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或只剩50億年,木星在太陽系中質量最大,會是第2個太陽嗎?

2021-01-11 小雨來侃侃

人類在地球上安穩的生存,離不開太陽和月球的運轉。1969年人類第1次登上月球,如今航天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人類始終無法靠近太陽。這是因為太陽有著巨大的能量,太陽活動為人類提供了充足的陽光和溫度,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太陽。按照宇宙的膨脹速度來看,科學家曾經預測,在50億年後太陽就會消亡,變成一顆紅巨星,那還會不會出現第2個太陽呢?

根據科學家的推算,當太陽體積發生劇烈膨脹的時候,會釋放大量的能量和物質,這些物質大約佔太陽總量二分之一。這個時候太陽會最終消亡,只留下了一片璀璨星雲。但是消亡的只是太陽的外殼,在外殼中有大量的物質沒有參與太陽的核聚變反應,如果這些物質重新聚集起來,有可能會進化成第2個太陽。如果無法聚集,難道宇宙中就沒有太陽了嗎?

木星要成為太陽,質量必須達到太陽的8%

有人認為,太陽即使消亡後,也會出現接替它的星體,比如八大行星中的木星,木星的質量是非常大的,即使把另外7顆星體的質量加起來,也到不了木星的一半,更是抵得上318的地球,如果木星可以把太陽的遺留物質重新收入囊中,是否意味著它會成為第2個太陽呢?根據科學家對太陽的探索來看,太陽的質量是非常巨大的,木星要成為一顆恆星,質量必須達到太陽的8%才可以,而它只有太陽的0.1%。

木星的吸收能力

木星想要成為第2個太陽,就意味著它必須額外吸收7.9%的物質,才能進化成一顆恆星,進而有可能進化成太陽。但是宇宙中的引力是十分巨大的,誰能夠保證木星在太陽的消防過程中就能夠吸收這麼多的物質呢?即使太陽消亡了,變成一顆紅巨星,但它的引力是不變的,仍然強大的吸附著周圍的物質,所以太陽表面的物質不會出現大量流失。

即使太陽的引力不變,但是在消亡後,太陽的內核還是會因為劇烈膨脹導致坍塌,在這個過程中,太陽內核的溫度會持續上升,在這個過程中就會釋放出更多的能量,當能量釋放完成後,太陽內核的溫度降低,進入一個膨脹收縮的循環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太陽的引力會大大減少,這也意味著木星會離太陽更加遙遠,即使太陽釋放出了大量物質,在遙遠的距離下,也無法保證木星可以吸收到這些能量,所以說木星能否成為第2個太陽,還存在著很多未知性,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失敗的恆星」木星,如果被點燃,會變成第二個太陽嗎?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與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同屬巨行星。同時,由於組成成分主要是氫和氦,所以它又屬於氣態巨行星,有時候也被叫做「氣體巨人」。木星大氣層中氫和氦的佔比達到了99%,在地質內部,氫和氦也佔到了96%。如此多的氫和氦,讓人不禁聯想到太陽。
  • 木星離太陽有多遠?
    在木星軌道上有一點離太陽最近,天文學家稱這個點為近日點;此點距離太陽 7.41億公裡。而在木星軌道上離太陽最遠的地方被稱為遠日點,距太陽8.17億公裡。天文學家使用「天文單位」(astronomical unit, AU)作為計量太陽系中距離的另一種單位。天文單位是太陽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約1.5億公裡。木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2 AU。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太陽的45億倍大小,質量卻只有太陽的32倍!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地球的45億倍大小,質量卻只有太陽的32倍!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中最大的星體是太陽,直徑約為139.2萬公裡。但是還浩瀚的宇宙中,太陽也是只能算一個中等大小的恆星。比太陽大的恆星數不勝數,例如大犬座VY,雖然大犬座VY的大小很有爭議,但是現在普遍認為它的體積為太陽的30億倍,太陽在它真的太渺小,就像把一滴水扔到大海裡差不多!但是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比大犬座VY還要大的恆星,那就是位於盾牌座的一顆紅色特超巨星-盾牌座UY,它已經超越大犬座VY,成為了目前最大的恆星。
  • 宇宙中質量最大恆星和體積最大恆星大比拼,太陽和地球都靠邊站
    地球是人類在宇宙中的家。地球有多大?咱們以前也聊過。對於人類來講地球已經是非常大了。然而地球和太陽系中的其它幾顆巨型行星比起來了還是小了不少。從質量上看,天王星是地球的14.5倍,海王星是地球的17倍,土星是地球的95倍,木星是地球的是地球318倍。
  • 太陽系中最大行星是木星,那麼在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又有多大?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這個大塊頭在太陽系可沒少幹壞事,不過它後來金盆洗手改做好事了,被當成太陽系活雷鋒的典型,最近還二十幾年前還大大的出過一次風頭!關於太陽系巨無霸木星的傳說木星在太陽系裡的存在可以用一極來形容,它的直徑大約14萬千米是地球的十幾倍,質量則是其它所有行星質量的2.5倍,是地球的1321倍,更讓叫絕的是,它並不是完全繞太陽公轉的,而是和太陽一起繞著太陽半徑以外的的一個質心公轉!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木星是太陽的伴星其實也對。
  • 太陽系中只有木星有這樣的實力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一個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之和的2.5倍。木星的直徑達到了太陽直徑的10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047分之一。木星的周圍有很多衛星,木星及其周圍的衛星組成的系統因此有了「小太陽系」的美譽。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物質組成和恆星比較接近。
  • 誰會是宇宙中最大的恆星?來圍觀下它,太陽只是個「弟弟」而已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們地球圍繞的太陽是宇宙中最亮的星球,但這並不正確。所以你可能想知道,我們宇宙中最大的星體是什麼?這個問題難就難在,宇宙是廣袤無垠的,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接觸或拍攝到它的全部,而且也沒有看到它的全部。我們雖然不能明確指出宇宙中最大的恆星,但是可以確切指出人類已經發現並且看到的最大恆星。
  • 太陽系中老大是誰?太陽終將卸任老大!那麼誰是新的老大呢?
    其實想法多了就是屁事特多,那麼不妨來看看太陽系裡的老大有幾種理解方式?從這個角度來看,太陽139.2萬千米左右的直徑是當之無愧的太陽系老大,因為它直接就佔有了太陽系裡99.86%的質量,它如果認了老二的話,太陽系還有哪個天體敢認老大?
  • 如果木星撞上太陽,會發生什麼呢?
    難以置信,它竟然會對太陽產生顯著的冷卻作用,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其實就像落到大象身上的蒼蠅一樣。那麼木星的組成是什麼呢?木星的90%是氫,那不就是太陽燃燒的燃料嗎?但事實是,如果木星撞向太陽,它會從太陽那裡吸收大量的熱量。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會繞著銀河系轉嗎?轉一圈要幾年?
    我們都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公轉周期為365.24219天,也就是一年。太陽系包括太陽、8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地球)、近500個衛星、超過1200000個小行星以及矮行星和彗星。
  • 木星和太陽相似度很高,卻沒有成為恆星,未來有機會嗎?
    木星是太陽系中很神奇的一個行星,不僅是太陽系中的第一大行星,木星的質量還是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總和的2.5倍。也是太陽系中和太陽具有相同構造的氣態行星。木星的主要成分是以氫和氦為主,那麼,很多人想,木星是否能夠改變自己的位置,由行星升級成為恆星呢?
  • 太陽有多大?盤點9個太陽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2.太陽有多大? 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佔總質量的99.86%。 作為恆星來說,太陽實際上是一顆中等,甚至更小的恆星。質量比太陽大得多的恆星可以比他(看起來)更大。例如,獵戶座中的紅巨星參宿四被認為比太陽大1000倍。我們所知道的最大的恆星是大犬座VY,大約比太陽大2000倍。如果你能把大犬座VY放入我們的太陽系,它將會陳伸展到土星的軌道之外。
  • 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50億年而不滅?它使用的究竟是什麼燃料?
    其實太陽並不神秘,它在宇宙中是非常普遍的存在,跟地球一樣同樣是宇宙的天體,只不過由於它的質量非常大,成為了能夠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恆星。太陽的存在才有了太陽系,整個太陽系的能量來源主要是恆星太陽,地球生態系統的形成,生命的誕生,進化演化和生存都離不開太陽的能量。太陽的能量釋放其實也是一種燃燒,可是在我們的認知裡,燃燒需要氧氣,需要燃料,往往都是短暫的能量釋放。
  • 太陽氦閃、木星風暴漩渦,《流浪地球》裡的科學真相
    紅超巨星的演變時間通常不會超過1億年,但是太陽在向著紅超巨星的演變之前會經歷一次氦閃現象,這是一種劇烈的恆星能量爆發事件,其一瞬間就會釋放太陽幾百萬年核聚變中釋放的能量,所以在那一瞬間它可以摧毀附近的很多星體,行星的生態環境當然也會被瞬間摧毀。
  • 太陽系中的星體大小排名:地球竟能排第六,但太陽不是一般地霸道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但是太陽系中還有矮行星、小行星、彗星,以及太陽這顆恆星等,這些星體體積的差別非常大,即便同是行星,像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也要比像地球中的巖質行星大很多
  • 為何科學家曾認為:木星將成為第二個太陽,現今卻又極力否定?
    如果要在太陽系中評選出一個最神秘的行星,那這一稱號的得主一定是木星。木星不僅體積巨大,質量更是太陽系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就連科學家都曾提出過:如果太陽熄滅後,太陽系最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太陽的行星就將是木星。言論一出就引起了全世界範圍內科學家的討論,如今這一猜想終於迎來了肯定的結局——木星不會成為第二個太陽。
  • 宇宙中會有十個「太陽」的星球嗎?
    在地球上,我們只有一個太陽,大地萬物都沐浴在太陽的光和熱之下。作為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太陽是我們的中心天體,它的質量遠大於其他天體,它那強大的引力迫使各大行星都會以太陽為中心,繞其旋轉。在我國神話傳說中,天上曾經有十個太陽,后羿用弓箭射下了其中九個,所以天上只剩一個太陽。
  • 假如木星突然消失了,地球會發生什麼?物種大滅絕或許會重來多次
    在過去的46億年裡,八大行星一直圍繞太陽運轉,從未停歇,它們和太陽一起構建穩定的太陽系,給地球孕育生命帶來了契機。木星是八大行星之首,是太陽系質量最大的一顆氣態行星,假如木星突然哪一天沒了,那麼地球上會發生什麼?或許物種大滅絕重來多次。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大恆星,體積是太陽50億倍,地球連塵埃都不如
    木星和地球大小對比但是地球的「大」是相對的,因為在宇宙中地球算是一個微小的星球,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地球在木星面積只不過是小弟一個,而在太陽面前,碩大的木星又顯得很渺小,根據科學家觀測和分析,太陽體積比木星大了整整1000倍,在太陽上人類渺小的連塵埃都算不上。
  • 木星比1000個地球還大,它會成為恆星嗎?若成了恆星地球會怎樣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除太陽之外最大的天體,其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因此總有人認為木星將來有可能成為另一個太陽,它質量增加的話終究會成為恆星。木星的質量距離成為恆星還很遙遠,最小的恆星的質量也需要達到太陽質量的8%,或者木星質量的80倍,也就是說木星的質量需要增加80倍左右才能成為最小的恆星,想一想,木星的質量已經相當於318個地球,80倍木星質量的星球將相當於25,440個地球,所以如今木星的質量距離成為恆星還差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