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條
進入跟帖在中央「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的影響下,往年動輒千元的「天價」粽子,今年難覓蹤跡,最貴的禮盒裝不過400多元,100元左右的產品成主流。粽子企業們也各出新招,應對市場變化,除了主推中低價位產品外,還搞起了「私人定製」,客戶按自己的需求搭配產品,而這種定製方式受到了許多中小民營企業的歡迎。
今年散裝粽子和按需定製的盒裝粽子受到青睞。
「這種58的禮盒我要7盒,給我打個折。」5月25日下午,成都市民王凌在「粽子節」上跟銷售員磨了半天嘴皮子,但銷售員依然笑著說,「這個就是明碼實價,不打折。」
粽子年年吃,「粽子節」年年逛,今年端午市場卻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的影響之下,各企業調整營銷策略,主動擠掉以前價格虛高和豪華包裝的多重「泡沫」——近千元的高端禮盒消失了,標價不再虛高直接寫「團購價」,粽子口味和包裝盒可以隨意搭配……粽子企業賺的錢少了,但是消費者卻更願意花錢買粽子了。
市場變化
千元禮盒消失百元標準成主流
端午節前的周末,各大商超和節會現場上,粽子成了主角。老成都人有著節前到沙灣「趕場」的習慣,這裡年年都雲集著數百家企業,展賣上千種風味的端午節食品。
成都一家食品企業的策劃部總監周丹,在展位裡忙得一頭汗,電話基本上是三分鐘一個。「簡直搞不贏,今天還在找工人,才從其他工廠調了11個工人來包粽子。」周丹說,從1個月前開始,廠裡60個工人就每天加班4個小時,一個人平均一天包2000個。「去年端午賣了500萬個粽子,今年的計劃是680萬個,現在看來要超。」周丹說,「政府採購確實一點都沒有了,但是私人企業的訂單量增加了20-30%,佔7成。」
另一家全國性粽子公司成都分公司的銷售部主管阮曉英也告訴記者,今年生產高端產品的生產線減少了,高端產品不僅總量少了三分之一,價格也降了。「送禮的少了嘛,以前送500多元一盒的,現在就送200多元一盒的。」她說,不過由於中低端產品賣得好,公司的整體銷量仍舊保持不變。
記者在現場也看到,往年動輒近千元的禮盒已經消失,最貴的不過400多元,而100元上下的成為送禮主流。
企業應對
主動擠泡沫 實價銷售
市場在變,各大「粽子」企業們也紛紛出招應戰端午。周丹透露了今年銷量不減反增的一個原因——「私人定製」。節前,該企業打出了「提倡節約歡迎配裝」的廣告標語。配裝,就是消費者自己選粽子,自己配盒子。
「想吃啥子味道的就選啥子味道的,比如你選4個鮮肉的,4個蛋黃的,2個白粽子,再配幾個鹹鴨蛋。選好了再挑個盒子裝起,巴巴適適的,送人又有面子。」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最便宜的鮮肉粽、蛋黃粽2.5元一個,白粽子1.5元一個,鴨蛋1.5元一個,包裝盒2-5元一個,算下來不過30多元。這種「私人定製」的方式,特別受中小民營企業的歡迎。
另一家成都本地食品企業今年也改變了營銷策略,擠出「泡沫」調整了價格體系。該公司市場部經理劉朋告訴記者,「往年粽子禮盒標價『虛高』,實際銷售價的底線為標價的6折,迎合了部分送禮和公款消費的需求。今年這部分需求沒了,如果再標高價,就沒人來買了。」因此,今年該公司直接將零售價定位團購價,即直接標6折價格。「這主要是心理作用,老百姓以前看我們標價100元,可能問都不得來問,但現在看你標價60,他就會來買。」他說。
受到「八項規定」的影響,往年加入「粽子大戰」的高星級酒店和高端餐飲企業,今年也在「收縮戰線」。5月25,記者也詢問了多家高星級酒店和中高端餐飲的粽子銷售情況。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粽子禮盒最低的僅98元,其他兩家酒店則最低分別為198元、188元一盒。「我們198元的已經賣完了,今年本來訂的量就少。」一家酒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轉型策略高端市場縮水大眾市場找機會
「今年來找我們定粽子的酒店確實少了。」劉朋說,以前來定做粽子的企業都要求從生產到包裝一條龍服務,今年來預訂的不僅數量減少了,還從禮盒變成了散粽。「特別是高端餐飲不好做了,有些企業預訂散粽也是作為一種增值服務,免費送給來消費的客人吃。」
人工、原材料和物流等成本重疊增長,高端產品銷售大幅減少,「粽子」企業都面臨著利潤縮水的考驗。不過,這些商家依然對今年的市場持樂觀態度。「過端午節,老百姓總是要吃粽子的。」周丹表示,當下是難關也是機遇,調整產品結構後,將適應新的市場需求。「任何一個轉型都有陣痛,只要挺過去了,走在前面的人就會最先嘗到甜頭。」劉朋也說,公司做好了今年銷售額受影響的準備。
華西都市報記者 童星燕攝影吳小川
原標題:成都端午粽子 「私人定製」賣得俏
更多新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