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上——創新城鄉社區基層社會治理實踐的金昌...

2021-01-20 澎湃新聞

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基礎,也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礎。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圍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金昌人堅持黨建引領,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大膽實踐,先行探索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路徑、新模式,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提升志願服務能力,強化社區自治能力,搭建協商議事平臺,形成了金昌特色的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模式。

這座戈壁上崛起的文明新城,正在經歷著一場巨變。

以黨建為引領,著力夯實城鄉社區治理基礎

法治長廊、文明長廊、自治文化牆、黨群服務中心設施齊全;互助老人幸福院、村幼兒園環境優美;村幹部實行8小時工作制、24小時值班制,量身定製黨員「先鋒指數考評卡」……

穿行在花紅柳綠的住宅小區,看著村民們怡然自得的生活場景,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中牌村黨總支書記王立校深感欣慰。

「我們堅持黨建引領,完善農村社區治理體系,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員帶頭拆違拆臨、清理房前屋後雜物垃圾、植樹播綠,做好推動發展、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等各方面工作,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美好家園。」王立校說,中牌村讓黨總支書記兼任股份經濟合作社、紅白理事會等組織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負責人,構建起村黨總支領導下協調配合、運轉有效的村級組織管理架構,鼓勵引導黨員成立豐華宏盛果品保鮮有限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帶領群眾發展產業,增收致富,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進基層治理的強大效能。

「肉菜白饃是家常飯,黃燜羊肉盤中端;村容村貌在變樣,整齊清潔增榮光;黨的恩情似海深,帶領人民奔小康……」村民王春林創作的快板詞道出了內心喜悅。

將黨建引領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金昌市按照「兩區兩城兩融合」工作思路,建立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區域單位和各領域黨組織互聯互動、各類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一核多元」基層治理體系。完善了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和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等制度,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團結動員群眾的能力。

今年3月,金昌市啟動實施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包街責任制」,組織幹部職工對市區54條主次幹道的環境衛生進行徹底整治。全市黨員幹部走出機關、走上街道、走進社區,主動參與支持愛國衛生運動、城鄉環境整治、交通秩序維護等志願服務活動,精心扮靚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帶頭參加包街志願服務活動的市委書記張永霞說:「我們要深入開展公共環境衛生、居民居住環境整治,公共秩序整治和文明素質提升行動,以『繡花』功夫管理城市,打造精緻城市,繡出金昌城市的品質和品牌,努力為人民群眾營造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良好人文環境和生活環境。」

圍繞打造精緻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的目標,金昌全力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智能化,用繡花功夫加強環境衛生、智慧城管、城管執法等工作,深入推進小區綜合整治,加大對亂搭亂建、「蜘蛛網線」、小區道路破損等整治力度,探索現代城市管理的新路徑,營造更加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環境。

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與打造精緻城市工作緊密結合,全市各社區積極開展「五好街道」「六合小區」「七優社區」創建工作,規範物業管理服務;推進農村汙水治理、廢舊農膜與尾菜處理利用、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等專項行動,抓細抓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同時,金昌全力推進社區治理實驗區建設,將農村社區治理與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文明鄉風建設等重點工作深度融合,積極推進村民自治與多方參與有機結合,構建了多方參與、體制聯動、效能顯著的社區治理體系。

以「網格化」助力精準治理,民生服務由「社區配菜」轉變為「群眾點菜」

「您要進村嗎?請出示您的證件,特殊時期請您諒解!」

「您好,請出示您的通行證,您是本小區的住戶,請進。」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襲來,金昌城鄉的網格員們既是戰鬥員,又是保衛員,還是服務員。他們不分晝夜堅守在各個村(社區)卡口處,每天成百上千次測量體溫,一次次為隔離人員、高齡老人代買代送生活必需品,築牢戰「疫」防線。

在疫情防控中,金昌全面啟動網格化管理,把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以及社區、民警等各方面力量組織起來,建立起立體防控工作體系,實現地毯式排查,並做好監測、消毒和衛生整治等各項日常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後,金昌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管理長效機制,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沉,統籌做好收集信息、回應訴求、化解風險、推進復工復產等工作,社會治理更加精細化。

作為金昌市的「城市客廳」和文明城市創建的「主陣地」,金川區科學劃定城市管理網格單元,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按照「1+2+N」(1名網格員、2名樓棟長、N名樓口長)模式配強網格力量,打通城市管理的「最後一米」。

目前,全市已建成城市社區網格836個、農村社區網格1085個,80%以上的事項在網格及社區層面得到解決,做到了基層群眾自治與網格化服務管理的有效銜接。

著力提升服務群眾精準度,金昌在每個網格設立1個網格小組,實行「三長三員一民警」管理模式(網格長、樓棟長、樓口長,網格員、法律諮詢員、社區健康員,社區民警),在有市場或商業網點的網格再增加1名城管執法員和市場監管員,並在樓口懸掛網格小組公示牌,實現了民情直通「零障礙」、矛盾問題「零上交」、服務群眾「零距離」、扶弱濟困「零盲點」、主體參與「零缺位」。

藍色的常住人口信息登記冊、綠色的流動人口信息登記冊……永昌縣河西堡鎮昌河路社區的「五彩臺帳」,條理清晰、內容翔實,人口、出租屋、商業網點情況一目了然。

昌河路社區黨總支書記蔣淑娟說:「社區工作就是要從『細』處著眼,『微』處著手,細化服務。」

昌河路社區工作人員按照網格入戶制度,每周3個半天入戶走訪,做到了「六提六知」(提居知樓、提樓知戶、提戶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同時,在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基礎上,推出「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的「三單」服務模式。

7月9日,社區居民宋安玲「點單」,希望社區工作人員為她居住在金昌市區的妹妹代領代送社保卡,社區副主任劉惠敏「接單」,將社保卡送到了宋安玲妹妹手中。

「一個小書包,既解決了『燃眉之急』,也給孩子帶來了暖心和溫存。」金川區金水裡社區居民潘豔花說,她的孩子通過社區「微心願」活動得到了自己心儀的書包,從此將「感恩」記在了心裡。

潘豔花所說的「微心願」,是指金昌市深入開展的「先鋒圓夢微心願」活動——各級黨組織和社區通過設立徵集箱、入戶走訪、電話調查等方式,廣泛徵集群眾「具體、即時、易落實」的「微心願」,並由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認領和兌現這些「微心願」。

近年來,發揮社會力量的協同作用,金昌積極推進「三社聯動」,建立常態化志願服務機制,通過道德銀行、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等,搭建志願服務對接平臺,積極開展衛生整治、心理疏導、幫扶慰問等服務;組織全市各級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認領「微心願」2600多個,實現了社區志願服務需求與供給的無縫對接。目前,全市有各類社會組織403個、各類志願服務團體649個。

加大服務場所建設力度,全市各社區統一設置民情懇談室、居民議事廳、心理諮詢室、社區警務室等功能室,打造集購物、健身、休閒、養老等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社區「15分鐘便民服務圈」;農村建成「七個一」(一個活動陣地、一個健身廣場、一個衛生室、一個文化活動中心、一個圖書室、一個小超市、一個互助老人幸福院)服務網絡。全面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推動城管、市場監管、司法、應急管理等工作力量下沉街道,進一步提高街道統籌協調能力。推進社區減負增效,全面實行社區事項準入制度,建設功能完備、互聯互通的黨群服務中心,確保群眾辦事「最多跑一趟」。

夯實社區服務基礎,金昌投入1800多萬元,完成了72個村級活動場所的維修改造、110個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和23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引導駐社區單位開放文化、體育等活動設施,為居民提供娛樂、休憩的場所。為方便群眾「應急」,引導沿街單位對外開放單位廁所,社區為民服務的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

致力提升社區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金昌積極推行「四辦」改革,實行錯時服務、上門服務、代辦服務。金川區全面實行社區事項準入制度,明確社區居委會依法履職事項12項,協助事項53項,依法下沉社區服務事項36項,並公布便民服務事項清單。

拓寬群眾參與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努力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金川區雙灣鎮新糧地村是全省美麗鄉村示範村,但這裡總有部分群眾找藉口不願清理門前垃圾,還有的村民不能將垃圾扔到指定堆放點。村幹部多次入戶宣傳做工作,卻收效甚微。

「今天我們就議一議,對這些不自覺的群眾,能不能用扣除他們村集體分紅的辦法進行處罰,督促他們重視衛生問題?」6月16日,村裡協商議事會成員對這件「煩心事」進行協商討論,最終大家用表決票上畫鉤的方式通過了這一協商議題。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眾人商量。」 近年來,金昌市以基層協商民主為抓手求解社會治理「最大公約數」,堅持民事民議原則,創新推進基層協商民主試點工作,積極搭建協商議事平臺,推動多元參與,促進協商共治,打造「陽光議事體系」,在各村(社區)組建了村(居)民協商議事會,真正把由老百姓自己解決的事交還給老百姓,將群眾需求、社會參與和創新活力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上下聯動、同向發力、協同治理的良好格局,實現了基層治理方式從「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轉變。

為確保基層協商民主方向不偏離,金昌市注重在基層協商民主的規範性、操作性、針對性上下功夫,明確了「1+7+X」協商主體,推行收集議題、確定議題、議前調研、協商議事、公開公示、研究落實「六步議事」協商程序,對於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關注度較高的重要事項,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會議協商,廣泛徵求意見,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營造出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的良好氛圍,引導居民通過協商表達訴求、化解矛盾、增進共識。

「基層工作很難做,稍有偏差,老百姓就會不滿意。」金川區雙灣鎮三角城村黨支部書記李智德說:「通過『1+7+X』協商議事會這一『陽光議事體系』,不僅讓村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得以順利解決,而且還培養了村民參與協商、依法辦事的意識,基層決策更加公開、透明。」

在民主協商的基礎上,金昌市深入推進「三治」融合,以自治推動民主管理,以法治化解矛盾糾紛,以德治引領文明新風,有效激發了基層治理活力。

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政法委牽頭、社會協同、各部門齊抓共管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格局,金昌還組織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平安志願者、「五老人員」兼任人民調解員,深入村(社區)發現問題,調解矛盾糾紛;村(社區)設立心理諮詢室、群眾接待室、監控研判室、矛盾糾紛調處室、法律諮詢服務室,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完善三級綜治中心功能和運行機制,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構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治安防控體系;全市所有村聘請了法律顧問,形成覆蓋村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金昌打造「孝善基金」「道德銀行」「婆媳互誇會」等德治載體,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敲鑼打鼓送榮譽等文明實踐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文明新風落地生根。

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將群眾訴求、社會參與和創新活力有機結合起來,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實現了基層治理方式從由單向管治向共建共治共享轉變。

宏大的社會變革往往發端於社會基層。在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氛圍中,金昌市的社會治理工作正昂首闊步,譜寫新的篇章。

文/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曉玲

本報記者 張虔

原標題:《把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上——創新城鄉社區基層社會治理實踐的金昌模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紮根社區基層 創新社會治理丨金華市首個社會工作站在金東掛牌啟動
    社會工作站具體設點在金都美地社區內,工作站內配備3名持證社工,社會工作站的運營,將把志願者服務變成專業服務。為何選址於此?多湖街道下轄4個行政村22個城市社區,但城市社區以村改居社區為主,外來流動人口較多,居民參與的意識和熱情不夠,給基層社會治理帶來很大挑戰。
  • 哈爾濱市公安局創新實施「五個面向」深化基層社會治理
    人民網哈爾濱12月12日電(記者 張丹)為弘揚「講忠誠、愛人民、守清廉、創平安」的新時代東萊精神,哈爾濱市公安局以基層派出所和社區警務室為陣地,創新實施「五個面向」工作措施,持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機制,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 在湖州看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實踐
    《焦作日報》7月21日03版湖州,踐行「兩山」理念的樣板地、模範生,也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先行地、排頭兵。在湖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社會治理領域的創新實踐為人津津樂道,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真切可感。
  •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河濱街道網格化社會治理探索與實踐
    」為「網格化社會治理」,通過網格化社會治理,把幹部「趕」到基層一線,變群眾找幹部訴苦為幹部找群眾交心,第一時間掌握居民群眾的所需所求,及時化解矛盾糾紛,促進了幹部群眾和諧共處;第二階段是2015年至2017年,河濱街道在上級黨委、政府指導下,2015年啟動實施了「雙網融合·黨社共建」工作,著力打造集社會精細管理、社區多元服務、幹部作風轉變為一體的社會治理新體系,進一步提高服務群眾工作水平。
  • 淮安區「主題 」社區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近年來,我區按照「一街道一特色」的思路,深入挖掘城區三個街道的地域文化,通過「主題 」社區的形式,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走出一條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為了將社區打造成為基層黨建工作和周恩來精神深度融合的示範社區,為新時代創新城市基層治理提供標杆,恩來社區強化黨建引領,把整個社區劃分成11個網格,建立「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難事不出社區」。
  • 僰王山鎮:聚焦基層黨組織能力提升 推動城鄉基層治理
    僰王山鎮緊扣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要求切實強化黨的領導通過提升基層黨組織的領導能力、治理能力和號召能力1.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掌好基層治理之舵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是根本,只有不斷增強領導能力,才能確保城鄉基層治理方向不偏、目標不移。
  • 社區創新方式提高基層治理水平
    11月5日,《新店子社區報》「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刊」送到了轄區群眾和商戶的手中。這份社區報已經辦了10年,是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舟水橋街道新店子社區宣傳黨的政策、提高社區治理水平、服務社區居民的好幫手,老住戶們閱讀它已成了習慣。
  • 青島市南區創新打造「暖治理」基層社會治理品牌
    中國發展網 近年來,青島市市南區在山東省率先啟動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打造出具有區域人文特徵的「暖治理」基層社會治理品牌,全域基層社會治理能力顯著增強。黨建鑄芯,形成全域一盤棋。把黨的建設作為政治責任抓穩抓牢,形成「全域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主軸邏輯和總體框架,做實資源力量下沉,發揮自治共治主體的基礎性、建設性作用,明確在職在編工作人員、社工、居委會人員、樓組長職能定位,全面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鑄牢「暖治理」「定海神針」,鑄強全域基層社會治理「總引擎」,以推進實施「黨建點亮網格」「社區微治理」「城區大腦」「城市黨建客廳」「組織力提升」五大工程為抓手,將黨建之暖全面升華為治理之暖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從「治理」到「智理」: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
    9月22日以來,「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蘇州、杭州等地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了各地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生動實踐,為「中國之治」提供了鮮活案例。智慧新警務,維護社會平安穩定有序平安,是老百姓最關注的事。基層社會治理尤其要守護社會平安,保證社會公平正義,實實在在地暖到老百姓的心坎裡。
  • 「解憂巴士」出發 貼心服務送到家 新橋街道創新打造基層...
    「解憂巴士」出發 貼心服務送到家 新橋街道創新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品牌 2020-05-29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城鄉社區治理經驗學術研討會召開
    開幕式上,東北大學與紹興市越城區籤訂了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與發展能力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行了「遼寧社區幹部學院長三角地區教學中心」和「長三角社會治理實踐研究基地」揭牌儀式。東北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明致辭指出,要進一步夯實與發揮社區治理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東北大學將在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人民至上」 彰顯基層社區治理民生溫度
    「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社區」「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城鄉社區治理工作,並多次作出重要論述。
  • ...地圖」,群眾安全有了「體溫計」: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之青海實踐
    行走在青海城鄉,如今一個個視頻探頭,全天候不「眨眼」地守護著百姓平安。特警不時在街上巡邏,社區民警、黨員、網格員、志願者等在大街小巷和繁華路段也隨處可見,夜晚閃爍的巡邏警燈讓人更有安全感,這是許多群眾的真切感受。
  • 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
    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 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 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為進一步整合區域黨建工作資源,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雙重管理工作
  • 打造為民服務「天元樣本」——株洲市天元區大力推進社區治理和...
    天元區大力推動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工作,為居民群眾提供暖心的服務。圖為在「重陽送福 溫情金婚」歡樂慶典活動上,社區工作人員、社工、志願者等與現場九對金婚老人共同見證幸福時刻。天元區以創建國家實驗區為契機,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在距離群眾最近的地方創新治理模式,優化服務供給,打造為民服務「天元樣本」。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探索城鄉社區協商路徑 激活基層治理...
    讓幹部群眾幹得越發有衝勁,基層創新發展得更加有後勁,近年來,蘇州市相城區持續推進城鄉社區協商民主工作,鼓勵和引導村(社區)建立民主協商議事平臺,「商量著辦」好了一批黨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實事、社區治理的難事、群眾反映的急事,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舒展開一幅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和美畫卷。
  • 雲山溪水總是情——探秘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體系的「雲溪實踐」
    徐亞平 徐典波 吳天琦 楊 朝 鄧志強改革創新,開啟新時代城鄉基層治理新徵程,各地不斷探索;雲溪實踐,建起新時期基層社會治理新體系,幸福一方百姓。黨員打分亮身份、網格化管理優服務、村民理事會讓矛盾不出村、村規民約引領新風尚……構成了嶽陽市雲溪區改革創新的發展圖景,該區也成為了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排頭兵。新風輕拂百姓樂,雲山溪水總是情。
  • 健全志願服務體系 提升參與社會治理能力
    當前工作的一個重點,就是通過屬地化管理的統籌與協調,將來自於「條」或「塊」的各個群團組織的志願服務、將來自於屬地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志願服務、將社會組織自身建立的志願服務等與社區治理相結合,努力推動志願服務向基層向城鄉社區下沉,滿足城鄉群眾的個性化、類型化、差別化需要。  在新發展階段,志願服務需要更加強化治理的組織化、專業化、法治化特徵。
  • 以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推動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
    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作為志願服務和公共服務的組成部分,是「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文明程度提高和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的重要舉措,也是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的重要構成。
  • 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的「張家界經驗」——張家界創新開展「屋場會...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蘇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