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貼和煎餃傻傻分不清楚?這一步錯了,咋做都是煎餃,不信你試試

2020-12-12 神鳥知訊防務

鍋貼是一道傳統的北方美食,一般為餃子形狀,餡料根據季節的變化各有不同,做法是煎制,煎出來的鍋貼麵皮又軟又有韌勁,餡料鮮香流油,東北也把它叫做水煎包。

有很多人不懂鍋貼和煎餃的區別,經常將兩者混為一談,《嚮往的生活》中黃磊做鍋貼時,就有很多人在彈幕上討論:「這不就是煎餃嗎」,其實還真不是。鍋貼和煎餃的區別就在於製作方法,鍋貼的做法自始至終都是煎,中途會加水燜制;煎餃卻少不了水煮這一步驟,有的會先煎後煮、有的會先煮後煎,但都是需要下水煮的。

所以,鍋貼和煎餃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看他們長得一樣就認為是同一種食物,這兩者的區別可要記住了,否則容易鬧笑話。

鍋貼的歷史悠久,但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卻各有說法。

有人說是北宋年間,宋太祖因皇太后喪事剛辦完,心內鬱結,沒有胃口吃飯。在宮中散步時,偶然聞到御膳房傳來的香氣,過去一看,原來是御廚正在煎沒煮完的餃子吃,宋太祖嘗了幾個之後覺得非常好吃,便將其命名為鍋貼。

還有一種說法說鍋貼是平鍋出現以後才有的,但具體時間還有待考究。著名的膠東王麻子鍋貼就是將傳統的膠東鍋貼改良以後才出名的,它的特色就在於,傳統的膠東鍋貼都是用熱水燙麵,王麻子卻用冷水,所以他的鍋貼吃起來非常有韌勁。

那麼,這道美味的鍋貼應該怎麼做呢,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鍋貼的做法,這樣做出來的鍋貼又脆又焦黃。

要做鍋貼,首先要準備好生鍋貼,也就是餃子,自己包也行,買的也行,還有油、開水、芝麻、蔥等配料。

第一步,在平底鍋上抹油,把生鍋貼整整齊齊碼在平底鍋上;

第二步,開火,放上平底鍋,在鍋裡加入適量開水,用中火慢慢煎制;

第三步,在鍋貼上撒點芝麻和蔥花,蓋上鍋蓋,直到鍋貼被燜熟為止。

這是黃小廚的鍋貼做法,他沒有加入任何佐味調料,所以這樣做出來的鍋貼比較清香。

如果你想吃味道重一點的鍋貼,還可以自己調個料汁。這個料汁需要用到水、醋、料酒、油等,水和醋的比例為10:1,料酒和油適量即可。在煎鍋貼的時候,聽到鍋內滋滋作響時,便可以倒入料汁了,料汁的量不要沒過鍋貼,倒完料汁之後繼續蓋上蓋子燜。等鍋貼熟了之後,如果覺得味道還不夠,可以再調個蘸料,用醋加蒸魚豉油、耗油,非常美味。但也要注意,料汁裡面,醋和料酒都要與,醋的量比較少,所以鍋貼不會酸,而且只有這樣鍋貼的表皮才能脆脆的。

怎麼樣,鍋貼和煎餃的區別你清楚了嗎?嘴饞的話,就自己下廚做一道鍋貼試試吧!

相關焦點

  • 煎餃和鍋貼,傻傻分不清楚?本質上都是麵包餡,好吃才是王道!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於煎餃和鍋貼,你一直認為它們是同一種東西,還是有所區別呢?大叔的簡單理解是:鍋貼是不封口的,煎餃是封口的。煎餃和鍋貼的區別:煎餃封口,鍋貼不封口。煎餃可以只煎底部,也可以翻面煎,而鍋貼不可以翻面,否則就會露餡兒。煎餃可以煮熟再煎,也可以生煎,鍋貼必須生煎。
  • 煎餃和鍋貼有啥區別?方法錯了就是煎餃,跟我學做外焦裡嫩的鍋貼
    餃子是大家經常吃的食物,鍋貼是什麼呢?鍋貼是一種中國北方的著名傳統小吃,鍋貼製作精巧,味道可口。不同的季節配當季的新鮮時蔬。每個地方的鍋貼形狀也不一樣,但通常都是細長的餃子形,屬於煎烙餡類小吃。外皮軟中帶脆,餡兒鮮香美味。很多人都認為,都是皮包餡兒煎出來的,鍋貼不就是煎餃嗎?
  • 美食界的4對雙胞胎,鍋貼煎餃不算啥,第4你能分出算我輸!
    可是我們吃了這麼多年,也了解了這麼多,對於那些美食界的雙胞胎卻似乎一種都非常迷茫。就比如說下面的幾種。第一對,鍋貼-煎餃首先第一對就是鍋貼和煎餃,有多人在第一次見到的時候是覺的它們就是一種食物的?反正小編是這樣的,因為都是餃子,都是放在油鍋裡面煎,並且最後吃到嘴巴裡面的味道也都差不多。
  • 煎餃就是鍋貼嗎?只要做好2點,煎餃鍋貼都焦香脆嫩,漂亮又好吃
    我是做手工餃子餛飩的三姐,如果我寫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吧。煎餃和鍋貼都是用麵皮包上餡,餡可葷可素,任你自由發揮。麵皮用麵粉製作而成,和餃子皮是一樣的做法。煎餃和鍋貼都是用油在平底鍋裡把麵皮煎得焦黃,吃起來又脆又香。煎餃就是鍋貼嗎?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 做煎餃時,先倒水還是先倒油?大廚:10人9個錯,這樣做才好吃!
    做煎餃時,先倒水還是先倒油?大廚:10人9個錯,這樣做才好吃!說到餃子大家並不陌生,而且對於北方人來說餃子也是經常吃的,其實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特別喜歡吃餃子啊,尤其是在我們中國遇到一些特別節日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吃。
  • 鍋貼煎餃學習做法配方
    鍋貼煎餃學習做法配方,是平常小日子健康幸福的一個加油站,蜀湘情緣的老師對學員們說,學會了低調美味而且簡單的鍋貼煎餃,每天做著體會生活,吃著體會味道,真是一種平常又真實的享受,如果開一家早餐店或者小吃店,鍋貼煎餃也必是受歡迎的角兒。
  • 少油少鹽的大蝦煎餃,幾分鐘就出鍋,不信你來試試
    少油少鹽的大蝦煎餃,幾分鐘就出鍋,不信你來試試從小到大,最喜歡吃媽媽做的煎餃了。它做的煎餃和外面賣的煎餃不一樣,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有雞蛋的營養,外酥裡嫩,吃起來特別的鮮香。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會像我一樣,平日裡忙於工作,獨自一人生活,又不懂的做飯,只能不按時吃飯,或者是點外賣,吃快餐,有的時候,飯店的食物,比較注重味道但是食材的新鮮,以及營養程度,都比不上自己在家製作的食物,時間久了,反而沒有了食物的本來的味道。這也就是為什麼總會覺得媽媽做的飯菜香的原因了。
  • 煎餃鍋貼怎樣做才好吃又好看?記住這幾點,你能做出美味的鍋貼!
    煎餃鍋貼怎樣做才好吃又好看?記住這幾點,你一定能做出美味的鍋貼!餃子,真正是我國一項偉大的食物樣式的發明啊!在國外,有時候餃子能代表中國;在國內,早中晚餐和夜市,你都能看見它的身影。高端食樓,大街小巷,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每時每刻都在百花齊爭豔!除了街食,家庭自己做餃子作為主餐,也是非常普遍的,尤其在北方家庭,是很頻繁很普通的一件事。然而大家一般是煮來蘸醬吃或蘸醋吃,叫煮餃子或下餃子。餃子用油煎來吃則是另外一種口味了,叫煎餃或鍋貼。
  • 鍋貼不是煎餃,很多人都搞錯了,看看鍋貼是這樣做的,你吃過嗎?
    第一次吃鍋貼是和閨蜜一起出去玩的時候,閨蜜買給我的。第一眼看到鍋貼時就想這不就是煎餃嗎?為什麼叫它鍋貼呢?當時怕丟人就沒問,但是它的味道確實驚豔到我了,跟餃子的味道確實不一樣,更加焦香,閨蜜買的鍋貼不一會兒就被我吃完了。
  • 做煎餃有人先倒油,有人先加水?都不對,這才是正確方法
    咱們中國逢年過節離不開的美食必須有餃子,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那麼帶焦焦脆底的煎餃就更好吃啦!煎餃據傳誕生於宋朝,還是宋太祖親自命名的,通過兩面油煎而成,後來這道煎餃從宮中傳到了民間,又經過歷代廚師們的不斷研究和改進,最終成為今天的煎餃。
  • 想做出小吃店的黃金煎餃,只用油煎就錯了,多加一步,酥脆不油膩
    想做出小吃店的黃金煎餃,只用油煎就錯了,多加一步,酥脆不油膩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家裡包了餃子一般都是煮著吃的,可有的時候也想吃一吃煎餃,尤其是剩餃子,煎一下更美味。可孩子這天突然就想吃煎餃了,家裡也沒有剩餃子啊,不如直接用速凍餃子做一鍋吧。講真的,平時的煎餃也確實有些油膩,那麼,今天我就用製作鍋貼的方法,教大家煎出脆脆的水餃,非常好吃而且特別簡單哦!看這金黃酥脆的底,咬一口酥酥脆脆的,別提多香了。孩子說,這速凍餃子,怎麼比自己包的水餃還好吃呢,其實用對了方法,你也可以給孩子做這樣一份脆脆的,黃金煎餃。
  • 做煎餃時,應先倒水還是先倒油?大廚:都不對,這樣做才更美味
    餃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美食,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吃的餃子,根據他的銷量不同,所以吃出來的口味也都是不一樣的,當然餃子的烹飪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現在一些蒸餃煎餃煮餃子都是非常受人喜歡的,那麼煎餃給人們的口感是非常的與眾不同,外皮特別的焦脆,吃起來的口感會更加的好吃,但是我們在製作煎餃的時候,
  • 煎餃就是鍋貼?很多人都信以為真,讓北方妹子告訴你它們的區別
    作為一個地道的北方妹子,每天的麵食是少不了的,但是,最近實在太熱了,總覺得吃什麼都沒有胃口,每天在家裡,包子、饅頭和燒餅交替,也吃的有點夠了。
  • 活了20年才知道,「鍋貼」和「煎餃」的區別,多年的餃子白吃了
    但是往往會在一個不小心中發現它們的區別,其中鍋貼和煎餃應該就是特別典型的了吧。說起鍋貼和煎餃,想必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它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吧,並且在口感上都是差不多的。尤其是在外面買的時候,吃起來並不能感覺出什麼。其實我們活了整整20年,都混淆了它們兩個。其實在各個方面,它們都還是有著一些細微的區別的,想必大家應該都還不知道吧,那多年的餃子真的是白吃了。
  • 上海鍋貼就是煎餃?不,其實它們大不相同!
    其實早起吃自己做的早餐是一件很溫暖的事情。而說到早餐,在上海,不得不提到的是鍋貼。需要正名的是上海鍋貼不是煎餃,皮子用開水和面擀成,餡料不加醬油,白湯,所謂白湯指的是醬油只為入味而不是著色,不放姜,少量蔥,故而對肉的質量和新鮮度要求很高,那些放了肉皮凍和大量老抽的肉餡鍋貼在老上海的眼中是值得懷疑的,它們是非定義中的鮮肉
  • 鍋貼餃子的做法,它和煎餃有什麼區別呢?
    鍋貼餃子製作過程,只要掌握了技巧就很簡單了。原本一道北方的小吃,現在已經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能吃到了。即使吃不到也沒關係的,跟著下面學起來。食材準備餃子、蔥花、白芝麻、食用油、麵粉為了方便操作,選用平底不沾鍋。
  • 做煎餃時,先倒油還是先倒水?大廚教你這樣做,顏色漂亮還好吃
    其實有很多小吃的成本很低,但賣價卻翻了5倍10倍,非常不划算下文轉載自作者:D就是這個味道做煎餃時,先倒油還是先倒水?大廚教你這樣做,顏色漂亮還好吃!,那麼在製作煎餃的時候,很多的人他們都不知道是先倒油還是先倒水呢?
  • 鍋貼和煎餃有區別嗎?南北方人誰更能分清
    「我想和你一起去淮海路上那家新開的店裡吃鍋貼。」「說重點。」「我想和你一起吃鍋貼。」「說重點!」「我想吃鍋貼。」以上流傳於上海坊間的段子,除了描述這位上海萌妹子的可愛之外,更從一個側面表達了上海人對這種食物的喜愛——鍋貼。
  • 「高姿態」的煎餃是什麼樣的,冰花煎餃了解下
    記得在電視上看到外國友人們第一次看到我們的冰花煎餃,都驚嘆這花紋到底從何而來!哈哈,這就是中國菜的魔法吧。餃子也是我家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美食,隔三差五的我就會包一次餃子,一次就得包很多,然後速凍起來,想吃的時候就拿出來煮、蒸、煎都可以,每天換著花樣吃,方便又快手。最喜歡的吃法還是這款冰花煎餃,顏值在線,好夢幻的感覺,口感特別香脆,也是我家人愛吃的一道早餐。
  • 高巖專欄 | 傻傻分不清的鍋貼
    關於煎餃和鍋貼,有很多糾纏不清的爭論。西安鍋貼不是煎餃,二者的區別是鍋貼是生煎,煎餃是熟煎。上學的時候大學南路有一家「餃子王」,是周邊高校學生心目中的聖地,日常售賣的水餃皮薄餡足味道鮮美,卻專有外國留學生來吃煎餃,那種煎餃就是煮熟的餃子再煎制而成。在我心目中,煎餃和鍋貼絕對是兩回事兒,西安鍋貼像捲起來的烤鴨餅,兩頭袒露,出鍋呈深黃色,酥脆可口,餡味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