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丨夢裡我是只猿猴,想要回到大山深處,但是大山在哪裡呢?

2020-12-14 一心故事匯

臨川東興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將歸,猿母自後逐至家。此人縛猿子於庭中樹上以示之。其母便摶頰向人慾乞哀,狀直謂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擊殺之。猿母悲喚,自擲而死。此人破腸視之,寸寸斷裂。未半年,其家疫病,滅門。————————《搜神記》

人類毫無疑問是善良的,但是在這善良中往往隱藏著惡。

我是一隻猿猴,自出生以來就隨著族群不斷的在遷移。

最初的幾個月是被母親背在身上,後來開始自己跌跌撞撞地跟著大部隊走,從大山的邊緣,一路向內輾轉。

記得小時候,群居地距離農村很近,經常有貪玩的小猿猴離開族群去找果子,然後這一去就再沒有回來。

聽族群裡的長輩說,它們被農村的人類捉走了,怕是回不來了,然後我便看到長輩們偷偷地抹眼淚。

所以母親把我看得更緊,在我不想睡覺,或者想跑出去玩的時候,她就死死地把我按在懷裡,然後絮絮叨叨的說「再不聽話,就把你丟到村裡去餵人類。」

這句話是我小時候,最怕的一句。因為我也曾驚慌失措的遇到過拿著各類奇怪工具的人群,那陣勢實在是有些嚇人。還有他們面上的笑容,看得我心都跟著砰砰亂跳。

所以大多時候,我很聽母親的話。

前幾天那群人類又進山了,這一次母親拉著我躲得遠遠地看,母親說「這是一群城裡人,看穿著就能分辨出來」

這群人帶著奇怪的東西,可以發出很大的聲音「嗡嗡嗡」震得我耳朵發疼,然後跟著瑟瑟發抖,於是族裡的長輩帶著我們繼續向大山深處遷移

「人類又要建旅遊區了」族裡的長輩喃喃自語。

「我們還能退多遠呢?」有長輩看著大山深處發呆。

這一路我走得很是安靜,我不懂那群人類到底是要做什麼,某天我纏在母親身邊問「我們為什麼要躲開?不能和人類一起生活嗎?」

「不能」母親搖頭,然後低頭看著我「至少現在不能」

「為什麼?」我抬頭看著母親,然後看著已經滿是疲憊的族群

「因為,人類會吃掉你的腦子」母親的聲音輕輕的,帶了幾分我聽不懂的無奈和哀傷。

「我的腦子很好吃嗎?」懵懂的看著母親,我確實很好奇這個問題。

「不知道」母親無奈的摸了摸我的毛髮「人類中的一部分人,總是喜歡吃我們動物,這可能和好吃不好吃沒有關係,只為了彰顯自己與眾不同,或者有錢。」

我不知道錢是什麼東西,我也聽不懂這個邏輯,但是我從來不想去傷害人類,我還遇到過昏迷在森林裡的人,還曾經拿著清晨的露珠滴到他的口中。

我以前覺得人類該是很善良的群體,但是現在我忽然很怕那個群體。

所以我很是安靜地隨著族群遷移,可是這大山深處,已經越來越遠,直到最後是不是會完全被所謂的旅遊區取代?

到那個時候,我們又該搬去哪裡呢?

相關焦點

  • 最美林草故事丨大山深處護林人
    最美林草故事丨大山深處護林人 2020-06-08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影像丨 餘賢俊:霧鎖雲籠大山包
    影像丨 餘賢俊:霧鎖雲籠大山包 2020-09-18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籃球,點燃大山深處留守女童的夢想
    (記者 向湘龍攝 )掌上懷化客戶端訊(記者 向湘龍)筆者不知道能用什麼優美的句子來稱讚大山深處這支留守女子籃球隊,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在這浮躁的時下,為這支隊伍的發起人張瓊瓊老師感動,為這些堅持不懈的孩子們感動。或許在城市街頭,或許在信息萬變的網絡,或許在你正端詳的手機上,實在有太多的新奇、有太多的娛樂讓你或放鬆心情或打發無聊。
  • 想走出大山更想回到大山
    還沒做幾天,得知一些愛心人士和單位要到他家走訪,於是他又回到了羅平老家。 「回到家後,我本想到村子旁的火車站工地上做零工,比如幫他們抬鋼筋或搬沙袋,掙點工錢幫補學費。」黃正法說。但工地不招臨時工,幸好羅平縣明德教育培訓學校的老師給他打來電話,問其是否願意到他們學校當助教,聽到這個消息後,黃正法立即就應允下來。
  • 貴州大山深處的「音樂夢」
    2018年,喜愛音樂、組過樂隊的海嘎小學教師顧亞與學校其他6名老師不約而同想到在這所云上學校組織一支校樂隊,用音樂點亮大山深處孩子們的內心。在愛心人士和大家的努力下,孩子們擁有了學習架子鼓、吉他、貝斯等樂器的機會,老師們將午飯後的60分鐘定為「樂器課」;沒想到孩子們對音樂的悟性頗高,很快就掌握了各類樂理知識和技巧,「雲上學校」變成了一座「音樂城堡」。
  • 從東北到西南,只為大山深處的孩子開出夢想之花
    不管怎樣,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對我是最大的安慰。1974年,張桂梅從東北黑龍江到雲南麗江,橫跨整個國家只為響應政府號召支援西南邊陲,12年裡把一個個上不起學的女孩送出大山。在貧瘠的大山裡,經濟落後家裡沒錢,於是有的讓男孩優先上學,女孩則輟學回家。
  • 《流浪日記2》大山深處怎麼玩 大山深處玩法攻略
    導 讀 流浪日記2大山深處怎麼玩?
  • 同學少年系列——《大山深處》一
    不過,陳友諒——嘿,對不起,我可以冒犯他老人家的名諱嗎?他一定在大山裡埋藏了不少財寶吧?」「很有可能!」陳心宇點點頭,「小時候聽爺爺說,幾百年來,不少人都進山找過寶,但卻很少有人回來過,即使僥倖回來的也是一無所獲。這山太大了,連綿縱橫幾千裡,再加上氣候覆雜,地形多變,幾乎沒人能到過真正的深處。這幾年,在這裡進行旅遊開發,但一直還是在邊緣地段。所以大山深處確實是很神秘、很危險的。
  • 在大山裡安個家,圓都市人的田園夢!
    我有一個田園夢。夢境中,在一個大山裡,群峰疊嶂,雲霧飄渺,在山半腰,有一個小木屋,屋前屋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還種了不少果樹。我春天賞花,秋天收果。這裡空氣清新,滿目清翠,花香鳥啼。我養了不少雞,但從不圈養,讓它們在山上亂跑,成為名副其實的土雞。
  • 「我的扶貧故事」熊敏:堅守大山,只為鋪平孩子出山的路
    我叫熊敏,1987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錦星鎮慶民村慶龍小學校長。33年來,我把家搬到學校裡,在白雲生處大山之間教書育人。我的信念是堅守大山深處,讓孩子們能走出大山去讀書,找到屬於他們的希望,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過上幸福生活。
  • 大山深處的養豬場也會得非洲豬瘟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像這種非瘟,既然可以跨國傳播,那麼對於大山深處的養豬場,是不是也同樣存在呢?首先,在大山深處裡的養豬場,其實並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僅需要購買飼料,而且還要買賣豬只。於是在購買的飼料和買賣生豬的過程中,肯定要跟拉料車、拉豬車,以及相關人員接觸,就給非洲豬瘟有了可乘之機!
  • 行走丨藏在大山深處的梯田
    而我們遇見的大美梯田就在永和境內的大山深處。汽車本來要去乾坤灣的,但是導航卻陰差陽錯導到了別的地方,這樣我們就將錯就錯地在山上轉悠起來,好在路很寬,風景也不錯,我們就這樣走走停停,見山拍山,見水拍水,但最讓我迷戀的就是大山深處的梯田了,抬眼望去,黃土漫漫,溝壑叢深、梁峁起伏,經過上千年的雨水衝刷,這裡已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生產和生活的地方了,但在永和,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硬是在這塊不毛之地開墾出了一塊塊梯田,一層一層,似龍脊、似波紋,更像是通向天際的天梯,給人一種田園畫卷般的感覺
  • 探索盂縣大山深處的秘密
    魏巍太行山,山勢挺拔,溝壑縱深,山裡的鳥兒歡快的唱的歌聲,叢林中穿梭的各種野生動物,仿佛形成了一幅山水花卷,景色驚豔迷人,給人一種想走進大山深處,探索這裡的神秘故事。今天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山裡面人民吃水,是山裡面的透山水,蔬菜食物,都是自己種的,天然無公害,綠色無汙染,村裡沒有衛生所,人們生病了,都是到附近大山裡採草藥,回來熬製,喝上病就好了,大山深處,食品有:
  • 大山深處的兄弟們(報告文學)
    劉大校在電話裡向我們求援:他們在大山深處完成了一項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20罐、每罐1萬立方米的半地下油庫擴容主體工程,別人要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他們只用了短短一年時間,而且還實現了總後領導要求的「不倒下一個人,不超支一分錢,也要建出優質工程」的目標。想請你們幫我們寫一部電視短片,鼓舞士氣。上級說我們創造了「大山速度、大山精神、大山奇蹟!」
  • 親近蘭州七裡河大山深處美麗鄉村
    親近蘭州七裡河大山深處,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徒步,去領略大山深處的原生態鄉土風情。9月5日,獨狼戶外健身小分隊一行人,從八裡鎮二十里舖一路跋涉登高至魏嶺鄉晏家窪一路穿行於大山深處美麗鄉村之間,親近自然的經歷和感受,大家執著於徒步穿越,雖然疲累得想要放棄,但看到一路原生態美景的那刻
  • 坐落在大山深處半山腰上的「心」,獨具特色的苗族村落-付中村
    走在貴州從江大山深處,穿梭於山野之中,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是美景,到處都是綠水青山,連綿不斷的森林,小溪,江河。在大山裡,無論你走到哪裡你都會找到坐落於大山深處的村莊,少數民族特色的村落。總是讓你看到不一樣的美景,在鏡頭的面前,總是讓你眼前一亮特色民族村落。
  • 走進大山深處,見識最淳樸的生活
    在我國有這樣一個地方這裡山清水秀,這裡鳥語花香這裡還有最古老的人,最原始的生活方式這裡就是大山深處,這裡生活著一群人,他們遠離汙染,遠離喧囂回歸原始的生活,他們就是大山裡的人。在這裡沒有電液化氣和天然氣那用什麼做飯呢,在現在沒有電沒有火很多人都生活不下去的,但是他們卻有辦法,當然是燒火了但是他們還是很聰明的,用泥巴凃出來的鍋爐,在房頂上糊上長長的煙囪,在鍋爐底部挖上灰槽中間隔上濾網這樣的設計讓屋子裡不被煙囪裡的煙燻黑,而且研究還表明了只有燒火做的飯最是好吃,也不知道先人們是怎樣想出來的,但是卻非常實用。
  • 【中國夢·踐行者】新時代青春之歌!她把身影永遠留在大山深處
    雨後,大山深處變得氤氳朦朧。今年5月9日14時48分許,21歲的西部計劃志願者李莎乘坐一輛兩輪摩託車在返回支教的龍勝小學上班途中,行至S301省道259公裡蘿蔔灘路段時,不慎從摩託車後座摔下受傷,送醫後搶救無效,於當天16時45分不幸離世。一年的支教期將滿,龍勝縣所有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隊員都準備離去,李莎卻永遠將她的身影留在了大山深處。
  • 大山深處的明珠
    大山深處的明珠烏拉斯臺水庫,位於九師一六四團境內烏拉斯臺河這顆大山深處的明珠以灌溉為主,兼有發電、養殖、防洪。它猶如玉帶般泛著紅飄逸於藍天碧水間。魏煒攝
  • 大山裡的希望
    早上七點,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員小趙和陪同的馬山縣幹部一同驅車前往裡當鄉,計劃對那裡的一戶離群索居的貧困戶進行脫貧普查。山裡雲霧繚繞,蛇形的公路盤旋在高聳石山上,公路一邊緊靠著山體,另一邊則是深不見底的懸崖。車子行到半路,突然停了下來,司機轉過身對他們說「這兩天陰雨天,前面的路太窄太陡又太滑了,車輪容易打滑,我就送你們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