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區,隸屬於山東省煙臺市,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經121°16&39;,北緯37°24&39;之間,海岸線長55公裡。芝罘區地處北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氣候區,全年溫度適中,氣候溫和,季風進退有序,四季變化分明。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外洋通商口岸之一,因其北部的中國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陸連島——芝罘島而得名。
據白石村遺址考證,芝罘區境早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居住,生息繁衍。
芝罘區是「中國最佳魅力城市」之一煙臺市的中心區,東北和北部瀕臨黃海,北與遼寧省大連市隔海相對,系渤海之門戶,東和東南與煙臺市萊山區接壤,西、西南與福山區、西北與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毗鄰。內與山東腹地相連,外與韓國、朝鮮和日本隔海相望。
芝罘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境內屬低山丘陵區,呈現低山、丘陵、準平原、平原和海岸等多種地貌類型。陸地北端的芝罘島為全國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陸連島」。島岸與陸岸北南對峙,中間水面廣闊、波流緩穩的淺海區,灘涂廣闊。整個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呈輻射流向。
塔山旅遊風景區東攜岱山,西牽南山,分為山上太平庵風景區和山下娛樂區兩大部分。擁有30多個遊樂觀光景點。
東炮臺海濱旅遊風景區位於煙臺市區東部的巋岱山上,景區佔地2.4公頃,西、北、東三面瀕海臨風,崖石兀立,南為濱海觀光大道,與東北的崆峒島、西北的芝罘島鼎峙煙臺海口。東炮臺是煙臺重要的海防關隘,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芝罘島是省級旅遊度假區——金沙灘旅遊度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煙臺市區北部,東臨芝罘灣、西接套子灣南與市區一徑相連。
煙臺市博物館即福建會館,是中國北方唯一的一座具有閩南風格的天后宮,也是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兩處天后宮之一。該建築建於1884-1906年。
崆峒島位於煙臺市芝罘區的東北部,與煙臺市區隔海相望,距離為10.08公裡,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其中「龜鶴雙壽」被列為「煙臺八大自然景觀」之一;2003年3月,崆峒列島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煙臺西炮臺國防公園位於芝罘區西北部的通伸崗上,最高海拔106米,面積10.7公頃,在西炮臺公園的西側垛山頂上,於1985年建有烈士紀念碑。因山上建有護衛煙臺的海防炮臺,並與東炮臺相對峙,所以得名為西炮臺。
煙臺大櫻桃有「北方春果第一枝」的美稱,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商品價值。果實性味甘溫,有調中益脾之功,對調氣活血、平肝去熱有較好療效,並有促進血紅蛋白的再生作用,對貧血患者、老年人骨質疏鬆、兒童缺鈣、缺鐵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芝罘灣海參—刺參,因背部有4-6行肉刺而得名,是海參中的上品,名列海味八珍之首,在「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認定為名牌產品。刺參是蛋白質含量高、糖類豐富而不含膽固醇的珍貴海產品,具有滋補強身的功能。
煙臺蘋果以其個大形正,色澤鮮豔,光潔度好,酸甜適中,香脆可口而著稱,芝罘區作為煙臺市的中心區是其重要的蘋果產地,被譽為「蘋果之鄉」。主要有紅富士、新紅星、嗄啦、喬納金等新優品種60多個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