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質看精神,以精神窺探文明,古埃及諸多遺蹟中閃耀著文明內涵

2020-12-07 儒史大家

靈魂升天,肉身不腐的神秘宗教思想

在古埃及社會中,法老其實是最具權威和統治力的。

一方面法老是古埃及最高的政權統治者,掌握著全國範圍內最豐腴、廣闊的土地資產,同時將立法、司法、行政以及軍隊指揮等政權核心權力全部掌握,成為整個政權最具控制力的人。

另一方面,法老的崇高地位,其實更多體現在他的宗教首領身份上,古埃及的宗教信仰非常強烈,因此對於法老作為宗教最高首領的這一身份,他們無比尊重。

正因如此,法老既是一國之王又是一教之主,這使得法老的地位也是最為特殊的。這從古埃及國王的日常生活狀態,以及死後還要進行複雜儀式,並且舉全國之力修建偌大的金字塔,作為墓葬就可以看出。

而對法老死後的屍身處理上,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在這一表面背後,蘊藏著濃厚且強烈的宗教思想,即古埃及人認為法老死後靈魂是可以升天的。

但是升天的前提就是要保證軀體的完好,為此他們想出一系列辦法防止屍身腐爛。在法老死後,負責處理法老軀體的人,通常會在屍體表面塗上特製的防腐藥水,與此同時再用布條進行全面包裹,這樣法老的屍身就算防腐處理就算是完成了。

不過僅僅進行防腐必然不是古埃及人,對於法老尊重情況和宗教信仰的全部體現,金字塔的修建更集中體現了他們對於太陽神、上天的尊重。

法老的屍身處理好之後,便開始向巨大的金字塔內部墓葬區轉移。這裡面有專門的用來放置法老木乃伊的棺槨區,同時裡面的設計非常複雜,既有墓道,還有保衛機關,這成為防止盜墓賊侵犯法老遺體,盜竊墓葬陪葬品的有效舉措。

金字塔裡面有著長長且筆直的甬道,這被古埃及人賦予了通往天國世界的特殊含義,這也是他們當時宗教信仰和崇拜的重要體現。

早期永生觀念在雕刻上的體現

數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們對於自然界的認識非常有限,對於一切特殊的自然現象都會非常重視,甚至記憶猶新。

一旦出現某些天災,導致人們生活遭遇到巨大威脅,人員遭到巨大傷亡之時,他們無法解釋這種,在今天人們看來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只能夠將其列為上天對於人間的懲罰措施。

除了對於古埃及的宗教領袖和國家象徵法老,展示出了無比尊重之外,這種永生輪迴的觀念,實際上在古埃及社會十分盛行。

為此他們開始探尋更多的方式,來保持人這一生的永生,世世輪迴,生生不滅。雕刻技術就是在這一的永生觀念下出現和流行的,法老死後,人們會尋找專門的雕刻家,將法老生前的肖像雕刻出來,同時利用巫師向其施法,然後再將肖像放到金字塔內。

肖像雕刻是為了能夠將法老生前的面貌再度呈現出來,這使得法老擁有了靈魂和軀體的重新組合,而放在金字塔內無疑是將其賦予了另一世界的蘊意。

這種宗教永生觀念習俗起初只是流行對法老的處理上,後來觀念影響範圍擴大,一些比較有權勢的貴族、官員等也開始以此種方法,來實現自己於世俗間死後得以升天,保持永生的願望。

此後這些準備為自己修建死後世界,保持永生的人,在自己生前就開始親自為自己規劃墓葬內部的布局,尋找雕刻技術極為精湛之人,為自己在生前就開始雕刻肖像。

金字塔時代的埃及,這種雕刻肖像藝術非常盛行,並且將經過考古發掘出了大量雕刻品,這成為今天我們窺探數千年前古埃及人思想世界的重要工具。

自然元素與幾何形狀成為古埃及藝術創作的重要源泉

古埃及人對於自然世界的觀察,向來是比較敏感和仔細的,特別是對於自然中的某些形狀元素,有著獨特的感官理解。

這種藝術特點可以從古埃及時期出現的,墓葬壁畫、雕塑、浮雕等等清楚地看到,而且這些東西似乎並不是為了宣揚,供他人欣賞和讚美的,而是大部分被安置在墓葬室中作為死者的裝飾品。

在當時的埃及,社會意識非常保守落後,由於神權與政治的高度統一,這使得專制主義實際上成為了,古埃及最基本和影響深遠的政權組織形式。

人們出於對法老以及一些地位崇高的巫師、官員的尊重,當他們死後,為了能夠讓他們在天國世界依然享受到生前的待遇,甚至更好的待遇,經常會在墓葬室中安置大量的壁畫、浮雕,以此來作為陪葬品。

所以說古埃及的藝術特徵,有很大部分是能夠在墓葬中發掘出來的,而這些所謂的壁畫、墓葬,雖然更多意義上屬於物質層面,但是仔細向來這同樣是古埃及人對於死者的尊重,以及對天國世界的敬畏。

這些壁畫以及浮雕的形狀、內容,基本上都是古埃及對於自然世界諸多事物長期觀察的結果,自然元素以及幾何製作工藝的有機結合,成為了古埃及藝術的重要特徵。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古埃及文明:不僅有金字塔等知名遺蹟,更有內涵深刻的精神
    得益於地中海的天然交通優勢和重要地理位置,古埃及文明雖然誕生於埃及,但是卻又不拘泥於埃及地區。在日後整個地中海文明逐漸崛起之後,古埃及輝煌而又燦爛,內涵豐富而又深遠的古埃及文明,同樣在散發出它那古老而又深邃的味道。
  • 文明發展的軌跡:古埃及文明古老而神秘,其發展歷程更是充滿波折
    原始社會人類的生存需求大於精神需求自人類誕生以來,對於自然世界的探索就從未停止腳步,在數萬年前,原始人類就已經開始在自然環境的不斷變換之下尋求生存之道,以求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留得更久一些,這也是人類文明在最初不斷發展和延續的內涵因素。
  •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的起源與文明成就
    在物質層面,埃及文明的成就可謂空前;在精神層面,埃及文明的貢獻也堪稱絕後。漫長而厚重的歷史賦予了埃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及高深精妙的文化。舉凡文學、宗教、科學、建築、雕刻、繪畫、音樂、舞蹈等,埃及人無不精通。埃及留給後世的財富挑戰著人們的想像力。埃及文明的豐富內涵還表現在其獨特的歷史進程上。
  • 古埃及文明象徵——獅身人面像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董健談,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古埃及文明象徵——獅身人面像。獅身人面像對獅身人面像這樣的遺蹟,從文化的角度分析和從旅遊角度的觀賞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旅遊者是從視覺角度受到了衝擊,心靈受到震撼,這更多的是從美學感受出發,而從文化的角度分析,那奧秘可就多了。正是:「你不說我還明白,你越說我倒越糊塗了。」
  • 展覽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漢代文明的故事
    心情還是有點激動的~古埃及精品文物,將與院藏漢代諸侯王陵精美藝術品同室爭輝。哈哈哈,王牌對王牌~南京博物院2016年度大展「法老•王」將於8月盛大開幕,屆時來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近百件古埃及精品文物,將與院藏漢代諸侯王陵精美藝術品同室爭輝,再現兩大文明的別樣風採!
  • 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早已消亡,但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仍有巨大意義
    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兩大先行者,如果我們將人類上古的文明再細分,那麼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是第一階段,中國、印度、波斯、希臘則是第二階段。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消亡之時,我國正處於春秋戰國時期,同一時期的印度處於十六雄國時期,希臘處於城邦文明時代,而波斯則一統中東地區,這應該才是真正的四大古典文明。不過,古埃及和兩河文明雖然早已消亡,但卻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人類文明中至今仍然閃耀著這兩大文明的光輝。
  •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麼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相繼夭折
    縱觀世界歷史,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而連綿不斷,至今仍在發揮著歷久彌新的滋養作用。而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以下簡稱三大文明古國)相繼斷層、衰落、夭折,留給人類發人深省的啟示,其中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 薇拉·凱瑟——物質文明過程中精神美的捍衛者
    堡仔 譯言薇拉·凱瑟,1873年12月7日出生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幼時隨父母遷居到內布拉斯加州,在這裡,世界各地移民們正在開拓荒土,付出了汗水甚至生命,薇拉目睹他們在面對艱難困苦時的勇敢無畏,了解了他們思戀故土的鄉愁和對未來的期望,也見到了物質文明的創造對傳統道德、精神文明的衝擊
  • 同是大河孕育的文明,為何兩河文明與古埃及文明差異那麼大?
    在埃及宗教中,埃及人不僅熱愛現世生活,更加注重來世的幸福,所以所有埃及人都通過來世的善事和誠懇的禱告,來獲取來世的永生,古埃及是一個特別注重來世的國家,宗教不僅影響著整個國家,更加影響個人的精神理念,他約束著埃及人的行為方式,從而使得古埃及社會走上道德的道路。
  • 神秘古埃及文明的高科技
    我們都知道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是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 也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四大源生文明;當然除了這四大文明之外還有很多的古文明,比如說歐洲的古希臘文明、 美洲的瑪雅文明等等。但是可惜的是這些的古文明除了中國一直源遠流長的留存到現在之外其餘的都在歷史長河的洗刷下走向了衰亡,也給後世人的我們留下了種種不解之謎,在這其中最為神秘的就要數古埃及文明了。
  •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首飾是古埃及文明的一張名片
    了解一個地方的文明,衣食住行是最好的選擇。能作為代表性物質的首飾,是埃及文明的一個體現。首飾品和其工藝,在埃及文明中體現了重要的地位。表達出了思想水平、審美價值、民族底蘊。折射出的是古埃及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層次。
  • 克裡特列入古希臘文明史,從遺址中發掘出西方文明起源的精神世界
    本章主要講述:克裡特遺址中的西方精神的源頭之一和文明進步過程中受其他文明影響同時又保留其特質的規律。克裡特島在19世紀70年代被發掘,證實愛琴文明的存在,隨即被學者列入古希臘文明史,成為西方文明史的開篇。
  • 重啟挖掘三星堆遺蹟,探索地外文明
    歡迎來到囉裡羅說講故事,從歷史中品味人生。我是你們的朋友,阿強。這隻豬是從一個我國神秘的文明遺蹟裡面挖掘出來的。對,就是四川的三星堆古遺蹟。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布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
  • 讓精神原點在時代坐標中閃耀
    原標題:讓精神原點在時代坐標中閃耀 一棵參天大樹究竟能長什麼樣子,在最初那粒種子的基因裡面就已經確定下來了。中國共產黨的政黨標識是什麼,在建黨之初就已經確立,這就是「紅船精神」。「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原點,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由此展開而發揚光大。
  • 水下的精絕古城,壯麗的古埃及文明遺址!
    而古埃及的文明,可不僅僅是只有這些,她還有更多的文明,也許被黃沙掩埋在茫茫沙漠中,也許被海水侵蝕在浩瀚大海中等著人們去發掘發現。最近在讀的《發現古埃及》兒童讀物,就是一本講述著人們在深海的泥沼之中發現了卡諾帕斯和託尼斯-赫拉克利翁這兩座古埃及壯麗古城的紀實繪本。
  • 全方位講述古埃及文明,讓公眾汲取更多文化營養
    此外,兩國的文化內涵頗有相通之處,如古埃及人「事死如生」的觀念和厚葬之風與中國漢代極其相似,無論是歷史的偶然或是文化的相連,都反映出兩國文化的燦爛和歷史的厚重,加深觀眾對東西方文化交流互動的理解。   2   精選珍貴文物,近距離體驗古埃及文明的獨特魅力   為了讓觀眾獲取更多的相關知識,與古埃及文明有更近距離的接觸,本次展覽中的100件(套)的文物遴選自全世界古埃及文物收藏量第二的義大利佛羅倫斯國立考古博物館,其中不乏難得一見的精品
  • 古埃及文明和瑪雅文明的歷史交匯點
    從古埃及的音樂裡,我們感受不到任何激情,顯得有些沉悶。而印第安的「老鷹之歌」高亢悠揚,充滿激情和空靈感。這可能是這兩種不同文化內涵在音樂方面的具體體現。再者,古埃及人對身體的保護非常重視。他們用香料和防腐技術加工木乃伊,然後再盛放於棺木或石棺裡,葬於墳墓。法老們甚至還在帝王谷建造了宏大的地下陵墓群。
  • 文明從文字發軔!
    同樣,人類在社會生活中也存在各種各樣的關係,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它們具有類似於「天文」的複雜多樣的紋路表象,以「天文」相對應,同時也有人道的意思。所謂人道,就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要遵守的人倫規律。天道的「恢恢天網」、人道的人倫規範,在特定地域群體中,交互作用的結果形成文化,這個結果有物質的,也包括精神的,以及歷史積累下來的。
  • 觀展|全方位講述古埃及文明,讓公眾汲取更多文化營養
    而最後一個單元通過展示隨葬的生活用品,深化展覽主題,呼應生死觀念,傳達出古埃及人讓逝者在冥世依舊享受生活的願望。展覽五個單元緊密結合,承上啟下,內容毫不脫節,以詳盡的敘事的形式帶觀眾一探古埃及人的精神信仰世界。
  • 歷史選擇題:古希臘是不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逝去的人類文明輝煌時代不應該被忘卻,反而應該激勵著我們上下求索,探尋掩埋在歷史塵土中的答案。文明之火在兩河流域、黃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羅河流域以及愛琴海升起,誕生了以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古中國為代表的四大文明古國,但為何以愛琴海文明為代表的古希臘不屬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