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創實驗區已登記註冊文化企業3.48萬家

2020-12-16 和訊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目前,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簡稱「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3.48萬家,五年間新增1.88萬家;現有59家文化產業園區,五年間新增園區39家;現有上市掛牌企業52家,五年間新增48家。這是記者從今天舉行的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上了解到的。

發展活力持續釋放

據介紹,2014年,文化和旅遊部(原文化部)、北京市採取部市戰略合作的方式,以北京CBD-定福莊一帶為核心承載區,共同推動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文創實驗區」)。

自2014年12月正式揭牌以來至今,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到3.48萬家,五年間新增1.88萬家,文化市場保持了繁榮活躍的狀態;現有59家文化產業園區,五年間新增園區39家,主要是老舊廠房等存量空間的轉型利用,「騰籠換鳥」成果豐碩;區域內現有上市掛牌企業52家,五年間新增48家。

2019年,文創實驗區1111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1362.2億元,同比增長7.5%,佔朝陽區文化產業收入的50.4%,佔北京市的10%,佔全國的1.57%。2020年1至9月,文創實驗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686.9億元。區域內匯聚了20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52家上市掛牌企業,5家文化類獨角獸企業,以及164家文化類總部企業,其中外資文化總部企業92家,文創實驗區日益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騰籠換鳥」促進城市更新

五年多來,作為全國老舊廠房的重要聚集區和保護利用先行區,文創實驗區深挖文化富礦,加快騰籠換鳥和轉型發展,以文化賦能城市更新,形成了「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

近年來,通過工業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有形市場騰退轉型3種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截至目前,文創實驗區共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區,總建築規模381.4萬平米,其中郎園、萊錦、懋隆等園區,已成為全國知名的老舊廠房「騰籠換鳥」品牌園區。

科技賦能提升創意氛圍

五年多來,文創實驗區努力為文化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為科技發展提供鮮活的文化內核。

目前,文創實驗區已推動升級了NICEWORK眾創空間、E9區創新工場、電子城(600658,股吧)·新媒體創新產業園、新管莊科技園等一批新型科技智慧園區,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為主要特徵,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為核心的新型文化業態成為文創實驗區發展的新引擎。

金融服務提升發展效能

五年多來,文創實驗區在文化金融融合發展上堅持「搭建體系、務求實效」兩手抓兩手硬,努力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有效解決企業融資困難。

文創實驗區於2016年8月率先發起成立全國首個文化企業信用促進會,四年來,累計為朝陽區1080家文化企業提供貸款融資175.28億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近三分之一,其中銀行貸款平均利息從5%左右降至3%左右,擔保費用從2%左右降至1%左右,企業獲得融資服務的平均工作周期縮短為30天。

2018年8月,文創實驗區建成北京市首個文化金融服務中心,設立了北京市首支區級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推動「政策+金融」產業促進機制發揮效力。同時,與北京市「投貸獎」「房租通」等政策進行市區聯動和疊加,進一步放大引導作用。

疫情期間,針對文化企業流動資金不足、線下業務停擺等問題,文創實驗區發揮朝陽區中小微企業線上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作用,通過無還本續貸等方式,為企業延緩還款期限、提供貸款擔保,補充資金缺口。今年疫情以來,合作金融機構已為實驗區中小文化企業提供融資貸款54.67億元。

協同發展提升引領作用

五年多來,文創實驗區保持「試驗田」本色定位,加強跨區域、跨領域的協同創新和經驗共享。

據了解,文創實驗區聯合中國文化產業協會、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等機構,逐步搭建起聯動京津冀、全國性和國際性的協同發展平臺。東郎、競園、錦瓏、北服創新園等園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等地設立分園區,郎園、北京電影學院文創園等園區在天津、杭州、長春等地建立連鎖園區。

文創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不斷實踐探索,文創實驗區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的全面改革創新體系,政策環境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創新升級,產業融合和協同創新發展深入推進,形成一套可複製、能推廣的發展經驗。

下一步,文創實驗區將緊抓北京市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戰略契機,打造文創實驗區新優勢,帶動區域文化影響力、競爭力、創新力進一步提升,為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進一步探索經驗、作出示範。(完)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企業達3.48萬家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12月15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朝陽舉辦。記者從論壇上獲悉,文創實驗區成立5年多來,登記註冊文化企業新增1.88萬家,已達3.48萬家;2020年1-9月,文創實驗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686.9億元。
  • 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  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董 城  近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市朝陽區舉辦。論壇上透露,國家文創實驗區已聚集文化企業3.48萬家,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產業園。
  • 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原標題: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十四五」期間,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實施文化產業百園品質提升和百億企業培育的「雙百行動」,打造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的「金名片」,日前從朝陽區獲悉。
  • 國家文創實驗區規上文化企業達1999家 數量佔北京近四成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2月15日,記者從在朝陽舉辦的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上獲悉,五年多來,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各項指標不斷攀升,截至目前,朝陽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1999家,佔全市的38%, 居全市首位。
  • 「政策18條」出臺 北京提速國家文創實驗區建設
    記者從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文化服務專題活動「2020年第七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上了解到,9月8日,北京市正式向社會發布《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加快推進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以下簡稱「國家文創實驗區」)建設。
  • 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引進五百名「文化菁英」 打造十個特色文旅街區
    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建「國際文化中心」《若干措施》從激發文化活力、優化空間承載、構建文化生態、擴大開放融通四個方面,以「政策18條」的形式,明確國家文創實驗區下一步發展方向,輻射帶動全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 北京:十八條舉措助力國家文創實驗區發展
    昨天,在本屆服貿會上,第七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舉辦。本次推介會共有100多家單位,80多個項目進行了現場籤約,項目籤約金額611.58億元。《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出臺,從創新文化體制機制、優化文化空間承載、立足區域功能優勢、擴大文化開放融通四個方面提出十八項主要措施,助力國家文創實驗區發展。
  • 高端引領、創新驅動,國家文創實驗區「十三五」發展成果豐碩
    目前,文創實驗區已推動升級了NICEWORK眾創空間、E9區創新工場、電子城·新媒體創新產業園、新管莊科技園等一批新型科技智慧園區,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為主要特徵,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為核心的新型文化業態成為文創實驗區發展的新引擎。
  • 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朝陽舉辦
    記者在本次論壇上獲悉,2014年,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文化和旅遊部(原文化部)、北京市採取部市戰略合作的方式,以北京CBD-定福莊一帶為核心承載區,共同推動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文創實驗區」)。自2014年12月正式揭牌以來,朝陽區舉全區之力大力推進國家文創實驗區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高端引領創新驅動融合發展 國家文創實驗區「十三五」發展成果豐碩
    目前,文創實驗區已推動升級了NICEWORK眾創空間、E9區創新工場、電子城·新媒體創新產業園、新管莊科技園等一批新型科技智慧園區,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為主要特徵,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為核心的新型文化業態成為文創實驗區發展的新引擎。
  • 高端引領 創新驅動 融合發展 國家文創實驗區「十三五」發展成果豐碩
    目前,文創實驗區已推動升級了NICEWORK眾創空間、E9區創新工場、電子城·新媒體創新產業園、新管莊科技園等一批新型科技智慧園區,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為主要特徵,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為核心的新型文化業態成為文創實驗區發展的新引擎。
  • 2020服貿會:北京朝陽國家文創實驗區曬出五年發展靚麗「成績單」
    一批文化科技融合類企業在國家文創實驗區爭相湧現,新科技、最前沿、最智能,共同構成了國家文創實驗區的創意圖景。、AI技術的特斯聯Titan巡控機器人,詮釋著智慧城市的未來圖景……星羅棋布的文化科技企業,使國家文創實驗區的創意氛圍和文化活力得到不斷提升。
  • 回望十三五:國家文創實驗區發展成果豐碩
    同時,國家文創實驗區實施「蜂鳥計劃」助飛行動,共認定三批743家「蜂鳥企業」。聚焦「騰籠換鳥」,促進城市更新五年多來,國家文創實驗區形成了「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上發揮了突出的示範作用。
  • 北京朝陽出臺國家文創實驗區「政策50條」 涵蓋15個領域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記者高星)記者從朝陽區「兩會」了解到,日前,北京市朝陽區正式發布促進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國家文創實驗區」)高質量發展「政策50條」,涵蓋品牌提升、信用體系、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旗艦企業、精品園區、文化貿易、風投獎勵、上市融資、四板獎勵、孵化創新、人才服務、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
  • 國家文創實驗區引導文化產業園區推行垃圾分類工作
    懋隆文化產業創意園內,新任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為準備投放垃圾的企業員工科普。掛橫幅、貼標語、播放宣傳片、設立公示牌……國家文創實驗區引領了垃圾分類「新時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5月1日實施以來,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積極引導文化產業園區做好垃圾分類,各園區紛紛響應,以多種形式開展分類試點和宣傳,引導入園企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培養垃圾分類意識。
  • 國家文創實驗區「魅力京津冀」活動促「文創+動漫」新發展
    日前,國家文創實驗區品牌活動「魅力京津冀」2020文創動漫產業高端沙龍在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中心舉辦。活動圍繞「政策+文創+動漫」主題,就京津冀動漫產業未來發展之路、文化企業投融資服務相關政策解讀、產業園區與動漫如何融合發展等話題進行現場交流,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動漫相關產業繁榮發展,搭建京津冀三地交流互動、合作共贏的平臺。
  • 國家文創實驗區「雲上」舉辦文化產業不正當競爭熱點案例解析講座
    為進一步加強國家文創實驗區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4月22日,針對「文化產業如何應對不正當競爭」這一熱點問題,國家文創實驗區邀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在「雲端」開講,活動吸引了100餘位文化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
  • 國家文創實驗區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精準供給
    記者近日獲悉,近年來,國家文創實驗區持續推進園區社區化,支持園區精品化、特色化發展,各文化產業園區開闢的城市書坊、美術館、電影院、博物館等綜合性公共服務空間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國家文創實驗區大力支持園區利用公共空間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豐富的文化供給,打造城市文化公園,推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 讓中華文化「走出去」!歐盟電影展電影發行論壇在國家文創實驗區舉辦
    面對影視企業提出的實際需求,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黨組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過程中,堅持需求導向,注重立行立改,充分發揮國際文化產業園區發展聯盟作用,將歐盟電影展電影發行論壇引入國家文創實驗區,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臺。11月2日,歐盟電影展電影發行論壇在中國舉辦。
  • 直播拍賣、圖書市集、美食派對……這個消費季,國家文創實驗區熱鬧...
    直播拍賣、圖書市集、美食派對……這個消費季,國家文創實驗區熱鬧極了!為了促進文化產業快速復甦,提高文化產業園區消費活力,國家文創實驗區加強政策引領,搭建服務平臺,舉辦各類特色文化消費活動,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文創產品也上直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