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央行2月10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該國的外匯和黃金儲備總計增長1.4%(約80億美元)至5600億美元,回到了2008年9月金融危機到來之前的水平,數年前,曾一度大降至3760億美元。
自2017以來,俄羅斯央行一直是全球黃金市場的大買家,比如,2018年全球央行購買的650噸黃金中就有近40%被其所購,在此勢頭下,2019年俄羅斯央行又增持了159噸黃金,目前其總持有量至2271.2噸,佔外匯儲備19.9%,目前其黃金儲備量全球排名第五。
此消彼長,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的數據顯示,目前,俄羅斯所持美債更是不到100億美元,在最近12個月內清倉了達94%的美債,以置換黃金、歐元、人民幣等資產,以降低貨幣敞口風險。不僅於此,俄用人民幣結算的比例也從4年前的不到5%也增長到了15%,另據俄央行最新報告,在俄央行所持有的外匯資產中,俄央行總儲備持有量中近三分之一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增長了14倍。
正如DailyFX分析師David Cottle在近日撰文建議像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等被美元制裁的國家可以利用金本位制來發行貨幣以替代美元,而美聯儲正是通過不斷將黃金驅逐出世界貨幣體系,重新藉助美國經濟實力和石油美元這個新載體才最終確定了現在美元的貨幣地位。
美國《貨幣戰爭》一書的作者Jim Rickards日前在The Daily Reckoning上表示,十多年以來,全球貨幣分析師們一直在尋找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重置跡象,這將削弱美元的角色,雖然,美元份額依然處於40年區間的中間位置,但外儲管理者們已經開始逐步提高了其他非美元貨幣的配置,而且接下去還將一直是這樣。我們注意到,這些國家與減持美債的國家出現了高度的相似性,而且從美債賣出的部分資金有相當數量流入了黃金等戰略資產中,去美債化趨勢十分明顯。
與此同時,目前全球央行在黃金方面的行為也發生了根本轉變,央行越來越希望通過增加黃金敞口來實現資產多元化,據世界黃金協會2月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球央行的黃金淨購買量相較2017年更是同比增長了74%達650.3噸,而這背後最大的莊家就是中國、俄羅斯、土耳其和波蘭為首的央行,而2018年購買黃金的規模更是達到1971年美元與黃金掛鈎那年的購買總量,且這種趨勢還在繼續。
據俄媒RT二周前報導稱,俄羅斯正在研究建立一個由黃金支持的數字貨幣的提案,該提案可用於與其他國家的跨境交易,以建立以黃金計價的國家貨幣體系,緊接著,馬來西亞央行也已向美國提出了在東南亞國家間進行泛亞洲黃金支持的貨幣以取代美元交易的建議,因為,黃金更加穩定。目前事情的新進展是,馬來西亞和土耳其當局歡迎伊朗提出的替代美元的加密貨幣提案。
由於美國和伊朗緊張關係升級,近一年多以來,美元的限制結算已經導致伊朗石油產量和出口下降,伊朗除了目前正式宣布把人民幣列為主要外匯貨幣以取代美元原來的位置外,伊朗的四家銀行也正在開發了一種名為PayMon的黃金加密數字貨幣,正在與法國、英國、俄羅斯、德國等國進行談判,以開展金融交易,隨後,伊朗當局更是緊急計劃從德國銀行空運3億歐元現鈔,並用飛機空運回國,德國圖片報在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這些現金將提供給無法使用信用卡的伊朗人使用。
與此同時,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是歐亞經濟一體化的四個關鍵載體,也正在通過任何必要的投資和結算機制以繞開美元,歐亞經濟聯盟正在制定一個無美元支付體系的共同制度,它與包括中國和伊朗在內的一系列合作夥伴籤訂了貿易協定,據伊朗ParsToday網站2月10日報導,伊朗海關總署署長宣布,自2019年10月27日伊朗與歐亞經濟聯盟執行《歐亞經濟聯盟與伊朗臨時自貿區協定》以來,伊朗與歐亞經濟聯盟的貿易額超過10億美元。
而再稍早時,據RT稱,中俄印等國家也正在建立一個統一的實物黃金交易系統叫停黃金以美元定價為主導的市場環境,不僅於此,多國也正在掀起運回存在美國黃金的潮流,數周前的一條財經新聞更表明美元在退回金本位上邁出了大一步,華爾街日報稱,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終於有位議員大膽地提交了一項新提案,試圖將美國的貨幣體系撤回到金本位制,並強調把黃金的價值再次注入美元,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事情又有新變化。
上周,穆尼又提出了一項黃金儲備透明度法案的新提案,要求對美財政部的黃金儲備進行審計,同時,該州立法委員代表又在這份恢復金本位的基礎上也推出了一個健全貨幣法案,並將取消對黃金和白銀的所有稅收,但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
BWC中文網百家號財經團隊注意到,與去年德國提交複查存在美聯儲的1200多噸餘下的黃金被後者以意圖不明拒絕後保持沉默相比,俄羅斯卻對寄存在美聯儲的黃金直言不諱,雖然,俄羅斯目前還沒有明確正式宣布將運回黃金,但俄羅斯財長已經表示,我們的黃金和外匯儲備若被查沒,哪怕是有這樣的想法存在,都會被視作金融恐怖主義和金融「宣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