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最成功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為什麼會突然滅絕?

2020-12-19 宇宙探索百科

最成功的「劍齒虎」

屬於貓科動物的劍齒虎共有3個族:後貓族、似劍齒虎族和劍齒虎族。似劍齒虎族中包括短劍劍齒虎、鋸齒虎和異劍齒虎等著名的種類。

短劍劍齒虎是生存於1500萬~200萬年前歐洲、亞洲、非洲及北美洲的一類大型劍齒虎。不同種類的短劍劍齒虎的體形有很大的差異,一般將它們分為較原始和較進化兩個基本類型。較進化的種類以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巨型短劍虎為代表,一般肩高約1.2米,但生活在非淵的最大體長可超過3.5米,是當時無可置疑的頂級掠食性動物。

它身體強壯,有修長的四肢和較短的尾巴。和它的名字一樣,短劍劍齒虎的劍齒是相對短小的「彎刀牙」,不過長度依然可達10釐米以上。它在地球上的生存延續了13007)-年,長期佔據各大洲食物鏈的頂端,堪稱最成功的劍齒虎。

鋸齒虎也叫似劍齒虎,因犬齒邊緣帶有鋸齒而得名。雖然它曾廣泛分布在亞歐大陸、非洲和北美洲,在我國的元謀、藍田、周口店和歐洲的海德堡等著名直立人遺址中,都發現過它的化石,但已發現的化石中卻很少有完整的骨骼,數量相對來說也不多,這說明它們當時可能就是較為稀少的動物。

異劍齒虎是鋸齒虎的近親。它的身體粗壯,不僅有較長的前腿和頸部,而且有短而寬的「彎刀牙」。

真正的「劍齒虎」

真正的劍齒虎,即更狹義的劍齒虎,僅指劍齒虎族的種類,包括最著名的美洲劍齒虎類以及副劍齒虎類和巨頦虎類,分布在非洲、歐亞大陸、北美洲及南美洲。它們的上犬齒都又長又窄,而身體則很粗壯。其中副劍齒虎又稱擬劍齒虎,最先於2000PT年前的中新世出現。它的肩高大約有58釐米,幾乎是各種劍齒虎中體形最小的一類,不過人們對其所知甚少。

巨頦虎也曾被稱為巨劍齒虎,最早出現在大約600萬年前的早上新世,分布於亞歐大陸、非洲和北美洲的廣大地區。它是劍齒虎中最早被研究的類型。1822年,法國古生物學泰鬥居維葉就是根據它的一枚上犬齒化石為其定名的,不過當時被誤認為是某種熊類。雖然它的名字裡有個「巨」字,但實際上卻是劍齒虎中體形較小的一類,只是頭部和劍齒與身體相比顯得很大。巨頦虎是一類非常成功的劍齒虎,進入美洲的巨頦虎更是如魚得水,在這塊大陸上演化出了劍齒虎家族的驕傲——史前貓科動物中最強大也最著名的美洲劍齒虎。

美洲劍齒虎又叫刃齒虎、斯氏劍齒虎或斯劍虎,是劍齒虎家族最光彩耀眼的一顆明星,其學名在希臘文中有「刀一般的牙齒」的意思,大約生存在300萬至1萬年前的北美洲,也有一些擴散到南美洲。儘管它並沒有在世界其他地方出現過,但常常被當作是最「正宗」和「標準」的劍齒虎,以至於「劍齒虎」一詞可以作為它的專稱,而其他成員只能在名字前面冠以「擬」、「巨」、「似」、「假」之類的額外修飾詞。

美洲劍齒虎中最著名的是致命劍齒虎,體長2米,肩高1~1.2米,體重大約有270~360千克,當時是位居巨型短面熊、美洲擬獅之後的第三大猛獸。它的身體結實有力,骨骼粗重,頸部、前腿和背部尤為強壯,但後腿較短,尾巴更是短得可憐。它們長有非常誇張而尖銳的「匕首牙」,最長可達17釐米。

不過,比起它的南美洲兄弟——一般劍齒虎,它們只能算中等個頭。一般劍齒虎身體更偉岸,堪稱劍齒貓科動物中最強者。它不僅有18~25釐米長的劍齒,而且肩高可達1.2米,最大的一般劍齒虎肩高有可能達到1.65米(這個數字目前還有爭議),堪稱食肉類的「王中之王」。

由於不善奔跑,一般認為美洲劍齒虎主要捕殺大型食草動物,像現代大型貓科動物一樣埋伏或潛行接近獵物,在短途追擊後用肉搏結束戰鬥。

贍武壯觀的翻齒

劍齒虎的軍刀狀的上犬齒究竟是幹什麼用的?古生物學家為此傷透了腦筋,但至今對其功用仍然眾說紛紜,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劍齒必然有其超乎尋常之處,否則絕不會有那麼多不同類型的食肉類動物在演化中長出了這種壯觀的武器。

關於劍齒的使用,科學家最早提出的一種假說稱為「刺殺說」,認為劍齒虎用它的軍刀狀的上犬齒來刺殺大型厚皮動物,例如象類、犀牛類等。劍齒虎將嘴張大,使下頜完全離開上犬齒,用上犬齒在獵物的腦後或頸部等致命部位猛刺下去,使其迅即斃命。這是一個最傳統的假說,得到了絕大多數古生物學家的贊成。

不過,也有人強烈反對這個假說,因為劍齒虎的上犬齒彎曲度太大,非常容易折斷,特別是當劍齒虎的嘴張得那麼大時,兩眼的視線必被自己的吻端阻擋,無法準確選擇刺入點,假如誤刺骨骼部分,那麼劍齒折斷的危險程度是極高的。因此,他們提出的新假說是。撕裂說,認為劍齒虎是食屍體的動物,其上犬齒只能用來撕裂已經死亡的動物的腹部。

還有人認為,上述兩個假說均把劍齒虎下頜的作用忽視了。劍齒虎的下頜很粗壯,而且下門齒和犬齒都有使用的痕跡,因此,其下頜在攝食時作用也不可忽視。取而代之的假說便是咬撕說,認為劍齒虎極可能是群居併集體覓食的動物,一部分劍齒虎設法把部分捕獵對象引開,其中一隻劍齒虎迅速接近選中的獵物,利用身體的力量將其撲倒在地,立即用上下頜一起咬住並撕裂它的腹部。

發達的上犬齒是食肉類動物的典型標誌。作為捕食獵物的一種殺傷武器,食肉類動物的犬齒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上下犬齒平均發展,在攻擊時能夠上下相合,藉以殺死獵物。但是劍齒虎的上犬齒演化得如此巨大,而下犬齒又相對退化,根本不成比例。與此相適應,劍齒虎的頭骨和頭部的某些肌肉也相應地發生變化,以便嘴可以張得更大,使下頜與頭骨能形成90。

以上的角度,這樣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這對劍齒的作用。但是,這種極端特化的發展,顯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即大大縮小了對環境和獵物的適應面。隨著更新世時期各種大型厚皮食草動物的滅絕,使得不善於快速奔跑的劍齒虎也逐漸無所用其長,競爭不過那些比較靈活的並且全面發展的其他食肉類動物,也隨著它的獵物走向了滅絕,代之而興的就是後來出現的現代老虎以及食肉類動物。

無論如何,劍齒虎一族的化石無論在種類和數量上,都遠遠超過了當時其他的貓科動物,成為肉食類動物中演化最為成功的一個類群。因此,在動物演化歷史上,稱劍齒虎是史前食肉類動物中的一代天驕毫不為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而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提及貓科動物,我們能馬上想到常見的家貓、老虎、獅子等,貓科動物甚至還有貓亞科和豹亞科兩個亞科,可以說貓科動物的數量眾多。並且它們之間除了體型上的差距,就連習性也比較接近,大多都是雜食性,喜歡獨居。而再提及犬科動物,或許我們第一時間只會想到狗和狼,當然它們也有類似貓科動物一樣顯著的特點:擅長奔跑,喜愛群居,且嗅覺靈敏。
  • 有大型貓科動物,為什麼沒有體型相當的犬科動物?
    的確,我們會時不時見到一些體型十分龐大的狗,從高加索犬到大丹犬,從聖伯納犬到馬士提夫獒犬,當直面這些大型犬種時,許多人不免都會有些心驚膽戰。  然而,它們都是人類從自然存在、體型較小的犬科物種培養出來的品種,其實都屬於同一個物種。相比之下,大型貓科動物分屬於不同物種,都是自然演化的產物。
  • 人類的貪婪:20世紀滅絕的6種大型貓科動物,主要都與獵殺有關
    人類的貪婪:20世紀滅絕的6種大型貓科動物,主要都與獵殺有關 貓科動物是地球上動物資源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自然界給人類的珍貴財富,它們種類眾多,在自然界曾廣泛分布。
  • 大自然中,為什麼有很多大型貓科動物,犬科卻比較少?
    大自然中,為什麼有很多大型貓科動物,犬科卻比較少?當然,以上所說也僅僅是在家養的寵物圈而已,如果放在大自然當中,這樣的說法卻是恰恰相反,在同樣的一個生態系統當中,讓貓科動物和全科動物生活在一片地方,我們就能夠輕而易舉的發現,大型貓科動物的種類也遠遠多於大型犬科動物,甚至就體型來說,貓科動物的體型要大於犬科動物。
  • 為什麼大型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相比,貓科動物總是更勝一籌呢?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獅子、老虎等貓科動物總要比灰狼、狐狸等犬科動物更厲害。在一些科普讀物中,首先介紹的是獅子、老虎、獵豹,之後才會介紹狼、狐狸、野狗。可自然界裡的實際情況是,犬科動物的數量要比貓科動物更多,分布也更廣。那麼大型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相比誰更厲害?
  • 同樣是肉食性動物,貓科動物體型普遍比犬科動物大,為什麼呢?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都是肉食性動物,為什麼貓科動物的體型比犬科動物還要大呢?首先說明的是,這個問題指的是野生的貓科動物,因為人類飼養的寵物貓也是貓科動物。根據調查統計顯示,目前地球上存在38種貓科動物,其中平均體重達到80斤以上的種類就有7種,例如在動物世界裡常常看到的獅子、老虎、豹子等等。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貓科體型比犬科大得多?
    貓科「中位物種均重」在10千克左右,犬科只有5千克。小型貓科動物在3-5千克的種類比較扎堆,而小型犬科在2千克左右的更多。總的來說,貓科確實比犬科大不少。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從生態和進化兩個角度,簡要給大家剖析下。
  • 有沒有過想過,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卻沒有大型犬科動物?
    有沒有過想過,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卻沒有大型犬科動物?貓科動物有很多種,除了人們家庭中經常餵養的寵物貓,老虎、獅子、豹子等都屬於貓科動物,這時候便有人發現雖然都屬於貓科動物,但是我們家養的寵物貓跟這些「大貓」體型上卻天差地別。而家養的犬科動物跟野生的犬科動物卻沒有很大的區別,那麼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卻沒有大型犬科動物?
  • 自然界最致命的貓科動物,卻因家貓帶來的「基因汙染」瀕臨滅絕
    自然界最致命的貓科動物,卻因家貓帶來的「基因汙染」瀕臨滅絕如果問哪種貓科動物最致命,恐怕回答是獅子、老虎或豹子的人居多。然而,很多科普網站沒有把「最致命的貓科動物」的頭銜給獅子、老虎等任何一種大型貓科動物,而是給了這種貓科動物中的小不點——黑足貓。黑足貓和鏽斑豹貓並列為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它們的體重不過1.6公斤左右,還不及半歲的家貓大。黑足貓生活在非洲,身體小,頭大,臉蛋圓,眼睛大,足底為黑色,身上有豹斑,辨識度很高。
  • 它們曾是地球上最大的貓科動物,還好已經滅絕了啊
    1 作為地球上最強大的貓科動物之一,在如今時代已經是滅絕的了,它們是殘暴獅,又有別稱叫美洲擬獅,他們存在的時代是在距今約有二百萬年的北美大路上,據美洲的記錄中的貓科猛獸,美洲擬獅可是最強大之一。2 接下來的就是另外一種可怕貓科動物,它是開普獅,又叫好望角獅,也是一種已經滅絕的,不過還有後裔,只是他們都是混血的,不是純種,19世紀在南非就已經滅絕了,主要南非人為得到它的毛以禦寒從而捕殺它們最後滅絕。
  • 它是貓和虎的「綜合體」,被譽為最美貓科動物,如今卻瀕臨滅絕
    靈長類動物在演化的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在大約五百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的進化開始朝著猿猴和猿人兩個方向發展。經過了數百萬年的發展,最終演化成人類與自然靈長類動物這兩大分支。有人認為貓科動物在演化過程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以至於如今的貓科動物分化為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其中大型貓科動物有各種虎類、豹子和獅子,而小型貓科動物則有各種貓類。然而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外形介於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之間的物種,它就是安第斯山虎貓。即使不看照片,通過它的名字我們也能猜想到這是一種外形和老虎、貓相似的動物,實際情況也真是如此。
  • 世界上食肉動物大都以貓科犬科為主?貓科的體型又比犬科大得多?
    貓科和犬科動物確實是我們最常見的食肉動物,但是這兩個科絕對不是食肉動物的全部。因為所謂的食肉動物實際上就是食肉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食肉目下又分為犬形亞目和貓型亞目,犬形亞目下有包括犬科、熊科在內的9個科的動物組成,貓性亞科則有包括貓科、鬣狗科在內的6個科。
  • 為何同體型犬科動物打不過貓科動物,貓科動物有天敵嗎?
    貓科動物在生物進化當中,屬於獵食者中的佼佼者,許多貓科動物在自己的食物鏈中處於頂尖位置,比如獅子、老虎、獵豹等等,也就人類的生產活動,會讓這些肉食性動物瀕臨滅絕。天敵是指在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如果從定義上看的話,自然界中的大部分貓科動物,都是沒有天敵的,反而它們是其他很多動物的天敵。我們在談及貓科動物的戰鬥力時,一般會拿犬科動物作比較,說對於差不多體型的貓科動物完虐犬科動物,這其中也是有道理的。
  • 在貓科動物中,最敏捷的一類,它們也是世界上最靈巧的動物之一!
    在分類學上,金錢豹隸屬於食肉目、貓科、豹屬。豹屬共有5種動物,除了金錢豹、獅和虎外,還有美洲豹和雪豹。美洲豹是和金錢豹長得最像的動物,但頭部顯得較大,尾巴較短,特別是眼窩內側有腫瘤狀突起為其主要的特徵,這個腫瘤狀突起是金錢豹、獅、虎等其他豹屬動物所沒有的。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犬科動物的吻部比貓科要長?
    在食肉目下,貓科和犬科是最具代表性兩大類動物,而且貓科和犬科都有突出的吻部,但是貓科動物的吻部突出沒有犬科長而已。我們先來看一下「吻部」的概念。吻部簡單來說就是動物向前突出的嘴部。那麼,為什麼貓科比犬科的吻部要短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以毒蛇為生,為何卻瀕臨滅絕?
    地球孕育出了種類豐富的生命,人類在漫長的進化中成為了地球的主導者,也有很多生物幸運的生存了下來。在世界的很多地區都擁有著種類豐富的生物,雖然它們沒有人類的高智商,但是在某些危險環境面前也能從容應對。
  • 為什麼說流浪貓才是最兇殘的貓科動物?
    ,然後留下一個問題:為什麼又扯到了可憐的流浪貓? 微博截圖 因為原博裡面提到了兔猻每年吃3億隻鳥,上一篇中我已經進行了說明,這是不可能的,確定能夠這麼大規模吃鳥的小型貓科動物是——貓。或者,更精確一些,流浪貓(含散養貓,以下都用流浪貓統稱)。
  • 野貓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未來它們會進化成老虎嗎?
    有觀點認為,貓和老虎是同一個祖先;還有人說老虎被人類馴養後,接著一代代進化下來,最終變成了貓的模樣。當然,這些說法並不準確,現代老虎的祖先應該是劍齒虎,而現代貓的祖先在經過科學家們研究後,認為可能是一種名為「古貓獸」的動物。舉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未來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讓野貓們自由自在地生長,它們會進化成老虎嗎?
  • 世界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沙丘貓:外表可愛生命力頑強,卻瀕臨滅絕
    王大野的貓-第156期 文/王大野的貓配圖/網絡說到野生貓科動物,大家腦海裡可能立馬就浮現老虎、獅子、獵豹等這些兇猛大型貓科動物。其實,貓科動物的種類有很多,分為3亞科14屬38種。這14屬中,貓屬動物共有26種,中國的貓屬動物有7種。貓屬動物屬於中小型種類,體型和家貓差不多大,家貓就是由貓屬發展演化而來。它們分布遍及各大陸,多棲於山地、丘陵的密林或灌木叢中。我們接下來要講的貓科動物,是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
  • 食肉動物主要是犬科和貓科?貓科比犬科體型都要大?
    貓科和犬科動物確實是我們最常見的食肉動物,但是這兩個科絕對不是食肉動物的全部。因為所謂的食肉動物實際上就是食肉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食肉目下又分為犬形亞目和貓型亞目,犬形亞目下有包括犬科、熊科在內的9個科的動物組成,貓性亞科則有包括貓科、鬣狗科在內的6個科。