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貓科動物為何如此稀少?不可忽視它們的皮毛導致的交流障礙

2020-12-15 大貓來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從古至今,黑豹一直對人類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它們也常出現在各種神話和傳說中。在我們看來,黑豹通常是指黑色的豹子或黑色的美洲豹,而在其他國家,黑色家貓、黑色短尾貓等也被稱為黑豹,因此,廣義上的黑豹可指所有皮毛為黑色的貓科動物,它們都攜帶著導致黑色素過量產生的基因。

圖:同樣是豹子,卻有著兩種不同的皮毛顏色。

在全世界大約40種貓科動物中,至少有14種被發現有黑色個體出現,包括豹子、美洲豹、細腰貓、叢林貓、短尾貓、藪貓以及我們最熟悉的家貓等。黑色的家貓通就是我們常說的黑貓。在一些地方,黑貓被人認為是厄運和邪惡的化身,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人們看到它就會覺得倒黴。而在另一些地方,黑貓卻是吉祥的象徵。比如在英國,黑貓常被水手帶到船上,以求帶來好運;當水手出海時,他們的妻子也會在家裡餵養黑貓,以求丈夫平安歸來……

圖:黑貓。

諸如此類,在世界各地,黑色的貓科動物被不同的人賦予了不同的意義。不過,你有沒有發現,無論哪種貓科動物,其中的黑色個體都是相對較少的。比如,據估計在野外黑色短尾貓、黑色藪貓、黑色雲貓等的數量都不超過10隻。非洲大約生活著1萬隻豹子,但最近100年的時間裡人們才在2019年初拍攝到一次黑豹。那麼,黑色的貓科動物為何如此稀少?黑色的皮毛會對它們的生活造成哪些影響呢?

一、黑色皮毛對貓科動物的有利影響

有人會覺得黑色的貓科動物很帥氣,有人會覺得它們缺少活力,讓人不想靠近……但人類的看法對於它們而言都是客觀的。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科學研究發現,黑色的皮毛對於貓科動物而言有一些有利的影響。

1.黑色皮毛有利於貓科動物夜間隱藏

動物之所以要隱藏,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捕獵和躲避敵人。所有貓科動物都有夜間活動和捕獵的特點,當在夜間,一隻烏黑的貓科動物隱藏在植被中時,獵物將很難發現它,對於伏擊型獵手而言這將帶來更好的伏擊效果;而當一隻小型黑色貓科動物和黑夜融為一體時,只要乖乖地呆著不動,那些食肉類勁敵也不易看到它,從而可以輕易躲避敵人。

圖:2019年初攝影師在非洲拍攝的黑豹。

不過到了白天,這種黑色皮毛帶來的偽裝效果就會打折扣。比如生活在非洲草原上開闊地帶的藪貓,通常情況下它們的毛色大體上為淺黃色,上面布有黑色斑紋,這樣的皮毛顏色容易和草的顏色融為一體,從而有利於隱藏。當一隻黑色藪貓在白天出現在草叢中時,它將很容易進入其他動物的視線。

圖:黑色藪貓在白天格外引人矚目。

對於生活在叢林深處的貓科動物而言,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間,黑色的皮毛都能起到較好的偽裝作用。比如,馬來半島上生長著大片的熱帶雨林,高大的樹木遮擋了大部分陽光,導致底層空間光線較暗,黑豹能在其中生活得遊刃有餘。據科學家推測,這或許也是馬來半島上黑豹的密度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要高的一個原因。

2.黑色皮毛有利於貓科動物調節體溫

黑色可以吸收光譜內的所有可見光,而且不反射任何顏色的光。因此,相比於其他顏色,黑色更易吸收光的能量,升高溫度。養貓的朋友會發現,到了寒冷的冬天,貓咪總喜歡待在有熱源的地方,比如燈泡、暖爐、火的旁邊或者是陽光可以直射的地方。對於一隻黑色貓科動物而言,由於皮毛更易吸熱,因此它們取暖的效率要高於其他體色的貓科動物。一隻白貓曬一個小時太陽才能讓身體達到理想溫度,而一隻黑貓或許只需要20分鐘就夠了。

圖:曬太陽的白貓和黑貓。

黑色的皮毛既有利於夜間隱藏,也有利於調節體溫,既然有這麼多好處,那麼黑色貓科動物是不是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呢?然而,一種動物想要長期生存下去,僅靠偽裝和調節體溫是不夠的,它們還需要繁衍。近期,科學家發現,黑色的皮毛或許不利於黑色貓科動物繁衍——這會導致它們和同類之間產生交流障礙。

二、黑色皮毛給貓科動物同類之間製造的交流障礙

在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般的貓科動物是如何通過皮毛的顏色進行交流的。

大部分貓科動物的皮毛顏色都不是純色的,它們的腹部、背部都有著獨特的斑紋,比如老虎身上的黑色條紋,美洲豹身上的玫瑰裝斑塊,獵豹身上的黑色斑點等等。除此之外,貓科動物的尾巴、臉頰、耳朵等部位也有著獨特的斑紋。這些斑紋不僅可以起到識別個體的作用,貓科動物還能利用它們配合肢體語言發出各種各樣的信號。

例如,如果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老虎、藪貓等貓科動物的耳朵背部都有一片非常明顯的白色毛髮。關於這片白色的毛髮,動物學家認為至少有兩種作用。

圖:老虎耳朵上的白色毛髮格外顯眼。

其一,這片白色毛髮可以充當貓科動物的「假眼睛」,警示身後的動物。

其二,這片白色毛髮可以向同類發出各種信號,有幼崽的雌性貓科動物尤其需要。當一隻雌虎帶領幼崽們穿過草叢時,它往往會把自己的耳朵高高豎起來,這樣耳後顯眼的兩片白色毛髮就能起到路標的作用,幼崽跟著這兩片「路標」行走,就不容易走丟。反過來,當雌虎不需要幼崽跟著自己時,就會把耳朵放平,讓虎崽看不到耳後的「路標」,向虎崽傳遞著「乖乖呆著,不要跟著我」的無聲語言。在捕獵的時候,雌虎為了防止幼崽破壞捕獵,通常就會這樣做。除此之外,當危險來臨時,貓科動物還可以通過伸耳朵、閃爍耳後的白色斑點來警告幼崽。

圖:虎媽媽帶領幼崽穿過草叢時,會把耳朵高高豎起。

白色是最能反射光線的顏色。在白天,貓科動物耳後的白色毛髮能起到很好的信號作用,而即使在夜晚的弱光環境下,效果往往也不會很差。有些貓科動物雖然耳後沒有白色的毛髮,但它們可以利用尾尖等部位的毛色傳遞信號。

然而,對於擁有一身黑色皮毛的貓科動物而言,這一切都變了。

1.黑色皮毛掩蓋了外形特徵,不利於貓科動物求偶

貓科動物沒有人類這麼高的智商,它們識別同類的方式往往是通過皮毛顏色、叫聲、外形、氣味等特徵。一隻玩具貓會被一隻真貓當成對手暴打一頓,這就是因為玩具貓的外形及顏色讓真貓當成了同類。

圖:在印度拍攝的一隻黑豹和一隻一般體色的豹子罕見「同框」

在野外,當一隻一般體色的雌性叢林貓遇到一隻黑色的雄性叢林貓後,儘管後者的外形和叫聲和一般叢林貓相同,但前者還會不免產生這樣的疑問:你是誰?你是我的同類嗎?畢竟感情是以信任為基礎的,當這隻雌性叢林貓對眼前的這隻異性產生懷疑時,那麼它們的互動以及後續的交配就很難發生了。

圖:別說是動物,就算是人遇到上圖左邊這隻黑色叢林貓也會產生懷疑

2.黑色皮毛掩蓋了「信號源」,不利於貓科動物養育幼崽

除了會在求偶中遇到困難,黑色貓科動物也會因自己的毛色導致養育幼崽的困難。如前所述,貓科動物可以運用自己耳朵、尾部等部位顯眼的白色毛髮向同類發出信號,但由於黑色貓科動物身上的這些「信號源」被掩蓋,同類將接受不到它發出的各種信息。

比如,黑豹母親可以讀取自己的斑點幼崽發出的信號,但幼崽卻可能看不到或者不能理解母親發出的信號。這樣造成的結果是,當黑豹媽媽想要讓幼崽安靜時,幼崽卻依然十分吵鬧,最終會導致它們捕獵失敗或者陷入危險之中。

圖:黑豹媽媽和它的幼崽

綜上,黑色的皮毛會給貓科動物同類之間的交流製造較大的交流障礙,既不利於求偶,也不利於養育幼崽,而這或許就是世界上黑色貓科動物為何如此稀少的一個原因。只有了解了這些獨特個體的特性,我們才能採取更好的措施來保護它們。

關注大貓來了,了解有趣的貓科動物

相關焦點

  • 顏值最高的貓科動物:有王者風範,卻因太漂亮被捕成為瀕危動物
    貓科動物在動物世界裡的地位人人皆知,整個貓科動物的實力和顏值都屬於動物世界裡的上等,它們總共分為3亞科,獵豹亞科(現已併入貓亞科)、貓亞科、豹亞科,共有14屬38種。其中的豹亞科應該是屬於整體實力最高的,它分為雲豹屬和豹屬,其中豹屬裡面就有四種動物在各自的領地裡稱王,這是種分別是:老虎、獅子、雪豹和美洲豹。貓科動物可謂是實力與顏值兼備的動物,外形上,它們皮毛鬆軟,大多數都具有明顯的黑色斑紋,在人類的審美觀裡,這種斑紋顯得很漂亮,很協調。
  • 貓科動物戰鬥力排名,野生老虎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貓科動物絕對是陸地上最兇猛,最強大的存在,它們能夠快速找尋獵物的弱點進行攻擊,無論是單獨作戰能力,還是群體作戰能力都能將自己的實力最大化展現出來,敏捷的行動能力,鋒利的爪子和牙齒能夠讓大多數獵物不敢靠近,那麼你知道貓科動物中哪種動物的戰鬥力更強嗎?
  • 「山貓」是指哪種貓科動物?為何生活在雪山上的雪豹不叫山貓?
    「山貓」是指哪種貓科動物?為何生活在雪山上的雪豹不叫山貓?在一些書中或新聞裡,我們常常可以見到「山貓」這個詞語。南美洲的山貓——安第斯山虎貓安第斯山虎貓,也叫南美山貓、山原貓,是一種生活在南美安第斯山脈的小型貓科動物,屬於典型的「生活在山中、類似家貓的」貓科動物。不過,由於人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山原貓的棲息地破碎化嚴重,導致它們的種群繁衍遇到了不少的困難。
  • 在貓科動物中,最敏捷的一類,它們也是世界上最靈巧的動物之一!
    在眾多的貓科動物中,獅、虎、豹是著名的三大「獸中之王」。不同於僅有一個物種的獅(唯一身上沒有斑紋的貓科動物)和虎(身上有黑色斑紋),世界上以豹為名的動物有金錢豹、雪豹、美洲豹、雲豹和獵豹等5種(身上有均黑色的斑點)。
  • 黑豹是指什麼貓科動物?豹子的9個亞種裡哪些亞種出現過黑豹?
    在這個世界上,名字叫「黑豹」的事物太多了,有植物,有汽車,有武器,有樂隊……但是,真正的黑豹卻是指動物。一、黑豹是指哪種動物?黑豹並不是一個物種,而是因基因突變導致黑色素產生過量,個體的皮毛顏色呈現出黑色的一些貓科動物。這種現象也叫「黑化」,與「白化」(黑色素產生不足)相對應。
  • 同樣屬於貓科,雪豹的尾巴長度卻是這種貓科動物的20倍
    同樣屬於貓科,雪豹的尾巴長度卻是這種貓科動物的20倍雪豹是一種非常可愛的貓科動物,我國人民對它的喜愛程度甚至不亞於大熊貓。它長著一身濃密的灰白色的皮毛,皮毛上有著不規則的黑色斑點。雪豹可以在高寒缺氧的地區生活,生命力十分頑強。
  • 進化最成功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為什麼會突然滅絕?
    雖然它曾廣泛分布在亞歐大陸、非洲和北美洲,在我國的元謀、藍田、周口店和歐洲的海德堡等著名直立人遺址中,都發現過它的化石,但已發現的化石中卻很少有完整的骨骼,數量相對來說也不多,這說明它們當時可能就是較為稀少的動物。異劍齒虎是鋸齒虎的近親。它的身體粗壯,不僅有較長的前腿和頸部,而且有短而寬的「彎刀牙」。
  • 世上最漂亮的貓科動物,因太美已瀕危,雪豹都只能排第二
    其實不止是貓咪,貓科動物長的都很好看,就算是像豹子這種兇悍的貓科動物,也都長著漂亮的花紋。那麼貓科裡哪種動物最好看呢?可能很多人印象裡是雪豹,其實它們只能排到第二,最好看的貓科動物非山原貓莫屬了。
  • 集美麗和兇殘於一身的貓科動物,到底養活了多少生物?
    集美麗和兇殘於一身的貓科動物,到底養活了多少生物?在我們的印象中,貓科動物是一類集美麗和兇殘於一身的動物。它們擁有一張迷人的面孔,以及一身柔軟又好看的皮毛,但同時它們又是優秀的獵手,天生以捕食其他動物為生,很多動物都喪命於它們鋒利的爪牙之下。那麼,為何說貓科動物又養活了很多生物呢?本文從兩方面進行分析。首先,貓科動物尤其是大型貓科動物的獵殺習性給其他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 非洲動物百科:那些「似貓非貓」的貓科動物
    非洲堪稱動物天堂,整個非洲大陸就好比一個巨大的野生動物園,耳熟能詳的有 非洲五霸 以及 角馬 長頸鹿 斑馬 等等各種野生動物,但還有很多不太為人所熟知的動物們,比如非洲那些「似貓非貓」的貓科動物。藪 貓 (Leptailurus serval)藪貓既是貓科動物又是小型獵豹,軀幹和四肢修長。皮毛黃色且具黑斑, 黑斑與背部和頭部的縱向斑紋融為一體。 尾部有數個黑色環紋,尾尖黑色。雄性體形通常大於雌性。與其他貓科動物相比,它們體型更顯修長,腿長而尾短,雙耳又高又圓,兩耳基部距離很近。
  • 世界上「最致命」的貓科動物:綽號「蟻虎」,捕獵成功率不輸獅子
    黑足貓是生活在非洲南部的一種小型貓科動物,儘管在現實中我們很難見到它,但通過網絡,這種小身板、大眼睛、圓耳朵的「小花貓」還是俘虜了一大批粉絲。關於黑足貓,你都知道多少呢?它們到底有多小?它們的腳真的是黑色的嗎?它們真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貓科動物嗎?一起來了解下吧!
  • 世界上十大稀有動物,全球稀有動物你都知道哪些
    遠東豹它是生活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大型貓科動物,是北方寒冷地區就體型而言僅次於東北虎的貓科動物,和大部分貓科動物一樣它平時單獨活動捕食,各種有蹄類動物和野兔、野豬都在它的食譜上,遠東豹最大個體130千克,擁有更加厚實的皮毛和強壯的四肢,遠東豹在世界上的野生數量分布已僅剩40隻左右,瀕臨滅絕,造成它們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破壞
  • 藪貓-又一種自帶表情包的貓科動物
    藪貓 是產於非洲的中型貓科動物,為藪貓屬的唯一成員。
  • 熊竟然是犬科動物,鬣狗是貓科動物?那為何說貓科體型比犬科大?
    在這裡小編再開個題外話,說一下貓科,犬科和熊科,以及他們的爪子形態。貓科與犬科的動物都是肉食性的,而熊科除了北極熊基本只以肉為食之外,其他熊類都是雜食性動物。還有動物的爪子,由於捕食者獵物的差異,也會有所不同。犬類有著不可伸縮的爪子,這個爪子非常圓鈍,非常直,更適合用來刨挖,抓地等動作。
  • 生活在我國的5種小型貓科動物:如果你愛它,那就遠離它
    生活在我國的5種小型貓科動物:如果你愛它,那就遠離它貓科動物有接近40種,其中我們最為熟悉、最經常談論的要屬獅子、老虎等存在感很強的大型貓科動物了。其實在我國也生活著多種可愛的小型野生貓科動物,它們雖沒有獅子、老虎那樣的體型,但依然不可小覷。一起了解下吧!1.豹貓豹貓的外表和家貓很像,體毛上布滿了不規則的黑色斑點,類似豹斑,所以得名「豹貓」。豹貓生性兇猛,活動能力很強,是我國的二級重點保護,未經相關部門許可私人不可餵養,也不能被當成寵物來販賣。
  • 這個特徵多數貓科動物也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細心觀察過老虎等貓科動物,它們除了外表十分漂亮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大多數貓科動物耳朵背後都有一抹白色的毛髮,看起來相當顯眼。馬來西亞密林裡的花豹黑色變異個體非常多,甚至達到了11%的概率,而再來看看非洲稀樹草原上面,黑豹卻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動物,甚至幾十年來人們才發現幾例,為何會產生這種差異,這與它們所處的環境有關。
  • 【走進臺科】貓科動物中行走的表情包
    「貓中鰲拜」——兔猻 你們知道嗎,除了家貓外的所有貓科動物在我國都屬於或相當於國家一級或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本期我們來認識下貓科動物中的表情帝——兔猻。
  • 它是貓和虎的「綜合體」,被譽為最美貓科動物,如今卻瀕臨滅絕
    靈長類動物在演化的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在大約五百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的進化開始朝著猿猴和猿人兩個方向發展。經過了數百萬年的發展,最終演化成人類與自然靈長類動物這兩大分支。有人認為貓科動物在演化過程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以至於如今的貓科動物分化為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其中大型貓科動物有各種虎類、豹子和獅子,而小型貓科動物則有各種貓類。然而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外形介於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之間的物種,它就是安第斯山虎貓。即使不看照片,通過它的名字我們也能猜想到這是一種外形和老虎、貓相似的動物,實際情況也真是如此。
  • 貓科動物實力排名,戰鬥力最強的十大貓科動物,第一名毫無爭議!
    貓科動物都有哪些?哪種貓科動物戰鬥力最強,其實在所有貓科動物中,虎、獅、豹可以說是貓科動物中的代表,它們體型更加巨大,戰鬥力更強,而且經常捕食比自身體型大很多的獵物,在動物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要細分,哪種動物實力更強呢,下面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 為什麼獅子這種貓科動物,成年之後身上的斑點會消失?
    人們常說老虎身上有斑紋,而獅子身上比較「光滑」,沒有什麼斑點或者斑紋,類似的貓科動物還有美洲獅、細腰貓等。其實這句話也並不是那麼準確,無論是獅子還是美洲獅,當它們還是小獅子的時候,身上其實也長滿了斑點,只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身上的斑點逐漸淡化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