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為什麼能遠距離飛行?

2021-03-01 回歸自然美好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可能會問:鳥為什麼要遠距離飛行?

是為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嗎?

當然不是!

 

遷徙中的鳥,飛越幾千甚至上萬公裡,途中可能遭遇險惡的地形、異常的氣流、甚至突如其來的危險,但都無法改變它們對豐盛食物的嚮往。

 

是的,不為別的,遷徙是為了尋找豐盛的食物。

 

周末,颱風前夕,我貓在電影院,靜靜地看了《遷徙中的鳥——遙遠世界的觀察員》。

拜高科技所賜,通過傳感器和衛星定位,德國的鳥類學家對白鸛、大雁、椋鳥的遷徙做了追蹤觀察。

 

結論非常有趣,我做了簡單筆記,今天晚上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1.鳥遠距離飛行,它們不會迷失方向嗎?

不會,因為鳥具備驚人的導航系統,科學家猜測存在於鳥的眼睛周圍,類似於太陽羅盤,鳥能感知紫外線。而在夜晚,它們就依靠北極星。

2.鳥遠距離飛行,日夜兼程地飛?

是的,大多數鳥都可以夜間飛行,因為夜間的氣溫和氣流更平穩,夜色中飛行也有利於躲避天敵。鳥可以一邊飛,一邊睡覺。它們睡覺的時間很短。

 

比如:雨燕,可以在飛行中進食、在飛行中交配、在飛行中睡覺。常規飛行速度為100kph,睡覺時速為30kph。

雨燕一生,飛行距離達到400萬公裡,這意味著可以往返地球和月亮5個來回!

 

3.鳥遠距離飛行,是怎麼保持體能的?

鳥在飛行中,不斷地尋找上升氣流,這樣幾乎不用拍動翅膀,就可以往前飛。

除了尋找上升氣流,鳥在飛行過程中,會不斷調整振翅頻率和方向,以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當然,我們所熟知的V型雁陣,也是鳥在遠距離飛行時,節省體能的一種方式。頭雁振翅產生的氣流,可以為後面的雁群節省10%體能。

在遠距離飛行中,鳥會耗費掉體內所有的脂肪,到了最後,甚至出現器官萎縮、嘔吐的狀態,一方面是筋疲力盡,另一方面是減輕體重,對抗重力。

 

影片中有一段是關於遷徙中的白鸛,它們從德國出發,經西班牙南部,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抵達北非摩洛哥。這一路歷盡千辛,有的鳥,體力不支,命喪大海。

飛越海峽時,它們不會遊泳,也不會從水面起飛,這意味著無法停留或休息,必須一氣呵成。

即將抵達彼岸的鳥,鳥嘴張開,飛得很低很低,呼吸困難。

這一幕,長久地定格在我的腦海中,為了理想的目的地,哪怕放慢腳步,也不輕言放棄。人類何嘗不是?

 

關聯閱讀:鳥為什麼會飛?


相關焦點

  • 海洋中一種可以飛行的魚,最遠飛行距離達400多米,你見過嗎?
    這種魚名為飛魚,以「能飛」而著名,飛魚的長相奇特,它的胸鰭很長,一直延伸到了尾部,和鳥類的翅膀非常相似,飛魚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在空中可停留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這種魚的體型很小,大部分都只有巴掌大小,在海裡它實在是渺小,最大的有60釐米左右。
  • 鳥能捕魚,有種魚也能捕鳥,而且還是捕食飛行中的鳥
    我們習慣性地認為魚類就是鳥類的食物,但其實在自然界之中,不僅鳥能捕魚,魚也能捕鳥,而且能夠捕食鳥類的魚還不在少數。比如我們常見的鯰魚、鰻魚和梭子魚就經常會捕獵鳥類為食,不過這些魚類只能夠捕獵停留在水面上的鳥類,對於翱翔於藍天的鳥兒則無能為力。
  • 動物百科知識;鳥有多少種類,那飛行最高最快的鳥,又是哪種
    鳥類是脊椎動物演化過程中向空中飛行生活演化的一支,是陸生脊椎動物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全世界現存鳥類有11000種。在鳥類中哪種鳥飛得最高?哪種鳥飛得最快?哪種鳥飛得最遠呢?飛行速度比F1賽車還快的遊隼遊隼是鳥類中飛行最快的。 小型鳥類高度不超過300米,大型鳥類為3000-6000米。
  • 飛魚難飛出海鳥的範圍,飛魚終究還是魚,不具有飛行本領!
    在海洋中,海鳥是一種能夠適應海洋氣候環境的鳥類,以魚類為主要食物的鳥,甚至能潛到水下幾十米去追魚類。但這次,有拍攝到(拍攝時間不詳):一隻海鳥不是在水中捕捉魚類,而是魚飛在空中,落入海鳥的口中,難得一見動物獵食奇景。
  • 有記錄的世界上飛翔距離最遠的是什麼鳥?龍族幻想最強大腦
    龍族幻想最強大腦問題,有記錄的世界上飛翔距離最遠的是什麼鳥?
  • 為什麼飛機在空中飛行時不能與鳥相碰?今天可算是明白了
    為什麼飛機在空中飛行時不能與鳥相碰?今天可算是明白了坐過飛機的人都會知道,飛機的飛行速度非常快,比如客機一小時就可以飛行918公裡,而鳥類的飛行速度當然不能和飛機相提並論,一隻飛行最快的鳥一個小時只能飛行五六十公裡。
  • 空客遠程型A321LR完成取證項目中最遠距離飛行
    :3月30日,空客遠程型A321LR樣機完成其取證項目中距離最遠的一次飛行,從塞席爾起飛到達土魯斯,共計7610千米。此次飛行是A321LR樣機第15次測試飛行,共計用時11個小時。在3個額外中心艙的加持下,總的燃料負荷達到3175千克。
  • 科學家稱發現距離最遠昆蟲遷徙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馬爾地夫生物學家查爾斯·安德森稱發現每年,上百萬隻蜻蜓從印度南部到非洲跨海飛行數千公裡。這是昆蟲遷徙最遠的距離。
  • 為什麼福州到臺北距離才250公裡, 飛機卻要飛行一個半小時?
    導語:為什麼福州到臺北直線距離才250公裡, 飛機卻要飛行一個半小時?飛機已經成為了很多朋友在跨省跨國旅行的時候出行的不二選擇。飛機以它的快速便捷出名,現在飛機的覆蓋範圍也越來越廣,很多朋友在前往港澳臺的時候也會選擇飛機這種方式。
  • 3億公裡外帶回星際物質,「隼鳥」將成最遠距離返回的人類探測器
    迄今為止,人類對小行星進行的探測,最詳細的莫過於日本的隼鳥2號了。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返回地球,也將創造人類探測器獲取地外天體物質後返回地球的最遠記錄。
  • 解放軍新型無人機打破編隊飛行最遠距離紀錄(圖)
    能拜院士為師,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機會。然而,面對外軍無人機已成戰場新銳、我軍無人機還在起步階段的現狀,李長勇心急如焚。「到部隊一線去,早日把知識特長轉化為戰鬥力!」他毅然做出這樣的決定。  無人機是一項開拓性事業,幹什麼、怎麼幹?李長勇不等不靠,主動作為。  過去,由於沒有規範的操作規程,無人機教學組訓全憑個人經驗。
  • 世界上飛行最快的鳥,快過布加迪威龍,還能飛上1200米的高空
    世界上飛行最快的鳥,快過布加迪威龍,還能飛上1200米的高空跑車,玩的就是速度,不快不足以驚險,不快不足以刺激。世界上跑車眾多,布加迪威龍是其中的一種,速度在跑車界數一數二,每小時407公裡的速度一騎絕塵。
  • 跨過山和大海:世界上遷徙距離最遠的十種動物
    以下是動物界10種遷徙距離最遠的動物。第10名:鮭魚,3800公裡本身是深海魚類,但是卻需要溯江而上到淡水江河上遊的小溪河產卵,卵孵化後,鮭魚會在河水中滯留2-3年。在此期間,鮭魚經歷了許多生理變化。這些變化幫助他們在沒有太多障礙的情況下向海洋遷移。
  • 怪鳥先飛 芬蘭產鳥集中營飛行新遊《怪翅逃亡》首曝
    導 讀 為什麼說芬蘭是產鳥集中營呢?
  • 有哪些常見的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飛行技巧卓越的鳥?鳥類飛行篇
    或者說它們的飛行高度只有幾米而已,沒有持續飛行能力。這一點也很好理解:作為家禽,如果會飛的話,那養肥了自己飛了,那不就白養了嘛?!所以一般來說也沒有人把善飛的遷徙類鳥作為家禽飼養。除了龍骨突,會飛的鳥類還有中空的骨骼,而走禽類的鳥骨骼中充滿骨髓,所以體重大自然不能起飛。會飛的鳥類骨骼佔體重的比例普遍在5~6%。我們在湖邊見到的鵜鶘,身材高大,體重能達到11公斤,但實際上鵜鶘的骨骼重量僅有不到1斤。
  • 飛機起飛前要先滑行一段距離?為什麼不能像直升機原地起飛
    不過很多人都會發現了,我們看到的戰鬥機還有客機都會在一個跑道上滑行一定的距離才能飛向天空,而直升機直接就原地起飛。為什麼都是飛機怎麼兩個的起飛條件差這麼多?其實第一輛飛機就是萊特兄弟研發成功的,他們的靈感就是來源於天空中的老鷹飛行動作,更具老鷹的飛行還有空氣原理。在1900元終於發明了人類第一架滑翔機,第二年他們又在此基礎上改進,飛行高度達到了180米。在此後他們進過多次的改良飛機,尋找不足,他們被美國政府重視了。
  • 7種無翅飛行的動物,why?
    7種無翅飛行的動物,why?動物一般靠翅膀達到飛行的目的,可是你知道嗎?有些動物沒有翅膀也能達到飛行的目的,想知道為什麼,趕緊來看看吧!飛蛇身體下方形成一個高氣壓區,進行飛行遊蛇科,金花蛇屬,爬蟲類,共3種。
  • 世界上翼展最大的5種能飛的鳥!
    當然了,最大的鳥有幾種概念,譬如體型最大、體重最大或者翼展最大,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最後這種,世界上翼展最大的、並且能飛行的5種鳥類!5、禿鸛禿鸛,是一種大而且笨重的鳥類,最大的標本高達1.5米,體重超過18斤,翼展達到了驚人的3.2米。不過一般而言,它們的翼展寬度在2.4~2.8米之間。
  • 這隻鳥可以在沒有著陸的情況下飛行十個月
    阿爾卑斯山雨燕是一種非凡的鳥類,最出名的是它令人難以置信的能力,可以在不降落的情況下飛行10個月。下面是關於阿爾卑斯山雨燕的更多信息,以及它是如何完成這一非凡壯舉的。一隻高山雨燕在沒有著陸的情況下能飛多久?
  • 為什麼會有冬天?是地球距離太陽太遠嗎?不,並不是
    然而為什麼會有四季的交替呢?一種解釋是說冬天的時候地球離太陽太遠,所以很冷,而夏天的時候地球又離太陽很近,所以很熱。這種說法聽上去是對的,但其實是完全錯誤的!首先,地球的軌道幾乎是個正圓,冬天和夏天地球距離太陽的距離差別是很小的,並不是因為這一點點微小的距離差別,就使得地球的溫度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