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學者:西藏隨處可見漢藏雙語共存 體現了對藏語文的尊重

2020-12-12 中國西藏網

  在西藏自治區的醫院、機場、政務窗口等各種場所,甚至是路邊的小店,到處都能看到漢藏雙語招牌、路標、海報等的應用,與此同時,西藏自治區的各級學校也設置有專門的藏語課程。中國臺灣獨立學者羅中展認為:「這體現了對藏語文的尊重,可以讓更多人增強對藏語文現狀的認識,消解誤會和隔閡。我們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需要這樣的尊重。」


圖為羅中展通過視頻參與研討會

  在7月15日於北京召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雲上邊會』:藏文化傳承與宗教信仰」國際研討會上,羅中展通過視頻連線,就文化傳承與宗教信仰話題發表了看法。

  羅中展認為,藏語文是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漢藏雙語的共存、相互尊重,體現出在現代化和國際化背景下,保留民族特色和文化傳統的一種發展思路。

  如今在西藏自治區,很多地方充分利用特色文化資源,通過發展旅遊、文創等產業,帶動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將文化資源轉化成了文化資產。同時,也讓更多人能夠到西藏自治區親歷親聞,從而改變距離產生的想像與偏見。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羅中展認為,站在傳統文化發展的十字路口,需要審慎選擇,平衡好現代化發展和傳統文化保護之間的關係。有些文化資源並不適合或不容易轉化為產業,需要讓不同特性的傳統文化有更加多元的發展。

  「文化是一群人長期共同生活後形成的共識。」羅中展認為,對於藏族傳統文化,應該做出更多的思考、嘗試,以更大的力量使之做得越來越好。(中國西藏網 記者/歐帆 王茜 姚浩然)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首屆甘青川中小學藏語文教學研討會在甘肅民族師範學院舉行
    原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長、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夏鑄,甘肅省教育廳原副廳長、正廳級巡視員旦智塔,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長楊卓瑪,校黨委書記李維平、校長陳富榮、副校長道周、西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扎西才讓教授出席,來自甘青川三省的8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7月16上午,研討會開幕式在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陳富榮致歡迎辭,夏鑄、旦智塔、楊卓瑪分別講話,李維平主持開幕式。
  • 藏譯通軟體用戶突破百萬 拉近藏漢交流距離_西藏新聞_中國西藏網
    西藏高馳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供圖  記者18日從西藏高馳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獲悉,藏漢互譯軟體手機APP藏譯通突破百萬用戶下載量,這也意味著藏漢語言間的距離逐步縮短,尤其在旅遊、服務基層西藏偏遠農牧民方面得到廣泛利用。  藏譯通軟體自2019年7月正式推出,獲得了2019年中國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 藏語翻譯軟體讓內地遊客暢享在藏旅遊生活_西藏新聞_中國西藏網
    近年來,西藏日益成為全國文化旅遊熱門目的地,各種藏語翻譯軟體逐漸成為人們在藏旅遊與本地人交往、交流的重要工具。記者了解到,目前區內外有10多種藏語翻譯軟體。其中,由西藏高馳推出的藏漢智能翻譯軟體「藏譯通」上線一年多來總用戶量已經突破100萬。
  • 關於2020年青海省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藏漢雙語能力測試和體能...
    關於2020年青海省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藏漢雙語能力測試和體能測評的通知 2020-09-25 15: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國為數不多的漢藏結合寺廟
    普寧寺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始建於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一座漢藏結合寺廟。寺廟前半部為漢式,具有漢族傳統佛教寺廟的特徵;後半部為藏式,仿西藏桑鳶寺而建,兩種不同風格的建築融為一體。普寧寺的主尊佛像並不像中國其他寺廟所供奉的一樣。一般都是供奉四大菩薩,即修般若智慧法門的文殊菩薩;修大行法門行大力的普賢菩薩;修慈悲法門的觀音菩薩;修習大願力的地藏菩薩。很少有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而普寧寺的主尊佛像便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通高27.21米,是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 碌曲縣人民檢察院率先適用藏漢雙語版認罪認罰具結書集中辦理一批...
    碌曲縣人民檢察院率先適用藏漢雙語版認罪認罰具結書集中辦理一批認罪認罰案件 2020-12-12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藏千年古剎:見證藏漢文化融合之美
    西藏千年古剎:見證藏漢文化融合之美(資料圖) 新華網拉薩10月9日電(記者許萬虎)在西藏林立的藏傳佛教寺院中,夏魯寺有點特別:它一反西藏寺院依山而建的傳統,靜臥良田萬頃的河谷之上。同時,作為元朝皇帝賜金重修、擴建的千年古剎,它通體透著濃濃的中原建築氣息,鐫刻著藏漢文化交融的記憶。 距離後藏日喀則市區20多公裡,年楚河與霞曲河交匯處,遙見翠綠色琉璃掩映金頂的小型建築群,那便是夏魯寺。夏魯寺,意指「像嫩綠的油菜苗一樣生機盎然的寺院」,相傳由吉尊·西繞瓊乃於公元1027年建立。
  • 翻譯軟體暢通藏漢群眾溝通渠道「小」軟體架起「大」橋梁_資訊...
    時代進步促進了更多的交流,應運而生的各種藏漢翻譯軟體在藏、漢族群眾間架起了語言溝通和民族團結的橋梁。  12月20日,經酒店服務員介紹,住在西藏拉薩東郊晴天客棧的遊客路先生打開手機應用市場,先後安裝了「藏漢翻譯通」和「藏譯通」兩款藏漢翻譯軟體。
  • 做漢藏交流的使者
    能夠獲此殊榮,我倍感榮耀,我也深知這是黨和政府對我從事漢藏交流事業的肯定和鼓勵。     我出生在拉薩,童年在西藏高原度過,初中在內地西藏中學讀書,是穿梭於雪域高原與荊楚大地的康巴漢子。2014年11月,我創辦的武漢唐古拉漢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被武漢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授予「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榮譽稱號,這也是此次獲頒單位中唯一一家民營企業。
  • 西藏百年茶馬古寨:見證漢藏通婚融合之美
    新華網拉薩6月17日電(記者許萬虎、李遠)行走在茶馬古道,漢藏交流的歷史遺存並不鮮見
  • 中國藏文化交流團訪問坎培拉
    新華社坎培拉8月30日電(記者趙博)中國藏文化交流團30日訪問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與澳政府官員、智庫、媒體記者等舉行了多場交流活動,全面介紹了西藏歷史、文化、宗教和當代發展,展現了今日西藏的面貌。  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的中國藏文化交流團首先會見了澳大利亞政府官員。
  • 首屆兩岸藏學研討會淡水舉行 包括3位大陸學者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中新社臺北六月九日電 (記者 黃少華 曾嘉)為期兩天的第一屆兩岸西藏學研討會今天在位於臺北縣淡水鎮的淡江大學淡水校區舉辦。包括三位大陸學者在內,海峽兩岸研究西藏社會、宗教等問題的專家、學者近五十人出席。  據了解,往年在臺灣舉辦有關西藏的學術會議主要集中在探討宗教問題。
  • 再論藏漢民族的共同淵源
    [內容摘要]位於西藏的古象雄、蘇毗女國是公元前10世紀以前至公元前6世紀之間,逐漸從今青海省的漢藏交界處遷徙到西藏的。古象雄是古軒轅國、古支那國、古崑崙;蘇毗女國是西王母國。它們是我國夏王朝在西北地區的遺族和母國。
  • 我要去西藏之:拉薩一日——吉祥聖雪藏餐館的漢藏文化交流
    走進西藏,來到拉薩,藏餐是必須要去品嘗、體驗的。在隊友朋友的推薦下,我們去了西藏第一網紅藏家餐館:吉祥聖雪藏家宴餐館。上得二樓,老闆娘雍西卓瑪熱情地把我們邀請到她家的客廳,並給大家介紹她家的歷史:她的公公是受過周恩來總理接見的西藏第一批中央民族大學畢業的幹部,一生從事藏漢文化交流和融合工作,她的婆婆是中國第一批女子登山隊員,她的家裡,收藏著馬幫裝備、千年林芝、海螺化石、電影放映機等珍寶,樓梯和過道走廊上
  • 《中國西藏》雜誌創刊30周年 中國西藏網創辦2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作為中央重要涉藏宣傳力量,多年來,《中國西藏》雜誌和中國西藏網緊緊圍繞黨和國家民族、宗教工作大局,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優勢,準確詮釋黨和國家涉藏方針政策,全面報導西藏發展變化,與國外分裂勢力進行輿論鬥爭,成為了解真實西藏的重要平臺和窗口。
  • 藏漢一家親,共築中國夢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姐妹來山東考察婦女工作
    藏漢一家親,共築中國夢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姐妹來山東考察婦女工作 2020-12-01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瑪赤林:藏漢和睦堪稱典範 聯姻結出「團結族」
    、自治區人大黨委會主任白瑪赤林(中)在此間說,在西藏,藏漢和睦相處堪稱全國典範,藏漢兩族通婚司空見慣,聯姻結出了「團結族」。白瑪赤林是在率領全國人大西藏代表團一行10人在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與20餘名當地華人華僑和留學生代表進行座談時說這番話。
  • 「吐蕃」——「烏斯藏」——「西藏」,藏地歷史稱謂的演變
    「禿髮」部與「拓跋」部同源,皆為古鮮卑部落,其語言為已確知為阿爾泰語系蒙、滿語族,如果蕃人為鮮卑部落後裔,根本不需要發展出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藏語。且西藏的歷史傳說、服飾、風俗與鮮卑族有明顯的差異,對於這種猜測行的論述,《舊唐書》自己都明確用了「或雲」一詞。今天網上的朋友,別拿出來秀操作了。
  • 用戶超十萬 「藏譯通「成手機用戶必備藏語翻譯軟體
    12月31日,西藏高馳公司宣布藏漢智能翻譯軟體「藏譯通」突破十萬用戶下載量。數據顯示,藏譯通自2019年9月上架各大應用市場以來,首月新增用戶近2萬人,次月新增超3萬人,通過高達90%的翻譯翻譯準確率,不斷積攢用戶口碑,日活躍用戶超過2萬5千人,在上線第三個月時,在第三屆優秀漢藏雙語移動應用徵集活動中獲得了用戶投票第一名與優秀雙語行動應用程式大獎並突破
  • 外媒:西藏推藏漢民族通婚 許多通婚夫婦將孩子定為漢族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17日發表題為《中國在西藏鼓勵民族通婚以促進「團結」》的報導稱,近日,西藏自治區當地報紙連續刊文倡導民族通婚。根據新公布的政府報告,政府近年來採取了一系列民族通婚優待政策。外媒:西藏推藏漢通婚 許多通婚夫婦將孩子定為漢族(資料圖)報導稱,儘管並未詳細說明,但報告將民族間通婚率上升歸功於相關優惠政策,包括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