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18珠海航展
作者:黎冠麟
《文學港》(ID:xyzj1216)授權轉載
身為一名航展迷與軍事迷,自打十月知曉2018年珠海航展的確切時間後,我就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劃今年觀看珠海航展的準備事宜:搶購票、買相機、買墨鏡、買防曬衣……並為觀展騰出日程,確保學業與興趣兩不誤,順利踏上從東莞前往珠海的路途。儘管本屆航展沒有俄羅斯勇士表演隊的出場,在我眼裡頗有遺憾,但仍不失為一次朝聖之旅,於我腦海裡留下諸多回味。
▲制導炸彈引導頭
在11月10日早上8:00鍾,坐上直達展館的專線大巴伊始,我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細節:車上乘客明顯以男性為主,而極少有形單影隻的女性,在進入展館後,我身邊扛著長槍短炮的攝影器械黨更是清一色的工裝打扮中年大叔。
在與身邊一位攝影發燒友攀談得知,他從2004年起已開始關注珠海航展,今年的珠海航展他更是專程從哈爾濱輾轉至廣東珠海,只為一睹中國的各款新式戰機英姿。當我問到對孤身一人來珠海觀航展有何感想時,他說:「別人覺得一個人奔波千裡來到珠海看航展會覺得很詫異,但我認為沒有孩子需要照顧,沒有旁人打擾,我就能更全身心地投入觀展當中。而且藉此機會認識天南海北的軍事迷朋友,也是我很樂意遇見的一件事情。」他的這番話也恰當地反映了我內心想法,或許,停機坪旁一眾高舉相機千呼萬盼等待戰鷹一展雄姿的軍事迷也是沉浸於此刻。珠海航展,是全國軍事迷與攝影愛好者的共同節日,是一場徹底的「直男狂歡」。
▲殲10地面準備
上午9:45分,停機坪上的八架殲10表演機相繼試車,渦扇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使整個航展區的氣氛都沸騰起來了。作為一個從小到大沒見過那麼多現役戰機的山裡孩子,當聽到10噸推力強勁轟鳴從尾噴口洶湧而出時,我仿佛在一秒內感受到了人生最刺激最震撼的感官體驗。10點整,八架殲10表演機相繼划過停機坪駛向跑道,掌聲、快門聲、尖叫聲與呼喊聲不絕於耳。10:10,隨著長機領隊飛向天際,八架殲10扎向了珠海上空的迷霧。當地面觀眾伸長脖子尋覓殲10蹤跡時,兩個黑影從天邊飛近,並拉出了兩道黃煙;飛機駛過停機坪上空後,巨大音爆如同萬噸巨雷橫掃大地,整個航展區都被渦扇發動機所震顫。長機調整襟翼拉升機頭後,一縷陽光鑽出雲層,在殲10銀白色機身上打出一道凌冽又冷酷的寒光。戰機是如此輕盈靈活,但其氣勢又是如此排山倒海,兩相結合令人不禁為現代軍工的巨大能量所屈服。兩機繞場一圈後,另兩架殲10加入隊列,四機編隊表演開始了。四架戰機兩兩搭配相對掠過,在空中交織出兩道絢麗的彩煙。八一飛行表演隊統治了這天珠海的天空,令後面紅鷹表演隊與巴基斯坦梟龍特技表演都有所遜色。
▲無人機列裝彈藥一覽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今的珠海航展已經愈發像一個綜合防務展,近幾年的航展上,航天科工、中航工業與北方工業都會推出自己的特色展品,既給普通民眾一飽眼福,更吸引外商的目光。從兵器館和武備展區走出來後,我的感受是中國國防工業更成熟、也更自信了。
本次航展裝備的一大亮點是我國軍備無人化體系日趨成熟。彩虹5查打一體無人機已經在中東戰場得到鍛鍊,而作為中國軍火外貿大戶的北方工業更是展出了大量微型無人機和全地形作戰機器人。部分民營企業也展出了無人快艇和無人緝私船,這在兩年前還是有點過於前衛的設想。無人化體系成熟的背後是我國在電子、材料與數據鏈等關鍵領域已經取得不俗進展,並且在習近平總書記軍民融合倡導下取得量產突破,進而能在國際軍貿市場上與歐美產品角逐高低。我國軍備在中東等地得到鍛鍊後也能將各項狀況客觀反饋給軍工企業,形成良性循環,這對於我國這樣的和平國家提升軍工實力是大有幫助的。
我國在軍工行業高漲的自信背後是軍工實力的厚積薄發。十幾年前,初代殲10戰機首次試飛被列為絕密,網上甚至有段子戲稱我國面對歐美強國敝帚自珍,國內最強大的戰機淪為美國空軍的背景板。其反映了我國航空工業長期落後世界領先水平,在海空防禦領域處於弱勢地位。隨著改革開放後綜合工業實力增強,以成飛為代表的軍工科研單位研發水平有了長足進展,殲20等先進戰機讓我等平頭百姓一夜間驚呼我國有了比肩美國的先進裝備,本次航展大放異彩的矢量推力發動機更是當前世界唯二的全尺寸矢量推力發動機之一。軍事自信背後是軍工自信,軍工自信背後是國家綜合實力自信。
在我記憶當中,俄羅斯的側衛系列戰鬥機是我唯一沉迷過的飛行兵器。除卻其優異的機動性能、超長的續航能力以及持續澎湃的火力打擊能力之外,側衛系列的蘇27戰機在我國96年臺海危機時為捍衛我國領土主權所立下的汗馬功勞也是我為之仰慕的一點。所以,當我聽到俄羅斯以側衛系列為表演機型的勇士表演隊缺席本次珠海航展時,頗感遺憾。可珠海航展終究是我國利劍的舞臺,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在踏上回程路途的時候,我已經完全成為我國航空新裝備的迷弟。
歸來後,有同學不解我為何專程前往珠海只為航展,家裡人也有問及我的觀感。縱然隨著時光流逝,航展中的感官刺激也會逐漸遺忘,年少時對於航空、對於軍事的沉迷也會讓位其他愛好,但不變的是對於國家的信心,對於陪伴解放軍崛起的自豪。仍願祖國繁榮昌盛,仍願中國軍工一帆風順。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專注的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