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從2007年開始每年的3.31日是我們的世界地球日,倡導關燈一小時這個活動來號召人們要記得環保,那麼為什麼要關燈一小時呢?關燈一小時真的節能嗎?
據統計,2007年,「地球一小時」啟動的第一年,澳大利亞雪梨設定了降低5%能耗的目標;去年3月31日僅雪梨節省的電能,就足夠20萬臺電視機使用1個小時,相當於一小時內路上少跑了48613輛汽車,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如今,節能與環保的重要意義日漸凸顯,「地球一小時」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歡迎和提倡,但也不乏各種爭議和質疑。就社會而言,「地球一小時」活動減少的耗電量同樣微乎其微。活動期間,電網總體負荷變化不大,電廠發電機正常運轉,電能正常輸出,發出的電並沒有節約下來。也有不少人擔心,「地球一小時」集體關燈的行為,會造成瞬時電壓波動導致供電線路癱瘓,給電網造成過重的負擔。
「地球一小時」作為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一項活動,僅僅是一個開始。對於一個履行了「地球一小時」承諾的城市,熄燈之後提倡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帶來的變化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地球一小時」不只是一個熄燈儀式。在中國,該活動也是對國家2010年前實現節能減排20%的能效目標提供最大的支持,旨在鼓勵個人和企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積極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地球一小時"更是一個節能理念,不論是在工作地點或居家用電,都需要我們長期的努力和支持,時時提醒自己,關掉不必要的電燈,拔掉不需要的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