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塞巴斯蒂安教堂遊覽完之後,我們接著步行至聖瑪麗教堂!

2020-12-18 顏如玉乃黃金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在尼甘布的眾多教堂中,最大最豪華的就是聖瑪麗教堂。它於1874年開始修建,總共修了50年,精雕細刻。教堂裝飾莊嚴典雅,十分講究。中殿的天花板上有莊嚴肅穆的宗教壁畫,非常值得觀賞。陽光透過七彩的玻璃窗灑進來,顯得教堂格外神聖。

聖塞巴斯蒂安教堂遊覽完之後,我們接著步行至聖瑪麗教堂,同樣是需要十五分鐘左右。抵達教堂之後,光看外觀,其實我覺得它並不像一座教堂,更像是一幢荷蘭風情的居民住宅。但其細節的雕塑裝飾告訴我,它就是一座教堂。

在教堂門外拍照的時候,有一位當地人上前來告訴我可以進入參觀。當我進入之後他就一直陪在我旁邊,給我做介紹,起初我以為它是教堂的工作人員,後來他的熱情讓我覺得越來越奇怪。於是我告訴他,我想自己看看,他便提出,幫我介紹了這麼多,多少給其一點辛苦費。我拒絕了,他又要求我到他那裡買圍巾或紗麗。最終,我還是沒有支付給他任何錢財。當然,需要講解的小夥伴可以選擇付費請他介紹,但是如果不需要的話就早早的示意他不需要,別像我這樣後知後覺。

眼看差不多快到日落時分了,所以我們移步前往尼甘布海灘。 聖瑪麗教堂距離海灘還是有點遠的,於是我們選擇搭乘突突車前往,車程十五分鐘,開價200盧比,我們最終還價到120盧比成交。

尼甘布是斯裡蘭卡西海岸的漁港,以龐大的漁業、繁忙的魚市和狹長的沙灘聞名。尼甘布的沙灘在水清沙幼這個層面上無法與斯裡蘭卡的其它眾多沙灘相比,而且由於河口排汙導致這裡的海水顏色泛黃,但尼甘布沙灘的日落和晚霞是不可錯過的。尼甘布的沙灘從北邊的市鎮沿著酒店一條街一直延伸,直至淹沒進一片棕櫚樹林,狹窄而又綿長。如今,沙灘也整潔了不少,尤其是大酒店跟前,也是相當迷人的。

當地的居民對於外來的遊客非常的熱情,特別是中國來的遊客,他們更加喜歡湊上來套近乎。對於拍攝別人,其實我是害羞的,我通常都害怕會引起別人的不適。但在這裡不同,是當地人主動要求你拍攝他,所以這一次我拍了很多人像片,將他們的一個個微笑都記錄了下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聖瑪麗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位於雪梨海德公園附近,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它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建於雪梨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是一座非常雄偉的大教堂。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巖建成,「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 粗野主義代表作 | 聖瑪麗大教堂
    Neviges 聖瑪麗大教堂(又名朝聖教堂)聳立在樹林環繞中,鋸齒狀交錯的混凝土體塊引人注目。大教堂位於德國西部一處極受歡迎的朝聖地,幾個世紀以來,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朝聖者曾造訪這裡不斷重修的修道院。與此前中世紀或巴洛克風格的建築不同,奔放的現代主義大教堂反映了其創作者設計理念的重大轉變:為戰後德國民眾和擴大的天主教會考慮的新思維方式。
  • 巴塞隆納最美麗的教堂,聖瑪麗大教堂!
    為了保佑海上船隻,民間集資蓋了「聖瑪麗大教堂」,據說教堂內的每一塊石頭,都是居民慢慢搬進去的,因此大門上兩側各有一個居民搬石頭的迷你雕像,非常可愛!這裡無疑是我在巴塞隆納最喜歡的教堂,我認為它是簡單的壯觀,我認為這是一個必須訪問的哥德式藝術作品。
  • 【宗教之旅】震撼的聖瑪麗大教堂
    聖瑪麗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巖建成,「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它始建於1821年,而天主教神父正式來到澳大利亞是在1820年,因此聖瑪麗大教堂又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Mother Church of Australian Catholicism)。
  • 恢弘肅穆的雪梨聖瑪麗大教堂巡禮
    恢弘肅穆的雪梨聖瑪麗大教堂巡禮聖瑪麗大教堂建於雪梨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聖瑪麗大教堂[1-3] 始建於1821年,而天主教神父正式來到澳大利亞是在1820年,因此聖瑪麗大教堂又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Mother Church of Australian Catholicism)。1865年修建中的大教堂毀於大火。重建工程於1865年開始,耗時60多年,於1928年完成。1998年至2000年,加修教堂的尖塔。
  • 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和聖米迦勒教堂—德國
    這裡以貝恩沃德主教修建的羅馬式教堂而聞名遐爾,並有享「早期羅馬式建築瑰寶」之美稱。半木質結構的建築物的特徵形成了希爾德斯海姆市的獨特特徵。貝恩沃德主教是希爾德斯海姆歷史上出現的一個光芒四射的人物,他為當時社會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隨搜酷去緬甸(仰、曼、蒲)古蹟探秘之旅:仰光聖瑪麗大教堂(雲遊系列之380)
    前些日子隨搜酷去了一趟港澳,具體情況需過幾天再向各位報告,今天咱們接著說緬甸之旅。緬甸之旅其實已經進入尾聲了,在看過了林林總總的佛寺佛塔之後,我們遊覽的最後一站竟然是個教堂,聖瑪麗大教堂。在一個以佛教著稱的國家去看教堂,多多少少會有一點怪怪的感覺,教堂在緬甸是一種特立獨行的存在。
  • 聖瑪麗百花大教堂,又名花之聖母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
    聖瑪麗百花大教堂代表著兩個奇蹟:修造巨大穹頂而不用梯架,通過一座教堂就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是建築史上偉大的奇蹟,布魯涅內斯基在建造聖瑪麗百花大教堂的時候,沒有畫一張草圖,也沒有寫下一組計算數據,仿佛整座圓頂已經在心裡建好了,這是人的奇蹟。
  • 雪梨聖瑪麗大教堂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
    雪梨最宏偉最漂亮的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每次走進去都有一種肅穆與莊嚴的感覺。聖瑪麗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它始建於1821年,而天主教神父正式來到澳大利亞是在1820年,因此聖瑪麗大教堂又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聖瑪麗大教堂大殿以十字進行區域間隔,陽光從琉璃窗欞傾瀉而下,黃色的燭光映襯著聖母、耶穌聖潔的靈魂。聖瑪麗教堂是以創世紀為主題,由彩色的碎石鑲嵌而成,以手工精巧而聞名世界。1865年修建中的大教堂毀於大火。
  • 凝聚澳大利亞歷史的聖詹姆斯教堂與聖瑪麗大教堂
    當初這座教堂在興建時,雪梨並沒有發展起來,這一片區域是當年雪梨開拓者最早開發的區域,周邊的建築都可算是雪梨最古老的了。聖詹姆斯教堂是按照喬治亞城鎮教堂的風格建造的,全然不同於華麗的哥德式教堂,外形顯得簡約而低調。
  • 雪梨海德公園附近的聖瑪麗大教堂,始建於1821年
    哥德式的聖瑪麗教堂氣勢雄偉恢宏,內部可以免費自由參觀,遊人們一進入教堂,立刻就會被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所感染。教堂地下墓穴的馬洛哥神父地板圖案,是以創世紀為主題的,由彩色的碎石鑲嵌而成,因手工十分精巧而聞名世界。
  • 這是我的戰爭聖瑪麗教堂關卡 攻略分享
    這是我的戰爭聖瑪麗教堂關卡怎麼樣呢,這是我的戰爭聖瑪麗教堂攻略帶給大家,不過希望大家搶東西的時候,記得禱告一下哦.  聖瑪麗教堂(暴徒佔領版本)二周目想去教堂換東西,我去,教父怎麼拿槍了?! 如果你是一周目玩家沒看介紹就去,而且又沒有自信用一把鏟子甚至赤手空拳對付四個暴徒的話,那也不用擔心空手而歸。地上有不少零件木頭可以撿,還有個電器元件。
  • 什麼是塔林號,仔細的看城門介紹,聖瑪麗教堂與聖靈教堂
    在它的對面,是一座充滿了沙俄時代特徵的東正教堂——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這座教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數個洋蔥頭屋頂,周圍一圈略小的眾星捧月、捧出了中央那個最大的。正方形的底座、四扇大門位於四條邊的中間,每一扇門下都有高高的臺階;窗戶和門邊堆著厚厚的灰泥裝飾,那些垂下來的花紋好像擠在蛋糕上的奶油。
  • 雪梨聖瑪麗大教堂平安夜燈光秀
    雪梨聖瑪麗大教堂平安夜燈光秀 (23/29) "← →"翻頁
  • 澳大利亞聖瑪麗大教堂
    ▲圖 | 教堂外觀▶ 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 of the Angels Basilica)是一座歷史非常悠久的教堂,它位於澳大利亞的吉郎市,距離墨爾本僅有一個小時的車程。1846年,根據當地普查結果顯示:教眾已達1003人,眾人決定對教堂進行重建,修建了一座由石頭建造的教堂。但是效果非常不好,需要在牆體外面刷上厚厚的三層油漆來防止霜凍和雨水滲透。▶ 隨著當地信教人數的不斷增加,這個石頭建造的教堂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 聖瑪麗大教堂——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
    聖瑪麗大教堂是perth城市中比較大一座教堂,這個教堂可以坐perth市內的公交車到達門口附近,下了車就能遠遠地看到這座教堂。教堂門口有塊牌子寫著St.Mary&Cathedral,確認了我們沒有走錯地方,還寫著具體的彌撒時間,教堂的建築正面是古老教堂的建築風格,外圍兩邊和後面卻能看到現代的元素。走進教堂也能看到現代的元素。教堂門口有個專櫃售賣一些紀念品,冰箱貼之類的。位於海德公園的對面,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寧靜的氣氛。教堂很大,外面看起來黑糊糊的窗,入內一看窗上都是精緻的玻璃畫,顏色鮮豔,給人很溫暖很聖潔的感覺。
  • 斯裡蘭卡記行(四):聖塞巴斯蒂安教堂,90天後遭遇恐怖襲擊
    來到尼甘布,第一站當然是尋訪整個尼甘布小鎮的顏值擔當——聖塞巴斯蒂安教堂。走到聖塞巴斯蒂安教堂恰午後最熱時光,人不多,感到當地人把這裡當成公園一樣。正午時教堂沒開門,待我們從荷蘭要塞回來經過,教堂門開了。
  • 聖瑪麗大教堂擁有宏偉壯麗的彩色玻璃!
    聖瑪麗大教堂離拉蘭布拉不是很遠,裡面一些小街道主要用做人行道。聖瑪麗是一個美麗的大教堂,我們參觀了教堂的內部,還拍了照片,很有紀念意義。進去不需要門票,大教堂所在的地方也是古色古香。一天的晚些時候開放參觀屋頂,是要收費的,但我們去的太早了,又熱,就沒等了。
  • 雪梨聖瑪麗大教堂:天主教的發源地,美麗壯觀,彩色的碎石鑲嵌!
    雪梨海德公園附近的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它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建於雪梨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巖建成,「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 聖瑪麗大教堂,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
    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位於海德公園的對面,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教堂內部可以免費自由參觀,一進入教堂,立刻就會被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