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託管本來是門不錯的生意,不過現在出現不少亂象。
    酒店式託管公寓,本身是不錯的生意,但被個別不良商家當成快速圈錢的工具。濟南酒店行業一資深人士爆料了其中內幕。
    套路① 託管就是借雞生蛋
    5月29日,記者輾轉聯繫上了長期從事酒店託管的方華(化名),他坦言,現在註冊公司零門檻,一般是先成立一家公司,創立或者加盟一個酒店品牌,然後開始找項目(通常是不好賣的公寓項目)。
    開酒店首先得有房子,至少得有幾十個房間,如果直接從樓盤買的話得花上千萬,無法重資產運作,因此和開發商合作是最佳途徑。
    先畫個大餅,描繪一個高收益的投資前景,吸引投資型購房者掏錢買房,房源就有著落了,同時這也有利於樓盤賣房。
    然後要有啟動資金,主要用於配置房間基本物品、支付前期的房租。公寓一般是裝修交付,只需要布置床、被褥、空調、電視、衣架、桌椅、窗簾等必需品就可以運營了。這筆錢往往以「配置費」、「布草費」、「裝修費」等名義向業主收取,一般幾萬元不等。
    100個房間的話,就有幾百萬到手,啟動資金就不用愁了,一旦開業,隨著入住率提高,資金就能快速周轉過來。
    這是多數託管公司提前收一筆錢的主要原因,用業主的房和錢,賺自己的錢。
    套路② 多收配置費和免租期
    「所謂的配置費,其實成本沒那麼高。因為公寓多數帶裝修,後期進場的家具家電裡面,床墊和空調的採購成本最高,其他東西基本上沒有過1000元的,批量採購價格都能壓得很低。」方華稱,這些東西折舊很厲害,一旦變成二手的,基本上就是廢品價。
    所以,託管協議中一般都會約定,五年或者十年到期後,房間內物品全部歸業主所有,拆下來搬走的話,還不夠運費的。有的託管公司收取大量配置費後,一部分採購酒店必要的物品,相當一部分用來支付業主的第一筆房租。
    同時,要向業主儘可能多要免租期,新房交付後配置家具家電需要時間,但有的託管方以通風、去甲醛等為由,要求數月甚至半年的免租期,基本上就是耍花招,免費使用業主的房子。
    房租是酒店最大的成本,延長免租期既能緩解前期資金壓力,而且省出來的都是利潤。
    套路③ 託管是假套錢是真
    前期免費用業主的房子,拿提前收來的啟動資金給業主「支付」房租。
    如果認真細緻做服務和運營,基本上沒什麼大問題,入住率在50%以上,就能保持盈利了。但有的不良商家壓根就不想辛苦做下去,或者是毫無管理經驗的外行,一開始就抱著賺快錢的目的,免租期結束後,支付一段時間的房租,就準備撂挑子。
    比如,說經營不善、酒店虧損,直接和業主攤牌解約。也有的做得婉轉一點,把公司轉讓,變更法人,金蟬脫殼,拿著大筆啟動資金走人。接盤的象徵性做做樣子,表示無力回天,拍屁股走人。然後再尋找下一個目標。
    「還有一個更穩妥的,直接在託管協議中約定,酒店託管方違約的話,賠償業主一塊違約金,比如三個月房租等,將來就是起訴都不用擔心。」方華稱,圈內有這麼一小部分人,打著酒店管理公司的幌子,把這個行當做成了圈錢工具。
    最終倒黴的是業主,既免費提供了房子,還搭進去一筆錢,到頭來手裡只剩一堆不值錢的二手酒店用品。
    套路④ 利潤分成能做手腳
    有一些託管公司,跟業主約定按實際入住率利潤分成。實際上,這裡面也有貓膩。
    方華坦言,這種模式通常是讓業主下載一款指定的APP,當有顧客在系統訂房時,業主會收到通知。
    「這個看似公平合理,沒有任何問題。但在實際操作中,完全可以做手腳。比如,有客人在系統上預訂了兩個晚上,在前臺入住的時候,值班人員可以說今天有特殊優惠活動,線下訂房的話享受額外折扣,誘導顧客取消訂單,改為線下下單。業主在手機APP上顯示是取消訂單,實際上是入住了的。這種作弊手法,業主是很難發現的。這在業內也不是什麼秘密了。」方華介紹。
    方華表示,隨著濟南旅遊業快速發展,酒店行業迎來黃金時期,五一假期,整個城市一房難求。大大小小的快捷酒店、民宿生意興隆,絕大部分經營者還是希望這個行業健康發展,誠信經營努力做得更好。
    但是這個行業幾乎是零門檻,魚龍混雜,就有不良商家投機鑽營。
    由於信息不對稱,業主投資追求高回報,而商家路演的商業邏輯都是穩賺。但實際的收益能否兌現,後期卻往往存在很大變數。
    (生活日報記者 趙國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