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幹部群眾幹得越發有衝勁,基層創新發展得更加有後勁,近年來,蘇州市相城區持續推進城鄉社區協商民主工作,鼓勵和引導村(社區)建立民主協商議事平臺,「商量著辦」好了一批黨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實事、社區治理的難事、群眾反映的急事,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舒展開一幅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和美畫卷。
搭建協商議事平臺
聚人氣展活力
桌球室,一對中年夫婦正忙著切磋球技;健身房,幾名青壯小夥進行著「有汗練習」;影音播放室,老年人觀看著紅色影片……今年7月,渭塘鎮鑽石家園小區的活動室每周一、三、五夜間開放,吸引周邊眾多居民前來打卡。
「通過召開協商議事會,確定增加夜間開放時間,活動室一直保持很高的人氣,後期將增加周末開放時間,惠及更多的居民。」鑽石家園社區黨支部書記顧冬冬介紹,會後不少居民還自發加入活動室運營自治,如今,一支由26名志願者組成的隊伍負責著活動室的管理。
在鑽石家園,垃圾分類投放點建設、人行便道改造等一批問題都通過社區協商議事平臺妥善解決,激發了居民參與社區共治共建的活力。
協商議事已成為村(社區)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金鑰匙」。
顧婷 攝
位於北太湖旅遊風景區核心區域的望亭鎮迎湖村南河港,現有15家農家樂和5家民宿對外營業。今年,南河港村建立「庭院聲聲」議事會,以村莊環境整治、庭院美化優化等內容為議題,動員村民參與議事,與經營戶協商,就亂墾亂種、汙水排放、停車位問題、人居環境共同維護達成共識。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用優質服務聚人氣、增生氣,基層協商議事才溫暖可親、更有活力。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實踐,目前,相城區已形成「民主參與全程化、協商機制聯動化、協商事項系統化、基層治理效能化」的基層民主協商議事格局,初步實現村(社區)民主協商平臺全覆蓋,建立起「巷鄰議事薈」「請您商量」「華芬議彩」「樂議廳」等一系列品牌式協商議事平臺,解決社區管理、小區停車、垃圾分類、環境治理等一批民生「關鍵小事」。
多方力量參與協商
解決民生小事
動遷安置小區停車管理一直是一個大難題。今年8月,漕湖街道漕湖花園二社區召開「停車管理辦法制定」協商議事會,網格黨員代表、議政代表、社區「兩委」代表、居監委代表、居民代表、物業公司代表與街道3名政協委員集聚一堂,面對面商討車位提升和長效治理的「處方」,現場提出20多條合理化意見建議。
根據協商議事會決議,漕湖花園二社區在小區新增停車位400個,緩解居民停車壓力。「改造倡議書是我們寫的,方案是我們一起商量的,就連效果圖也是我們看過才決定的。」退休居民任丙泉大爺無比自豪。
將居民從事務管理的「觀眾席位」拉到「演示舞臺」,以平等、對話、協商的方式增進共識,以自治、互助等方式解決群眾關注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如今,通過協商解決民生「小事」,在相城區各村(社區)已成常態。
相漕萱 攝
今年年初,望亭鎮項路村村委會收到後河浜村民提出的要修繕村莊基礎設施、建立長效維護機制等12條意見。該村搭建起「板凳夜話」協商平臺,採取「會場+現場」形式,先後召開8次協商議事會,最終確定修繕基礎設施、增設移動曬衣架、彩繪文化民俗牆等方案,建立《後河浜村民議事章程》《後河浜村民自治公約》《後河浜美麗村莊建設長效管護細則》。
「我們從議題徵集、議題篩選審定、議題協商、形成協商結果、協商結果實施、實施情況評議六個方面制定協商流程,讓村民現場議事、全程參與。」項路村黨委書記潘耀斌說,「板凳夜話」不僅暢通了村民提意見的渠道,更讓村委會找到了鄉村治理創新的「金鑰匙」。
黨建引領民主協商
從共治到共贏
今年9月,位於黃埭鎮胡橋村鑰匙頭巷的鄰心鑰匙坊開館。這個由4間舊民房改造而成的空間裡,設置有便民服務大廳、鄰心積分兌換超市、鄰心會議室、鄰心活動室、村史館等功能場所。
圖片來源:相城區黃埭鎮
「鄰心鑰匙坊不僅是胡橋村的黨建陣地,更是胡橋村為民服務的樞紐,將漸漸『解鎖』百姓幸福密碼。」胡橋村黨總支書記朱煒說,村裡通過建立民主協商議事會,圍繞黨群陣地、村史文化、社情民意和志願服務4個議題領域,每兩個月開展一次協商議事活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增強村民的獲得感、歸屬感、滿意度,營造出濃厚的黨群服務氛圍。
今年,度假區(陽澄湖鎮)蓮花村推行「徵民意、集民智、聚民力、解民憂、聽民議」五步惠民工作法,聯動轄區內農家樂商戶代表、黨員、村民代表等,共商村內事務、共創文明社區、共辦文體活動、共解社區難題。黃橋街道佔上村建立老書記工作室,讓老書記充當政策法規宣傳員、黨建工作協管員、社情民意信息員、文明新風倡導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去年以來,老書記們通過上門探訪巡視,每天定時「坐診」,共收集到社情民意56件,參與社區議事活動24次,解決民生問題18個、鄰裡問題40餘件,為村民解決疑難問題近100個。
在前不久舉行的相城區社區治理創新暨民主協商總結會上,10個優秀民主協商案例現場路演。「下一步,社區將驅動『紅色引擎』打造『活力盛北』。」北橋街道盛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泳說,今年社區通過「紅色議事廳」民主協商平臺,完成社區停車位增設、門禁系統改造升級、南門小區公園休閒設施完善、高空晾曬等問題,實現百姓「點題」、社區「破題」、居民「買帳」的共贏局面。(蘇報駐相城區首席記者 袁雪 蘇報通訊員 熊熊)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