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新常態——城鄉社區協商三人談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唐鳴: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既高度重視整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也特別關注基層協商、城鄉社區協商。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建設,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民主協商,推進基層協商制度化。為深入貫徹落實上述精神,繼《關於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之後,中共中央又印發了《關於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組織領導等作了系統的規定,是我們進一步做好城鄉社區協商工作的具體指南。  

中國大地上長出的民主經驗

  唐鳴:協商民主、城鄉社區協商並不是「舶來品」,不是生搬硬套來的西方經驗,而是生長於並長期存在於中國和中國城鄉基層的一種民主形式,具有突出的傳統優勢和鮮明的本土色彩,可以說就是中國大地上生長出來的民主經驗。

  項繼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制度基礎。

  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探索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道路的過程中,協商民主就已成為我們黨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的一項制勝利器。抗日戰爭爆發後,我們黨倡導並推動建立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根據地建立的「三三制」民主政權,均為協商民主的偉大創造。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經過充分的民主協商,一致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政協共同綱領》、《政協組織法》以及《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為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法律基礎、搭建了組織架構、做出了人員安排。

  隨著實踐探索的深入推進,協商民主在黨的若干重要文件中逐漸被明確的界定和強調。1987年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協商對話制度。2006年《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儘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實現形式。黨的十八大對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作出了更為詳細的規劃和部署。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呈現出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的趨勢和特徵,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增進共識、增強合力這些傳統優勢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陳偉東:在國家層面的協商民主日益完善的同時,城鄉社區協商也蓬勃發展起來。

  1999年浙江溫嶺市松門鎮黨委、政府召開公開聽證會,以平等對話形式,把村鎮規劃的商議和決策擺在老百姓面前,並針對不同群體的意願訴求和利益表達展開協調溝通。此後,這種懇談形式的協商民主又從鄉鎮一級拓展到鄉(鎮)村兩級。如今,「民主懇談會」已經成為城鄉社區協商的一種典型形式。

  與此同時,在其他一些地方的城鄉社區也自發產生了「民主理財會」、「民主議政會」、「民主聽證會」、「民主議事會」、「民主評議會」等多種協商民主形式。民主議事會是針對居民反映的突出問題,通過幹部收集梳理形成議題,召集相關利益主體按照一定的流程進行商討、議決,由村(居)委會執行督辦,達到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解民怨、聚民心的目的。民主議事會又衍生出居民說事、協商議事、居民論壇、民情懇談、小巷訪事等多種形式。這些協商民主實踐像雨後春筍,在廣袤的城鄉大地上層出不窮,百花齊放,爆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唐鳴:基層協商或城鄉社區協商具有哪些獨有的優勢和特性呢?

  項繼權:常態性是其一。村委會組織法、居委會組織法和相關選舉辦法規定,村(居)委會的換屆選舉為三年一次。換屆選舉具有周期性或階段性的特徵。城鄉社區協商則沒有法定的周期性或階段性,經常可以進行,可以在任何年度的任何時間節點開展。因此,城鄉社區協商,可以充分動員和鼓勵城鄉居民參與社區政治生活,不斷強化城鄉居民的公共責任意識和社區認同感。

  唐鳴:其二是全程性。人們通常把「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看成基層民主的四個輪子。城鄉社區協商貫穿基層群眾自治全過程,讓基層群眾對民主選舉的人選、民主決策的事項、民主管理的內容、民主監督的問題都充分醞釀、討論協商,從而能夠發揮「四個民主」的合力,提升基層民主的質量,增強基層群眾民主參與效能。

  陳偉東:多樣性也是其中之一。城鄉社區協商的運作呈現出多層面、多類型特徵。《意見》明確,結合參與主體的情況和協商的具體事項,以村(居)民議事會、村(居)民理事會、小區協商、業主協商、村(居)民決策聽證、民主評議等形式為補充,以民情懇談日、社區(駐村)警務室開放日、村(居)民論壇、婦女之家等為平臺,開展靈活多樣的協商活動。通過多層次多類型的協商實踐,城鄉居民能切實看到協商民主的作用與成效,極大地增添居民參與的信心和熱情。

  項繼權:同時還有靈活性。圍繞著基層組織的換屆選舉,國家的組織法和各地選舉辦法都設計了一整套完整規範的選舉規程,規定的時間、地點、程序等不得隨意變更。協商民主則靈活簡便、適應性強、應用廣泛。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開展的「居民說事」,其典型做法得到廣泛推廣。針對轄區重大的公共決策、公共工程、公益事業、公共事務等,開展年度或季度協商。針對群眾日常性需求,每月定期召開民主議事會。針對轄區突發性問題,及時開展利益相關方的專題協商。

  陳偉東:再就是互補性。強調城鄉社區協商,並不意味著要否定民主選舉,相反兩者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城鄉居民把基層組織的當家人選出來後,通過各種協商的形式,充分協調居民與各基層組織的關係,可以增強老百姓對基層組織負責人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增強基層組織的執行能力。寧波市象山縣泗洲頭鎮墩岙村開展「五大」提升行動和「六項」重點工程等建設時,先後組織召開86次意見徵求會,由於協商充分廣泛,環境保潔、安居房建設、民居立面改造等大小74件問題得到解決,得到村民的高度肯定和熱情擁護。   

「六項原則」一個都不能少

  唐鳴:實踐證明,在城鄉社區協商中必須堅持一系列原則,這是我們進一步做好協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項繼權:首要的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基層黨組織在城鄉社區協商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包括政治上的領導、思想上的引領、組織上的保障,是在基層堅持黨的領導的實現形式。「大海航行靠舵手」,「舵手的方向決定了航行的方向」。社區協商中,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主要是「掌舵」,要敢於擔當,成為社區協商的「舵手」,引導利益相關方沿著滿足群眾意願與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和形成集體共識的最大公約數的方向「航行」;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還包括鼓勵和支持黨員積極參與協商活動,引領城鄉居民和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協商實踐。

  其次是堅持基層群眾自治。加強城鄉社區協商,要以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為目標,把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與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促進群眾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城鄉社區協商,既需要基層黨組織「掌舵」,也需要廣大居民群眾「划槳」。群眾沒有權利不可能參與,群眾沒有權利不可能協商,群眾沒有權利只會逃避責任和義務。「社區是居民的」,不要替民做主,要讓民做主。基層黨組織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要引導群眾通過民主協商,來表達社區需求,來討論社區問題,來開發社區資源,來開展自治行動,充分發揮和實現城鄉社區協商在基層群眾自治中的作用。

  唐鳴:協商必須依法。民主是一種以法律為支撐的制度體系。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必須遵循民主法治化的基本規律。城鄉社區協商必須走法治化的軌道。城鄉社區協商最主要的是人民群眾按程序規範,充分表達自己的權益,溝通和協調不同的利益和觀點,通過適當的機制達成共識,形成決議並加以實施。既要保證協商活動依法有序進行,又要保證協商結果合法有效。同時,還需要將基層社區和基層群眾創造的已經成熟、普遍適用的協商規則、程序、機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使之具有權威性、可靠性、穩定性。

  陳偉東:過程協商不可少。城鄉社區協商要貫穿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決定做出後徵求群眾意見不是真協商,決定實施後聽取群眾的評價也不是真協商。集體決定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在於它為人們所認同而可實施。「誰參與誰認同、誰認同誰執行」。有的地方在社區建設中之所以出現政策執行難的問題,就在於自上而下的決定不是群眾充分表達意見後所形成的共識,因而不為群眾所認同,決定實施中政府單方行動因缺少群眾參與而困難重重,導致成本高、效率低和群眾滿意度低。在城鄉社區建設中,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務、公益事業、公共問題從議題提出、議題討論、議題決定、決定執行、效果評價等全過程都應開展協商。當然,協商過程要注重堅持民主集中制。在具體的協商和決策過程中,既應當充分發揚民主,也應當有效提高效率,既要通過協商推動形成共識,又不能議而不決或久議不決,還是要以民主集中制的方式進行決策。

  還應當鼓勵探索創新和堅持因地制宜。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它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過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加強城鄉社區協商,要尊重基層群眾的首創精神,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千變萬化,「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要鼓勵群眾從本地、本社區實際出發不斷擴大協商主體、拓展協商內容、健全協商制度、完善協商程序、豐富協商形式、增強協商成效,使有事多協商、遇事多協商、做事多協商成為城鄉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  

實現中國夢的基層協商路徑

  唐鳴:做好城鄉社區協商,意義十分重大。

  項繼權:城鄉社區協商的涵義較為寬泛,主要是指在城鄉基層,從基層政府及其派出機關、村(社區)黨組織,到社區組織、社區居民等各種不同的主體,就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中涉及當地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務、公益事業以及當地居民反映強烈、迫切要求解決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等所進行的協商,對問題的確定及解決的途徑和方法達成共識,實現公共利益和居民利益的最大化。

  城鄉社區協商是確定和解決城鄉社區真正帶有公共性、緊迫性問題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在城鄉基層,問題千頭萬緒,究竟哪些是亟待解決的公共性問題,這些問題究竟應當如何處理和解決,完全由政府或村(居)委會說了算,即便問題得到解決,群眾也有可能不理解,以致不滿意。通過社區協商的方式,各不同的利益主體相互討論、平等協商,可以就問題的確定和解決形成共識,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不僅能夠使問題得到順利解決,而且能夠使群眾通過問題的解決而心滿意足。用群眾習慣的方式來處理群眾身邊的事情、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事情容易處理,群眾樂於接受。

  城鄉社區協商是實現城鄉社區公共利益和居民利益最大化的一種較好的形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簡單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形式進行民主決策,多數人的意見固然得以實現,少數人的利益卻很有可能得不到兼顧。通過城鄉社區協商,可以找到群眾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實現公共利益和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陳偉東:城鄉社區協商還是實現居民要求、基層問題向黨和政府反映,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重點工作部署在城鄉社區落實的一種較好的途徑。如果說得形象一點,那麼前者可以稱為下情上達,後者可以稱為上情下達。通過社區協商,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意見要求「面對面」,方針政策「面對面」,可以很好地實現黨和政府與居民群眾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構建和諧的黨群、幹群關係,一方面讓黨和政府真實、真切地了解居民群眾的所思所想,從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另一方面在基層群眾中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推進各項政策落地生根。

  唐鳴:從更加廣闊的角度來說,加強城鄉社區協商,對於推進我國協商民主的廣泛性、多層級、制度化發展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我國的協商民主包括政黨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大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等不同的方面和層面。城鄉社區協商是基層協商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大量決策和工作,主要發生在基層,發生在城鄉社區,在此意義上,按照協商於民、協商為民的要求,城鄉社區協商應為我國整個協商民主體系的基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必將促進我國整個協商民主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加強城鄉社區協商,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也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在我國的四大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城鄉社區協商是基層群眾自治框架內的制度安排,是基層群眾自治的重要內容、具體實踐和生動體現。儘管國家大政方針的協商並不在基層進行,但加強城鄉社區協商,將會通過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發展和完善,進而對我國整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總而言之,與我國城鄉改革進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的新形勢、社會轉型過程中新舊矛盾相互交織的新變化以及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民眾思想觀念多元多樣的新情況密切相關,當前城鄉社區協商正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賦予基層民主政治新內涵、新品質、新空間,成為基層民主建設的新常態。

  (唐鳴: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項繼權:華中師範大學農村綜合改革協同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偉東:華中師範大學城市社區建設研究中心主任)  

點此查看《關於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全文>>>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探索城鄉社區協商路徑 激活基層治理...
    讓幹部群眾幹得越發有衝勁,基層創新發展得更加有後勁,近年來,蘇州市相城區持續推進城鄉社區協商民主工作,鼓勵和引導村(社區)建立民主協商議事平臺,「商量著辦」好了一批黨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實事、社區治理的難事、群眾反映的急事,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舒展開一幅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和美畫卷。
  • 社科院: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法治化進程系今後重任
    以村民自治為開端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至今已逾三十年,其偉大成就有目共睹,不可低估。但另一方面,其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可忽略,有的還是令人震驚的。最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貪汙腐化和違法亂紀的情況較為嚴重,這嚴重影響了基層民主政治的健康發展,影響了幹群關係和農村社會的穩定。以村民自治為例,近年來基層幹部違法現象呈上升趨勢,其嚴重程度也有所加重。
  • 楊森赴固鎮縣調研基層民主協商工作
    楊森赴固鎮縣調研基層民主協商工作 發布日期:2020-
  • 藍皮書稱中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需推進法治化
    中新網北京8月5日電(記者 闞楓)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今日發布的《中國政治發展報告》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其中還存在貪汙腐化和違法亂紀的情況較為嚴重,政府干預自治的現象仍然存在,基層組織不依法自治或有法不依等問題,繼續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法治化進程,是今後的重要任務。
  • 基層黨組織「掌舵」 居民群眾「划槳」
    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建設,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民主協商,推進基層協商制度化。   繼《關於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之後,中共中央日前印發《關於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對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組織領導等作了系統的規定。
  • 從社區供水改造看基層協商民主|長江評論
    記者史強 攝這是一則「小」新聞,卻折射出社區經常會遇到的「普遍」現象,也是經常面臨的基層治理的「大」問題:基層社區公共問題的「共識困境」。這則新聞裡,社區書記和下沉黨員們以貼心、近情、通理、明事的「說服」方式解決「共識困境」,「最終依靠廣泛宣傳和協商,大家達成共識,才確保了工程順利完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基層協商民主的很好樣板。基層協商民主,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找到「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
  • 把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上——創新城鄉社區基層社會治理實踐的金昌...
    圍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金昌人堅持黨建引領,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大膽實踐,先行探索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路徑、新模式,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提升志願服務能力,強化社區自治能力,搭建協商議事平臺,形成了金昌特色的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模式
  • 杭州江幹:講好協商民主在基層的精彩故事
    江幹區筧橋街道機場社區的王先生豎起大拇指說道。而這個改變,源於一場民主協商會。 這幾年來,基層治理存在多頭管理、信息不對稱、隊伍冗雜、效率不高、合力不夠等實際問題。為了破解這些弊端,今年筧橋街道政協委員小組把「請你來協商」活動主題鎖定在了基層治理隊伍建設的難題上。
  • 有事「好」商量——鄂旗烏蘭鎮推進基層協商民主議事工作採記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去年,烏蘭鎮啟動了基層協商民主議事規範化建設試點工作,「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居民反映問題有了渠道、商量對策有了平臺、後續實施有人監督,大家心裡也有了盼頭。  高國強是工礦棚戶區小區的常住居民,前幾年一直在為解決小區工程遺留問題四處奔走,今年,他主動競選成為小區業委會主任,下定決心好好利用基層協商民主議事會這個平臺,為居民辦好事、實事。「通過基層協商民主議事,鎮領導、社區居民、各相關方大家坐下來一起商量怎麼解決問題,最終將其列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目前樓頂維修已經全部完工,小區居民反映的其他問題也正在解決。
  • 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全文)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五、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六、城鄉基層民主     七、尊重和保障人權     八、中國共產黨民主執政     九、政府民主     十、司法民主     結束語          前 言
  • 充滿鄉土氣息的"民主實驗"基層民主建設的改革創新
    浙江在線11月06日訊  浙江人的改革創新精神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領域,在探索基層民主建設方面同樣如此。  如今,在這片善於誕生「奇蹟」的土地上,無論是選舉村幹部,還是評議黨員、參與管理村務,都活躍著農民的身影。我省不斷從內容和形式上豐富「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
  • 李微微在寧鄉調研並出席基層民主協商對話會 有效打通民主協商...
    12月8日下午省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在我市黃材鎮、溈山鄉開展「弘揚農耕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專題調研並參加基層民主協商對話會此次活動結合全國政協書院網上「新時代鄉村振興」湖南主題讀書活動開展,實地調研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利用情況,同時了解基層將協商民主融入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等相關情況。
  • 普陀區司法局以「三力」撬動基層民主法治基石
    普陀區司法局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村民自治為核心,紮實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已創建國家級民主法治村(社區)3個,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13個,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30個,區級創建面達100%,省級「善治示範村」12家,市級「三治融合」示範村12家,基層法治建設成效顯著
  • 讓協商飛入尋常百姓家——廣東省信宜市村務協商議事會助力基層...
    文昌社區協商議事會先後對村中的生態文明村建設、亮燈工程、美化工程、清潔工程、和諧安全小區建設等協商議事,收集各類意見建議100多條,解決落實各類問題60多個,議事會成了獻計獻策、參政議政、助力家鄉發展的新平臺。「能實實在在地參與到村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中去,讓我有著強烈的主人翁意識!」覃安全說。
  • 政治關鍵詞·政治協商|政協的專門協商機構性質是什麼意思
    今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第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問,在國外很少看到有政協這樣的組織,我國的政協是幹什麼的呢?政協是對各級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簡稱。可分全國政協和各地方政協。按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的規定,政協圍繞兩大主題即團結和民主、三大任務即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展開工作。
  • 基層協商 | 老西門街道政協委員基層聯絡室開展調研座談活動
    基層協商 | 老西門街道政協委員基層聯絡室開展調研座談活動 2019-11-15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索┃「1+8」打造城鄉社區治理「杭州樣本」
    ,構建了具有杭州特色、體現杭州智慧的「1+8」城鄉社區治理政策體系,即出臺1個城鄉社區治理的綱領性文件,形成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社區協商共治機制、國際化社區建設、農村社區建設、撤村建居社區規範化建設、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社區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聯動服務機制8個配套文件,努力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形成城鄉社區治理的「杭州樣本」。
  • 基層民主自治層次的破繭衝動
    中國農民對民主政治的需求,說到底是對公平的追求,民主政治的動力正來自這裡。  5月28日,胡錦濤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題研究「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健全村務公開制度、規範民主決策機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強化村務管理的監督制約機制,保障農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努力推進農村基層民主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
  • 僰王山鎮:聚焦基層黨組織能力提升 推動城鄉基層治理
    僰王山鎮緊扣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要求切實強化黨的領導通過提升基層黨組織的領導能力、治理能力和號召能力1.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掌好基層治理之舵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是根本,只有不斷增強領導能力,才能確保城鄉基層治理方向不偏、目標不移。
  • 海南省海口市政協參與基層協商為民履職工作紀實
    海南省政協今年開展「共建自貿港、有事好商量」基層協商民主試點工作,海口市積極行動,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何忠友任組長,市長和市政協主席擔任常務副組長的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區、鎮(街)也相應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構建了權責明晰、分工明確的組織領導體系,形成了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