 北方最大濱海溼地位於河北,和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夏天風景最迷人
    在河北唐山的南部沿海,有一座城市,地域面積不大,經濟發展卻十分繁榮,這就是有著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之稱的曹妃甸。2013年的時候,曹妃甸區地區生產總值為374億元,在2019年的時候,正式獲批自由貿易區,這個飛速發展的城市不僅經濟騰飛,自然風景也很美。
  • 中國未來最「熱門」城市,GDP超越廣州,與香港隔海相望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42字,閱讀約3分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科技,產業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明顯的是中國很多省份經濟的不斷進步。改革開放浪潮,開發力度加大,在中國佔有一席之地的廣東省可謂是領頭羊。廣東省會城市廣州發展相對較好,甚至可以說是廣東經濟源頭的支柱城市。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未來中國最「火」的城市。其GDP超過廣州,與香港隔海相望。是深圳。相信小夥伴們都非常熟悉。它位於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東鄰大亞灣,大鵬灣,西鄰珠江口,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