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歷史源遠流長,自東漢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以來,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與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道教元素的存在。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道教的「三寶」、「七寶」與「八寶」。
道教三寶
何謂道教的三寶呢?每一位邁入玄門的道教弟子都要經過皈依儀式,在皈依儀式中教戒師會宣說「三皈五戒」,要求皈依弟子「宗奉禮敬,永不退轉」。這裡的三皈指的是皈依道、經、師三寶。信道一定要皈依三寶,學道一定要受持五戒。這是成為一名道教弟子的最根本的儀規。
皈依三寶具體為:「第一皈依,無上道寶,當願眾生,常侍天尊,求脫輪迴。第二皈依,無上經寶,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第三皈依無上師寶,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
道教信奉老子為道祖,把《道德經》奉為道教聖經,道教的三寶也指的是: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三寶也被道教視為修行之時立身行道的基本準則。另外修道者還把「精、氣、神」作為修煉之本。道教重要的典籍《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在開篇就寫道:「上藥三品,神與氣精。」它告訴我們,修煉內丹之時最上乘的藥就是體內的精氣神。
道教七寶
道教的弟子在念誦晚課時,晚課經有諸多仙真寶誥,在《太乙救苦天尊寶誥》中有:「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描述了太乙救苦天尊居於多種寶物的隱居之所。而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之靈寶天尊居於玄都七寶紫微宮及禹餘天宮,這裡面也出現了七寶。這裡的七寶指的是:水銀、黃金、玉、水晶、硃砂、球璨、珊瑚等七種寶物。
道教八寶
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說大家都不陌生,八位神仙相約使用各自的法寶東渡蓬萊仙島。八仙所使用的八種法寶被稱為是道教的「八寶」,也被稱為是「暗八仙」,它們分別是:葫蘆、團扇、寶劍、蓮花、花籃、魚鼓、橫笛及玉板。八位仙人都是經過神話點化而飛升成仙的,他們各自使用的法寶也成為濟世的法器。
葫蘆是鐵拐李所持的寶物,在道教葫蘆一直是一種濟世修行的法寶。很多神仙都隨身攜帶葫蘆,例如藥王孫思邈就是有「懸壺濟世」的美譽;團扇是鍾立權的寶物,這把扇子乃是用一株萬年芭蕉樹鍛鍊而成,可以「煽火火滅、扇風風息、扇水水起、扇土土散、扇石成金,除此之外還能變化無窮,大時遮天蔽日、動時卷月行雲。」
寶劍是呂洞賓持有,呂祖身被青鋒寶劍,風度不凡,最出名的還是呂祖的三把寶劍,即「一斷貪嗔,二斷愛欲,三斷煩惱。」笛子,是韓湘子所持法寶,「紫簫吹度千波靜」,此神笛可使萬物滋生; 荷花是何仙姑所持的寶物:「手執荷花不染塵」;「魚鼓頻敲有梵音」,張果老手持漁鼓佔卜人生。「玉板和聲萬籟清」,曹國舅本是朝廷大官,在上朝面聖是會手持笏板。最後的花籃是藍採和所持,這不是普通的花籃:「花籃內蓄無凡品」,花籃裡包羅萬象,能廣通神明,驅除邪靈。
本期就到這裡,了解更多道教文化知識,歡迎大家的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